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划分句子成分理解文言文倒装句句式
划分句子成分理解文言文倒装句句式句子成分标识符号主语“====”划在主语下面谓语“——”划在谓语下面宾语“~~”划在宾语下面定语“()”用在定语前后状语“[]”用在状语前后补语“”用在补语前后主要成分附加成分2、谓语:是对主语加以陈述的,说明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一般由动词和形容词充当。如:战士们英勇顽强。你是学生。1、主语:是一句话陈述的对象,表示谁或什么;主要由名词、代词充当,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及其短语也可充当主语。如:回家的感觉又不知不觉涌上心头。他真好!批评和指责不是有效的教育方式。3、宾语:是动词谓语后边的连带成分,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人或事物.它一般可以回答动作行为涉及的是“谁”或“什么”的问题.一般由名词和代词充当.如:~~~~~~~~~~~大家喜欢游泳.他给我一本书(双宾语)4、定语:定语是名词前边的修饰语,对名词起修饰限制作用。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和短语充当定语。“的”是定语的标志。如:(浅浅的)月光流进了村子.荷塘的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5、状语:状语是谓语前边的修饰语,对谓语起修饰作用.副词、形容词、表时间(处所)的名词和短语充当状语.“地”是状语的标志.如:汽车[在望不到边际地高原上]奔驰.(介宾短语)6、补语:补语是谓语后边的连带成分,对谓语起补充说明作用.它可以回答“怎么样”、“多久”、“在什么地方”等问题.形容词、动词、代词、副词、数量词和短语可以充当补语.“得”是补语的标志.如:辘轳上那长满黑斑的麻绠,依然牢牢地吊着我的心事,绷得像调紧的弦.成分口诀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定语常在主宾前谓前状语、谓后补句子成分分析实例1例句:全体同学都做完了语法作业。全体同学都做完了语法作业。=====—~~~~~(全体)同学[都]做〈完了〉(语法)作业=====——~~~~~划分句子成分一般先划出主、谓、宾;然后再找出定、状、补。句子成分分析实例2句例:1、今天星期六。———————2、今天是星期六。————~~~~~~3、说话[要]简洁〈一些〉。——————4、长江三峡[曾经]留下〈过〉(许多人的)梦。—————————~~~~~请看下列句子:1、车间[已经]完成了(全年)的任务。2、(薄薄)的轻雾浮起在池塘里。3、我家[忽而]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4、我[已经]读过两遍了。5、天气[比屋子里]冷得多了。6、(绿色开花)的植物有(庞大)的根系。—————————————————————————————~~~~~~~~~~~~倒装句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一)宾语前置(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1.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莫肯顾我)《硕鼠》这么多年任你索取,却不肯照顾我2.忌不自信(忌不信自)《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城北徐公漂亮)(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何”、“奚”、“安”、“曷”、“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1.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操何)《鸿门宴》张良问道:“大王来的时候拿了什么?”2.吾孰与徐公美?(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我和徐公比,谁更美?3.彼且奚适也?(彼且适奚也)《逍遥游》它将飞往什么地方呢?4.沛公安在?(在安)《鸿门宴》沛公在哪里?5.王曰:“缚者曷为者也?”(为曷者也)《晏子使楚》楚王问道:“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3.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未有之也)《寡人之于国也》这样还不能使天下百姓归顺,是从来不曾有过的事4.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不知句读,不解惑)《师说》不懂得断句,不明白疑难问题5.古之人不余欺也(古之人不欺余也)《石钟山记》古代的人没有欺骗我(3)介词宾语提前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1.臆!微斯人吾谁与归?(与谁归)《岳阳楼记》哦!除了这样的人,我能同谁在一起呢?2.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以何)《触龙说赵太后》万一有朝一日您(赵太后)驾崩了,长安君凭什么在赵国立身呢?3.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情形),何以异?(以何为异)《齐桓晋文之事》不去做和不能做的表现形式有什么不一样呢?4.不然,籍何以至此?(以何)《鸿门宴》不这样,我(项羽名“籍”)凭什么到这个地步呢?5.余是以记之(是以余记之)《石钟山记》我因此把它记录下来(4)特殊结构:用虚词“之”、“是”将宾语提前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31.宋何罪之有?(宋有何罪?)《墨子·公输》宋国有什么罪过?2.惟利是图(惟图利)成语只谋图有利的事物3.惟兄嫂是依(惟依兄嫂)《祭十二郎文》只依靠哥哥嫂嫂(二)定语后置(1)中心词+之+定语+者1.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铿然有声之石)《石钟山记》打时能铿锵作响的山石,到处都这样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千里马)《马说》能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下一石粮食3.僧之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富僧不能至)《为学》富和尚不能到达,穷和尚却到了那里(2)中心词+之+定语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蚓无利爪牙,强筋骨)《劝学》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也没有强健的筋骨2.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带陆离长铗,冠崔嵬切云)《涉江》佩着长长的宝剑,戴着高高的切云帽3.四海之大(大之四海)《五人墓碑记》这么大的四海(3)中心词+定语+者1.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盖简修狭桃核为之)《核舟记》原来是挑选狭长形的桃核雕刻成的2.村中少年好事者(村中好事少年)《促织》村子里有个好事的年轻人3.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求可使报秦之人)《廉颇蔺相如列传》找一个可以出使秦国向秦国回复的人,也没有找到(4)中心词+定语1.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我持一双白璧)《鸿门宴》我带着一对白璧,准备献给项羽大王42.从弟子女十人所(从女弟子十人所)《西门豹治邺》跟随的女徒弟有十来个(三)状语后置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标志:“于”或“以”。1.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将军于河北战,臣于河南战)《鸿门宴》将军在河北作战,我在河南作战2.覆之以掌(以掌覆之)《促织》用手掌覆盖(蟋蟀)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于蓝取,于蓝青)《劝学》靛青,是从蓝草中提炼出来的,却比蓝草(的颜色)更加青4.相与枕藉乎舟中(于舟中相与枕籍)《赤壁赋》在小船上相互枕着入睡5.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以桑树之)《寡人之于国也》五亩的田地,用桑树栽种在这里(四)主谓倒装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1.甚矣,汝之不惠!(汝之不惠甚矣)《愚公移山》你太不聪明了啊!2.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公子能急人之困在安)《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能为别人困难而急的地方在哪里呢?
本文标题:划分句子成分理解文言文倒装句句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440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