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高中生物必修三月考试题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月考试题高一生物(分值:100分时间60分钟)第Ⅰ卷一、选择题(各小题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50个小题,每个1分,共50分)1.下图表示内环境成分间的关系,正确的是()2.人体内环境中,可以发生的生理过程是()A.血浆蛋白的合成B.剧烈运动时产生乳酸C.抗体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的结合D.淀粉经消化变成葡萄糖3.下列关于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B.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指标都在一定范围内波动C.稳态是机体内环境中的理化性质恒定不变D.体内多对缓冲物质对维持体液pH相对稳定具有重要作用4.稳态被破坏后,细胞新陈代谢会紊乱的根本原因是()A.温度条件不能满足细胞新陈代谢的正常要求B.渗透压条件不能满足细胞新陈代谢的正常要求C.酸碱条件不能满足细胞新陈代谢的正常要求D.细胞内复杂的酶促反应受严重影响5.下列物质中,可在血浆中找到的是()A.胰岛素、氧、尿素、小分子蛋白质B.氨基酸、纤维素、Na+C.胃蛋白酶、Na+、脂肪、葡萄糖D.呼吸酶、尿素、Na+6.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A.刺激B.反射弧C.反射D.条件反射7.如图的神经纤维上有A、B、C、D四个点,且AB=BC=CD,现将一个电流计连接到神经纤维细胞膜表面:①AB,②BD,③AD之间,若在C处给一强刺激,其中电流计指针能够发生两次相反方向偏转的有()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8.右图表示神经元联系的一种形式,与此相关的表述正确的是()A.刺激a处,b、c同时产生兴奋或抑制B.刺激b处,不会引起a和c处发生电位变化C.刺激c处,a和b处都会发生兴奋D.刺激a处,会导致b处连续兴奋或抑制,c处也发生电位变化9.下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ABCDE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B.若刺激③处,效应器仍能产生反应,此反应即是反射C.②处的结构决定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向的D.当①处受刺激时,该处的膜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10.如下图所示,将连接灵敏电压表的导线两端置于神经纤维的外表面或内部(已知表的指针向电流流入表内的接线柱一侧偏转),显示神经纤维兴奋部位膜电位的是()11.下图是反射弧的组成模式图(虚线内为神经中枢,箭头为兴奋传递方向),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A.图中共有5个突触B.中间神经元可能传递来自高级中枢的信号C.图中最可能标错的兴奋传递方向是箭头CD.④处的兴奋经过一系列传递必然引起①的兴奋12.下列关于兴奋在突触处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A.兴奋只能从突触前膜传向突触后膜B.神经递质的释放,不需要消耗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C.突触后膜上的每种受体均可以和多种神经递质结合.D.在突触处传递兴奋时,兴奋由化学信号转变成电信号再转变成化学信号13.艾滋病(AIDS)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的简称,对于此病,目前还没有特别有效的药物和治疗措施。下列与此病有关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病毒(HIV)主要攻击T细胞,至使患者丧失免疫功能B.HIV不仅可以通过血液或血液制品传播,也可通过皮肤接触传播C.患者(或携带者)的血液、精液、唾液、乳汁等均可能有HIVD.从感染HIV到发展为艾滋病患者,一般经过2~10年的潜伏期14.下列有关抗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抗体能消灭各种抗原B.抗体只能由浆细胞产生C.抗体是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蛋白质D.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中,组织液中也有15.在某人的一个以肌肉为效应器的反射弧中,如果传出神经受到损伤,而其他部位正常,感受器受到刺激后,该人将表现为()A.有感觉,肌肉有收缩反应B.失去感觉,肌肉无收缩反应C.有感觉,肌肉无收缩反应D.失去感觉,肌肉有收缩反应16.下列有关激素分泌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别由胰岛a细胞与胰岛b细胞分泌B.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总是相互拮抗的C.甲状腺激素增多可以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D.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对血糖含量的调节具有拮抗作用17.在下列关于酶和激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激素的作用与神经的调节作用密切联系B.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酶C.激素产生后一般作用于其它细胞D.能产生酶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激素18.有同一器官分泌,且生物效应相反的一组激素是()A.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B.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C.促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D.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19.下列各项属于人体第二道防线的是()①效应T细胞对靶细胞的攻击作用②体液中的溶菌酶对病原体的分解作用③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④呼吸道纤毛对病菌的外排作用⑤皮肤角质层对病菌的阻挡作用⑥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作用A.②③B.④⑤C.①⑥D.②③⑥20.机体进行体液免疫时,T细胞发挥的作用是()A.产生抗体与抗原结合B.使靶细胞裂解C.产生淋巴因子刺激B细胞D.促进B细胞产生淋巴因子21.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一组细胞是()①吞噬细胞②T细胞③B细胞④记忆细胞⑤浆细胞⑥效应T细胞A.②③④⑥B.②③④⑤⑥C.①②③⑤⑥D.①⑤⑥22.下列不属于自身兔疫病的是()A.系统性红斑狼疮B.艾滋病C.风湿性心脏病D.类风湿性关节炎23.取一只小鼠的皮肤,分别移植到切除和不切除胸腺的幼年小鼠身上,切除胸腺的小鼠皮肤移植更易成功,这个实验结果说明对异体皮肤排斥起重要要作用的是()A.造血干细胞B.T淋巴细胞C.B淋巴细胞D.吞噬细胞24.水平放置在地面的植物,一段时间后,会发生的现象是()A.靠近地面一侧的较远离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高,根向下弯曲生长B.靠近地面一侧的较远离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低,根向下弯曲生长C.远离地面一侧的较靠近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高,根向上弯曲生长D.远离地面一侧的较靠近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高,根向下弯曲生长25.下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长素对根、芽、茎3种器官生长的作用都具有两重性B.C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根、芽、茎的生长都有促进作用C.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但抑制了芽的生长D.3种器官对生长素反应的灵敏程度依次为:茎芽根26.胚芽鞘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和弯曲生长的部位分别是()A.尖端、尖端、尖端B.尖端、尖端、尖端下面的部分C.尖端、尖端下面部分、尖端下面部分D.尖端、尖端下面部分、尖端27.某科学家准备从菜豆植株中提取生长素,最理想的部位是().A.幼叶B.幼嫩的种子C.幼根D.种子28、下图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芽生长的影响。当植物表现出顶端优势时,顶芽和最靠近顶芽的侧芽所含生长素的浓度分别为A.a和bB.b和aC.b和cD.c和b29.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赤霉素能促进细胞的伸长B.生长素与棉花的落花落果无关C.乙烯是一种气体激素D.脱落酸能抑制细胞分裂30.在现代农业中植物生长素已被广泛使用,下列各项中与植物生长素应用无关的是()A.培育无子番茄B.棉花保蕾、保铃C.促进香蕉成熟D.促进插条生根31.如下图①、②所示,如果茎a侧生长素浓度在B点以下范围内,则对向a侧弯曲的茎b侧生长素浓度范围的描述较为准确的是()A.在OA段B.在BC段C.在BD段D.在BA段32.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往往表现为两重性。若右上图代表白杨树主干的上端,其中⑤为顶芽,①、②、③、④分别表示四个正常的侧芽,在自然条件下,四个侧芽生长素浓度由高到低依次是()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①③②④D.④①②③33.恶苗病是由下列哪种植物激素引起的植物疯长现象()A.脱落酸B.乙烯C.赤霉素D.细胞分裂素34.在方形暗箱内固定放一盆幼苗,暗箱一侧开一小窗,固定光源的光从窗口射入。把暗箱放在旋转器上水平旋转,保持每15min匀速转一周。一星期后幼苗生长状况为()35.下列各项中,属于种群的是A.海洋中的全部藻类植物B.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C.一块朽木上的全部微生物D.一块农田中的全部玉米36.某同学在调查一块草地上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种群密度时,设计如下调查步骤,其中有错误的是()A.选取1m×1m为样方面积B.在该物种分布较密集的地方取5个样方C.计数每个样方内该种植物的个体数D.将所有样方中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37.动物学家考察某个牧区后,认为当地的鹿群处于增长高峰期,今后还能增长十几年才会停止。预测种群未来动态信息的主要依据是()A.种群的数量和密度B.种群的年龄结构C.种群的性别比例D.出生率和死亡率38.细菌落在了一锅肉汤中,如果在其他条件都适宜的情况下,其数量变化在两小时内最可能的是()A.“J”型曲线增长B.“S”型曲线增长C.匀速增长D.无规律增长39.下列生物群落中,物种丰度最高的是()A.热带雨林B.针叶林C.苔原D.温带落叶阔叶林40.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A.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SB.达到KC.D.种群的增长速度逐步降低41.下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在第10年时经调查该种群数量为200只,估算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A.100只B.200只C.300只D.400只42.关于群落演替的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时间允许,弃耕的农田总能形成树林B.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最先出现的动物是植食性动物C.演替过程中灌木取代草本的主要原因是草本较低等D.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要远远超过其他所有自然因素的影响43.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种群呈现“J”型增长的前提条件是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B.呈现“S”型增长的种群,随着时间的推移,种群增长所受的环境阻力加大C.在自然界中,种群的增长曲线一般是“S”型曲线D.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有K值,只是K值较大,图中没有表示出来44.在对某地麻雀的种群调查中,第一次捕获了50只麻雀,将这些麻雀腿上套上标志环并放掉,.数日后又捕获麻雀40只,其中有标记环的为5只。请计算该地约有麻雀()A.2000只B.400只C.200只D.500只45.下列关于种群数量变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在营养、空间、气候和无敌害等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表示为:Nt=N0λtB.一个物种引入新的地区后,一定呈“J”型增长C.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要尽量降低其KD.一个呈“S”型增长的种群,数量在K/2左右时增长46.图①表示某种鼠迁入新的环境后增长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在图②中能反映鼠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是()54.47、下列3幅图分别表示2种生物种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数量变化。那么,甲、乙、丙3幅图表示的关系依次是A.竞争、捕食、共生B.共生、捕食、竞争C.竞争、共生、捕食D.捕食、竞争、共生48.一块甘蔗田弃耕几年后,形成了杂草地,该草地群落中()A.物种组成比甘蔗田简单B.动物没有分层现象C.物种组成比甘蔗田复杂D.植物没有垂直结构49.在下列群落演替中,哪一种演替属于初生演替?()A.过度放牧的草原演替为荒漠B.裸岩演替为森林C.火灾后的森林演替为森林D.荒废农田演替为森林50.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A.群落演替是一个群落替代另一个群落的过程B.群落的初生演替在海洋和陆地均可发生C.群落的初生演替速度通常非常缓慢D.弃耕农田都会演替为森林第Ⅱ卷(50分)51.下图甲是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1)甲图中a表示的结构是_________,乙图是甲图中C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乙图中的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___________。(2)缩手反射时,兴奋从A传递到B的信号物质是______________。兴奋在图乙中传递的特点是,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A释放的物质到突触间隙,被突触后膜上相应的“受体”识别,引起反应,可见“受体”的化学本质是。52.下图为血糖的来源和去路示意图,请填写下列内容:(1)⑤过程进行的主要场所是。(2)⑥代表
本文标题:高中生物必修三月考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454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