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出口退税业务复习题一、选择题(下列答案中最少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多先或少先不得分)1.有出口经营权的企业出口和代理出口的货物,除另有规定者外,可在货物(C)并在(B)后,凭有关凭证按月报送税务机关批准退还或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A离岸B财务上做销售C报关出口2.下列企业的货物特准退还或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A、B、C、D、EA对外承包工程公司运出境外用于对外承包项目的货物;B对外承接修理修配业务的企业用于对外修理修配的货物;C外轮供应公司,远洋运输供应公司销售给外轮,远洋国轮而收取外汇的货物;D利用国际金融组织或外国政府贷款采取国际招标方式由国内企业中标销售的机电产品,建筑材料;E企业在国内采购并运往境外作为在国外投资的货物;F企业在国内采购并运往境外作为赠送的货物;3.出口企业应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及其授权单位批准其出口经营权的批件和工商营业执照于批准之日起(C)日内向所在地主管退税业务的税务机关办理退税登记证.未办理退税登记的出口企业一律不予办理出口货物的退税或免税.出口企业如发生撤并,变更情况,应于批准撤并,变更之日起(C)日内向所在地主管出口退税业务的税务机关办理注销或变更退税登记手续.A15B20C304.利用国际金融组织或国外政府贷款采取国际招标方式或由国内企业中标销售的机电产品,建筑材料,应由企业于中标货物支付验收后,向当地主管出口2退税的税务机关报送出口货物退(免)税申报表,并提供下列证明及资料:A、B、C、D、EA由中国招标公司或其他国内招标组织签发的中标证明(正本);B中标人与中国招标公司或其他招标组织签订的供货合同.如中标人为外贸企业,则还应提供中标人与供货企业签订的收购合同(协议);C中标货物的购进增值税专用发票.中标货物已征消费税的,还须提供专用税票(生产企业中标的,应征消费税在生产环节免征);D中标人按照标书规定及供货合同向用户发货所提供的发货单;E分包中标项目的企业除提供上述单证资料外,还须提供与中标人签署的分包合同(协议).5.国际金融组织贷款暂限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指:A、B、CA世界银行(包括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国际开发协会);B联合国农业发展基金;C亚洲开发银行;D欧共体开发银行;6.企业在年度终了(A)内,须对上年度的出口退税情况进行全面清算,并将清算结果报主管出口退税的税务机关.A3个月C6个月7.对经营出口货物的企业有下列违章行为之一,除令其限期纠正外,处以5000元以下罚款:A、B、DA未按规定办理出口退税登记的;B未按规定建立,使用和保存有关出口退税账簿票证的;C有违反税收法律、法规的其他行为的;D拒绝主管退税的税务机关检查和提供退税资料,凭证的.38.企业采取伪造,涂改,贿赂或其他非法手段骗取退税的,除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处罚外,对骗取退税情节严重的企业,可由(A)批准停止其半年以上的出口退税权.在停止退税期间出口和代理出口的货物,一律不予退税.A国家税务总局B省级国家税务局C区(县)国家税务局9.对为经营出口货物企业非法提供或开具假专用税票或其他假退税凭证的,按其非法所得处以(C)以下罚款.A一倍B三倍C五倍10.从2002年1月1日起,生产企业自营或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自产货物,除另有规定外,增值税一律实行(B)管理办法。A不征不退税B免抵退税C先征后退税11.免抵退税生产企业,是指独立核算,经主管国税机关认定为(C),并且具有实际生产能力的企业和企业集团。A高新技术企业B出口企业C一般纳税人12.生产企业申报办理免、抵、退税时,须提供下列凭证:(A、B、C、D、E、F)A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退税专用);B出口发票;C出口收汇核销单(出口退税专用)、中远期结汇证明;D代理出口证明;E增值税专用发票;F国税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凭证。13.在“免、抵、退”税申报时计算。其“应退税额”和“免抵税额”根据主管征税部门当期审核确认的《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的(B)进行计算。4A上期留抵税额B期末留抵税额C进项税额14.《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的“出口货物免税销售额”、“免抵退货物不得抵扣税额”栏次分别根据当期(C)中“免抵退出口货物销售额”、“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栏次填列;A《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表(一);B《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表(二);C《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汇总申报表》。15.《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免抵退货物已退税额”栏次按照经主管退税部门审核确认的(B)《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中的“应退税额”(当期数)填报;)A当期B上期C下期二:判断改错(首先判断正误,将错误的地方改正)1.外贸企业出口和代理出口货物的应退消费税税款,凡属从量定率计征消费税的货物应依外贸企业从工厂购进货物时征收消费税的价格计算.凡属从价定额计征消费税的货物应依货物购进和报关出口的数量计算.其计算退税的公式为:应退消费税税款=出口货物的工厂销售额X税率。(错)将从“量”改为从“价”、将从“价”改为从“量”;公式中销售额后加“出口数量”、税率后加“单位税额”。2.有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自营出口的消费税应税货物,依据其实际出口数量先征后退。(错)将先征后退改为“予以免征”。3.出口货物的销售金额,进项金额及税额明显偏高而无正当理由的,税务机关有权拒绝办理退税或免税.(正确)4.企业应将不同税率的货物分开核算和申报,凡划分不清适用税率的,一律从高适用税率计算退税。(错)将从“高”改为从“低”。5.出口企业以进料加工贸易方式减税进口原材料,零部件转售给其他企业加工时,应先填具进料加工贸易申报表”,报经主管其出口退税的税务机关同5意签章后再将此申报表报送主管其征税的税务机关,并据此在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时可按规定税率计算注明销售料件的税额,主管出口企业征税的税务机关对这部分销售料件的销售发票上所注明的应缴税额应计征入库,而由主管退税的税务机关在出口企业办理出口退税时在退税额中扣抵。(错)将“应计征入库”改为“不计征入库”。6.对有骗取出口退税嫌疑的出口业务,经主管人员提出理由或根据,并报国家税务总局中心支局,支局的主管局长或国家税务总局直属进出口税收管理处,分局进出口税收管理处处长批准,可单独立案检查.在检查期间,对该项货物继续办理退税.(错将“继续”改为“暂停”)7.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出口自产货物继续实行先征后退增值税办法。(错将“先征后退”改为“免征”)8.生产企业出口自产的属于应征消费税的产品,实行免征消费税办法。(正确)9.实行免、抵、退税办法的“免”税,是指对生产企业自产货物,免征本企业生产销售环节增值税;“抵”税,是指生产企业自产货物所耗用的原材料、零部件、燃料、动力等所含应予退还的进项税额,抵顶内销货物的应纳税额;“退”税,是指生产企业自产货物在当月内应抵顶的进项税额大于应纳税额时,对未抵顶完的部分予以退税。(错在三个自产货物前加“出口的”)10.对小型出口企业和新发生出口业务的企业发生的应退税额,退税审核期为12个月。(正确)11.生产企业当期支付的国外段运保费、佣金和退运货物原来核算的出口销售收入等,办理了“免抵”税备案手续后,应在“免、抵、退”税申报时,单独反映。(错在单独反映前加“用负数”)12.我国自1994年实行出口退税政策。(错将“1994”改为“1985”)613.2004年1月1日以后(以企业报送的“出口日期”为准)出口的货物,必须严格按照新退税率申报、办理出口退(免)税。(错将“企业报送的出口日期”改为“出口货物报关单上的“出口日期”)14.国内购进免税原材料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其他有关规定中列名的按规定计提进项税额的免税货物。(错按规定前加“且不能”)15.注册开业时间在一年以上的新发生出口业务的企业(小型出口企业除外),经地市税务机关核实确有生产能力并无偷税行为及走私、逃套汇等违法行为的,12个月后可实行统一的按月计算办理免、抵、退税的办法。(错删除“12个月后”)16.小规模纳税人委托其他加工企业从事来料加工业务的,可按照现行有关规定向税务机关申请开具《来料加工免税证明》,加工企业可凭《来料加工免税证明》办理加工费的退税手续。(错将“退税”改为“免税”)17.“小型出口企业的标准”,根据我市的实际情况,暂定为:该生产企业上一个纳税年度的内外销销售额之和在500万元人民币以下。(错将“500”改为“200”)18.从2004年1月1日起,“免、抵”增值税税额的调库方式改为:凡主城区范围的,按中央、市、区}75:15:10的比例负担;在郊区县.范围的,按中央、区县75:25的比例负担,原规定“将免抵调增增值税的25%部分由中央国库划入地方国库”的做法继续执行。(错将“继续”改为“停止”)19.对出口不予退税的货物,须视同内销征收增值税、消费税。对出口调低退税率的货物,,须要求生产企业按规定及时将“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从增值税进项税金中转入成本。凡进项税额小于“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的,不须申报缴纳增值税。(错将“不须”改为“须严格按规定及时”)7三、计算题1.某有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12月销售产品取得销售额100000元,出口产品一批取得收入500000元(出口离岸价,人民币),当月取得进项税额50000元,上期留抵税额10000元,产品征税率为17%,退税率为15%,企业实行免抵退税办法,计算企业当月的应纳税额、免抵额及应退税额(销售价为不含税价)。解:内销货物销项税额=100000×17%=17000元免抵退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500000×(17%-15%)=10000元(作进项税额转出)当期应纳税额=17000-(50000+10000-10000)=-33000元(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500000×15%=75000元>期末留抵税额33000元当期应退税额=33000元当期免抵税额=75000-33000=42000元2.某出口生产企业当月内销产品取得销售额100000元,出口销售收入500000元,当月取得进项税额20000元。计算企业当月的应纳税额、免抵额及应退税额(征税率17%、退税率11%、销售价为不含税价)。解:免抵退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500000×(17%-11%)=30000元进项税额=20000-30000=-10000元应纳税额=100000×17%-(-10000)=27000元当期期末留抵税额为0当期免抵税额=500000×11%=55000元当期应退税额=03.某外贸出口企业2010年3月出口货物取得销售收入200万美元,在国内购进货物取得防伪税控开具的进项税额专用发票,注明金额为175万元并通过8主管税务机关认证。出口退税税率为13%,汇率为1:6.8。计算当期出口货物应退税额。解:应退税额=175×13%=22.75(万元)。
本文标题:出口退税业务复习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404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