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三)
学段:小学年级:五年级学科:语文单元:第五单元课题:《凡卡》课型:新授课主备学校:大城小学主备人:袁晓华初审人:王芙蓉终审人:吴海合作团队:王芙蓉邢雁张瑛袁晓华孟祥彪李萍《凡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2)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了解旧俄时代穷孩子的悲惨生活,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过程与方法:(1)将叙述内容、信的内容与回忆内容分别挑出来,然后分类串讲。(2)多种形式反复读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理解课文,了解旧俄沙皇统治下穷苦孩子的悲惨生活,激发学生痛恨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阅读课文,了解旧俄时代孩子的悲惨生活,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穷苦人民的同情及对黑暗制度的痛恨。教学难点:理解写信过程中凡卡的联想和文章结尾的含义。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2.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旧俄时代穷孩子的悲惨生活。3.自主学习,抓住关键语句品读、交流、讨论,通过感悟凡卡写信的内容以及他的神态、动作、联想,来了解他的内心;体会插叙、对比的作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导学过程:一、预习案(约8分钟)(一)自主阅读、读通课文,自学字词。1.一读课文,读准字音,给生字注音:锈()眯()缕()揍()搓()窜()督()戈()炕()耷()柜()揉()筒()衬()2.认读、写会,积累新词:揍人慈悲抽噎冻僵逗笑孤零零指望醉醺醺欺负耷拉3.读一读,理解词语:摩平:用手轻轻地按着并一下一下地移动弄平。慈悲:慈善和怜悯。打发:派(出去)。捉弄:对别人开玩笑或使别人为难。祷告:教徒或迷信的人向天、神求助。抽噎:抽吸鼻子,低声哭泣的样子。你认为课文中还有那些字词的注音或者解释是需要注意的?请写下来。(二)读一读本文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你还有什么疑惑?提出来我们一起来探讨。————————————————————————————二、课内探究案(15分钟)探究点一:初读课文,分段,疏通文章的内容。(学法策略):小组内轮读课文,思考、交流分段。1.理清文章的脉络。课文以()为线索,()的顺序,依次写了();();()。2.速读课文,找找哪儿是作者的叙述?哪儿是凡卡写信的内容?哪儿是写凡卡在写信中所想到的?小组交流。探究点二:从信中了解凡卡的生活,体会情感。(学法策略):1.默读凡卡写信的内容,想想凡卡在信中写了什么?提示:可根据“他写道”、“接着写下去”、“他继续写道”、“凡卡接着写道”把信的内容分层来理解。2.交流。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第四层:()。3.了解凡卡的悲惨生活。自读第8自然段,用“——”画出凡卡在鞋铺里受到折磨的词句,品读,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4.交流:凡卡还受了哪些折磨?为什么?展开想象,替凡卡说下去。三、训练案(一)在正确的读音后面画“√”。(二)写一写:凡卡的心愿是()结尾写道:“他怀着甜蜜的希望熟了。”对此你的感受是()(三)为课文写出提纲。课后反思: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了解旧俄时代穷孩子的悲惨生活,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2.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导学过程:一、探究学习(约13分钟)探究点一:从凡卡的心情中了解凡卡的生活,体会感情。自读作者的叙述部分,想想凡卡在写信时,心情是怎样的?有什么变化吗?1.讨论交流。读一读,理解重点句子。从重点词中体会凡卡的内心活动。①凡卡撇撇嘴,拿脏手背揉揉眼睛,抽噎了一下。②他很满意没人打搅他写信,就戴上帽子,连破皮袄都没披,只穿着衬衫,跑到街上去了。③过了一个钟头,他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2.小组内再读读这三个句子,把你的体会读出来。3、感情朗读,深化理解:小组内品读第15自然段,交流你体会到了什么?探究点二:从凡卡的联想中了解凡卡的生活,体会情感。1.小组内指名读凡卡的联想,围绕凡卡的联想,提几个值得研究的问题。2.自由读,在书中寻找答案,交流。探究点三:研讨本文在表达上的特点。小组讨论;交流归纳。(1)读一读6和13两自然段,两段回忆是本文的()。这两段联想对凡卡的学徒生活起了()作用。(2)文章细节描写很突出。在文中找找细节描写的句子,读出自己的体会。(3)文章还有哪些特点?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说说为什么喜欢。二、回顾本文的写作方法1.抓住细节描写,使文章写得很感人。2.对比的手法,反衬凡卡的凄苦。3.插叙的手法,读来自然、流畅。三、拓展提升凡卡睡醒后会发生什么事?想象,交流。四、堂堂清练习题1.写一写:凡卡的心愿是(),结尾写道:“他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对此你的感受是()。2.为课文写出提纲。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板书设计:课后反思:学段:小学年级:五年级学科:语文单元:第五单元课题:《种子的梦》课型:新授课主备学校:大城小学主备人:袁晓华初审人:王芙蓉终审人:吴海合作团队:王芙蓉邢雁张瑛袁晓华孟祥彪李萍《种子的梦》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2)阅读诗歌,了解内容,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2.过程与方法:(1)充分地朗读,在读中了解内容吗,体会情感。(2)引导讨论吗,解决课文重、难点。(3)大胆交流,读后练笔,说说自己的梦想。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所表达的对明天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不畏艰难、乐观向上的精神。教学重点:阅读诗歌,了解内容,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体会诗中比喻、拟人手法的运用。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2.阅读诗歌、了解内容。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导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出示目标。(3分钟)1.板书课题:种子的梦2.谈话:你想知道什么?假如你是种子,你会做什么样的梦?3.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女诗人柯岩的作品《种子的梦》。4.初步了解柯岩。二、初读感知。(8分钟)1.配乐范读。2.自读,说说种子的梦是什么。(默读这首诗,勾画重点词句,写下批注——教师点拨指导)3.小结:这是一颗有理想的种子,即使在冰冷冰冷的冬天,仍然做着美好的梦:“我会长出两篇绿油油的叶子”、“我要开出鲜艳的花朵”、“我愿意相信它的盟誓”、“并且相信:明天的春天会更美丽。”4.课件出示种子的生长过程。三、深读感悟,合作探究,理解含义。(6分钟)1.有了梦想就要去一步步的实现它。那我们就来找找看,种子都做出哪些努力?都获得了哪些帮助?(1)努力A、对困难的克服。找出描写种子生长过程中代表困难的词句。(冰冷冰冷、土层的压力、冰雪的妒忌……)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B、自己的付出。交流相关词句。(根须吮吸、冲破、积攒力气、伸展、挤碎、倾心交付……)谈谈你的体会。结合两部分的努力,说说你的感受。(2)帮助。种子的生长除了有自己对困难的克服、自己的付出,还要借助许多其他事物的帮助。你找到了哪些?(水分、阳光、蜜蜂、大地……)a、不难看出,种子的生长是艰难的,要遭遇这么多困难,借助许多力量。那它为什么还会有这样的梦想呢?(因为种子有着自己的追求,有着自己美好的梦想,也有实现梦想的决心,只要有了这些,它就会不断地努力,直至实现愿望。尽管过程是艰难的,但是它却毫不畏惧。)b、再读课文,体会作者表达。(配乐)c、这也是植物的生长规律。播种——发芽——开花——结实——繁衍,过程中要有自己努力,还要有其他事物的帮助。虽然会遇到坎坷,但对于美好梦想的追求不变。2.种子实现自己的梦了吗?是怎样实现的?找出一句诗来回答。3.过渡句:我们都听过这样的话,文如其人,言为心声,柯岩写《种子的梦》又要表达怎样的心声呢?老师给大家提供资料,读一读,看能不能从中悟到什么。提示:联系课文想想,你对哪些词句有了新的理解?你们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老师来帮助?参考:(1)冰冷冰冷的世纪——暗喻十年动乱。(2)藏身、潜身、沉默、叹息——处境艰难。(3)伸展腰肢、倾心交付、溶化——不懈努力。(4)“我愿意……”一小节中的“它”指的是谁?“爱情”又指的是什么?4.小结:由此可见,柯岩就是借助种子的梦,来表达自己不畏艰难、充满信息、乐观向上的志向,这种写法叫托物言志。接下来,就让我们带着自己的理解来有感情朗读这首诗歌。5.指名分小节配乐读。四、朗读指导,自主背诵。(8分钟)前四小节:因冰冷、憩睡、叹息、思念等而缓慢、低沉,突出力量的积蓄。后四个小节,因挤碎、美丽、爱情、相信而欢快、激昂,梦想成真。试着朗诵。齐读。自己选喜欢的小节背诵,至少两个小节。(举手检查)五、学习检测,自我总结。(3分钟)填空:1.让水分□□着我的□□,让梦儿□□在我的心底。2.我思念那□□的阳光,我思念那□□的大地。3.我愿意相信它的□□,醉心于它忙碌的□□里。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诗人以种子比喻自己以及文中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2.通过理解种子成长的过程,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即在艰苦的环境中不畏艰难,梦想未来美好的生活。3.学习本诗的比喻、拟人的表现手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导学过程:一、检查预习:(5分钟)1.分组朗读诗歌。思考:文中的比喻句和拟人句有哪些?说说把什么比作什么?①把漫长而寒冷的冬季比喻成一个冰冷冰冷的世纪。②把种子比喻成一条小小的沉默的鱼。③把褐色的土地比喻成碧绿的海底。④把褐色的土地比喻成母亲的怀抱。2.种子遇到了哪些困难?要如何突破?3.反馈矫正。二、探究案:(12分钟)(一)导入新课: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播种希望的季节,春天里种下一粒种子,秋天就能收获千万颗果实。要成熟不是容易的事,让我们继续来了解这颗种子的成长过程吧。(二)合作探究:1.配乐读诗。2.种子(1)小组内读诗,并考虑以下问题。(2)种子的梦是什么?(发芽、长叶、开花、结果)(3)小小的种子在追梦的路上历经哪些磨难?(4)种子生活在一个怎样的环境里?(5)小组交流汇报。(6)教师小结。3.发芽(1)种子又是怎样实现梦想的?它会遇到哪些困难呢?(2)a冰冷冰冷的世纪。b土层的压力。c冰雪的妒忌。(3)面临着这么多困难,如何突破?(4)所以我们说这是一粒怎样的种子?(5)小组总结汇报。(6)教师小结。(坚强的/勇敢的/乐观向上的/不畏困难)4.长叶、开花、结果。(品读后四节)(1)小组内交流以下文题。(2)爱指什么?是不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意思?(指无私的爱和真挚的情感,种子爱阳光、雨露、大地、蜜蜂、春风......)(3)种子为什么挚爱着这一切?(因为阳光、雨露、大地、蜜蜂、春风帮助种子一步步实现了梦想。)(4)小组汇报。(5)教师小结:“明年的春天会更加美丽。”点题之笔。诗人对新中国的明天充满了希望,相信祖国的明天会更加美丽。5.拓展延伸,创作小诗三、强化训练(一)问题设计:创作:写一首小诗。(二)达标评估;板书设计种子的梦不畏困难明年的春天会发芽长叶开花结果乐观向上更加美丽四、布置预习:问题设计:自学《对岸》与《职业》。课后反思:学段:小学年级:五年级学科:语文单元:第五单元课题:《语文天地》课型:新授课主备学校:大城小学主备人:袁晓华初审人:王芙蓉终审人:吴海合作团队:王芙蓉邢雁张瑛袁晓华孟祥彪李萍《语文天地》教教学学基基本本建建议议::“语文天地”注重了学生读和写的训练,通过“畅所欲言”和“笔下生花”这两项练习,使学生不但说出自己的美好心愿,并将自己的心愿写成诗,抒发自己对美好理想的向往。进一步激励学生从现在做起,向着自己的崇高理想而努力奋斗。教学目标:1.学习日积月累、初显身手。2.学习开卷有益,明确遵守规则的重要性。3.大胆交流自己的兴趣和读书心得。4.学习习作。教学重点:用简洁、平实的语言表达说明性语言。教学难点:用简洁、平实的语言表达说明性语言。教学课时:4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寻找词中句中的注意点。2.读一读,有关自己观察生活的体悟,学一学名言警句。导学过程:一、自主学习(6分钟)1.自己在摘录本上摘录出本单元你喜欢的词语与句子2.预习书本的
本文标题: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380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