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北大政治经济课堂笔记2
政治经济导论00832063刘晓雯1理论范式是期中考试的重点,是观察政治经济互动的前提。分为个体为中心、国家为中心、社会为中心、制度为中心四个视角,在国内层面和国际层面怎样思考政治经济问题。以个体为中心的理论视角2010/03/24《政治经济导论》第四讲自由主义的起源自由主义强调个人自由、理性精神个人理性、个人自由、保护私有财产每个人都是理性的,在思考问题上人人平等,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每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需要另外的人对自己指导,正因为如此,每个人都是自由的,不应受枷锁的束缚,每个人的个人财产应该受到保护。欧洲中世纪后出现三种意识形态,自由主义是对传统的反对,后两种是对自由主义的反思,一个靠左一个靠右,都在一定程度上承认自由主义,但二者对人性的定位是不一样的。靠左者称为激进主义,对传统的颠覆更为激烈,主张取消似有财产,认为保护私产是自由主义最保守的地方;靠右者称为保守主义,他们看到法国大革命的暴民统治,认为自由主义对于传统的反对过于激烈,怀疑人的思维的平等性,主张由传统到现代的渐进式过渡,传统道德是一个人行为的基本保障。这三种意识形态在学术界里影响不同,自由主义既是一种意识形态,在学术界也是一种重要的理论流派;激进主义和其相似,在学术界如马克思主义等;保守主义主要是一种意识形态,用于指导实践。自由主义政治经济学对重商主义的反驳自由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自由主义的一支,起源于对重商主义的反驳。随着重商主义政策的形成,18世纪欧洲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自由主义开始反对国家对于经济的干预,强调自由市场能够使参与贸易的每一个国家都获益。这一观点最早体现在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中。两个基本理念自由市场:政府不应干预经济——国内层面作为“守夜人”的政府修补市场失败的政府自由市场是自由主义所要捍卫的,对于自由市场的强调意味着对于政府的弱化。政府履行守夜人的职责和修补市场的失败。也会认为政府可以进行宏观经济干预,但存在争议。贸易互利:比较优势的概念——国际层面人人贸易、专业化与自由市场政治经济导论00832063刘晓雯2国国贸易、国际分工与世界和平专业化和贸易相连促成自由市场,专业化需要贸易支撑,在贸易竞争中获胜要求专业化。同时贸易专业化也可以支持国家层面的思考,国际分工出现,国家专业化生产,国家之间的依赖度增强,在这一层面上有助于世界和平。整体上政治经济的落脚点在世界和平。李嘉图,最系统的阐述比较优势的概念。比较优势简例国家呢绒葡萄酒呢绒/葡萄酒葡萄牙90801:0.89英格兰1001201:1.2在葡萄牙在两方面都有优势时,交易也可以进行。葡萄牙在生产葡萄酒时更有比较优势,贸易仍可以进行。专业化本身的价值体现在贸易之中。国内层面理论范式:比较政治经济学中的新古典政治经济学国内层面理论范式的主线(即比较政治经济学的基本问题):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新古典政治经济学(neoclassicalpoliticaleconomy):国家与社会互动的微观分析(1)寻租理论(rent-seekingtheory):租,垄断,与政商在个体层次上的互动20世纪60年代创立,70年代出现寻租理论这个名词,新古典政治经济学经济框架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两种主体,后来Golden将官员作为另一影响经济发展的主体,假设官员是自利的。在两个主体的假设下,生产者必须服从市场的调节,占有相应份额,但是加入自利官员后,生产者可以通过贿赂获得垄断资格,获得的额外利润称为租。创租指官员主动找生产者卖出政策。寻租理论的出现使得政府干预成为造成无谓损失的原因,在另一层面上反对政府对于经济的干预。(2)集体选择理论(collectivechoicetheory):利益集团与集体行动的问题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国家兴衰探源》,集体理论给我们提供了思考组织发展的思路。假设每个人都是自利的,那组织是怎样形成的呢,组织的成功与失败是怎样导致的?自立的人在追求共同利益的组织中,希望付出少而获得多,更为极端的情况是不付出,享受共同利益,这一点被称为搭便车,所以一个组织如果想成功必须先解决搭便车的行为。政治经济导论00832063刘晓雯3这一概念被进一步推广到国家层面上。小组织、利益集中(大家相似利益)的情况比较有利于解决搭便车问题,特殊利益集团符合这种条件,将自己所有资源用于国家运作中去,为自己攫取最大的利益,所以特殊利益集团存在时间长,容易使国家经济出现折扣,而通过各种方式打破这种利益集团的国家发展的比较快。相关流派与概念新古典政治经济学在政治学里的延伸:理性选择政治经济学(rationalchoicepoliticaleconomy)完全在政治学的领域内用寻租理论、集体行动、经济学方法来解决政治问题。公共选择(PublicChoice)理论与宪政经济学(ConstitutionalEconomics):规则下的选择、对规则的选择,与经济学分析工具在政治学里的运用公共选择理论建立在寻租理论基础上,进一步强调政策市场,探讨这一市场是否符合自由市场的条件,官员和生产者是其中的两大主体。所谓“新政治经济学”(NewPoliticalEconomy)小结自由主义的分析基础自由主义的两个基本理念自由主义在国内、国际两个层面的理论发展贡献一:国家与社会的微观基础国家是由自利官员和政治家构成的,其在执行政策过程中也是自利的。贡献二:国家间经济合作的基础比较优势理论问题一:自由市场的可能性问题新古典政治经济学中寻租等理论的出现让人们怀疑自由市场的可能性,完全竞争无法存在。这与新古典政治经济学期望强调自由市场的初衷相背离。问题二:国家间的利益分配问题到底在比较优势中国家间利益怎样分配,最有利于国家发展。现实主义者、马克思主义者开始关注相对收益的问题,假设所有国家都处在无序的环境中,国家之间互相防备,贸易利益政治经济导论00832063刘晓雯4究竟在怎样划分十分重要。新马克思主义者强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贸易中,发达国家是相对获益方,发展中国家无法获得良好发展。“新自由主义”的概念既可以作为意识形态又可以作为学术流派存在,但二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新自由主义在理论界指国际政治经济学中的复合型依赖和制度性合作的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产生后强调保护市场,政府不干预。理论范式比较政治经济学国际政治经济学(国内层面)(国际层面)以个体为中心的理论范式新古典政治经济学新自由主义政策倾向国家不干预经济维护自由的国际市场以国家为中心的理论视角2010/03/31《政治经济导论》第五讲韦伯观点简介德国政治经济学家,为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国家主义起源奠基。经济学:社会与宗教将经济和政治、社会、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经济不能独立存在,他最著名的论断是新教伦理和自由主义,经济伦理变化在先。政治学:支配与国家一群人受另一群人支配的可能性在哪里,展示了三种类型的统治:传统型;个人魅力型;法理型。国家的概念国家的概念:一系列机构、全职行政官员、特定的地域、对暴力工具的垄断国家概念的三种不同理解政治经济导论00832063刘晓雯5(1)国际层面:国家作为国际体系的参与个体(2)国内层面:国家与社会相对国家作为国家组织出现,从国家主义出发思考问题(3)个体层面:国家作为政府统治集团从个体层次出发思考,具体到政治家、参与者。国内层面:概述早期政治学对国家的研究:基于传统政治学理论和公共行政学的国家机构(stateapparatus)研究政府应该怎么做,政府在怎么做自由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对传统国家研究的挑战:走向国家机构的背后自由主义和马克思主义超越了对政府行为的描述,走到政府的背后,自由主义强调政府是一个平台,关键是哪个利益集团在这个平台上掌握主动;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统治阶级的工具。在对国家的研究不断推进时,也将对国家的研究走的太远,国家本身变得不再重要,在这一点上来说,退步了。比较政治经济学的崛起:对国家的再思考比较政治经济学将对国家的研究再带回以国家为中心作为研究对象,国家作为一个组织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国家主义对国家的理解两个要点:(1)国家作为独立行为者的可能性:国际无序状态、国际竞争、国家的职能与意愿国家可能作为独立行为者,而不是一定作为独立行为者。国家作为一个组织成为独立行为者的论证:首先是国际无序状态,国家必须肩负起保卫国家的任务,因为国际环境是无政府的、无序的、处处会受到威胁和侵略,国家安全的功能会培养出来一批人将国家安全当作最重要的东西,出现和阶级利益相矛盾、想分歧、不一样的地方——阶级追求经济利益,国家追求国家安全,安全的利益可能和经济利益相适应、也可能相矛盾,当矛盾出现时,国家可能会和阶级利益分道扬镳,保卫国家安全利益,国家机器的执行者、政治家可能会在很大程度上因为其职能的限定把自己的利益放在和安全利益一致的地方,只有在安全利益得以保证的前提下才可能实现其他利益,在这种情况下,和其本身的利益集团出现不一样的地方。久而久之,国家就可能变成一个独立的行为者,来追求自身安全,在不安全环境下较为容易变为独立行为者,而在安全环境下则不太容易成为独立行为者。Ex:20世纪50年代初韩国朴正熙的军事政变之后,将大资本家关进监狱,逼迫其作出选择,服从政府的管辖。当国家自主时,比任何利益集团都要强大,掌握着军事资源。政治经济导论00832063刘晓雯6(2)国家自主性(autonomy)与能力(capacity):决策层面与执行层面国家自主性指国家独立于其他社会力量而做决策的自由度,程度高低和自主性高低正相关;国家能力指国家通过社会利益集团、阶级推行自己政策的能力。三个启示:(1)强国家与弱国家:国家实力与自主性/能力的关系Ex美国的国家实力强,但是对内而言的自主性弱,推行政策的国家能力强。因而国际层面和国内层面的国家是不同的,强和弱不能一概而论。日本战后在国内层面非常强,但是在国际层面弱。强国家和弱国家的描述已经被很多学者放弃。(2)国家的强制力(despoticpower)与建制力(infrastructuralpower):国家自主性与国家能力的关系自主性和国家能力也不一定一致,非但不一致甚至相反。决策层面压制社会层面的意见,很有可能结果是不利于社会利益的,那么执行起来必定是困难的。国家强制力是暴力机器的打击能力;建制力是持续影响、协商、沟通的能力。当国家强制力强的时候,一次性打击能力强,但缺少建制力持续的沟通效应,不能对社会产生持续的影响。强制力强不一定执行力强,但自主性强。如果想让社会尊重国家的政策,必须在决策过程中让渡一部分权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适应社会的心声。Ex中国中央计划型经济的体系,一个大的机器内,每个人都有固定的位置,只要遵循规则,机器就可以正常运作,而最后却导致了失败,原因就在于计划型经济建立时不是征求社会意见的结果,在执行时就出现了各种问题,如消极怠工。大部分国家统治者都不愿意让渡权力,但是在战争中,如果不让渡权力则无法获得持续的资源。(3)国家-社会的力量关系当安全问题不严重时,国家社会关系倒向社会,社会影响力增强,国家为社会服务,成为统治阶级的工具;当安全问题严重时,则不然。国家机器内的人员追求安全的目的和追求经济利益的目的博弈中哪一方更为强烈,决定了国家作为独立行为者的可能性和程度。国家主义不仅把国家放在中心,而且不把国家和社会孤立开来,两者结合讨论其互动,强调国家-社会的力量关系,前提是国家拥有自主性。国际无序状态(anarchy)、国家行为与国家安全(nationalsecurity)逻辑推理:国际的无序状态决定了国家行为,这种无序状态带来安全隐患,国家的行为以维护国家安全为主。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现实主义根本点:政治因素的决定性作用霸权稳定论(theoryofhegemonicstability)(1)自由主义霸权与国际市场在支持自由贸易的霸权的支持下,国际贸易的环境才能更稳定,少关税、多贸易。当霸权衰落时,国际资本主义市场走向不稳定,不自由。国家间合作的关键在于是否存在这样的霸权(2)霸权的动机:两种视角上面的
本文标题:北大政治经济课堂笔记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356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