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北师大版第七册数学教案(表格式)
教学资料教育精品资料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北师大版第七册数学教案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第七册教学计划学生情况分析:通过上学期的接触与交流,对所带班四年级三班、四年级四班的学生有了全面的了解。两个班学生的学习习惯及个体差异有很大的差别。但总体来讲,有70%的学生基础好、能力强,能完成老师交给的学习任务,学习积极性高,兴趣大,有强烈的求知欲、自觉性高。有和20%的学生处于中等,学习比较被动,其中有10%的学生自觉性差,经常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四年级是小学生涯的重要阶段,是承上启下的年级。是小学数学开始进入系统学习的开始。经过前三年的教学,学生在掌握的数学知识有了一定的基础,逻辑思维和智能有了一定的发展,学生在接受程度上,分析问题的能力上,以及语言表达的能力上都有较明显的提高。改进提高措施: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计划教案,优化课堂结构,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加强实际操作,只管教学,发挥学生的空间观念,多加强实际操作,直观教学,发挥学生的空间的培养,培养学生的抽象概念能力,判断、推理、迁移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总结规律,使他们自发性创造性地学习。一、本学期进度安排表周次教学内容备注第一周(9.1---9.4)认识更大的数第二周(9.5----9.11)认识更大的数及巩固练习第三周(9.12---9.18)线与角(一)第四周(9.19---9.25)线与角(二)第五周(9.26—10.2)乘法(一)第六周(10.3—10.9)乘法(二)第七周(10.10-10.16)乘法(三)第八周(10.17—10.23)巩固练习及单元检测教学资料第九周(10.24---10.30)整理与复习第十周(10.31—11.6)期中考试第十一周(11.7---11.13)图形的变换第十二周(11.14—11.20)除法(一)第十三周(11.21—11.27)除法(二)第十四周(11.28—12.4)巩固练习及单元检测第十五周(12.5---12.11)方向与位置第十六周(12.12--12.18)生活中的负数第十七周(12.19—12.25)整理与复习(二)第十八周(12.26-06.1.1)统计、走进网络第十九周(1.2------1.8)总复习第二十周(1.9-----1.15)期末考试二、教材分析(一)数与代数1、认识更大的数(数一数、人口普查、国土面积、森林面积)(在学生认识万以内的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亿以内的数并了解其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掌握大数读写的方法,认识近似数及其作用。)2、乘法(卫星运行时间、体育场、神奇的计算器、探索与发现(一)、(二)、(三))(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学习了两位数乘三位数,对一些较大数进行估计,认识计算器以及运用计算器探索一些数学规律。)3、除法(买文具、路程、时间、速度、参观苗圃、国家体育场教学资料秋游、探索与发现、抗震救灾)(本单元主要学习三位数除以整十数,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路程、时间与速度的数量关系,探索商的运算规律以及整数四则混合运算。4生活中的负数(温度、正负数)(本单元主要使学生认识生活中一些常见的负数,对此学生已经积累了比较多的生活经验。主要了解负数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二)空间与图形1、线与角(线的认识、平移与平行、相交与垂直、旋转与角、角的度量、画角。)(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识别直线、线段、射线,会用字母表示直线、线段与射线;认识平面上的平行线和垂线,能用三角尺画平行线、垂线,知道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认识平角、周角;会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画指定度数的角。2、图形的变换(让学生经历把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变换来制作美丽图形的过程,并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度;能在方格纸上进行图形变换的操作活动,说出图形变换中的平移和旋转的过程。3、方向与位置(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能在具体的情景中,用数对来表示物体的位置;在具体的情景中,用方向和距离表示物体的位置。)(三)统计与概率统计(栽蒜苗一、二、三)(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体会统计图中1格表示多少单位的必要性,并进一步了解条教学资料形统计图的特点,理解复式统计图的实际意义,并能把生活中的一些数据绘制成复式统计图;了解单试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将生活中的一些数据绘制成折线统计图,并能从折线统计上预测事物变化的趋势。)三、教材特点:1、提供密切联系学生现实生活的学习素材,使学生能借助直观形象的材料更好地理解所学的数学知识。2、创设探索数学规律的情境,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探索数学规律的意识。3、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是每个学生都能在设计方案中获得成功。4、重视在多种活动中培养空间观念,发展空间观念。5、注重在统计过程中学习处理数据的方法,把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融会在一起。6、设计富有特色的综合应用活动。使学生自觉地将各方面的经验、知识、策略进行综合应用。7、用数学的眼光分析周围的事物,培养对数学美的理解,展示数学发展的历史,渗透数学的文化价值。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单元教学目标1、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数的过程,感受学习更大数的必要性,体会大数的实际意义。2、通过操作活动,认识亿以内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并会正确的读、写、以及比较数的大小。3、认识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能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4、理解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能按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舒的近似数。教学内容1、认识较大的数,以及较大数的读法、写法。2、较大数的大小比较。3、较大数的改写和求近似值。教学重点多位数的读、写和比较。教学资料教学难点1、多位数的读、写和比较。2、多位数的改写以及近似数的判定。教材分析本单元学生认识的数都是一些较大的数,一般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得比较少。为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丰富学生对数的认识,教材中多次安排了数一数的活动。分三次数数,力图通过数一数的过程,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各计数单位的关系。体会到十进制的特点。从数数的过程中,体会大数的意义,从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之后,组织学生收集一些数据,加深对大数的理解,从而引出大数的读写的方法。一些比较大的数据,由于书写的不方便,需要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数据改写的活动应尽可能创造条件在一定的实际情景下进行。有些数据不需要用精确的数表示,需要用与精确数不同的近似数表示,表示的仅是某一对象的一定范围。由此使学生体会到近似数的意义及作用,同时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建议课时六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数一数(北师大版数学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2—4页)教学目标1、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从而掌握十进制计数法。2、通过“数一数”的活动,培养学生的推理、观察、分析能力。3、通过“数一数”的活动,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体会较大数的实际意义。教学重点1、明确“数位”与“计数单位”之间的对应关系。2、掌握十进制计数法。教学难点3、明确“数位”与“计数单位”之间的对应关系。4、掌握十进制计数法。教具准备计数器、相关数据资料学具准备搜集相关大数数据教学设计思路三次“数一数”活动:第一次通过书人民币的过程,认识“十万”。第二次通过买轿车的活动,认识“百万”“千万”“亿”。第三次通过练习过程中的数数,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各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体会到十进制计数的特点。在数的过程中,学生能及时地进行概括是本单元学习的重点环节。把直观的人民币与对计数器上数据的认识结合起来,是提高学生抽象能力的举措。教学活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效果反思1、旧知迁移导入生自由回答教学资料我们数数:100个可以怎样数?1000呢?10000呢?第一次数是以谁为单位?第二次呢?第三次呢?我们数数时的这些单位叫什么单位?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2、设立情景,学习新知(1)小青的妈妈是银行的收银员,在清点人民币时,把100张“100元”的扎成一叠,是多少元?一共扎了9叠,是多少元?(2)问:再加一叠是多少?3、借助计数器,认识“十万”。(1)师质疑:万位满十了怎么办?(2)师小节:万位满十,向前一位进一,就是“十万”,10个一万是“十万”。4、认识“百万”“千万”和“亿”(1)出示汽车挂图一辆车卖10万元,2辆车卖多少元?3辆、4辆呢?你是怎么想的?10辆汽车呢?小节;10个十万是一百万(2)认识“千万”“亿”学生根据经验,自己推理出。提示:数到十个一千万时,告之是一亿。5、小结: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等都是计数单位。强调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6、课后交流本节课的收获是什么?这些单位叫计数单位。一生在黑板上贴出万以内的计数单位。生答:一万元九叠是九万元生答:十万小组讨论,达成共识。生上黑板,在计数器上演示。生:20万元1个十万加上一个十万,是2个十万;说出想法,在计数器上验证。自由数数认识更大的数生齐读计数单位个别学生读教学资料举例说说身边的大数?7、布置作业(1)教材第三页“练一练”1、2、3、4题(2)“练一练”第5、6题8、思维训练如果给你足够多的小棒,你用什么方法表示出“12345”这个数?多种形式练习同桌之间你说我拨,师说生拨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板书设计:数一数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计数单位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第二课时教学内容人口普查(北师大版数学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5—7页)教学目标1、掌握亿以内的数的读法,能正确读出亿以内的数。2、培养学生的迁移推理能力及归纳概括能力。3、进一步配给样学生的数感,集合相关数据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学重点1、掌握亿内数的读数方法,能正确读出亿以内的数。2、掌握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教学难点3、亿内数的读数方法,正确读出亿以内的数。4、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教具准备计数器,整数数位顺序表,数字卡片。学具准备计数器、数据资料教学设计思路通过回忆上节课的内容,加深计数单位的认识。并回忆万以内数的读法,接着展示学生收集的数据。通过讨论,引出读法和写法。并将多位数的读法与写法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因为这两方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教学中,先突出读法,在学生掌握读法的基础上,在讨论写法。并要求学生归纳总结出读、写方法,对于特殊的多位数,中间有“0”或末尾有“0“的多位数,加以指导。教学活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效果反思一、导入教学资料(1)回忆计数单位(2)读出下列各数:742、4600、10000、3215、5009、7010说一说读数的方法。二、探究新知1、展示学生收集的数据2、对数据进行分类3、讨论亿以内的数的读法(1)介绍数位及数位表个位、十位、百位、千位…叫数位。问:同一个数字,把他写在不同的数位上,它表示的意义相同吗?(2)认识数位分级师说明:按照我国计数习惯,从右起,每四个数位为一级。个、十、百、千是“个级”,表示多少“个”,万、十万、百万、千万是“万级”,表示多少“万”。出示制作好的数位顺序表(3)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师指导1265830000的读法先读亿级,十二亿,再读万级,六千五百八十三万,合起来读作:十二亿六千五百八十三万生试读:1295330000、6780000、13820000问:数中的“0”都在什么位置?怎么读?质疑:1807199这个数读不读这个0呢?问:0在什么位置是不读?小结:当0在级的末尾时,不读。(4)中间有0的数的读法问:含有个计、万级、亿级的数,先读哪一级?什么位置上的“0”不读?什么位置上的“0”读?指名回答同桌互说将数据展示在幻灯机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的分类可能会有几种情况,都肯定。只要能说出道理。)生:不同,因为数位不同,计数单位就不同。生自己读,多读、反复读,归纳数的读法。同桌讨论,交流。小组讨论、交流结论(百位上的零必须读出来)例:40067读作:四万零六十七生讨论交流教学资料小结:这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作业:第
本文标题:北师大版第七册数学教案(表格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386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