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冷战后美国全球战略变化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苏联的解体标志着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主导的冷战时期结束,国际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国际关系进入一个新时代,尤其是大国的国际地位和国家利益面临着重新审视和定位。冷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不断变化,且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一、布什时期全球战略冷战结束后,美国国内弥漫着一派喝彩和乐观情绪,而指导美国外交政策长达40多年的全球遏制战略也因为冷战的结束而不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进而建立“美国世纪”成为了布什政府制定冷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基本指导思想。1990年秋天,布什总统就提出了“建立国际新秩序”的设想。布什政府的“国际新秩序”战略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1)新秩序的目标是实现美国控制下的和平与稳定;(2)与盟国建立伙伴关系,以共同分担责任义务;(3)利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为美国服务,试图把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变成它称霸世界的工具;(4)推行西方式的政治经济制度与价值观,试图通过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和第三世界的政治民主化,来建立一个“完整而自由的世界”。布什政府希望能够实现美国领导下的世界和平。然而,海湾战争后国际社会并没有出现他所希望的世界新秩序,这是因为很多国家包括美国的西方同盟国,都认为所谓的“世界新秩序”其实是美国治理下的和平强加于人,这是不现实行不通的。而冷战过后美国国内也出现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民众对政府领导的“世界新秩序”并不感兴趣,他们更希望政府能振兴经济和治理自身问题。在内外双重情况下,白宫只好逐渐降低了对“世界新秩序”主张的宣传,并最终偃旗息鼓。二、克林顿时期全球战略随着美国综合国力的提升,美国的全球战略有了更大的调整和发展,1994年克林顿政府正式提出“参与和扩展战略”,并且在克林顿此后的任期内,这项战略都作为既定方针保持不变。“参与和扩展战略”提出美国在冷战后的两大战略目标:第一是美国必须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并且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领导作用;第二是促进世界民主化克林顿政府认为美国的利益和安全有赖于外部世界,这就注定了美国必须参与并领导国际事务,建立美国领导下的世界和平。克林顿强调美国必须寻求多边合作,争取其盟国和国际社会提供集体援助来维持世界和平,同时美国将保持其领导地位。促进世界民主化其实就是扩大世界上自由市场民主国家组成的共同体,克里顿政府认为民主国家相互之间不易发生战争,世界上民主国家越多,世界就越安全、稳定和繁荣。美国要想建立其领导下的世界和平关键是在全球推广民主制度。三、小布什时期全球战略2000年小布什成为白宫新的主人,而在2001年发生的911事件使美国民众受到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心理震撼和打击,同时911事件对小布什政府制定全球战略思路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2002年小布什总统签署了其第一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该报告认为美国仍然处于危险和战争之中,并对此确立了“先发制人”的战略思想“先发制人”的战略思想主要体现为:(1)积极强化安全保障。首先是反恐,主要打击全球的伊斯兰激进势力;其次是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对“无赖国家”实行先发制人的打击。(2)以美国为主导,维护大国之间在反恐问题上的合作,做出了一些“多边主义”的姿态。(3)利用反恐战争加紧战略推进,追求长期而全面的绝对优势,企图达到“绝对安全”。正是在这一战略思想的指导下,布什政府发动了一场全球范围的反恐战争,先后武力推翻了塔利班政权和萨达姆政权,并对几个“无赖国家”施加了强大的压力但是小布什政府的“先发制人”和单边主义并没有取得成功。首先在世界各处遭到抵制,尤其是中东地区的伊斯兰国家;其次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也都相继陷入泥潭;第三美国推进民主化成本高昂,尤其是其军费支出更是引起其他国家的警惕和不满四、奥巴马时期全球战略(1)全球战略重心的转移2010年5月,奥巴马政府发布了其首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将全球战略的目标明确定义为“国家振兴与全球领导”,结合了重整国家实力和塑造世界秩序两大任务,把国内优先与世界领导的战略目标统一起来;在全球层面上从布什时期的战略扩张转向相对收缩。从大趋势上看,美国国家战略的重心转向国内,全球战略处于收缩阶段。奥巴马政府对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不是根本性的,但确实是实质性的。美国的全球战略始终以维持美国的霸权地位为根本目标,而结束“反恐时代”,重新规划布局美国全球战略资源部署则势在必行。(2)全球战略思维与实施手段的调整奥巴马政府的美国全球战略首先明确了对战略环境的判断,对美国实力地位及其当前实施的对外战略进行了评估,指出其对外政策基本正确且颇有成效,虽然美国的相对实力有所衰弱,但仍具有不可替代的绝对实力与影响力,是主导国际秩序的首要大国。在此认识的基础之上,美国的战略态势意识从“美国治下的和平”调整为“以美引领的多种力量共治”的国际格局;战略指导思想从强调军事实力的“先发制人”调整为注重“巧实力”的软硬兼施;战略手段方式则从“单边主义”调整为“有选择的多边主义”。与小布什政府强调硬实力和“先发制人”不同,奥巴马政府则更加重视美国的软实力和“巧实力”,以树立美国国家形象,扩大美国国际影响力为战略目标。奥巴马政府的全球战略以“巧实力”为战略指导,以“多边主义”为战略手段,积极寻求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统一,在“后反恐时代”中力图保持全球战略调整的平衡性和实施的可持续性。(3)全球安全防务战略2011年6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全国电视讲话,宣布美国将于年底开始从阿富汗撤军。以本·拉登被击毙和美国全面启动从阿富汗、伊拉克撤军为标志,长达10年的“反恐时代”基本上告一段落。在“后反恐时代”,奥巴马政府对国家安全防务和对外军事干预原则做出了较大的调整:首先奥巴马政府大幅削减了美国国防预算。其次,在军事干预手段和方式上,美国也将尽量避免单边行动,强调国际社会的协调与合作,试图以最少的成本获取最大的收益。以利比亚战争模式为例,美国甚至不出动部队,只发挥支援作用,由国际社会共同承担责任和成本。(4)全球战略力量部署随着“反恐时代”的终结,奥巴马政府重新调整了美国全球战略力量部署,强调打击恐怖主义与应对新兴大国崛起并重并有意向后者倾斜;在兼顾中东、中亚与东亚的同时,加大战略重心东移力度,将亚太作为未来的地缘战略重点。亚太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正在进一步提升。这主要是因为全球地缘政治和经济中心正在从大西洋向太平洋转移。美国担心中国、印度等亚太地区新兴大国的崛起可能挑战美国在该地区乃至全球的领导地位。同时亚太地区既是美国克服金融危机、复苏国内经济的主要依托,又是未来美国经济增长特别是对外贸易和投资发展的基地。而中国也被视为“最大潜在对手”。在美国看来,这些均构成了对其国家安全与核心利益的威胁,加强在亚太地区的战略控制势在必行。为加强在亚太地区的战略部署,奥巴马政府在政治上通过增加外交投入,一方面利用“天安”舰事件和中日撞船事件巩固与日、韩的同盟关系,另一方面大力发展与印度、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友好关系:与印度开展战略对话、扩大军事合作,把美印关系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与印尼签订了全新的《全面伙伴协议》;主动加入了《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并举办美国—东盟峰会,密切了与东盟成员国的关系。美国通过发展与亚太地区主要国家与国际组织的关系,提高了美国对亚太地区的国际影响力与战略主导作用;在经济上努力推动建立跨太平洋伙伴关系,构筑一个以美国为主导的广泛的经济合作体。美国积极参加亚太国家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并试图以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为突破口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成员国纳入由美国主导的亚太合作体系。与此同时,奥巴马政府积极介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建设,提出要重振该组织的使命。在安全防务上则以强化军事同盟为核心,全面加强在东北亚地区的军事部署。通过扩大关岛军事基地建设、强化以美日、美韩、美澳为主的三大军事同盟、扩大与印度、印尼与越南等国家的军事合作和频繁举行军事演习,构建亚太军事安全网络,全面加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控制。
本文标题:冷战后美国全球战略变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383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