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十六字教学法--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研究
十六字教学法—合作教学模式的研究研究报告主持人:杨静单位:西联小学十六字教学法—合作教学模式的研究研究报告主持人:杨静西联小学关键词小四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结题报告摘要小学语文分组合作学习”的研究,旨在通过对现行的以知识为主要教学目标,教师传授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的个性探索与小组的合作探索有机结合,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体性、创造精神、实践能力及认识、交往品质等多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一、课题提出的背景1、社会发展的需要。21世纪世界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各国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竞争的焦点是人才。人才的核心素质是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已成为各国都在关注并努力探索的问题。基础教育肩负着造就适应未来时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的重任,新一轮课程改革具有跨历史性的里程碑意义。对新课程的理念,教师能够接受,但真正落实到课堂上,有很多具体细节的问题,教师们难以摆脱“灌加练、教教材”的轨迹。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究、与他人的合作、发现和感悟,学会对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进行分工合作,即“合作探究”,旨在增进学生的思考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处理、学会合作、利用各种信息,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后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是注重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获得的关键。2、学生发展的需要。在教学中我们发现,许多教师以讲授结合提问、讨论、练习为特征的教学方式组织教学,虽然改变了以往的“一言堂”、“填鸭式”,但在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的还是“问答式”,在热闹的问答中完成教学任务。学生是接受多于发现,被动优于主动,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发展,能力得不到提高,“创新”的火花更是无法迸发,教师仍旧是至高无上的知识传授者。3、《新课标》强调:“有效的教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法”。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合作探究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在各科教学中已逐渐被广泛运用,我校教师也纷纷尝试这一新的教学方式。但是现在各个学校课堂上的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活动大多是形式大于实效,课堂气氛表面上沸沸扬扬,却没有进入实质性地对问题、实验的进行探究,只是流于形式,失去了真正的意义,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都没有得到真正的提高。因此,寻求一种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探究策略及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能力的有效措施,为学生提供更更好的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氛围,这已成为目前教师们急需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一现象,我校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订出了《小学四年缴语文课堂教学中怎样进行’’合作探究’》这一微型课题,并就课堂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策略、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中各种能力的培养及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中的教学评价等方面展开研究。二、课题研究的意义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生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发生教学。”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对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沟通、学会交流合作具有积极和行之有效的途径。在理论上,力求以时代精神,以新的教育理念对小组合作学的事实和经验进行系统梳理,探索规律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价值。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群体动力”理论认为:在一个合作性的集体中,具有不同智慧水平,不同知识结构、不同思维方式的成员可以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交流的撞击中,产生新的认识,上升到创新的水平,用集体的力量共同完成学习任务。2.马斯洛的“需要”理论认为:在教育理论界,人们提出教育的交往起源说和交往的本质论认为“交往是人与人之间共同活动中的需要,在交往中得到发展”。我国古代教学理论中也指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等等,这都说明相互合作、交流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任何一项发明创造除了个人钻研,还需要集体合作和协调,因此,不管是学习还是工作,“合作”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事物发展的主要动力。教学中应当充分体现这一特点,顺应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使学生在“学会学习”,“学会生存”的同时,“学会合作”。3、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理论指出:在教学中,只有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基础上,把学生引导到一个热烈讨论活动当中,充分发挥团体中每一个个体的力量,才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4、合作教育理论:个体的力量是有限的,群体的力量是无限的。还学生学习主动权的具体实施过程——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这种学习方式,能促使小组同学之间的互学、互助、互比、互励,通过学生之间的群体智力互补,不仅使学生学会关心和友爱,而且促进了学生的自我发展,体验到成功的喜悦。5、著名科学家杨振宁说:“如果说在过去还有可能一个人独立完成诺贝尔奖项工作的话,那么,进入80年代以来,尤其是进入信息社会以来,没有人们的共同参与、相互合作,任何重大发明创造都是不可能的”。现代教育理念认为,一个人今天在校的学习方式,必然会与他明天的社会生存方式保持某种内在的一致性,而合作学习正是这种一致性的切入点之一。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于70年代率先兴起于美国,并且已被广泛应用于中小学教学实践。它的产生主要是克服传统教学存在的弊端,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需要,它将社会心理学的合作原理纳入人际交往,对于认知发展有促进功能。因此,培养学生团结、协调的群体合作精神显得尤为重要。德国教育家禄贝尔主张尊重儿童的“自动”,他极力主张要通过有组织的游戏和活动来发展儿童的“天性”,使儿童在活动中自己教育自己,用活动的体验去取代“说教”与“静听”的教学方式。我们的教育主张学生在快乐、活泼、生动、自由的氛围中接受教育,而小组合作学习则赋予了学生相当充分的自由和相当宽松的气氛,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锻炼和提高机会,从心理学情感理论来看,学生进行愉快和谐、富有成效的合作学习,自然会产生快乐有趣的情绪气氛。这种学习氛围一旦形成并保持下去,必会给学生带来高涨的学习热情,推动他们进行锲而不舍的努力,有利于智商情商的发展。6、《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方式”。合作学习是指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经历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和合作交流的一个过程。实际上,“合作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在我国早被推崇,古有孔子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三人行,必有我师”指出了互帮互学的必要性与可能性,表明了学习他人,借鉴他人的开放性学习观,“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也深刻说明了集体智慧的重大作用。所以,“合作探究学习”如果能够有效地应用于语文教学,就会展示其独特的魅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条件。四、研究目标探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怎样构建小组学习中的有效合作的基本模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和技能。通过长期有效的教学实践,挖掘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的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发挥小组群体的主体功能、互动功能,让优等生的才能得以施展,中等生得以锻炼,后进生得到帮助,从而激励学生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五课题研究的内容1、课堂教学中构建自主预习-展示提升-反馈巩固的小组学习的有效合作方式。组建合作小组的研究具体操作如下:①分组前:通过多种方式与渠道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性格爱好、学习态度、家庭环境等。如通过摸底测试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通过问卷调查、谈话聊天、家访、观察等方式了解学生的性格爱好、学习态度、家庭背景。②分组时: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性格爱好、学习态度、家庭环境等方面的差异,以组间同质、组内互质的原则,将班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4-6人,并可以让小组的同学为小组起名。③分组后:对组内的同学进行分工,根据学生的识能力水平、性格爱好、学习态度综合考虑,每个小组选出组长(组织者)、记录者、发言者、计时者各一名,这个环节可由教师指出或学生自己选均可。其中组织者负责组内分工、组织纪律、监督和保证每个成员都有参与机会。记录者负责本组实验操作过程的实验现象和数据的记录。发言者汇集本组的讨论结果、实验结论,代表小组在班内交流。计时者控制好每个组员发言的时间,保证组内讨论按时有序完成。④课堂教学中设立组间竞争机制,把竞争引入课堂中去。⑤根据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组员进行必要的重复调整。2、小组学习内容的有效射设计对小组效率的影响。拟通过以下环节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内容设计的研究:①在新旧知识衔接时设计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内容。②在动手操作、探究问题时设计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内容。③在教材中的重点难点中设计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内容。④在课堂练习出现普遍性错误时设计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内容。⑤复习、巩固总结阶段时设计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内容。⑥解答“开放性”问题、自由创作时设计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内容。⑦在知识深化、拓展时设计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内容。3、教师在课堂中如何有效指导才能提高小组学习的有效合作的研究。在课堂教学中拟通过几下措施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活动的操作的研究:①备课时选择好2-3个有价值、最有利于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内容进行设计。②教师努力把握好备课时备好的合作点及注意把握好课堂出现的合作时机。③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活动中,给予学生充分的讨论交流时间。④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活动中,给予学生充足的合作探究的空间。⑤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活动中,教师要经常到各小组巡视,指导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活动有序开展,有效率地完成合作的内容。4、分析造成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华而不实”的原因,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的研究。(1)造成小组合作学习i“华而不实”的原因的研究。(2)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的研究。5、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中的教学评价的研究(1)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评价的角度的研究(2)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评价的方式的研究六、研究方法与原则(一)研究的方法:1、文献研究法学习国内外关于小组学习中的有效合作的论著,熟悉有效合作的理论,为课堂上小组合作提供理论参考。2、行动研究法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构建小组有效学习的模式,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学生的自主预习-展示提升-反馈巩固,逐步探索小组学习的有效合作的实质。3、座谈研究法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让学生结合小组学习的体会,谈谈他们的认识,指出小组学习中还存在的问题,并讨论有效的合作方法。4、个案研究法通过课堂中某个具体的教学内容,小组学习中的某个具体环节,深入研究影响小组学习中有效合作的因素,展开交流反思,形成共识,对小组学习进行有效指导。(二)研究的原则“小组合作探究的研究”力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摒弃与时代要求相悖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寻求更适应于素质教育,适合于新课程、新教材的教学行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合作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合作、探究,促进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正确态度和能力,使全体学生能互相帮助,团结协作,集体力量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在这样的研究要求和前提下,研究“小组合作探究”,我们遵循了以下原则。即人本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建构主义原则。1.人本性原则:人本性原则,就是“以人为本”的原则,就是以人的发展、以人的生命活动为本的思想。这里的“以人为本”的人,不仅仅是指教育的对象——学生,也包括教育者本身——教师。人本性原则要求,教育以人为本,坚持人的全面发展,除了让他们工作、学习知识以外,更应该让他们对自我的自信心、对自我的定位、对人生的态度、对事情的判断、对人际交往能力等各方面都有所了解,有所发展。教育要关注学生的身心智慧、情
本文标题:十六字教学法--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422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