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广告经营 > 分析散文的结构常绍云0307
1二轮19:分析散文的结构0307主备:常绍云一、考纲要求:2.分析综合C分析文章结构(1):注意作品的整体构思、贯穿线索,以及各个部分和各个方面之间的关联和安排。二、常考的几个角度(一)从全文“谋篇布局”的方面来考查【题型表述方式】1.文章的结构方式是怎样的?2.文章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3.文章的布局谋篇有着怎样的特点?4.文章的行文思路怎样?5.文章在构思上的特点是什么?6.指出文章的结构方式,并作简要分析。(6分)(08江西卷)【真题回顾】17.指出文章的结构方式,并作简要分析。(6分)(08江西卷)19.本文以雾为线索展开,请具体分析文章的行文思路。(6分)(08湖北卷)15.文章是围绕“我观察两只鸟”展开的,请梳理作者的思路。(6分)(10年重庆卷)[参考答案]08年江西卷17题答案:这篇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方式。①②段总写作者对死人的不同心理感受。③-⑩段分写:其中③-⑤段写作者为鲁迅守灵的所见所感,⑥-⑩段写作者回忆幼时瞻仰孙中山先生遗体时的所见所感及对自己的深远影响。⑾-⑿两段总结全文,点明主题,照应标题。08年湖北卷19题答案:①作者开篇说“不喜欢”雾。②来到加德满都后,作者开始“喜欢”进而“欣赏”后来“赞美”加德满都的雾景。③雾引发了作者的理性思考。④作者最终“陶醉”在雾境的幻象之中。10年重庆卷15题答案:①文章以我观察两只鸟为线索,先写两只鸟寻找和放弃与我的观察和推测。②再写两只鸟在旧巢不远不近处筑新巢与我的观察和思考。③最后写两只鸟把巢建在树梢引发的我对人类自身的反省。【知识总结】从全文布局谋篇的角度分析,散文常见的行文结构特点有以下几种:总分总(或分总、总分);层递结构(或并列);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由虚入实(或由实入虚);设置线索;起承转合,曲折有致【规范答题】1.先说明行文结构特点。2.分层具体概括文章内容。(划分层次就是进行分类,把相同的内容合为一层,把不同的内容分开来)3.组织答案顺序(如“首先,接着,然后,最后”)。总体上:先说明行文结构特点+具体解说(二)考查某部分内容在文中的作用这些内容在文中的位置:1.开头2.中间3.结尾A.考查开头某段或某句话的作用——位于结尾的内容可能产生的作用:1.开门见山(或总领全文);2.引出下文(或为下文做铺垫)——出现频率高;3.与下文形成对比,反衬了写作主体或主旨;4.点明写作缘由;5.照应标题(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奠定情感基调,吸引读者兴趣等;6.设2置悬念(小说);7.埋下伏笔(小说文体中使用)。总结:开头要(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制造悬念,引人入胜;提出问题,引人注意;说明情况,交代背景)【例题】12.《上善若水》开头一节的三个问句,对文章内容的表达有什么作用?(09江苏)19.作者在文章开头说自己“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有“随便走走”的习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09山东)本文开头是怎样描绘春节晚会上杨丽萍的双人舞的?这样开头有什么好处?(6分)14.结合全文来看,开头三段在文章中有哪些作用?(6分)(10年全国卷2)[参考答案]09江苏卷12题答案:领起全文内容,表明文章由实到虚的思路,激发读者的思考。09山东卷19题答案:以个人习惯类比人生,引发感悟,为下文做铺垫。(09山东)10年全国卷2第14题答案:①引出本文叙写的对象“大河家”②交代了“大河家”重要的交通枢纽③表现了作者对“大河家”的依恋,从而深入到对祖国的依恋,为全文奠定了深深的思恋情调。B.考查结尾的作用:——位于结尾的内容可能产生的作用:1.总结全文;卒章显志,点明中心;深化主题或升华主旨;2.意在言外(或发人深思);3.首尾呼应(或照应题目)注:第1点大多是议论或直接抒情的句子,第2点则是含蓄委婉的句子。这两点非此即彼。【例题】15.文章结尾引用郭小川的诗句,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08全国1)[参考答案]回应了开头的提问,使文章前后照应;强化了作者的观点,深化了主旨。(08全国1)C.考查行文中的某一段或某些内容:【解析】被考查的部分大多是作者运用联想、想象或回忆插叙等方法引入文章的内容,这些内容与文章主体或虚实结合,或形成对比、衬托,往往使文章内容更丰富,行文曲折富有变化。从文章结构上说,中间的这些内容往往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例题】17.文中加点处是唐诗名句,请任选两处,简要分析其在文章结构中的作用。(4分)(10年湖北)答案:①“烟花三月下扬州”是作者谋篇布局的着眼点,在结构上收束上文,引起下文,有贯通全文的作用。②“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在结构上总结第一段,意在和北地风光进行对比。③“秋尽江南草未凋”在结构上承上启下,意在引出下文对扬州三月时节的景色描写。④“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在结构上照应前文,意在凝聚全文的审美意趣,引出下文。(10年湖北)【答题指导】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组织答案(三)考查线索及其作用1.能够分析文章的线索是什么;2.能够分析线索的作用——贯穿全文,使文章内容集中,思路明晰;便于更加形象的表达主旨。【例题】16.窗子在全文的结构中有什么作用?试作简要说明。(3分)(09湖北)17.简要分析“海棠花”在文中的作用。(4分)(10年北京卷)3[参考答案]09湖北卷16题答案:①窗子是本文的一条重要线索。②作者开篇写窗子的功用,接着主要写“我”喜欢北窗的理由,最后具体形象地描绘想象中北窗的景象。(09湖北)10年北京卷17题答案:海棠花构成了文章的行文线索。海棠花寄托了作者的乡思,升华了作者的爱国情感。(10年北京卷)(四)考查标题——题目的作用有以下几种:1.交代写作内容或写作对象;2.标题的多重含义或修辞手法表现了主旨,或表现了作者的情感态度;3.是文章的线索;4.设置悬念,激发阅读兴趣【例题】2.本文以“菜花”为题,却写到了自己的父亲,二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参考答案]一是父亲的油菜田里开满了菜花,父亲死在油菜尚未结籽之时,故而自然联想到父亲。二是父亲如同菜花一般,是个平凡的人,做着平凡的事,却也开出了自己的花,值得儿女尊敬。三、真题再现(江苏)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⑴—⑷题。(20分)比邻而居王安忆①装修的时候,有人提醒我,不要使用这条公共烟道,应该堵上,另外在外墙上打一个洞,安置排油烟机的管子。可是,我没听他的。好了,现在,邻居家的油烟就通过我家的排油烟机管道,灌满了厨房。②我可以确定,我家厨房的油烟仅来自于其中一家,因为油烟的气味是一种风格。怎么说?它特别火爆。花椒、辣子、葱、姜、蒜、八角,在热油锅里炸了,轰轰烈烈起来了。这家人在吃方面还有一个特征,就是每顿必烧,从不将就。时间长了,我对他们生出一些好感,觉得他们过日子有着一股子认真劲:一点不混。并且,也不奢侈。他们老老实实,一餐一饭地烧着,一股浓油赤酱的味,使人感到,是出力气干活的人的胃口和口味,实打实的,没有半点子虚头。在我的印象中,他们没落下过一顿。他们在吃的方面,一是有规律,二是很节制。这些,都给人富足而质朴的印象,是小康的生活气息。③有一段日子,在一日三餐之外,这家人还增添了两次草药的气味。草药的气味也是浓烈的,“扑冶一下进来,涌满了厨房。不知是因为草药气的影响,还是实际情况如此,一日三餐的气味不那么浓郁了。倒不是变得清淡,而是带些偃旗息鼓的意思。这段日子蛮长的,这么算吧,每周炖一次鸡汤,总共炖了四至五次。草药的苦气味和鸡汤的香味,是这段时间油烟味的基调。这也是认真养病的气味:耐心,持恒,积极,执着。④之后,忽然有一天,我家的厨房里滚滚而来一股羊肉汤的气味。这就知道,他们家人的病好了,要重重地补偿一下,犒劳一下。倒不是吃得有多好,但它确有一种盛宴的气氛,带有古意。古人们庆贺战功,不就是宰羊吗?果然,草药味从此消遁,炖汤的绵长的气味也消遁,余下一日三餐,火爆爆地,照常进行。⑤在较长一段稔熟的相处之后,我家厨房来了一个不速之客,那是一缕咖啡的香气。这是另一路的气味,和他们家绝无相干。它悄悄地,夹在花椒炸锅的油烟里,进来了。这是一股子虚无的气息,有一种浮华的意思在里面,和他们家实惠的风格大相径庭。因此,我断定,这又是一户新入住的人家,很没经验地,也将管子接进了烟道,又恰逢顺时顺风,于是,来到我家厨房凑热闹了。这一路的风格显然要温和、光滑一些,比较具有装饰感,唤起人的遐想。和它不那么实用的性格相符,它并不是按着一日三餐来,不大有定规,有时一日来一次,有时一日来两次,有时4一日里一次不来,来时也不在吃饭的点上,而是想起了,就来,想不起,就不来,显得有些孱弱似的。而那先来的,从来一顿不落,转眼间,油烟全面铺开,又转眼间,油烟席卷而去,总是叱咤风云的气势。但是,有时候,夜已经很深了,那新来的,悄然而至。咖啡的微苦的香味,弥漫开来。⑥气味终究有些杂了,可是泾渭分明,绝不混淆。你来我往,此起彼伏。再过段日子,又来了一个,显见得是苏锡帮的,气味特别甜,空气都能拉出丝来了。第四位又来了,它一方面缺乏个性,另一方面又颇善融会贯通。它什么都来:香、辣、酸、甜,大蒜有,大蒜粉也有,麻油有,橄榄油也有。于是,所有的气味全打成一团,再分不出谁是谁的来路。我们这些比邻而居的人家,就这样,不分彼此地聚集在了一处。⑦这一日,厨房里传出了艾草的熏烟。原来,端午又到了。艾草味里,所有的气味都安静下来,只由它弥漫,散开。一年之中的油垢,在这草本的芬芳中,一点点消除。渐渐的,连空气也变了颜色,有一种灰和白在其中洇染,洇染成青色的。明净的空气其实并不是透明,它有它的颜色。⑴文章③④两段写第一家的草药味,凸显了这家人什么样的生活风格?请简要分析。(4分)⑵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第⑤段中“孱弱”的含意。(4分)⑶文章的叙述线索是什么?设置这一线索有什么作用?(6分)⑷请探究文章最后一段中画线句的意蕴。(6分)四、训练巩固甲、壶容天下茶(二轮P139之1、3题):⑴请简要分析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⑶文章第③段插叙玉带桥、相思柳的传说,有何用意?乙、水乡的日子(二轮P145之2题):文章第③段两次写祖父,请结合该段的结构思路说说这样安排的作用。丙、乡下人哪儿去了(60小练之3题):文中写老北京的“酱肉铺子”和天津杨村的“一家糕点”两则旧闻,有何作用?(6分)5附答案:三、《比邻而居》见一轮讲义151-152页四、训练巩固甲、壶容天下茶(二轮P139之1、3题):⑴请简要分析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⑶文章第③段插叙玉带桥、相思柳的传说,有何用意?答:⑴以设问开篇,强调魏老二早起喝早茶,凸显他在镇子上的知名度;为下文魏老二喝茶、议茶做铺垫。⑶丰富文章内容;行文富于变化;显示小镇历史悠久;增添小镇的传奇色彩,增强读者的阅读情趣。乙、水乡的日子(二轮P145之2题):文章第③段两次写祖父,请结合该段的结构思路说说这样安排的作用。答:祖父的悠闲自在与孩子、大人们的劳作收获相映成趣,共同构成了水乡优美的风情画;对“我们”与祖父穿插描写,角度灵活,行文富于变化。丙、乡下人哪儿去了(60小练之3题):文中写老北京的“酱肉铺子”和天津杨村的“一家糕点”两则旧闻,有何作用?(6分)答:①表现过去城里人骨子里还是“乡下人”,有质朴、诚信的“草木味儿”。②与上文乡下人“赊小鸡”和古代商铺“两面幌子”的叙写相照应。③与如今的“城里人”高度“市”化形成对比。四、训练巩固(山东)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⑴—⑷题(18分)四堡雕版冯骥才①心里一团如花似锦的猜想,在四堡灰飞烟灭。②在宋代四大雕版印刷基地中,福建的建阳一直承担着那片那片大地上文明的传播。其他几个雕版中心如汴梁、杭州和临汾,总是随着战乱与京都变迁或兴或衰,惟有这“天高皇帝远”的建阳依然故我。从遥不可及的中古一直走到近代。我喜欢建安[注]图书的民间感。它自始就服务于平民大众,也就将先民们的阅读兴趣与审美融人坊间。明代以来,杭州、苏州,以及相继崛起的金陵派和徽派刻印的图书,一窝蜂地趋向文人之雅致,刻意地追求经典,建安图书却始终执拗地固守着它的平民性。大众日常消遣的故事、笑话、野史,农家应用的医书、药书、占卜、以及专供孩童启蒙的读物,
本文标题:分析散文的结构常绍云0307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431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