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创新实验项目-人文学院-季慧婕-消解性别LGBT领域内NGO的创新之路
上海财经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请书(创新训练项目)项目名称:消解性别——LGBT领域内NGO的创新之路项目负责人:季慧婕所在院系:人文学院指导教师:陆绯云申报日期:2013年5月16日上海财经大学教务处制二○一三年四月项目编号填写说明一、请严格按照表中要求填写各项,实事求是,表达明确严谨。二、项目只能由全日制本科生提出申请,创新训练项目和创业训练项目参加对象主要为一至三年级本科生;创业实践项目四年级本科生也可参加。三、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包括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类,其中:创新训练项目包括:创新性实验、实践创新、学术研究、“自主管理”项目、“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及各类竞赛项目等;创业训练项目是本科生团队,在导师指导下,团队中每个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扮演一个或多个具体的角色,通过编制商业计划书、开展可行性研究、模拟企业运行、参加企业实践、撰写创业报告等工作。如:“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作品、创业类竞赛项目等。创业实践项目是学生团队,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下,采用前期创新训练项目(或创新性实验、创业训练项目)的成果,提出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新性产品或者服务,以此为基础开展创业实践活动。四、格式要求:表格中的字体用小四号宋体,需签字部分由相关人员以黑色钢笔或水笔签名。均用A4纸双面打印,于左侧装订成册。五、申报创新训练项目请填写本表格,申请书一式三份,由指导教师审查并签写指导意见后,报送至项目负责部门,同时登陆科研管理系统()填报相关信息。*备注:“挑战杯”创业计划项目送至团委、“自主管理”项目送至教务处,其他项目送至负责人所在院(系)。√项目概况项目名称消解性别——LGBT领域内NGO的创新之路项目类型□创新性实验□实践创新□学术研究□“自主管理”项目□学科竞赛□其他申请经费6000元起止时间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项目负责人姓名季慧婕性别女学号2011117603学院(系)人文学院专业年级经济社会学联系电话15601971422e-mailxuyukou@gmail.com项目组成员姓名学号所在院系年级、专业项目分工签字季慧婕2011117603人文学院大二经济社会学总体协调季慧婕韩磊2011117624人文学院大二经济社会学访谈调查、项目联系韩磊甘继磊2011117642人文学院大二经济社会学内容分析、文献查询甘继磊孙一璐2011117639人文学院大二经济社会学文字记录孙一璐指导教师姓名陆绯云所在院系人文学院职称/职务副教授联系电话13162096302e-mailfeiyunlu@mail.shufe.edu.cn项目简介(100字以内)近年来LGBT领域内的NGO的内部管理模式与筹款方式、LGBT成员人员互动方式与义工招募、对社会民众的宣传方式与义工招募都无一例外地出现了创新的迹象。本项目主要研究LGBT领域内的NGO的创新发展模式,计划通过深度访谈与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以LGBT领域内的部分NGO为重点考察对象,整理出一条中国现有国情下这些NGO的全新发展路径。一、立项依据(包括1.项目的意义;2.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3.开展研究的前期准备工作等)1.项目意义2011年7月25日,联合国经济与社会理事会(ECOSOC)在日内瓦召开了本年度的实质性全体会议,与会各国以29票赞成、14票反对、5票弃权的结果投票通过了国际同性恋者联合会(ILGA)加入成为非政府组织咨商会员的申请。自此,LGBT人群本身的一个合法性似乎朝着历史发展的方向更往前跨了一步。然而,同志运动过程在主流社会里的立体化呈现却又是令人万分失望的。真正的世界性包容并没有到来,在大会上阿拉伯国家控诉这类NGO没有尊重阿拉伯世界的文化和主权,中国也毅然投了反对票。国际环境整体来说对于LGBT人群的宽容度高于国内。首先从政府的角度出发。在新中国建立的初期,同性恋的行为在国内以“流氓罪”论处,定罪的起点在于对家庭生活的破坏(潘绥铭,2008),而发展至今,政府的态度似乎并不是简单的认同或者反对,而是在不断摇摆中偏向于变相的社会引导,在一份新闻出版署的文件中,同性恋和淫秽或性变态的描述是被完全放在一起的,是被加以禁止的,然而在实际的执行中又是扩大化了的。1997年人大对刑法进行了修正,“流氓罪”被取消,同性恋的非罪化变得彻彻底底(郭晓飞,2008)。中国也的确没有法律明文保护与同性恋的性倾向以及基本生活状态有关的一些权力(周丹,2007)。再把视角转向公众舆论。2001年4月20日,《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出版,在诊断标准中不再把同性恋统划为病态,不再把同性恋看作一种病态心理。这些都表明我国对此类人群越来越宽容,社会越来越进步。但目前仍有许多人对LGBT人群缺乏了解,并因此滋生一系列针对他们的偏见和敌意,一些早已被现代科学推翻的谬论在国内仍然有一定的市场。LGBT人群的生存状况也存在不少问题:一些同性恋者因为公开性取向遭到单位解雇等不公平对待;一些未成年同性,恋者遭到父母打骂、虐待甚至遗弃;一些同性恋者被强迫与异性结婚,使夫妻双方的身心健康均受到严重摧残;性少数人群的自杀率居高不下等等。2.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在骄傲游行和世界反恐同日越来越多地被提起,LGBT的运动也越来越多出现在新闻报道中,但《2012年内陆媒体对LGBT人群报道监测报告》显示,媒体对LGBT人群的报道中50%都是负面新闻,名人同性恋事件的报道占了总报道的20%还多,远远超出其他的报道内容。各种调查表明中国民众对同性恋的可接受度虽然高于美国,却只是限制在与自身无关的条件下,一旦涉及自己,其表现出对同性恋的歧视和反感是让人心寒的。我国普遍公认的一个数据是:同性恋占总人口3~4%,至少3600万人。然而由于长期以来政府态度摇摆不明,媒体舆论导向和社会伦理压力,如此一个庞大的群体实际上是没有一个明确内核的。很多同性恋者找不到组织和归属感,而已经联结起来的社群又与其他社群间的联系不强,导致整个群体呈松散状。目前国内外对LGBT人群的性别取向形成、疾病防治以及社会公众的认知都有了比较深刻和成熟的研究,NGO作为一个为LGBT人群提供服务的重要团体,却没有得到学界更多的关注。因而我们在搜寻相关的文献少之又少。而对于NGO运用创新手段来进行运作的研究更是凤毛麟角。3.前期开展的准备工作我们对一个欧洲目前在这一领域做的比较好的NGO做了一个详细的案例分析。(1)基本情况概述IGLYO(全称:InternationalLesbian,Gay,Bisexual,TransgenderandQueerYouthandStudentOrganization)是针对青年人和学生的一个国际LGBT组织。创立于1984年,如今IGLYO是欧洲LGBT领域里重要的NGO团体。1984年,,荷兰同性恋青年平台(LHJO)在阿姆斯特丹举办了第一届国际同性恋青年代表大会和盛大的节日。参与者认为该活动取得巨大的成功,他们决定安排跟进。1985年,爱尔兰的国家同性恋联盟在都柏林举办了第二次大会。在都柏林的会议中,制定了计划要建立一个收集和分发关于男、女同性恋和双性恋的年轻人和群体的网络。来自挪威的青年团体自愿组织国际同性恋青年信息会(IGYIP),也在奥斯陆主办了第三大会。在会议的最后,决定建立一个永久性的男、女同性恋和双性恋青少年组织——IGLYO。目前,IGLYO执行委员会有八个人。秘书处坐落在布鲁塞尔。IGLYO认为世界中的年轻人是多元化的,年轻人必须要去表达自己的性取向,确定自己的性别身份,同时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要充分参与,并探索潜力,从而得到具有“正能量”的认知。(2)分析工具战略外部环境分析的基本工具——PEST分析法(3)PESTP:政治要素通过识别和创造机会来突出目标人群的受关注度,IGLYO力图确保LGBT年轻人的需求被纳入欧盟的政策决定。特别地,IGLYO会和这一类人培养建立关系:欧盟委员会里的官员,欧洲议会里LGBT权利群际的成员,某些欧盟部长理事会的永久代表,包括6个月轮值主席的委员会代表。与这类人群建立良好关系是IGLYO的一大特色,通过和政府官员以及该领域里拥有政治权力的代表维护沟通和往来,IGLYO能持续获得对政府态度的第一手消息,为LGBT运动创造了一个可斡旋的政治环境,能够用平和而不是激烈的手段向政府表达自身的诉求。E:经济要素IGLYO致力于组织内财政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是由欧洲委员会计划里的欧洲就业和社会团结进步部门,荷兰政府和欧洲青年基金委员会支持和提供资金。在IGLYO的网站上,有这么一句话“IGLYOisnotagrantmakinginstitutionanddoesnotdistributefunds.”很明显地,IGLYO在表明自身作为NGO的一种公益态度,也充分展现了组织对于资金流动的看法,但是在可持续问题上并没有多作介绍。S:社会要素“我们有一个可持续的内部基础设施,有工作人员和董事会成员。我们资源充足,能够发展组织的运营能力,探索IGLYO在一个更广泛国际领域里的地位。”IGLYO对组织的运作和建设是有自己思考的,硬件和软件的“两手抓”使得整个体系的社会要素实现了基础培养,为扩大影响力提供了保障。同时IGLYO的价值领域也是较为集中的,主要落在人权、跨文化和跨宗教间的对话、教育以及健康。目标对象也比起其他组织要明确细化得多:青年和学生。组织间的社会网络也是较为紧密的,战略合作伙伴主要有EuropeanNetworkAgainstRacism(ENAR),ILGA-Europe,EuropeanYouthForum(YFJ)等等。T:技术要素IGLYO不止一次在项目中提到要用网络和技术来联结青年人,推动网络发展实际上是IGLYO的战略目标之一。2012年,IGLYO更是推出了一个在线能力建设工具。在第一阶段,这个工具将在四个较小的组织基础上运行,提供有针对性的能力建设的努力。该工具很可能在评估试点之后被用于更多的组织。IGLYO不只是做LGBT网站或者发起线下的LGBT运动,他们将眼光放到了更远的地方,如何利用技术工具更好地为LGBT人群提供教育服务,通过提高该人群的素质从而推动他们社会地位的上升。这是一个十分具有先锋创新精神的项目。二、项目研究内容(包括1.具体研究内容;2.拟解决的关键问题;3.项目的可行性分析)1.具体研究内容自从中国大陆第一家正式挂牌成立的LGTB类型的NGO组织“淡蓝”2001年成立以来,中国该类型的NGO组织已经走过13个年头。期间,NGO组织的数量不断增多,涵盖的类型也逐渐广泛。这些NGO组织的成立之初,即主张“撑同志反歧视”,其日常工作也大概因此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是“撑同志”,即倡导健康的同志生活,关注人群自我认同,提供最前沿、最时尚、最权威的资讯与互动服务,引领同志生活新理念。另一个是“反歧视”,即增加对社会宣传,以期获得广泛的社会认同,为同性交往营造一个和谐的环境,使同性婚姻能够逐渐公开化、合法化。这是NGO组织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也是NGO组织不断创新的过程。NGO组织的创新之路即是我们小组的研究所在,其中包括三个对象。第一,组织运作方人员、如何筹集运营资金等管理的创新。第二,组织内部参与人员交流方式、义工招募过程的创新。第三,组织面前全社会宣传活动、加强与国内外其他各种类型组织的交流的创新。本次研究将着重LGBT类型BGO组织的发展过程中的创新之路,以及其他相关问题。2.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在中国“恐同”思想持久存在的环境下,LGBT领域内的NGO发展的规模与速度并不尽如人意,其对中国民众的认知教育作用以及对LGBT成员自我认知教育工作和线上线下服务工作也并未取得显著成绩。如何更好地发展自身,这便成为LGBT领域内的NGO主动选择创新之路的重要考量因素。近年来它们借助新媒体的发展,广泛拓展了对中国普通民众的信息沟通渠道,开展了多样化形式的认知教育,创新了其内部管理模式与筹款机制。不仅其具体的过渡思路与创
本文标题:创新实验项目-人文学院-季慧婕-消解性别LGBT领域内NGO的创新之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520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