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酸碱滴定法配位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吸光光度分析法基础理论知识1,质子理论酸acid——凡能给出质子的物质碱base——凡能接受质子的物质HA提供H+为酸,A-可得到H+为碱,而HA电离出H+后为A-。HA和A-是一对共存体,共存于一个平衡体系中,二者相互依存。这样的一对酸碱称作为共轭酸碱对。2,δ=[某种型体平衡浓度]/分析浓度3,书写质子条件----零水准法1,EDTA的结构和性质1,条件电极电势:物理意义和=+lg2,影响条件电极电势的因素:离子强度副反应溶液酸度3,影响反应的速度的因素:浓度温度催化剂诱导反应1,如果将两种适当颜色的单色光按一定强度比例混合,也可以得到白光,我们通常将这两种颜色的单色光称为互补色光2,对于溶液来说,它所呈现的不同颜色,是由于溶液中的质点选择性地吸收了某种颜色的光而引起的2,EDTA的存在形式:六级解离,七种形体;与金属螯合物的特点:普遍性,稳定性,组成一定,可溶性,颜色变化3,配位平衡:绝对稳定常数;酸效应,酸效应系数与分布系数呈倒数关系;条件稳定常数,)()(lglg)(lg)('lgHYLMffMYKMYK计算公式1,强酸;2,一元弱酸,×≥20时,=;×≥20,且/≥500时,2=×3,多元酸按照一元弱酸的处理办法进行。4,两性物质NaHA5,缓冲溶液1,αY(H)=1/δ2,)()(lglg)(lg)('lgHYLMffMYKMYK3,不考虑配位效应时:1gMYK=1gMYK-lgHY4,最高pH值:金属离子不水解的最低酸度可由M(OH)n的溶度积求得;如:8623152)(10102102ZnKOHOHZnSP5,最低pH值:若滴定反应中除EDTA酸效应外,没有其它副反应,则根据单一离子准确滴定的判别式,在被测金属离子的浓度为0.01mol/L时,1gMYK≥8因此1gMYK=1gMYK-lgHY≥8;即lgHY≤1gMYK-8然后根据pH-lgHY表,查出最低pH1,对于滴定反应,反应的完全程度应在99.9%以上,若以氧化剂Ox1标准溶液滴定还原剂Red2,在终点时允许Red2残留0.1%,或氧化剂Ox1过量0.1%,即:2,n1=n2=13,1,朗伯-比耳定律2,吸光系数,单位为L·g—1·cm—13,摩尔吸光系数,单位为L·mol—1·cm—14,5,比较法指1,作用原理:酸碱指示剂一般是弱的有机酸或有机碱,其酸与共轭碱或碱与共轭酸具有不同的颜色,当溶液的pH值改变时,指示剂失去质子由酸转变为共轭碱或得到质子由碱转化为共轭酸,从而引起颜色的变化。1,作用原理:金属指示剂是一种配位试剂,与被测金属离子配位前后具有不同颜色。利用配位滴定终点前后,溶液中被测金属离子浓度的突变造成的指示剂两种存在形式(游离和配位)颜色的不同,指示滴定终点的到达。注意:应具备的条件。1,分类:1),自身指示剂,如:高锰酸钾;2),特殊指示剂,如:淀粉;3),氧化还原指示剂作用原理:其氧化态和还原态具有不同的颜色。在滴定中因被还原或氧化而发生颜色突变从而指示滴定终点。1,光度分析仪器的基本部件: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器和显示记录系统(指示器)。2,入射光为单色光是朗伯-比耳定律的前提条件之一,单色器就是将光源发出的连续21aaKKHHCCKaba(Y))(Y'er,er,Y(H)cc示剂2,变色范围:pH=pKa±1;变色点:pH=pKa2,与酸碱指示剂类似,当[MIn]=[nI]①时,溶液呈现MIn与In的混合色。此时pM即为金属指示剂的理论变色点pMt。2,变色范围:(In)=(In)±(V)光分解为单色光,并可从中分出任一波长单色光的装置3,吸收光谱1)最大吸收波长不随浓度的变化而改变,且不同浓度溶液的吸收光谱形状是完全相似的。2)不同物质的吸收光谱形状和最大吸收波长均不相同,各种物质均有它的特征吸收光谱,以此可作为定性分析的依据;3)不同浓度的同种物质溶液,在一定波长处吸光度随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以此可作为定量分析的依据。3,常用指示剂:甲基橙3.1~4.4红黄;甲基红4.4~6.2红黄;酚酞8.0~9.6无红3,常用指示剂:铬黑T(EBT)最适宜的酸度是pH为9~10.5;钙指示剂能与Ca2+形成红色配合物,故常在pH=12~13的范围内使用;二甲酚橙3,常用指示剂:1),二苯胺磺酸钠2),邻二氮菲—亚铁4,影响变色范围的因素:温度,指示剂的用量,变色方向4,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指示剂的封闭现象:有的指示剂与某些金属离子生成很稳定的配合物(MIn),其稳定性超过了相应的金属离子与EDTA的配合物(MY),即lgKMIn>lgKMY,如滴定Mg2+时有少量Al3+、Fe3+杂质存在,到化学计量点仍不能变色,称为指示剂的封闭现象;解决的办法是加入掩蔽剂。有些指示剂或金属指示剂配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太小,使得滴定剂与金属—指示剂配合物(MIn)交换缓慢,终点拖长,称为指示剂僵化。指示剂的氧化变质现象金属指示剂大多为含双键的有色化合物,易被日光、空气所分解,在水溶液中多不稳定,日久会变质。4,=1时,其电极电势为:(In)=(In)。此时,指示剂呈氧化态和还原态的中间颜色,此称为氧化还原指示剂的理论变色点滴定曲线1,判别条件:C*Ka≥10-8时,可以直接滴定;1aaKc≥10-8,且K1/K2≥104,较强的那一级离解的H+先被滴定,出现第一个滴定突跃,较弱的那一级离解的H+后被滴定。但能否出现第二个滴定突跃,则取决于酸的第二级离解常数值是否满足2aaKc≥10-81,判别条件:单一离子:1gcMMYK≥62,在金属离子的原始浓度cM为0.010mol/L的特定条件下,则lgMYK≥81,只有当差值大于或等于0.40V时,才可选用氧化还原指示剂指示滴定的终点。1,光度测量误差:通过计算可知,一般被测溶液的吸光度在0.2~0.8或透光率在65%~15%范围内,测量的相对误差较小,能够满足准确度的要求;当A=0.434(T=36.8%)时,测量的相对误差最小。2,突跃范围计算:强碱滴定一元弱酸,点前[H+]=][][AcHAcKa;点时[OH]=][)(AcKKHAcaw;点后[OH-]=[NaOH]2,突跃范围的主要影响因素:(1)配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对滴定突跃的影响MYKlg越大,滴定突跃(ΔpM)越大①酸度酸度高时,HYlg大,MYKlg变小。因此滴定突跃就减小。②其他配位剂的配位作用滴定过程中加入掩蔽剂、缓冲溶液等辅助配位剂的作用会增大LMlg值,使MYKlg变小,因而滴定突跃就减小。(2)浓度对滴定突跃的影响金属离子Mc越大,滴定曲线起点越低,因此滴定突跃越大2,突跃范围的计算:~计量点时:3,指示剂的选择:选择指示剂的原则:一是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全部或部分地落入滴定突跃范围内;二是指示剂的变色点尽量靠近化学计量点。3,指示剂的选择指示剂在pM突跃范围内发生明显的颜色变化,且指示剂的变色点的pMep应尽量与化学计量点的pMsp一致,以减小终点误差。3,指示剂的选择:根据滴定反应来选,对与氧化还原指示剂,类似于酸碱指示剂的选择。4,CO2的影响:一般地说,如果终点时溶液的pH<5,则CO2的影响是可以忽略的。4,酸效应曲线(林邦曲线):了解原理及应用4,n1≠n2时,滴定突跃范围的中心是偏向电子转移数较大的电对一方。
本文标题:分析化学考试重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501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