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创新设计方法集锦创新设计方法集锦一、集体激智法二、提问追溯法三、联想类比法四、组合创新法五、综合分析法六、极端法七、与众不同法八、异想天开法一、集体激智法智力激励法是创造学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学。其形式是由一组人员针对某一特定问题各抒己见、互相启发、自由讨论,从多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该法为美国A.F.Osboen首创,见于他1953年的《应用想象》《AplliedImagination》一书中。理论基础是:1、联想反应。在集体讨论问题时,每提出一个新观念,都能引起他人的联想,产生链锁反应,形成联想反应堆;2、热情感染。在不受任何限制的情况下集体讨论问题能激发人的热情、互相感染、竟相发言,形成热潮,提出更多的新观念;3、竟争意识。在有竞争意识的情况下,人的心理活动效率可增加50%或更多;4、自由欲望。不受约束的讨论使个人的自由欲望得到满足,活跃人的思维,促使新观念脱颖而出,该法以小组形式进行,应分别建立两个小组:观念组(设想组)和专家组(评价组)。观念组组员最好由富有抽象能力和幻想能力、不同职业、不同文化水平、无隶属关系的人组成。专家组应由有分析和评价能力的人组成。各组人数以6-10人为宜,两组分组1、智力激励法(智暴法)活动。(1)观念组对问题展开讨论,然后专家组对提出的各种观念进行分析、评价、判断。召开智力激励全必须遵守的原则是观念不要过早判断,以免扼杀新观念的产生;(2)鼓励“自由联想”。允许提出看来是荒唐可笑的观点,因为其中很可能具有极有价值的新思想;(3)以量求质。提出的新观念越多,解决问题的可能性越多;(4)欢迎借题发挥。与会者可以把他人的观念加以综合提出自己的观念,也可以发挥或改造他人的观念。上述四项基本原则中,推迟判断原则与以量求质原则尤其重要。抓住瞬时的灵感意识流而得到一些新想法,这些想法有时可能不着边际,近于胡思乱想,五花八门,但它们却具有打破常规,突破“框框”的独创性的特点。必须抓住瞬时的“灵感”或“顿悟”等一闪念的意念,才有可能得出解决前办法。灵感或顿悟不是靠天才,而是在知识和思索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在知识和经验积累及热能生巧的前提下,经过苦思冥想才迸发出来的。爱迪生所说的“天才就是百分之二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八的汗水”就含有这个意思;这也说明勤奋在知识积累方面和创造性思维在质上进行突破的重要意义。个人虽具独创性,但毕竟要受到知识和经验的局限。因此,又有一种集数人(5~6人)一起的集智会法。这种方法可集中许多人的创造性。集智会可以起到许多人相互启发的作用。但为了避免各人之间可能出现的互相妨碍和无形压力,更便于各个人充分发挥其意见,也可以采用书面集智的形式,如“专家预测法”等。采用集智会法时应注意:(1)要把“激智”’和“集智”结合起来;(2)要针对问题孕育培养灵感,抓住灵感;(3)扶植一切创造性思想,力戒“思维扼杀”。2、集智会法二、提问追溯法提问追溯法在思维方面具有逻辑推理的特点。它是通过对问题进行分析,加以推理以扩展思路,或把复杂问题进行分解,找出各种影响因素,再进行分析推理,从而寻求问题解答的一种创造性技法。麻省理工学院:(1)增加功能——能在原有基础上增加新功能吗?(2)提高性能——在耐用、可靠、修理等方面能否改善?(3)降低成本——能用减少零件、更换材料、改变工艺等办法降低成本吗?(4)增加销售——对商品特点、产品的设计包装等是否作了研究?1、提问法梦想法亦称灵感法,美国J·W·泰勒在《怎样创造新观念》《HowtoCreateIdeas》(1961年)书中提出:把人的梦想通过孜孜不倦的努力变为现实。该法基本过程包括3个阶段:1、尽量作出对人类有最大贡献的梦想,可自问自答。自问:“什么是可为人类做的最有意义的事?什么是人类所需要的?假如我可以创造,我将选择什么?”自答是“应该选择自己永远感兴趣的事;2、围绕自己的考虑问题。孜孜不倦地阅读有关书籍、研究和思考问题;3、缩小梦想范围,使梦想成为现实。即经过第二阶段长期的深入研究和实验,把梦想中不现实的东西舍弃,使梦想现实化。梦想法实质上是人通过长期努力实现远大理想的一种方法。该法成败主要取决于一和二两个阶段。该法对于科学家确定研究某一重大课题和作出重大科学发现极为重要。该法之所以亦称灵感法,是因为很多重大科学发现、发明、创造从成功瞬间看常常是长期困惑不解而得之于一时灵感所致。2、梦想法(自问自答)5W—1H法(提问和回答):What(什么)?Who(谁)?When(什么时候)?Where(什么地方)?Why(什么原因)?How(如何进行)?3、5W-1H法三、联想类比法自然界有着极为丰富的形态,万物之形,必有其生命原动力的存在,所有自然造型都具有必然性的结构或组织内涵。自然物不仅有其形态上的完美性,也有其机能需要的实用性。依据自然原理,可启发人类在创作造型上的许多构思,“仿生学”便应运而生。所谓仿生学,是模仿生物系统的原理来建造技术系统的科学。仿生学不是纯生物科学,而是把研究生物作为向生物体索取技术设计蓝图的第一步;同时,它也不是纯技术科学,而是开辟一件发展科学技术的途径。人们研究飞机是受到“鸟”的启发。鸟能飞,人能飞吗?怎样飞?当然,即便你把鸟研究透了,也不能因此而设计制造出飞机来,但这个启发是非常重要的。卢金·科拉尼(LuigiColani)是被誉为20世纪达·芬奇的才华横溢的全能设计师。他认为自然界是最优秀的设计师,而“宇宙间并无直线”,设计必须服从自然规律和法则。他的设计一向具有空气动力学和仿生学的特点,表现了强烈的造型意识。每逢设计中遇到问题,他的便拿起主体显微镜观察事物,寻求合乎逻辑的方案。他设计灵感大多来自迷人的鸟类和水下的各种动物,力求设计的简洁、自然。我们在运用仿生设计时,必须注意“仿生学”只能是启示,不能取代设计者的创造。设计者在模拟生物有机体时,必须加以概括、提炼、强化、变形、1、仿生设计法转换、组合,从而产生全新的冲击力。运用仿生学主要是“似物化”设计,要特别注意“似”和“化”两字的意义。“似”已经比模仿前进了一步,但它还是受原有形态的约束;“化”就深人得多了。只有仿生学的启示进入了高级阶段,扬弃了纯粹自然形态,只运用它的原理,才有可能创造出真正全新的产品。1、仿生设计法在其他产品领域中得到启发,将原理、结构或造型“借鉴”过来使用,从而产生新的产品,这就是“借鉴”设计的方法。在众多的设计方法中,这种方法有点“抄袭”的味道。它受到别的产品的形态启发,“直接”拿过来运用到自己的设计上,但毕竟是两种完全不同类型的产品,“直接”搬过来是不可能的。因此,实际上还是启发。只要该设计的某点想法有类似之处,就可能把这种想法用到那种产品中去试一试。如:从建筑造型上受到启发,设计一把椅子;从构成雕塑中受到启发,设计一盏灯具,等等。包豪斯时期的杰出设计家布鲁耶是钢管家具的创造者。1925年,他受到自行车把手的启发,并把它应用到家具上来。布鲁耶的钢管家具,尤其是著名的S型靠椅,成为全世界大量生产的同类型家具中的校校者。当然,一眼就能看出来的造型借鉴,容易找到共同点,这种借鉴比较直接。有些借鉴则需要开动脑筋,去寻找共同点。比如,一只猪和一台电冰箱之间有没有共同点呢?这就需要动动脑筋了。其实也有相似之处:表面都有某些颜色,内部都有一个能装食物的地方,后面都拖着一条“尾巴”等。应该注意的是:同类制品的造型借鉴是仿造而不是类似,必须从无关的制品中引入某种概念,加以再设计,才可能得到真正的发展。2、借鉴设计法既然是“模仿”,还谈什么“创新”?在一段时间里,人们走进了模仿的误区,把“模仿”等同于测绘,一把游标卡,一块三角板。一味照搬照抄,永远只能跟在别人后面爬行。比如:匈牙利工程师鲁毕克发明了“魔方”以后,很快风行世界各地,魔方为许多工厂带来了巨大好处。当魔方流传到我国以后,许多工厂纷纷投产。但大多数工厂在开始仿造魔方时,这种产品已经在市场成为畅销品;而当工厂试制成功投人市场时,魔方已经走下坡路,价格一路下跌,吃了大亏。而国外一些生产魔方重视对魔方的改进,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例如:日本的企业,在六面体魔方的基础上,将外形改变成四面体,每面有九个可以自由转动的三角形,这样一来吸引了新的顾客。又如,法国一些工厂生产一种魔方拼图,由13块曲边三角板组成,能拼成各种图像,增加了趣味性。我们谈模仿,切忌照搬照抄,而是要通过改良,使产品质量更好,生产成本更低,造型更美,达到创新的目的。在具体设计时,我们通常采用“推移法”,通过对原有产品不断地向前改良推移,虽然这一步与下一步变化不明显,但随着推移的深入,最后的结果与最初的产品则有着明显的区别。当然,最后的结果应该比最初的产品更完美。3、模仿创新设计法直接模仿即对同一类产品进行模仿。例如:市场上有一款半高电风扇,很受广大群众欢迎。该设计可能源于日本特有的席地而坐的生活方式。这种高度低于普通落地扇、高于台扇的产品,既适于站着受风,又适于坐着受风,其底盘上的控制键,既可用手也可用脚进行操作。正是这种具有广泛适应性的设计,深受百姓青睐。这一产品之所以在中国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反映了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正在改善,如室内铺设上干净的地板或地毯;越来越多的人能在室内以较低的姿势活动。产品的成功说明了某种需求的存在。按照一般的情况,要准确地把握某种需求,需要花费大量人力和财力,模仿设计可以从需求识别方面走出捷径。如果从列举的产品中或多或少地受到启发,设计出一系列符合大众生活的同类产品,甚至在此基础上更有创造,那将更有意义。3、模仿创新设计法间接模仿即对不同类型的产品或事物进行模仿。例如:将常见的摩托避震设计用于自行车上;将摄像机的变焦方式用于照相机上,等等。我们常常可以见到一些产品,是将其它产品的某些原理、形式、特点加以模仿,并在其基础上进行发挥、完善,产生另外的不同功能或不同类型的产品。间接模仿设计的另一种古已有之,现在常见的模仿方式——仿生。设计的仿生与科技的仿生有相似之处,即两者都受天然事物和生物中合理的因素的启发,并对其进行模仿。模仿的内容往往是生物的构造、运动原理和形态,前者是功能的模仿,后者是形式的模仿。形式的模仿是产品设计中最多见的手段,目的是通过仿生设计传达文化的、象征的产品语意。3、模仿创新设计法移植设计类同于模仿设计,但不是简单的模仿。移植设计是沿用已有的技术成果,进行新的目的要求下的移植、创造,是移花接木之术。这种移植设计的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型:纵向移植设计。即在不同层次类别的产品之间进行移植,这与前面提及的间接模仿有些类似。如,将摩托车中心避震的原理用于办公坐椅等。横向移植设计。即在同一层次类别产品内的不同形态之间进行移植设计。如,将助听器的形式用于音乐耳机的设计。综合移植设计。即把多种层次和类型的产品概念、原理及方法综合引进到同一研究领域或同一设计对象中。技术移植设计。即在同一技术领域的不同研究对象或不同技术领域的各种研究对象之间进行的移植设计。移植的方式往往有原理移植、功能移植、结构移植、材料移植、工艺移植等。移植并非是简单的模仿,最终目的还在于创新。在具体实施中往往是要将事物中最独特、最新奇和最具价值的部分移植到其它事物中去。4、移植设计在产品开发设计中,用某一事物替代另一事物的设计为替代设计。材料替代——在工业设计中,常用的基本材料不外乎是金属、塑料、木材及陶瓷。其中任何一种材料被其它的材料所替代时,都会对设计提出新的要求。如,原本用木材制成桌椅,出于节约天然材料的目的,要用塑料进行替代,那么必须按照塑料材料特性和工艺要求进行设计。材料替代的目的往往是多种多样,如,以塑料替代木材的目的或许是出于环保,或者是提高量产能力及标准化等。零部件替代——在模块化设计中常存在零部件的替代问题,但这里的替代不是系列产品的转换而是出于性能改良或工艺优化的目的,用其它产品的零部件或重新设计的零部件对原产品进行替换,使之功能上更趋优化。方法替代——通过设计,用新的方法代替老的方法,以达到既定功能或其它的目标。最终的结果应该是为了优化实现功能的过程。技术替代——同样功能的产品,用不同的技术手段去实现,会产生
本文标题:创新设计方法集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450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