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刑法学1期末考试复习题(带答案)
一、名词解释1、刑法: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2、犯罪:一切危害刑法所保护的合法权益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3、刑事责任:刑事法律规定的,因实施犯罪行为而产生的,由司法机关强制犯罪者承受的刑事惩罚或单纯否定性法律评价的负担。4、主犯: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5、正当防卫: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6、紧急避险: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7、刑罚:由国家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人适用的限制或剥夺其某种权益的最严厉的强制性制裁方法。8、自首: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9、犯罪中止: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10、普通累犯: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二、论述题1、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区别(1)危险来源不同。紧急避险的危险来源广于正当防卫的危险来源。(2)损害对象不同。紧急避险损害的是第三者的合法权益;正当防卫只能损害不法侵害者的利益。(3)实施条件不同。紧急避险只能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能实施;正当防卫并非是制止不法侵害的最后手段(4)限度标准不同。紧急避险造成的损害只能小于所避免的侵害;正当防卫需要整体判断,有时即使造成的损害大于所避免的损害仍具有正当性。2、死刑适用的限制条件(1)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2)犯罪时不满18周岁、审判时怀孕以及审判时已满75周岁的,不适用死刑(3)死刑判决必须经死刑复核程序核准后才能执行(4)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3、我国数罪并罚原则的适用(1)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2)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发现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对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后两个判决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已经执行的刑期,应当计算在新判决决定的刑期以内。(3)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又犯罪的,应当对新犯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没有执行的刑罚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4、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1)行为人为二人以上。共同犯罪的主体必须是两个以上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或单位。(2)共同的犯罪行为。共同的犯罪行为指各行为人的行为都指向同一犯罪,互相联系,互相配合,形成一个统一的犯罪活动整体。(3)共同的犯罪故意。共同的犯罪故意指各共同犯罪人认识他们的共同犯罪行为和行为会发生的危害结果,并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三、其他的复习范围将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1、乙于某日晚在一条僻静胡同里抢夺了一名妇女的黑色挎包,内有2000元人民币。在此案件的案情事实中,对犯罪构成没有意义的是?A.实施了抢夺他人较大数额财物的行为B.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C.行为人具有刑事责任能力D.行为人选择了晚上在僻静胡同里作案2、我国刑法分则将犯罪划分为10类,其划分的根据是?A.同类客体B.犯罪对象C.直接客体D.一般客体3、甲患有抑郁症欲自杀,但无自杀勇气。某晚,甲用事前准备的刀猛刺路人乙胸部,致乙当场死亡。随后,甲向司法机关自首,要求司法机关判处其死刑立即执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没责任能力,不承担故意杀人罪的责任B.抑郁症不是严重精神病,但甲的想法表明其没有责任能力,不承担故意杀人罪的责任C.甲虽患有抑郁症,但具有责任能力,应当承担故意杀人罪的责任D.甲具有责任能力,但患有抑郁症,应当对其从轻或者减轻处罚4、甲欲杀其妻,某日在其妻乙的饭碗里投放毒药。他知道通常乙会喂3岁的女儿食物,但由于杀妻心切不顾孩子的死活,则甲对其女儿的死亡的心理态度是?A.直接故意B.间接故意C.疏忽大意的过失D.过于自信的过失5、彭某因私仇蓄意杀害韩某。一天在韩某回家途中向其开枪射击,但未击中。这时枪里还有子弹,彭某怕罪行暴露,遂停止开枪射击。彭某的行为属于?A.犯罪未遂B.犯罪中止C.一般违法行为D.意外事件6、下列那种情况是没收财产?A.甲贩卖毒品,对其1000克毒品予以没收B.甲偷越国境,被法院没收了用以偷渡的船舶C.甲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非法牟利400万元,法院予以没收D.甲贪污,法院没收属于甲个人所用的全部财产7、石某欲把数额巨大的假烟销售到邻省,找肖某帮助寻找买主,并把一部分假烟存放在肖某家中。石某在卖假烟的过程中被公安机关查获,在审讯时,石某交代了肖某家中还藏有假烟的事实。公安机关根据石某的交代,从肖某家中讲假烟搜出。石某的行为属于?A.自首B.立功C.坦白D.报案8、甲被判处有期徒刑14年,经过一次或者几次减刑,其实际执行的刑期不应少于?A.4年B.6年半C.10年D.7年9、甲被判处无期徒刑,在刑罚执行过程中有重大立功表现,可减为?年有期徒刑。A.12年B.14年C.10年D.20年10、甲预谋杀乙,在甲买了杀乙用的刀之后,由于害怕作案后被抓,遂放弃了行凶。甲的行为属于何种犯罪停止形态?A.犯罪既遂B.犯罪未遂C.犯罪中止D.犯罪预备11、关于刑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范围最为广泛B.刑法的强制性最为严厉C.刑法的任务是同违法行为作斗争D.刑法制定的法律根据是宪法12、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认定为自首,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该规定体现了我国刑法的何种基本原则?A.罪刑法定原则B.罪刑相适应原则C.刑法适用平等原则D.惩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13、以下情况必须适用我国刑法的是?A.外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对我国国家或公民犯罪B.我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犯罪C.我国参加的国际公约规定的犯罪D.在我国领域内犯罪未遂的犯罪分子14、甲患有梦游症,一天夜晚在梦游时将同宿舍的室友乙杀死,甲早上醒来后见状大惊,随即报案。此案中,甲的行为如何认定?A.构成故意杀人罪B.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C.是受到精神强制下的行为,不负刑事责任D.是睡梦中的无意识行为,不负刑事责任15、王某潜入张某家中,盗窃了张某的电视机、金表、现金等财物。电视机属于王某所犯的盗窃罪中的?A.犯罪对象B.犯罪客体C.犯罪目的D.犯罪行为16、下列属于刑法中的危害行为的是?A.曹某在日记中写道:“林某太坏了!总有一天我会杀了他的。”并在日记中摘抄了几种杀人的方法B.上官某下班时遇到一疯子拿着刀向她乱砍,情急之下,上官某拿起路旁的一根木棍超该疯子打去,将其打昏在地C.朱某在酒店里当服务员时,遇到一位客人对其调戏,难以摆脱,朱某借口说给其拿白酒去,遂将一瓶硫酸故意当白酒让该客人喝下,客人喝下后整个食道被烫伤D.秦某被他人捆绑在椅子上,无法搬动铁轨,致使两辆火车相撞,多人伤亡17、甲在13周岁的时候盗窃价值2000元的物品,在14周岁时抢劫价值8500元的物品,在17周岁时又盗窃价值4000元的物品,在18周岁时又盗窃1000元的物品。在对甲追究刑事责任时,计算其盗窃数额应为?A.15500元B.13500元C.10500元D.5000元18、甲平时喜欢邻居2岁男孩乙,一日,将乙抱起抛上天空玩耍,甲的妻子丙要甲小心,不要摔着孩子,甲说没事。当再次抛起乙时,甲没有接住,乙掉在水泥地上摔死。甲对乙的死亡结果在主观上所持的心理态度是什么?A.间接故意B.疏忽大意的过失C.过于自信的过失D.意外事件19、甲持刀追杀乙,乙的朋友丙路过,用气枪打死了甲,丙的行为属于?A.正当防卫B.紧急避险C.故意犯罪D.防卫过当甲蓄意谋杀同室居住的乙,一天,甲偷偷在乙的饭菜中投毒,但乙因有急事没有吃饭。据此,回答第20、21题。20、甲的行为属于何种犯罪停止形态?A.犯罪既遂B.犯罪未遂C.犯罪预备D.犯罪中止21、我国刑法对甲的行为的处罚原则是什么?A.从轻或减轻处罚B.减轻或免除处罚C.从轻处罚D.减轻处罚2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从犯是在共同犯罪中其次要作用的犯罪分子B.从犯是在共同犯罪中起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C.对于从犯,可以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D.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23、关于累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因抢劫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并被附加剥夺政治权利三年。甲在附加刑执行完毕之日起五年内又犯罪的。甲成立累犯。B.甲犯抢夺罪于2005年3月假释出狱,考验期为剩余二年刑期。甲从假释考验期满之日起五年内再故意犯重罪。甲成立累犯。C.甲犯危害国家安全罪五年刑满释放,六年后又犯杀人罪。甲成立累犯。D.对累犯可以从重处罚24、下列属于减刑的有?A.甲被判处无期徒刑,在执行期间,去有悔改表现,减为有期徒刑20年B.已被判处罚金5000元,因其有经济困难,法院将其罚金减为2000元C.因丙主刑由无期减为有期徒刑20年,法院将其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减为10年D.丁死缓减为无期徒刑25、甲犯某罪,应处3年有期徒刑,法定最高刑为7年,对甲的追诉时效是?A.5年B.10年C.15年D.20年26、甲醉酒驾驶自己的小车,超速行驶导致4名行人死亡。甲对此结果应当?A.可以负刑事责任B.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C.应当从轻处罚D.应当负刑事责任27、对于单位犯罪,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个人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的公司,不以单位犯罪论B.公司设立后,以实施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不以单位犯罪论C.盗用单位名义实施犯罪,违法所得由实施犯罪的个人私分的,不以单位犯罪论D.单位犯罪一律实行“双罚”甲因乙具有精良的开锁技能,通过威胁的方法迫使乙加入,二人实施了盗窃犯罪。据此回答18-20题。28、乙为共同犯罪中的何种共犯人?A.主犯B.从犯C.胁从犯D.教唆犯29、对于乙的处罚原则是?A.可以从轻或者免除处罚B.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C.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D.应当免除处罚30、如果对乙判处管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的管制刑由公安机关执行B.对乙最多判处3年管制C.乙在管制期内劳动的,应当同工同酬D.管制刑是对乙的人身自由的剥夺31、罪刑法定的派生原则包括下列哪些内容?A.排斥习惯法B.禁止类推解释C.禁止溯及既往D.排斥绝对不定期刑32、现行刑法对下列哪些情形具有溯及力?A.现行刑法生效前发生的犯罪,现行刑法与行为时刑法对该犯罪行为的规定完全相同B.犯罪行为由现行刑法生效前继续到生效后,而现行刑法与行为时刑法都认为是犯罪的,但现行刑法处罚较重的C.现行刑法生效前发生的犯罪,现行刑法比行为时刑法对犯罪行为的规定轻D.现行刑法生效前发生的犯罪,现行刑法比行为时刑法对犯罪行为的规定重33、不作为犯的成立条件是?A.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作为的法定义务B.行为人有能力履行法定义务C.行为人没有履行法定义务D.行为人必须具有犯罪故意34、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人,对下列哪些行为负刑事责任?A.故意伤害B.故意杀人C.走私毒品D.抢劫35、下列情形属于共同犯罪的是?A.甲乙共谋要一起盗窃某银行,到约定的时候乙未去,由甲一人单独盗窃得200万B.甲乙积怨甚深。为了败坏乙的名声,甲指使其丈夫强奸乙。甲的丈夫将乙强奸C.甲唆使一个15周岁的中学生乙从学校盗窃自行车,然后低价从乙手中收买D.甲在将乙杀害之后,为了销毁罪迹,指使丙将乙的尸体浇上汽油焚烧36、对我国的有期徒刑的期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期徒刑剥夺人身自由的期限为6个月以上15年以下B.数个有期徒
本文标题:刑法学1期末考试复习题(带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439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