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创建中俄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分析研究
1创建中俄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分析研究(哈尔滨商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28)【摘要】当今世界经济快速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主要趋势。自由贸易区作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形式,其谈判相对而言具有时间短、见效快的特点,而且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本国的优势,规避全球化的风险,有效提升成员国的竞争优势,因此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的青睐。近年来,作为“金砖五国”成员国的中国和俄罗斯,两国的经贸联系日益密切,政治互信和战略互信不断加深,在世界经济的舞台上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本文从分析两国的经贸现状入手,探讨了建立中俄自贸区的有利因素,并通过实证分析,对创建中俄两国自贸区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关键词】双边贸易;区域经济一体化;自由贸易区;中俄;可行性;FeasibilityAnalysisontheEstablishmentofSino-RussiaFreeTradeAreaZhaoYangyang,XiangYijun(HarbinUniversityofCommerce,Harbin150028,China)Abstract:Keywords:bilateraltrade;regionaleconomicintegration;freetradearea;Sino-Russia;feasibility一、引言当今世界经济快速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主要趋势。经济一体化根据经济联合的紧密程度不同又可以分为以下四种形式: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联盟和完全的经济一体化。其中自由贸易区是指由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或者经济体组成的经济一体化组织,它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在区内各成员国之间相互取消一切贸易壁垒,成员国之间的商品可以自由地输入和输出,真正实现了商品的自由贸易。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各成员国对非成员国仍然保留各自的贸易限制,因此自贸区内成员国之间没有共同的对外关税。从自由贸易区的定义可以看出,它不要求成员国之间建立共同的关税体制、对外贸易政策和经济纲领等,因此自由贸易区所要求的政策协调程度较低,成员国之间的谈判也更为容易。所以,国与国之间自贸区的建设可以作为两国之间进一步开展区域经济合作的基础,建立自贸区具有更强的现实性。中俄两国历来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中国正在致力于发展与各国自贸区的建设,并利用这一途径来促进国内经济的蓬勃发展。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标志着中国在参与区域贸易安排方面对外建设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区成功建成。到目前为止,中国正与世界上31个国家和地区建设14个自由贸易区。与中国同作为“金砖五国”重要成员之一的俄罗斯,近年来也正在积极发展本国的经济,并采取相关措施振兴经济,谋求再次登上世界强国的舞台。自2010年以来,俄罗斯就是中国第十五大出口目的国和第十一大进口来源国,而中国亦成为俄罗斯第六大出口市场和最大的进口来源国,中俄两国之间的贸易还有很大发展空间。此外,两国又同处于经济转型期。因此,如何进一步发展和深化双边经2贸关系已成为两国学者研究的焦点。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对中国与俄罗斯在双边经贸往来中存在哪些互补性因素以及两国能否建立自由贸易区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进一步加强两国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使两国在未来的发展中获得更大的利益。从国外研究现状看,关于建立中俄FTA的相关研究,目前俄罗斯学者尚未就建立中俄FTA展开专门研究,研究主要集中于中俄两国如何开展经贸合作、安全合作及两国省(洲)际间的多层次合作等方面。TrevorBuck(2000)与MichaclA.Hitt(2004)等学者分别对中俄经济改革的模式、两国相互选择对方作为战略合作伙伴的制度效应等进行了研究;VishalPerriePark(2005)和MichealYeh(2004)研究了中俄边境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前景展望;MarceldeHaas(2006)重点研究了中俄两国的安全合作领域;季塔连科(2013)研究了俄罗斯东部与中国东北地区的互动发展及能源合作问题。从国内研究现状看,宿丰林(2002)按照中俄两国开展沿边贸易的时间顺序研究了创建中俄沿边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朱瑛瑛(2006)对建立中俄自由贸易区的相关因素及其模式进行了前瞻性研究;徐林实(2007)探讨了中俄东部自由贸易区的创建问题;陈柳钦(2008)分析了中俄双边FTA的可行性,并且拟定了实施的基本框架和战略构想;栾贵勤、徐子晗(2009)研究了建立中俄FTA的可行性,提出应借鉴北美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成功经验,推进中俄FTA的建立;赵传君教授2010年撰写的《创建中俄自由贸易区问题探索》一书,对我国对外经贸关系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中俄贸易自由化,进行了大胆探索和深入系统的论证,不但提出了具有创新思路的独到见解,还利用数理方法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张庆艳(2010)运用引力模型对中俄双边贸易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指出中俄两国应加强合作,建立中俄FTA,拓宽双方进出口贸易的广度和深度,使得两国都能够在经济上稳定发展;张守威(2011)对中俄自贸区的必然性和前景进行展望;周茜(2013)对建立中俄自贸区中的双边贸易互补性进行了分析;穆雪(2014)研究了中俄在构建自由贸易区中的机遇与挑战问题。二、中俄双边贸易的发展现状近年来,随着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平稳推进和高层互访的积极推动,双边经贸关系取得了稳步健康的发展。2001年《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的签订,不仅奠定了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基础,双方经贸关系在政治互信的前提下,步入了一个双边贸易大幅提升、相互投资逐步增加、科技合作领域进一步拓宽的全面发展新阶段。1.中俄贸易额规模持续增长,商品贸易结构持续改善中俄两国一直是各自重要的贸易伙伴。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两国经贸关系经历了大起大落的几个阶段后,逐步走上了稳定发展的轨道。至2013年止,双边贸易额已经连续11年持续增长。2003年至2013年,两国贸易额从157.6亿美元上升到892.1亿美元,累计增长5.66倍。2013年中国和俄罗斯双边贸易总额为892.1亿美元,同比增长1.19%。其中,中国对俄罗斯出口495.9亿美元,同比增长12.6%,自俄罗斯进口396.2亿美元,同比下降10.3%,3中国贸易顺差99.7亿美元。2003-2013年中俄两国贸易情况见表1所示。表12003-2013年中国对俄贸易情况(单位:亿美元)年份进出口总额进口额出口额进口增长率出口增长率2003157.697.360.315.7%71.3%2004212.3121.391.024.7%51%2005291.0158.9132.131.0%45.2%2006333.9175.5158.410.5%19.8%2007481.7196.8284.912.1%44.3%2008568.3238.3330.121.1%15.9%2009388.0212.8175.1-10.7%-47.1%2010554.5258.4296.121.7%69.0%2011792.5403.5389.055.6%31.4%2012881.6441.0440.39.2%13.2%2013892.1396.2495.9-10.3%12.6%数据来源:作者根据中国商务部国别投资环境报告数据整理并绘制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俄贸易商品结构一直呈现如下特点:中国对俄罗斯的出口产品主要是电脑及其配件、通信设备、毛皮制品、鞋类、服装、家用电器、机动车辆及其零配件、钢铁产品等,俄罗斯向中国出口的产品主要是能源资源产品(原油、成品油、煤炭、原木、铁矿石及其他金属矿产等)、水产品、化工产品、机械产品等。目前中国已经形成了国际制造业优势,而俄罗斯则拥有丰富的能源以及原材料资源,中国和俄罗斯在经济结构和外贸结构上均有一定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到目前为止,俄罗斯的产业结构还依然保持着前苏联经济结构的基本格局和特点,其国内经济的基本格局还是以能源工业为支柱,以军事工业和机械工业为重点,而民用工业发展却相对滞后。相反地,中国在轻工、纺织、服装、食品、家电等产业的发展已经较为成熟,国内的需求已经趋于饱和,迫切需要国际市场的支撑。中俄自贸区的建立,既可解决我国产品的对外出口,又能弥补俄罗斯的市场缺口。根据国际经验,两国只有进入到产业水平分工阶段,贸易才能产生出更高和更深层次的互补,贸易商品结构的质量才能够升级。一直以来,中俄两国贸易处在以产业垂直分工为主、水平分工为辅的粗放型发展阶段。根据国际经验,两国只有进入到产业水平分工阶段,贸易才能产生出更高和更深层次的互补,贸易商品结构的质量才能够升级。最近几年,随着中俄两国经济上的互相依赖性和互补性逐渐增强,行业内水平分工有所增加,主要表现在中俄两国贸易竞争力指数大于0.5的商品正在逐年增多。据中国海关统计,在化工产品、塑料及其制成品、金属及其制成品以及机电产品等大类商品上,两国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均在0.5以上,这表明上述产品已经具有相当高的竞争力,说明两国间的贸易商品结构具有进一步优化的巨大潜力。2.中俄双向投资日趋繁荣中俄投资合作是中国经贸合作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近年来,中俄两国企业之间的双边投资活动逐渐活跃起来,投资额度和投资领域不断扩大。根据中国商务部发布的《别国投4资环境报告》中的数据显示,2012年,经商务部批准或者备案,中国对俄罗斯非金融类投资6.6亿美元,同比增长117.8%,俄罗斯在中国投资项目73个,实际投资金额2992万美元。2013年,中方企业对俄罗斯非金融类投资达到40.7亿美元,同比增长516.7%,俄罗斯在中国投资项目69个,实际投资金额2208万美元。在俄中资企业大部分为中小企业,经营范围以贸易、餐饮、微电子、通讯器材生产与服务、服装加工生产、家电组装、木材加工和农业种植为主。总体来看,中国对俄罗斯的投资主要有四大特点:一是投资领域主要集中在农业、林业、油气等矿产资源开发领域;二是投资规模偏小,协议投资总额仅占中国境外投资总额的5%左右;三是投资的地区分布较为集中,主要基于地缘优势,集中在俄远东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滨海边疆区和阿穆尔州等远东与中国毗邻地区,欧洲部分较少;四是主要经营业务是从事贸易、餐饮服务、建筑项目承包、日用消费品生产和资源开采及加工,大多分布在融资方便、资金周转灵活、投资风险小、投资收效快的非生产性领域。俄对华投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领域,对华投资地主要集中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山东、江苏、浙江、天津等地。从投资方式的角度看,在两国双方合作共同建设的大部分项目中,俄罗斯向中国提供的大多是厂房、设备、技术、智力资源等实物投资或者技术投资,而中国通常以部分实物部分资金入股创办合资企业。随着两国发展对高新技术的需求日益增强,中俄两国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合作投资也日益增多,这将会极大地推动双方进一步合作。如果在政策上能够积极引导中俄投资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就能大大改变两国现有较为单一的投资合作模式。三、中俄建立自贸区的有利因素1.地缘优势明显中俄两国山水相连,唇齿相依,长达4300多公里的边境线使得两国有着天然的地缘优势。在这条边境线上,有着33个内陆开放口岸,并且公路、铁路、水运、空运畅通。在铁路方面,目前中国东北地区已经有三条铁路主干线与俄罗斯远东西伯利亚地区的铁路直接相连。一条是滨绥线铁路,从绥芬河跨过边境至俄罗斯的乌苏里斯克,与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大铁路相连;第二条是滨洲线铁路,从满洲里出境,经过乌兰乌德与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大铁路相连,进入俄欧洲腹地的陆海联运通道;第三条是中国长春—吉林—图们铁路与朝鲜境内的南阳铁路接轨,至防川与俄罗斯西伯利亚大铁路相连,或者从南阳至朝鲜的罗津港或者清津港出海,至俄罗斯的海参崴港,然后与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大铁路相连。除了上述已经联通的铁路干线外,中俄边境地区还有三个口岸即将与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大铁路和贝阿铁路相连接。第一个是中俄边境最重要的口岸之一—黑河口岸。黑河与对岸俄罗斯的布拉戈维申斯克市隔江相望,而俄罗斯贝阿铁路的终点就是布拉戈维申斯克。
本文标题:创建中俄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分析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446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