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十一届三中全会贯彻文章理论
确保形成的制度长期管用——一鼓作气抓好第一批活动收尾工作之二本报评论员《人民日报》(2013年12月16日01版)“确保形成的制度行得通、指导力强、能长期管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这一明确要求,是一鼓作气抓好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收尾工作的刚性任务,也是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能不能落地、成效能不能持久的关键一环。改作风不仅是一场思想上的洗礼,也是一次制度机制上的变革。教育实践活动一开始,中央就明确提出建立健全促进党员、干部坚持为民务实清廉的长效机制。在第一批活动中,各地各部门用制度的卡尺对违规行为进行约束,以规则的红线为灰色地带竖起围墙,废止了一些不适用的制度,制定了一批新的制度,完善了不少已有的制度。抓好第一批活动收尾工作,关键就是让这些制度富有旺盛的生命力,加紧释放出制度的刚性约束力。制度设计是否科学,决定了制度的生命长度。在建章立制过程中,有没有认真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以改革精神推进了各方面体制机制创新,强化了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对那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中央作出统一规定之后,各地是否结合实际进行了细化,以既治“流行病”又治“地方病”?对那些当前的突出问题和需长远解决的问题,是否已作出制度安排,以既“堵风”又“防风”?在第一批活动的收尾阶段,各地各部门要抓紧对已有制度进行梳理,着力形成整体配套、严密完备的制度体系,以更好体现作风建设要求,体现机关管理和干部管理规律,体现广大人民群众意愿。制度建设关键是管用,要管用就必须务实,切合实际、便于操作。不搞那些虚头巴脑的空泛原则,不搞一刀切的统一要求,也不搞数量上的考核统计。在收尾阶段,各地各部门要着力增强制度的针对性操作性,体现问题导向、对准突出问题,不能笼而统之、大而化之;要有重点、重质量、讲实效,不能一味追求数量,更不能为了好看而定制度,防止用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这样形成的制度,才会产生实际的效力,既能直接遏制突出问题的再出现,又能从源头上防止问题的新滋生。“有制度不执行,比没有制度危害还要大”。制度一经确立,就要以铁的纪律强化执行力、约束力。对违反制度踩“红线”、闯“雷区”的行为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坚决杜绝“破窗效应”。制度的刚性约束力才会产生倒逼机制,遏制和根治作风之弊、行为之垢,助力清风正气的养成。各级领导干部要当好守规的带头人、执规的铁面人,用对制度的敬畏与遵从强化人们的规则意识,用不折不扣的执行树立制度威信、发挥制度威力。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顽固性,“四风”问题往往是沉疴积弊,很难毕其功于一役。避免抓一抓有好转、松一松就反弹的现象,需要发挥制度的刚性约束,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从源头上防止不正之风。让已经形成的制度科学有效运转起来,产生密切联系群众、弘扬优良作风的长效驱动力,我们就必定能凝聚奋力前行的强大正能量,把改革大业不断推向前进。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听取联系点省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体情况汇报时强调不断巩固和发展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以良好作风落实全面深化改革任务《人民日报》(2013年12月16日01版)新华社北京12月15日电按照中央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安排,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近日在京分别听取联系点省区教育实践活动总体情况汇报,指导做好第一批活动收尾工作和第二批活动准备工作,强调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巩固和发展好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把作风建设不断引向深入,为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各项事业发展提供有力保证。12月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中南海听取河北省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体情况汇报。此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分别听取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江苏省、甘肃省、浙江省、黑龙江省和四川省的情况汇报。今年7月和9月,常委们分别到各自联系点省区实地调研指导,并全程参加联系点省区党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进入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环节后,常委们及时了解联系点省区活动进展情况,对落实中央部署、抓好整改落实工作提出要求。河北省委书记周本顺、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甘肃省委书记王三运、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黑龙江省委书记王宪魁、四川省委书记王东明分别向常委们汇报了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总体情况特别是集中整改落实、建章立制工作,以及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调研准备情况。汇报中,联系点省区表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和有力指导下,各省区深入查找“四风”问题,在解决文山会海、超标准用车用房、铺张浪费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上取得积极成效,并把整改落实具体化责任化制度化,明确了解决问题、健全制度的分工、任务、措施、时限等。常委们认真听取汇报,不时就有关问题深入了解情况,详细询问整改措施落实情况及具体成效。听取汇报后,常委们对联系点省区教育实践活动总体情况给予肯定,认为联系点省区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高度重视,认真贯彻中央部署,紧密联系当地实际,坚持高标准、高质量,思想认识到位,各项措施得力,在纠正“四风”、改进作风上取得重要成果。特别是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环节,紧紧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严格的责任制抓整改,强化问题导向抓整改,采取有力措施重点整治群众最关注的“四风”突出问题,取得明显成效。实践表明,教育实践活动是一次严肃的党内生活,是批评和自我批评优良传统的有力弘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生动实践,是践行群众路线的集中行动,有力促进了联系点省区党风政风民风转变和作风建设制度机制创新。常委们指出,当前,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已经进入攻坚阶段,越是往后,越要坚持标准、狠抓落实,如果整改落实工作大而化之,粗枝大叶,建章立制徒有其表、滥竽充数,特别是不能有效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就会“为山九仞、功亏一篑”。教育实践活动有期限,但贯彻群众路线没有休止符,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取得成果不容易,巩固和发展成果更重要,要在巩固中坚持,在坚持中巩固,把责任、担当的压力层层传导下去,把作风建设引向深入,继续巩固好发展好活动成果。常委们强调,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信仰追求、增强担当意识、树立为民情怀,始终保持改进作风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要把作风建设紧紧抓在手上,保持力度、保持韧劲,驰而不息地加以推进。要牢牢把握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自觉参加党内生活,进一步增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切实打牢树立优良作风的思想政治基础。要紧紧抓住“四风”不放,已经纠治的防反弹,承诺解决的要兑现,深层次问题敢触及,新出现的问题不放过,努力实现作风的根本好转。常委们指出,要加强作风建设制度机制创新,强化制度规范的执行力,使各级领导干部从心底里把党规党纪当成高压线、警戒线,对违规违纪行为“零容忍”,使规章制度真正起到防火墙、防波堤的作用。要坚持把转变政府职能作为作风建设的抓手,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简政放权、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以壮士断腕精神推进改革。要紧密结合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以好的作风和精神状态抓好落实,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推动改革取得新进展。常委们强调,干部群众对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寄予更高期待,要注意用好第一批活动成功经验,扎实做好第二批活动准备工作。要贯穿为民务实清廉的主题,贯彻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要突出服务群众,造福群众,多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要注重分类指导、分层指导,把握基层工作特点,贴近基层党员干部实际,切实解决基层突出问题。要加强整体谋划、统筹协调,使两批活动无缝对接、上下联动,着力提升作风建设的整体效应。中央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和中央督导组、联系点省区党委有关负责同志分别参加会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方法(声音·高端话改革)《人民日报》(2013年12月16日05版)王明方治理国家、管理社会务要做到活力在先、规范从之,即坚持激发活力为先,规范有序相随。改革亦当如此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是富有大学问的宏大社会工程。要将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任务要求落到实处,切实做到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的立场观点方法运用到具体改革实践中,注意把握好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方法是十分重要的。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解放思想、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要处理好活力和有序的关系;推进改革胆子要大,但步子一定要稳,要摸着石头过河;要注重运用底线思维来分析问题;要注重统筹协调,等等。这就是告诉我们,要注意把握好推进改革的方法策略。第一,要坚持放大活力与促进规范的统一。治理国家、管理社会务要做到活力在先、规范从之,即坚持激发活力为先,规范有序相随。改革亦当如此。各项改革首先都要求得活力的足够增加。同时,也必须有相应的措施,确保改革所焕发的活力规范有序地运行和发挥,以产生预期的效能,形成和谐的局面。这就必须坚持做到放大活力与促进规范的统一。总体活力未能放大反而减少的改革,不是成功的改革;活力虽得增加,但出现失范、无序局面的改革也不是成功的改革。第二,要坚持统筹协调与重点突破的统一。全面深化改革,尤其要坚持做到统筹全局、整体协调。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把握改革举措的关联性、配套性、协调性,防止顾此失彼。同时,也要注意不平铺直叙、齐头并进,抓住具有牵动性、关键性的问题进行集中攻坚和重点突破。要远观近做,顺时顺势。要坚持多数人受益原则,一项较重大的改革,各方面增加活力的代数和一定要是正数,并且务求活力最大化。要有风险评估和预警办法。改革方案举措的推进要当快则快,当缓则缓,当搁则搁。第三,要坚持把握方向与看住边界的统一。凡改革必有方向。推进深化改革要始终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总体方向,就必须做到每项改革在坚持总方向上,把握好每一步前进的具体方向。就是要使每项具体改革都符合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符合推进各项事业科学发展的要求,符合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谐稳定、增进人民福祉的要求,符合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要求,以确保改革举措落实的走向始终朝着预期的目标。同时,还要搞清楚偏离目标方向的警戒线和不得逾越的控制线,做到守住底线、看住边界。具体方向把正确,预期目标搞明确,底线守得住,边界看得好,在此前提下,改革就可以放胆、放手、放开步子去试,去闯,去开创,就总会找到成功的路子。否则,如果方向不够准、把不住,边界认不清、看不住,搞改革就难免会陷入盲目,甚至是陷入困境。第四,要坚持大胆探索与重心在后的统一。改革越到深水区,越要敢于探索,勇担风险,也越要摸着石头过河。但一定要注意一只脚在前摸索、探路,重心放在后脚上。前脚摸准了、踏实了,切实可行,后脚再跟上,重心再前移,即再大规模推开,以防止掉进去。如此,循序渐进,实现勇于开创,稳步前进。当然,决不能只摸石头不过河。——安徽省政协主席王明方12月3日在省部级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研讨班小组讨论会上说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楼继伟《人民日报》(2013年12月16日07版)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立足全局、面向未来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是中央科学把握现代国家发展规律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抓住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环节,对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财政制度安排体现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中央与地方关系,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方面。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财税体制改革和财政制度建设。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财税体制历经多次调整,大体上经历了从“统收统支”到“分灶吃饭”的包干制、再到“分税制”的沿革历程。其中,1994年实施的分税制改革是我国财政制度建设的里程碑。分税制财政体制的建立及其后的调整完善和稳健运行,为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奠定了良好基础,充分调动了地方、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了政府财力增强与经济高速增长的双赢目标,增强了中央宏观调控能力,对推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对外开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既面临
本文标题:十一届三中全会贯彻文章理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417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