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经验总结挖掘教材的发现因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泽州县高都镇保福小学乔利霞陶行知先生说过:“时时有创造,处处有创造,人人有创造。”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学科。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师如何根据教材特点,挖掘学生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呢?现结合学科特点将这方面的经验总结如下:一、从情境创设中挖掘发现因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习的创造性源于问题的解决。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适时、合理地创设问题情景,设置适当的悬念,引导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景中不断进行探索活动,学生在自我参与中产生心理体验,刺激学生在知识和情感两条主线的相互作用下参与整个学习过程,使知识在情感的作用下更好地被学生接受、内化。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创设问题情景也正好满足了学生这一需求,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探索,只有主动探索,才会有创新学习。因此教学中我根据教材特点,把数学知识通过真实、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呈现出来,易于使学生产生探索的欲望,极大地诱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教学《最大公因数》这一内容时,我创设了“剪正方形”的情境。我先拿出一个边长为12厘米的正方形,问:“如果把它剪成几个边长为整厘米数的、大小相等的正方形,它的边长可能是多少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开始思考,并小声地交流起来,过了一会儿学生陆续举起手:“可能是1厘米”、“可能是4厘米”、“可能是6厘米”……“那么从中你发现了什么?”接着我又拿出边长为18厘米的正方形,以同样的问题展开了第二环节的教学。最后我同时拿出这两个正方形,问:“如果从这两个正方形中剪出的小正方形边长要一样的话,它们的边长可能是多少呢?”“可能是1厘米”、“可能是2厘米”、“可能是3厘米”……“那么你又发现了什么?”两个“你发现了什么”积极地挖掘学生的“发现”因素,从而促使学生的思维螺旋上升,先明白教学的第一环节:找到12和18的因数;再领悟第二环节找到既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还水到渠成地将这些数命名为“12和18的公因数”;第三环节进而明白了不必要研究它们的最小公因数,而只研究它们的最大公因数的意义。二、从练习中挖掘发现因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新教材设计的练习新颖、有趣,利用它们可以激发学生的发现潜能。例如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44页有个这样的题目:“把65和41都化成分母为12而大小不变的分数”,这是在学习分数基本性质后教材设计的一个练习。在学生独立完成后,我并没有就题论题,而是对学生进行了再引导,面对板书“65=1210和41=123”问:“你们发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可以继续研究哪些数学问题?”这样注重挖掘教材,在练习中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回答可以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可以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让分数的分母或分子相等等问题。这样久而久之,使学生养成肯动脑、爱思考、敢创新的好习惯。三、从教材空白处挖掘发现因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由于学生的智力、基础知识、学习能力、生活经验与环境等方面的差异,即使面对同样的问题,他们的思维方式、采用的手段方法也是各有千秋,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对学生的新想法给予鼓励,使学生敢于打破常规,别出心裁,勇于标新立异,寻找与众不同的学习、解题途径,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为学生的创新学习提供时间和空间的保证。龚自珍说:“不拘一格降人才。”新课程标准教材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参与,开动脑筋,寻找问题的可能性答案,帮助学生独立的思考和探索,养成对问题、对知识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以及对问题的主动思考的质疑态度和批判精神,打开学生创新意识到大门。新教材的创造空间很大,教材中设计了许多开放性题目,在教学中,我利用教材的这些因素引导学生积极发现。例如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44页有一个题,题中出现66式的方格纸,要求在方格纸上涂出这张方格纸的93。在练习反馈中我注意到了学生思维的差异性,因此我抓住了这个奇迹,让学生充分地说出自己的思维过程,展现自己的思维特质。有的学生说:“我发现一共有36个方格,我把36个方格平均分成9份,每份4个,3份一共是12个。”这些学生的作品就只是在图上涂了12个方格,排列并没有特别;有的学生说:“我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知道93=31,我发现这个图中一共有6行或6列,因此我把这6行或6列平均分成3份,每份就是2行或2列。”这些学生的作品特点就很明显;还有的学生说:“我发现一共有36个方格,因此我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将93便成立3612,只需要涂出12个方格就可以了。”从学生的回答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捕捉到学生跳动的思维火花,在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挖掘巨大的创新潜力,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四、从动手中挖掘发现因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儿童的智慧集中在手指尖上。”数学离不开实践活动,加强实践操作是培养学生创新学习能力的重要措施。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儿童获得知识和应用知识是一个渐进的认知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必要的材料,在自我实践的基础上,通过意义建构而主动获得的。因此,在认知建构中,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心理,有意识地设置动手操作的情境,把现成的知识转变为学生动手实践、操作、探索的对象。同时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探索新知的思维材料,设置“动”景,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对新知的主动探究,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观察、比较、交流、评价等实践活动,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一方面增强学生主动参与意识,使学生在数学实践活动学会了数学。另一方面,通过数学实践活动,使其创新学习能力得到提高。面对枯燥的数学练习,如果教师为他们创造一个实践操作的环境,让他们动手摆摆、弄弄,加大接受知识的信息量,使之在探索中对未知世界有所发现,找到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解决新问题。这样使他们在获取新知识的同时也学会了学习。例如二年级上学期学生对乘法有一定认识后,教材出现了这样一个练习:把算式543改写成一个乘法算式。这一个题目对学生的思维要求是很高的,如果不采取相应的措施,学生的认知会遇到不可逾越的障碍。我首先启发学生想“什么情况下才用乘法”?一语惊醒梦中人,学生得到启发后从5根小棒中拿出1根放到了3根小棒的那一部分,这样每一份都是4根,自然而然地写出乘法算式4×3=12,这样抓住乘法的特征,渗透了移多补少的思想。那么在做第二道题:11+13+11+13时学生列出了乘法算式24×2和12×4,让我不禁为学生的创新潜力拍手叫绝。总之,新课程标准教材充分发挥双方平等、和谐的关系,使学生得到自信、智慧、发展和欢乐,使他们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学习,。长此以往这样坚持,学生的创新能力将会在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中得到培养和发展。抓点滴,演绎智慧生成——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谈晋城市泽州县泊南小学乔利霞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例题、习题的讲解和练习来体现并完成的。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是要让学生能把知识重组,寻找解题的途径;就是要让学生能善思多变,找到解题的方法;就是要让学生大胆猜想、多方联系,架设知识的桥梁。(一)借助例题巧用教学策略,激发学生思维能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有意识地巧设疑问,是发展学生智力和启迪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新课伊始,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寻求、研究,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思维活动,去探索新知识,获取新知识。这样,对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起到良好的作用。例如我在《百分数》的授课过程中设立悬念,激发学生思维,达到较好的效果。例如五年级下册64的例题里告诉每个人的罚点球次数和罚中次数,进一步提出问题“你认为应该选派哪名队员罚点球?”实际教学时我对本题的教学策略稍作改变:第一次我没有告诉学生三个同学分别罚点球多少次,只告诉学生小强罚中18次,小军罚中7次,明明罚中21次,然后让学生分析信息,做出选择。学生刚开始发言时有人理所当然地说会选派明明去,因为他罚中的次数最多。当我问:“还有不同意见吗?”学生开始了短暂的思考,终于有的同学认识到也有可能是小军,因为他可能罚了7次,罚中7次。同样的道理也有可能是小强。经过这样一个设计,再出示原例题。这样使学生认识到只有知道他们分别罚了几次,罚中几次,能找到罚点球次数和罚中次数之间的关系,题中的问题辨别起来才会更清晰,为下面百分数意义的理解奠定铺垫。(二)借助例题渗透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为创新能力搭桥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是数学知识的精髓,是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的抽象和概括,是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桥梁,它蕴涵于数学知识发生、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益无穷”。因此数学教师在“双基”的同时,更应从中挖掘和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75页《图形的面积(二)》的例题。我们知道计算这道题并不难,但我们教师不能把教学任务简单化,为题而教是潜层次的。那么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我将教学重点定位在:将数学思想方法渗透在教学中,让学生从更高层次上去掌握知识,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因此,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先独立完成,在汇报交流中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最后把这些想法一一归为是“分”还是“补”的策略上来。结果出现了不同的算法。如①4×6+(7-4)×3②7×3+(6-3)×4③(6-3+6)×4÷2+(7-4+7)×3÷2④7×6-(6-3)×(7-4)。这样学生不仅会解题,更重要的是掌握了数学思想方法,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而做同类型题目时,减少思维难度。如在随后的整理和复习中,有这样一道题:在解决图一问题时,学生就出现了(4+8)×4÷2的妙解。在于学生交流中,我知道了他是把图一中的空白部分去掉,想象成一个长12cm宽4cm的长方形,而阴影部分的面积是整个长方形面积的一半;图二有的学生也根据图形的特点把它补成一个长9cm宽6cm的长方形,阴影部分面积是6×9的一半。(三)巧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培养创新意识数学史上的许许多多重大突破,往往是通过“猜测——试错”来实现的。猜想是激发创造活动的源泉,学生正是在不断猜测中,找到了灵感,顿悟出解决问题的真谛。教师要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尝试猜想,并提供机会让学生享受到猜测成功的喜悦,激励学生预见问题的热情,以利于潜移默化创新意识。在学习《圆的周长》中,当学生初步猜测圆的周长可能和圆的直径有关系时,我出示了一个图(在正方形中画了一个最大的圆),学生直观地看到正方形的周长是直径的4倍,借助多媒体演示让圆周长的一半动起来和直径去比较,让学生领悟到圆的周长一定大于直径的2倍。而圆的周长小于正方形周长,因此初步猜想到直径的2倍<圆的周长<直径的4倍。这个猜想对不对呢?水到渠成进入到测量环节,让学生探究圆的周长和直径之间的关系。美国的一位小学教师对他的中国学生说:“一定要知道有两件事比死记硬背更重要,意识要知道通过何种方法去获取人们建立起来的知识,再一个是综合使用这些知识的创新能力。”可见创新能力是伴随学生一生的重要能力。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多方位的,既需要教师的主导,也需要学生的主体。数学课堂教学要充分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所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只有师生共同的配合下,才能教学相长,才能真正彻底改变学生“接受——模仿”的学习模式,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探索和创造,也只有这样,教学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本文标题:创新能力培养论文9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450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