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刑法》模拟试卷一注意: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3.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犯罪既遂与犯罪未遂区别的关键在于是否实现了预期目的[B]犯罪未遂与犯罪预备区别的关键在于是否着手实行犯罪[C]只有在造成法定损害结果时才处罚过失行为[D]未完成犯罪只存在于直接故意犯罪过程中2.建立我国刑法分则体系的重要根据是()。[A]犯罪对象[B]犯罪的同类客体[C]犯罪的一般客体[D]犯罪的直接客体3.下列行为可以判处死刑的有()。[A]故意伤害他人造成伤害结果的[B]以残忍的手段故意伤害他人但没有造成他人残疾的[C]过失伤害他人,并致人残疾的[D]以特别残忍的手段故意伤害他人并造成严重残疾的4.保险事故的证明人故意提供虚假的证明文件,为他人骗取保险金提供条件的,应当认定为()。[A]保险诈骗罪的共犯[B]伪证罪[C]诈骗罪的共犯[D]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5.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罪犯在执行期间,被立即执行死刑的条件是()。[A]有故意犯罪的[B]遵守监规[C]确有重大立功表现[D]接受劳动改造6.王某见一男子喝得酩酊大罪,神志模糊,躺的马路边,旁边放着一只皮包。王某就对周围的人谎称该男子为其朋友,将该男子扶到僻静无人之处,悄悄拿走其皮包(内有现金3500余元)。王某的行为构成()。7.中国公民特别是有一定社会地位和影响的中国公民与境外机构、组织、个人相勾结,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主权、领土完整与安全的,构成()。[A]背叛国家罪[B]分裂国家罪[C]间谍罪[D]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8.对偷盗婴幼儿的行为以绑架罪论处,必须是行为人()。[A]导致该婴幼儿死亡[B]出于出卖的目的[C]以勒索财物为目的[D]完成了该行为9.依照刑法的规定,行贿罪的构成在主观方面必须是()。[A]具有谋取非法利益的目的[B]具有谋取个人利益的目的[C]具有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目的[D]具有谋取利益的目的10.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1日折抵刑期2日的刑种是()。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11.下列关于共同犯罪的表述,错误的有()。[A]钱、赵二人共谋去某商场行窃,赵某留在商场外观望,钱某撬门进入,窃取了价值数万元的物品。钱某认为,放把火可以破坏现场。于是,在离开前用打火机点燃了商场内的服装。后钱某把放火一事告诉了赵某。二人都应构成盗窃罪、放火罪[B]张某、李某经共谋后于深夜蒙面携带管制刀具进入一狭窄街巷抢劫。张某叫李某把住街口,防止其他人进来,自己深入街巷,持刀抢劫了一妇女现金3000元。张某欲独吞此款,与李某会合时,对李讲:“这妇女身上一分钱都没有。”李信以为真。李仍然构成抢劫罪,共同抢劫数额是3000元[C]甲、乙、丙、丁4人预谋某晚去某超市盗窃,甲提供了一辆自行车,届时甲因害怕未去,由乙、丙、丁3人用甲提供的三轮车盗走超市的大批名贵手表,在这起盗窃案中,甲的行为应定为盗窃罪预备[D]行为人A邀约B一起去教训C,由于B早已对C恨之入骨,欣然答应,且心中暗暗有了杀害C的意思,但未将此意告诉A。第二天,二人共同去C的住处。进入C的房间后,B基于杀人的故意,A本着伤害的故意对C实施暴力,C很快死亡。A构成故意伤害罪,B构成故意杀人罪,二人成立共同犯罪,而且都要对死亡结果负责12.下列与犯罪故意有关的表述,错误的是()。[A]诈骗罪[B]盗窃罪[C]抢夺罪[D]抢劫罪[A]剥夺政治权利[B]拘役[C]管制[D]有期徒刑[A]防卫过当时,行为人的罪过可能是故意[B]假想防卫的情况下,行为人应该有过失,不可能无罪[C]甲试图故意伤害乙,由于乙躲闪,匕首刺中了丙并导致其死亡。对乙而言,甲成立故意伤害罪;对丙而言,甲成立过失致人死亡[D]甲欲盗窃枪支,但只取得一般财物的,仍应成立盗窃罪13.以下关于犯罪构成要件相关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向被害人黄某的房间开枪射击,但黄已于2小时以前自然死亡。甲的行为构成侮辱尸体罪[B]乙女与其嫂许某有仇,意图杀害许,某日,趁许生病之时,煮好一碗面条给许吃,许怀疑面条有毒,而将该面条给前来玩耍的邻居小孩陈某食用,后者食后2小时死亡。对许而言,乙构成故意杀人未遂;对陈某而言,许某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C]丙外出打猎,发现穿着貂皮大衣,戴着鹿帽,在东北漫天大雪的密林中弯腰拣拾东西的田某,误以为田是鹿而开枪射击,致田某死亡,丙既无故意,也无过失[D]丁捕回野猪5头,关在自家房内。下午,友人张某来访,推门而入,野猪扑向张,张被咬成重伤。丁对张的重伤不存在犯罪故意,但有过失14.下列人员中,属于报复陷害罪犯罪对象的有()。15.下列哪些情况属于在我国领域内犯罪:()。[A]犯罪预备地在我国,但犯罪行为实施地及结果地均不在我国[B]行为地和结果地都在我国[C]行为地不在我国,但结果地在我国[D]行为地和结果地都不在我国16.下列哪些行为属于犯罪预备:()。[A]调查被害人的行踪[B]开始着手实施犯罪行为[C]明确的犯意表示[D]积极排除实施犯罪的障碍17.按照刑法的规定,不得假释的犯罪分子包括()[A]因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的某甲[B]因受贿罪被判处10年有期徒刑同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3年的某乙[C]因贩卖毒品罪被判处无期徒刑的某丙[D]因构成累犯而被从重处罚判处有期徒刑7年的某丁18.甲先后犯三罪,一罪被处拘役;一罪被处有期徒刑5年,并处罚金1万元;一罪被处死刑,对其数罪并罚时()。[A]应处死刑[B]应当判处死刑并处罚金[C]体现了吸收方法[D]体现了并科执行方法19.下列哪些情形不应以抢劫罪论处?()[A]举报人[B]控告人[C]申诉人[D]批评人[A]为索取债务而使用暴力的甲[B]携带凶器盗窃的乙[C]以毒品为对象,实施抢劫的丙[D]冒充警察而抓赌,没收赌资的丁20.下列不属于强奸未遂与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区别是()。[A]主体不同[B]手段不同[C]主观方面不同[D]目的不同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21.过于自信的过失22.犯罪预备23.想象竞合犯四、【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24.简述教唆犯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25.论述转化抢劫罪的构成要件。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26.某甲,26岁月,1995年因故意伤害罪被判有期徒刑3年,1998年刑满释放。甲服刑前曾借给乙2000元钱。刑满出狱后,甲多次找乙索要,但乙以种种借口不予归还。2001年某日,甲再次到乙家索要欠款,乙不仅拒绝还款,并对甲进行辱骂。甲恼怒之下冲上去与乙撕扯在一起,撕打中,乙被甲绊倒,头部撞在桌角上,当即休克。甲见此情景后慌忙离开乙家,但想到自己2000元钱未讨回,于是又返回乙家,从乙家床头柜中翻出18000元现金后携款离去。乙妻回家后,见乙已死亡且家中凌乱,即以抢劫罪报案。后乙被抓获。试分析对甲的行为应如何定性及本案的法定量刑情节。《刑法》模拟试卷一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ABDAABACCC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题号1112131415答案ACBCDCDABCDABC题号1617181920答案ADACDBCDABDABCD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5分,共15分)21.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复习范围:课件第五章第四节22.犯罪预备是指行为人为了实施犯罪而准备工具、制造条件,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尚未着手实施犯罪实行行为的犯罪停止状态。复习范围:课件第六章第三节23.想象竞合犯:同一行为同时符合两个以上的犯罪构成要件的犯罪类型。复习范围:课件第八章第二节四、【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题15分,共15分)24.答:(1)教唆犯定义:唆使他人犯罪的人(2)教唆犯特征:实施了教唆他人犯罪的行为;行为人具有教唆他人犯罪的确信;被教唆人必须接受了教唆;(3)教唆犯的处罚原则:被教唆人犯了被教唆的罪的,对于教唆犯应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被教唆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的,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复习范围:课件第七章第三节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题20分,共20分)25.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课件第十九章第二节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26.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课件第十九章第二节、第十八章第二节。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刑法》模拟试卷二注意: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3.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1、我国刑法在溯及力问题上采取()。[A]从旧原则[B]从新原则[C]从旧兼从轻原则[D]从新兼从轻原则2、关于单位犯罪,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单位应当对刑法规定的所有犯罪负刑事责任[B]对单位犯罪一般实行“双罚”[C]单位犯罪的实质特征是为了单位的利益[D]没有法人资格的私营企业犯罪的,以个人犯罪论处3、关于过失犯罪,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的,不以共同犯罪论处[B]过失犯不存在未完成罪[C]既处罚过失结果犯也处罚过失危险犯[D]过失犯罪不构成累犯4、甲给乙5万元请乙“教训”丙一顿,乙给丁2万元让丁打丙,并带丁辨认了丙。之后,甲感到害怕,又打电话给乙说不打了,并说愿意承担“违约”责任,只需乙退回2.5万元。乙当即说“听你的”,但未向丁转达。丁还是带人将丙打成重伤,甲的行为属于()。5、下列情形中,属于必要共犯的是()。[A]包庇罪[B]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C]寻衅滋事罪[D]组织恐怖组织罪[A]犯罪预备[B]犯罪未遂[C]犯罪中止[D]犯罪既遂6、甲、乙通奸生有一女,为避人耳目,将女婴置于人迹罕至的山林中,该女婴因饥渴而死。对甲、乙应当()。[A]按遗弃罪定罪处罚[B]按虐待罪定罪处罚[C]按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D]按过失致人死亡罪定罪处罚7、甲因与丙有矛盾,故邀乙相助打丙。到丙家后,乙冲过去给丙一拳,致丙口鼻流血;甲随即刺丙一刀,造成丙重伤。关于本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对乙按故意伤害致人重伤处罚[B]对乙按故意伤害致人轻伤处罚[C]乙不构成犯罪,因为其拳击未造成轻伤以上的结果[D]对乙应当按照主犯处罚8、甲在盗窃时被当场抓获,经审讯,甲主动交代了自己与乙共同盗窃某仓库的犯罪事实。对甲的交代行为应当认定为()。9、下列行为中,应当按盗窃罪定罪处罚的是()。[A]甲窃取一份绝密级的高考试卷,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B]乙使用伪造的身份证办理移动电话入网,并使用该移动电话,给电信部门造成3万元的话费损失[C]丙拣到一张他人的信用卡,然后持卡消费3万元[D]
本文标题:刑法模拟试卷和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439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