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结业考试复习指导
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结业考试复习指导(2011.4)一、考试说明1、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结业考试定于2011年5月7日(周六)上午10:00-11:30举行。具体安排另行通知。2、考试题型分为填空题(30%)、单项选择题(20%)、多项选择题(10%)、简答题(20%)和论述题(20%)。二、参考书目1、入党积极分子培训辅导教材(中共南京林业大学委员会组织部、党校编印,2011年3月版)。2、中国共产党章程(2007年10月21日通过)。三、复习重点(一)填空题、选择题部分1、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五四运动的意义;共产党成立;中共一大;八七会议、遵义会议、党的七大、八大、十一届三中全会、党的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的主要内容和贡献;“三大历史任务”。2、党的性质党的性质;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党的领导的重要性;坚持“三个代表”的核心。3、党的指导思想党的指导思想;党的思想路线;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毛泽东思想及其主要内容,“两个务必”;邓小平理论的精髓;社会主义的本质;四项基本原则;“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其主要内容;科学发展观及其基本内涵,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4、党的最高理想和现阶段的任务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共产主义社会的两个阶段,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矛盾,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经济制度;“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改革开放,“一国两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部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含义、新要求;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5、党的宗旨党的宗旨;党的最大政治优势和执政后最大危险;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密切联系群众;如何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6、党的组织原则和党的纪律党的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及其基本原则,四个服从;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的重要现实意义;党内民主的要求,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党内的监督功能;党的纪律及其主要内容;严肃党的纪律的重大意义;党的纪律处分的种类、基本原则;党的建设的主线、四项基本要求;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反腐倡廉建设;从严治党方针。7、党员的条件申请入党的基本条件、首要条件;对党员的基本要求;党员的义务,批评和自我批评;党员的权利。8、树立正确入党动机,争取早日加入党组织端正入党动机的重要意义;正确的入党动机;发展党员原则;入党的基本手续;入党誓词;预备党员与正式党员在权利上的区别;预备党员的预备期;党员的党龄、党籍。9、其他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最显著的成就、最突出的标志;党徽、党旗;党的最高领导机关;共青团的性质;创先争优的总体要求和主要内容。(二)简答题部分1、为什么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必须坚持党的领导?2、十七大报告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提出了哪些新要求?3、申请入党的基本条件?4、申请入党的同志要履行哪些规定的入党手续?5、坚持民主集中制的方法和途径6、什么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7、入党誓词(三)论述题部分1、简述共产党员的八项权利和八项义务。2、什么是正确的入党动机?请结合本人思想实际,谈谈你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准备如何去做,争取早日加入党组织。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是什么?请结合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谈谈你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理解。4、结合自己的认识谈谈为什么说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生存和发展的依据。党委党校、组织部2011年4月1、为什么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答:1、只有坚持中共的领导,才能保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2、只有坚持中共的领导,才能维护国家同意和民族团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3、只有坚持中共的领导,才能最广泛,充分的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2、十七大报告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提出了哪些新要求?答:1、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3、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4、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5、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3、申请入党的基本条件?答:1、年满十八岁的中国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2、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3、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执行党的决议和按期交纳党费。4、申请入党的同志要履行哪些规定的入党手续?答:1、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2、接受党组织的培养、教育和考察。3、填写入党志愿书。4、要有两名正式党员介绍。5必须经过党支部大会讨论通过。6、上级党组织审批。7、举行入党宣誓。8、预备党员的教育、考察和转正。5、坚持民主集中制的方法和途径答:6、什么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7、入党誓词(三)论述题部分1、简述共产党员的八项权利和八项义务。2、什么是正确的入党动机?请结合本人思想实际,谈谈你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准备如何去做,争取早日加入党组织。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是什么?请结合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谈谈你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理解。答:总结起来说,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包含以下五个方面: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促进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的;保持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重要体现;实行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我们党对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应从以下几方面落实1、结合实际,正确处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全面发展的关系、加快发展和协调发展的关系、当前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发展的整个过程和各个方面,推进各项事业更快更好发展。2、要继续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重点掌握贯穿其中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全面理解、准确把握中央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和一系列战略决策3、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4、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进一步增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深入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协调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切实把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落到实处。4、结合自己的认识谈谈为什么说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生存和发展的依据。答: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把“为人民服务”作为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有以下两方面原因:第一,为人民服务思想,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政治制度的客观要求。道德是社会的意识形态之一,是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产生,并能动地作用于一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经济建设最终是要达到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富裕的目的。儒家治国理政思想的核心是“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管子》指出:“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左传》强调:“政之所兴,在顺民心。”这些论述,无不反映了古代先贤对民生的重视。然而,民生问题在历朝历代并没有真正得到解决。只有到了新中国成立后,民生问题才真正受到关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即是人民领袖倡导并逐渐发展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宗旨的。总设计师强调一切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始终要看“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第三代领导人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总书记更是明确提出以人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日益深入人心。当代中国正处在和平崛起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一大批忠诚于党,为理想信念而决绝前行的党员干部,迫切需要广大百姓对我们的党始终无比的信赖,抱有心理的认同。就民众而言,这是一个呼唤信仰的时代,就共产党员来讲,这是一个必须坚守党性的时代。党的十七大确立的“一面旗帜、一条道路、一个理论体系”,描绘了人民群众的共同理想,构成了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观。在多元价值观并存的当代社会,能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风尚,将直接影响国家的未来。第二,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集中体现。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就是一定要有为大众服务、为社会献身的精神;就要时时处处想到别人,想到国家和社会,从而能够设身处地、推己及人、与人为善、服务他人,使他人能够因同自己相处而得到益处。这样的行为就是道德的行为;这样的人,就是有道德的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就是一种对众人、对社会的献身精神,这种献身精神的大小,是同自己道德升华成正比。掌握要点:科学发展观内含着群众观,体现着群众观。树立新时期的群众观,就要深刻理解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涵,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人民的利益作为谋求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党的十七大报告对科学发展观进行了系统阐述,进一步明确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一切内容都贯穿以人为本的要求。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体的唯物史观,丰富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又一次升华。以人为本的“人”,是指最广大人民群众。在当代中国,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以人为本的“本”,是根本,是出发点、落脚点,就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内含着群众观,体现着群众观。以人为本,主张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回答了为什么发展、发展“为了谁”的问题;主张人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回答了怎样发展、发展“依靠谁”的问题;主张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的成果,回答了发展成果“归谁所有”的问题。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让人民共享,三者的统一构成了科学发展观核心的完整内容。树立新时期的群众观,就要深刻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涵,在实践中努力实现三者的统一。
本文标题: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结业考试复习指导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511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