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园林工程 > 北师植物学硕士入学试卷和解答
北师大200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植物学考试一、填空1。成熟的植物细胞不同于动物细胞的主要特点是具有、、。【细胞壁】【质体】【叶绿体】2。植物的次生保护组织是,在大多数植物的根中,该组织最初发生在。【周皮】【中柱鞘】3。用显微镜化学的方法鉴定植物细胞中的淀粉,最常用的染液是;而检查植物细胞壁是否含有木质素使用染液最为准确。【碘液(I2-KI液)】【盐酸间苯三酚】【纤维素化学鉴定常用方法:氯化锌—碘法,纤维素细胞壁在碘氯化锌溶液的作用下呈现紫蓝色。木质素化学鉴定常用方法:盐酸间苯三酚反应法,木质化细胞壁经盐酸间苯三酚试剂处理后呈现紫红色或桃红色。淀粉的鉴定:用碘液处理时,淀粉引起碘反应形成碘化淀粉,呈现蓝色,是唯一的一种淀粉颜色显微化学反应剂。蛋白质的鉴定:植物细胞内储存的蛋白质常呈固体颗粒——糊粉粒。常用的鉴定方法有碘试剂法和曙红—酒精苦味酸法。采用碘试剂法,此法简单,且可与鉴定淀粉同时进行。滴上碘试剂后(用未经稀释的原液),蛋白质被染成黄色,而淀粉则成蓝紫色。另外,除蛋白质以外,有些其它物质也可以染成黄色,但是,这些物质经水洗后均可除掉。脂肪和油的鉴定:鉴定脂肪和油常用的方法是用苏丹Ⅲ或苏丹Ⅳ酒精溶液染色,脂肪和油遇苏丹Ⅲ或苏丹Ⅳ酒精溶液被染成橘红色(染色时微微加热可以加速染色)。注意:苏丹Ⅲ或苏丹Ⅳ除了能染脂肪呈红色外,它还能使树脂、挥发油、栓质化的细胞壁与角质化细胞壁染色,因而不能作为脂肪存在与否的证据。但脂肪经苏丹Ⅲ或苏丹Ⅳ染色后呈红色,更为明显。】4。被子植物茎的初生木质部发育成熟的方式是,而蕨茎的初生木质部发育成熟的方式是。【内始式】【中始式】【这里的蕨茎应是指真蕨类植物而不是所有蕨类植物】【整个蕨类植物的中柱,绝大多数是初生结构,仅水韭和瓶尔小草属等少数有次生结构;绝大多数仅具管胞,只有石松类和真蕨类的少数种类有导管,但它们的导管分子与管胞区别不明显;绝大多数种类的初生木质部是外始式,但楔叶蕨类存在内始式】5。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构造中,位于茎中心部分的薄壁组织称为髓,而在髓的周围部分有紧密排列的小细胞称为;而位于维管束之间的薄壁组织,在横切面上呈放射状,外连皮层内通髓,有横向运输的作用,称为。【环髓带】【髓射线】6。鞭毛均为尾鞭型的真核藻类是和;生活史中均不产生具鞭毛细胞的真核藻类是。【绿藻】【轮藻】【红藻】【有时轮藻划归于绿藻】【裸藻门具鞭毛,1-3条,茸鞭型,轴丝9+2。甲藻门多数有2条鞭毛,顶生或侧生,1条向前,茸鞭型,1条向后,尾鞭型,轴丝9+2,极少数无鞭毛,作变形虫状运动或不能运动。金藻门运动型细胞前端具1-2条鞭毛,向前(长)为茸鞭型,向后(短)为尾鞭型,轴丝9+2。黄藻门鞭毛2条,向前(长)为茸鞭型,向后(短)为尾鞭型,轴丝9+2。硅藻门无游动细胞,仅精子具鞭毛(茸鞭型),轴丝9+0。绿藻门游动细胞具2或4条顶生等长鞭毛(尾鞭型),轴丝9+2。红藻门体细胞和生殖细胞都无鞭毛。褐藻门鞭毛2条,向前(长)为茸鞭型,向后(短)为尾鞭型,轴丝9+2】【原植体(thallophytes或thallus):植物体结构比较简单,为单细胞或者是多细胞的丝状体或叶状体,无根、茎、叶的分化的各类植物的总称,即包括藻类植物、菌类和地衣等所有的低等植物。1883年爱克勒首次将藻类植物、菌类和地衣三大类植物合成为原植体植物门。现在早已不采用这一分类等级,藻类和菌类植物又被分成了多个门。细菌和异养的黏菌、真菌以及由藻类和真菌组成共生体的地衣均已从植物界中分出】7。地衣体共生的真菌中最多的是菌;共生的藻类是门和门的种类。【子囊】【绿藻】【蓝藻】8。苔藓植物的配子体在形态上分为和两种类型。【拟茎叶体】【叶状体】9。山毛榉科植物具果;锦葵科植物具雄蕊;伞形科植物具花序;菊科植物果实上的冠毛是由发育而来。【坚】【单体】【伞形】【花萼】10。木射线在木材横切面上呈状,在径向切面上呈状,在切向切面上呈状。【径向长线】【横向带】【纵向短线或纺锤】11。科的植物具离生心皮及多数雄蕊;科的植物其雄蕊与花瓣对生;科的植物子房4深裂而形成4枚小坚果;科的植物果实为颖果。【木兰、毛茛、莲】【杜鹃花】【唇形】【禾本】二、名词(或名称)互译1。组织2。mitosis3。子叶4。蕨类植物5。Umbelliferae6。百合科7。Maluspumila8。Solanumtuberosum9。Alliumcepa10。向日葵【只能尽量多看多记,看比较常见的术语,对于种类名称看大类群和种子植物常见科属种】三、名词解释1。胞间连丝2。管胞——存在维管植物木质部具输导水无机盐液的输导组织细胞,是长形或梭形,无原生质体具空腔的死细胞,两端封闭无穿孔板而与导管分子相区别,侧壁有具缘纹孔和壁较薄而与不同于木纤维。3。胚——高等植物孢子体的幼体,种子植物的胚存在与种子内,由胚根、胚轴、子叶和胚芽组成。4。中柱——解剖学上现一般是指初生根中轴部或皮层以内维管组织构成的柱状结构,由基本组织和其中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以及最外薄壁组织细胞的鞘层(中柱鞘)组成。初生茎中的维管柱,由于没有自身鞘层细胞,与皮层界限不明显而一般不称为中柱,而因茎维管柱结构组成相似于和功能相同于初生根的中柱,以及便于使用,在植物系统学上将初生茎的维管柱仍称为中柱。5。胎座——被子植物雌蕊心皮或子房壁内壁着生胚珠的部位,常呈明显突起,有些种类的胎座发育成果实内主要可食部分,如西瓜、西红柿。胎座在子房壁内的分布方式即为胎座式,与雌蕊心皮数目和连接方式有关。6。叶隙——叶迹上方无维管组织而由薄壁组织细胞分布的区域,是种子植物和真蕨大型叶的特征。【可能少数蕨类植物没有叶隙,但仍可说具叶隙是大型叶的特征。裸子植物的鳞芽虽只有一条中脉,但具有叶隙而仍属于大型叶】7。绒毡层——维管植物幼孢子囊,种子植物为花药壁最内侧的细胞层,其细胞体积较大,细胞核较大且常多核,细胞质浓厚,为花粉发育提供营养或与花粉形成有密切关系,花粉粒成熟后即解体。某些种类胚珠也具有绒毡层,称为珠被绒毡层,细胞类似花药绒毡层细胞。8。核果——通常由单心皮雌蕊发育形成,内含一枚种子,果皮外果皮、中果皮和内果皮三层明显,外果皮薄,中果皮肉质或干燥非肉质,内果皮石细胞组成坚硬,包裹种子形成坚硬的果核,如桃等梅亚科植物、棕榈科植物果实。9。颈卵器——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大部分裸子植物雌配子体上的雌性多细胞生殖器官,外形颈瓶状,上部较细顶端有开口,基部膨大,不育细胞的壁层内,颈部为1列颈沟细胞,基部1卵细胞,颈细胞和卵细胞间有1腹沟细胞。10。世代交替——高等植物和部分藻类植物的生活史中,具有单倍体和二倍体二个阶段的植物体和繁殖细胞。二倍体阶段是无性世代或孢子体世代,包括合子和合子萌发产生的植物体,单倍体阶段是有性世代或配子体世代,包括孢子、孢子萌发产生的配子体,以及配子体产生的配子。二个世代通过无性世代植物体产生孢子的减数分裂和有性世代两配子结合的受精作用相连接并进行交替而构成世代交替。四、绘图及简答题1。绘一个由5心皮组成复雌蕊的横剖面图,分别表示侧膜胎座、中轴胎座及特立中央胎座。2。简述植物的组织类型及其主要功能?答:根据发育和功能分为分生组织和成熟组织。分生组织通过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新细胞补充分化为不同的成熟组织。成熟组织(亦称永久组织)进行特定的功能。分生组织按在植物体上位置分为顶端分生组织、侧生分生组织和居间分生组织。顶端分生组织产生细胞,分化为初生成熟组织,使根茎或其它器官伸长。侧生分生组织又分为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形成层产生次生维管组织,使根和茎增粗,木栓形成层产生周皮。按个体发育来源,分为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和次生分生组织。原分生组织产生初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产生初生成熟组织,次生分生组织产生次生成熟结构。成熟组织分为保护组织、薄壁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和分泌组织。保护组织具有对植物体的最外层保护功能,分为初生组织表皮和次生保护组织周皮。薄壁组织(亦称基本组织、营养组织、半永久组织),具有吸收、同化、贮藏、通气、物质传递的营养性功能。机械组织具有增强植物体硬度和韧度的功能,分为厚角组织和厚壁组织。输导组织进行长途运营养物质的功能,分为木质部输导组织和韧皮部输导组织,木质部输导组织运输水和无机盐营养,韧皮部输导组织运输有机营养。分泌组织(亦称分泌结构),在植物体内和向植物体外分泌次生代谢物质,具有抗病虫、吸引昆虫等动物传粉等功能。组织也常根据组成细胞的差异或发育来源而不涉及功能的划分,分为简单组织和复合组织,初生组织和次生组织。3。简述蕨类植物的生活史特点。答:(1)既有核相交替也有世代交替。(2)孢子体发达,比配子体发达。孢子体具根茎叶分化(松叶蕨仍具假根),孢子囊单生或群集,不产生种子,通过孢子传播植物体,具维管组织。配子体简单,体积小,叶状或柱状,产生颈卵器和精子器,雌雄同株或异株。(3)孢子体自养,配子体绝大多数自养,各自独立生活。孢子体适应陆生环境,配子体生活在潮湿有水的环境。(4)具孢子体幼体胚。(5)精子具鞭毛,受精需水媒条件。【蕨类植物也称为羊齿植物】【蕨类中一些石松纲和真蕨类的植物具有导管分子,但与其管胞的区别不甚明显】【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都具有筛管分子,但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没有伴胞】【蕨类植物中存在无孢子生殖和无配子生殖现象,无配子生殖相当普遍。无孢子生殖有两种含义:一是孢子体不经过孢子而直接产生配子体的现象,如种子植物中胚珠的珠心和珠被细胞直接发育成配子体即是此类型,此类型产生的配子体是二倍体,合子胚是四倍体;另一是孢子体不经过孢子和配子体的细胞直接产生胚(孢子体)的现象,此类型发生在种子植物中的珠心和珠被细胞直接发育成胚。无配子生殖是配子体不经过配子结合由卵细胞外其它细胞直接发育成胚(孢子体)的现象,无配子生殖产生的胚通常是单倍体。但孤雌生殖似乎不是无配子生殖,似乎也是】4。简述十字花科植物的识别要点。5。何谓真花学说?其代表人物有哪些?五、问答题1。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营养器官在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上有何主要差异?【比较的题目用表格效果好。开始可先不画表框或用铅笔或印痕,写完文字后在画框,以免原来的框内不够写】【在用文字回答时,字的行距应拉开些,可修改和补充内容。先答主要内容,有时间再在空里补上】2。以荠菜为例说明被子植物胚囊发育及种子的形成过程。3。真核藻类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它们是怎样起源和发展演化的?答:真核藻类的主要特征构造简单,没有真正的根、茎、叶的分化。具叶绿素等光合色素,为自养植物。生活史多样,具有无核相交替也无世代交替的孢子生殖型,以及有核相交替或还包括世代交替的有性生殖型。产生生殖细胞的结构多为单细胞。无胚。大多数在水中生活。(1)藻类细胞的演化原核→中核→真核。不具各种细胞器→有细胞器。细胞机能不分化到分化具有各种特殊机能的细胞。(2)藻类植物体的演化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根形态多为直根系多为须根系结构既具有初生结构,又具有次生结构。初生结构中内皮层不具通道细胞。初生木质部脊少数仅具初生结构。内皮层除外切向壁或全部壁次生增厚,横切面为马蹄形或“O”形,具有通道细胞。初生木质部脊常多数茎形态多为木本,分枝类型有单轴分枝、合轴分枝和假二叉分枝多为草本,少分枝单轴分枝,禾本科植物的分枝为分蘖结构既具有初生结构,又具有次生结构。初生结构中表皮无明显长细胞和短细胞区分。有皮层和维管柱区别。皮层由厚角组织(有时具叶绿体)和薄壁组织组成。维管柱由维管束、髓和髓射线组成,维管束排列成一轮,为无限或有限维管束。仅具初生结构。表皮由长细胞和短细胞组成。无明显皮层和维管柱区分,维管束散生在基本组织中或排成两轮,为有限维管束,有维管束鞘。基本组织由厚壁组织和薄壁组织组成,有时具同化组织。少数种类如甘蔗等具顶端初生增厚组织。少数热带或亚热带种类龙血树等具有不同于双子叶植物的次生生长或结构,在初生维管束最外方发生。叶形态多为网状脉多为平行脉。禾本科、莎草科等具开放或闭合的叶鞘结构表皮细胞排列不整齐,上表皮无泡状细胞;气孔器仅分布在下表皮,保卫细胞为肾形。叶肉常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区分,为
本文标题:北师植物学硕士入学试卷和解答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388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