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小学语文阅读常见题型和解决方法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2.给短文相关段落或句子点标点。3.根据要求划句子4.根据短文内容回答问题。5.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方法及案例。6.概括段落大意。7.读文章后的体会、感想、启示8.文章开头一段的某一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中间某段或句的作用,最后一段某句的作用。9.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10.文中某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11.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12.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标题。(一)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1、近义词解释法2、拆字解释法3、本义+文中义例题:蚂蚁和蜜蜂蚂蚁很妒忌蜜蜂,心里一直搁着一个疑团:蜜蜂一早出工;蜜蜂天黑回窝,我也天黑回窝。我们干的活不比蜜蜂少,也不比蜜蜂慢,可人们只夸奖蜜蜂,不称蚂蚁听了,心服口服。从此再也不妒忌蜜蜂了。2、联系是上下文了解词语:妒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心服口服: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妒忌”可用“本义+文中义”的方法解释为:因为别人好而忌恨。文中指蚂蚁因人们夸奖蜜蜂而忌妒蜜蜂。“心服口服”可用“拆字解释法”解释为:心里嘴上都信服,真心实意地信服。(二)给短文相关段落或句子点标点。重点关注顿号、分号、省略号、破折号、引号、冒号、问号、感叹号等符号名称作用;分号表示一句话中并列的分句之间的停顿。……省略号1.表示列举的省略。2.表示说话未完或语意未尽。3.表示声音断断续续。——破折号1.表示底下是解释说明的部分。2.表示意思的递进或转折。3.表示声音的延长。“”引号1.引用对话或文章里一段文字。2.表示讽刺或否定的意思。3.表示特定的称谓或需要着重指出的部分。:冒号用来提示下文。(三)根据要求划句子常识:比喻句、联想句、排比句、中心句、反问句、过渡句(段)比喻句: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句子。排比句: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句子联想句:由文中的事物而引发联想,进行想象,虚写的句子过渡句:在文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使文章连贯、衔接得非常自然的句子,有时候,过渡句也独立成段,又叫过渡段。中心句:集中反映文章中心思想的句子。总起句:总领全文,是概括整段或整篇文章的主旨总结句:总结全文,是概括整段或整篇文章的主旨(四)根据短文内容回答问题。方法:先在文中找到相关段落:原文意思比较明白的,可以找相关词句回答,相关段落有好几节,先认真读一读,再概括出几点来回答。例题:妈妈的手妈妈的手是粗糙的手,皮肤上可以看到几根明显的青筋。你乍一看,一定会觉得这并没有什么稀奇,可这双手却使我羡慕。我家门前一块无用的空地,杂草丛生,干巴巴的。妈妈拿来锄头,一下一下地挖,不到一顿饭的工夫,这双手就把这一片荒芜的土地变成菜园。平时,这双手没歇过,不停地为全家人服务。买菜、煮饭、浆浆洗洗、缝缝补补、拖地板、整理房间,家里所有的活,它全包了。妈妈的手不仅勤劳还很灵巧。一块布,经它裁剪就成了式样新颖的裙子;一套旧衣服经它拼凑就能改成我喜欢的新衣;一团团线团,经它编织,就成为漂亮的毛衣。秋季的一天,妈妈正为我织一件毛衣,我在一旁仔细地瞧,那双手一针过来一针过去,那样的欢快,每个动作都是那么娴熟、准确,我简直看呆了!妈妈的手既平凡又不一般。我喜欢妈妈的那双手!5、我为什么喜欢妈妈的这双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只要反复阅读原文,不难理解我之所以喜欢妈妈的这双手,是因为妈妈用双手为家人服务,用勤劳为家人创造了衣食无忧的生活。(五)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方法及案例。方法:(一)课题扩充法(扩句)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透过题目我们往往能获到很多课文信息。不少课文的题目,就是文章内容的概括。归纳这类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们可以借助题目。首先要读懂字面上表达的意思,再根据课文内容把课题扩展成一句。如《草船借箭》,读课文后,请学生把课题四个字扩展成一句话: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来了十万支箭。在此基础上补上借箭的起因,及周瑜最后的态度,然后稍加整理就能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周瑜妒忌诸葛亮,要求他十天之内赶造十万支箭。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来了十万支箭。周瑜自叹不如。学会从题目入手也就悟到了“概括”与“具体”之间的关系了。(二)段意合并法一篇文章由几个段落组成,我们可以先分别找出每个段落大意再合并在一起。先理清文章脉络,写出每大段的意思,再根据文章内容分清主次。如果都是主要的,就把段意合并起来;如果有的主要,有的次要,则保留主要的,删掉次要的,删掉重复的内容。如《祖国,我终于回来了》,课文第一大段主要写了:钱学森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决心早日回国;第二大段主要写了:美国当局用种种手段迫害钱学森,阻挠他回国;第三大段主要写了:在世界各国主持正义的人们的支持下,在中国政府和人民的关怀下,钱学森终于回到了祖国。三个大段的内容合并起来,稍加整理就可以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钱学森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决心早日回到祖国,而美国当局用种种手段迫害他,阻挠他回国。最后,在中国人民、世界人民的关心支持下,钱学森终于回到了祖国。(三)句子摘录法有的文章结构上有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或内容上有中心句,这些句子往往提示了全文的主要内容。摘录这些概括性的语句,稍加改动,就可以成为全文大意。运用句子摘录法,有时候我们可以直接“抄”。如《伟大的友谊》,直接摘抄过渡段作为全文大意: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仅在生活上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共产主义的事业上亲密合作。(四)要素串连法不同体裁的文章要点不同。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以叙事的文章为多,我们在概括主要内容时,往往可以抓住“六要素”,先罗列出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再加以整理成一段表达通顺的话。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事情发生的时间:1948年5月25日;地点:隆化中学;主人公:董存瑞;起因:敌人的火力封锁了部队的前进;经过:董存瑞在战友的掩护下,冒着炮火,冲到桥下,用自己的身体顶住炸药包舍身炸毁了暗堡。结果:消灭了敌人,战斗取得了胜利。把六要素内容连接起来,就可以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敌人暗堡的火力封锁了部队的前进。董存瑞在战友的掩护下,冒着炮火,冲到桥下,用自己的身体顶住炸药包,舍身炸毁了暗堡。战斗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六)问题串连法例如:学习《鲁滨孙漂流记》一课时,我们可以问自己这些问题:课文讲的是谁的什么事?鲁滨孙漂流的原因是什么?漂流了多少年?他是怎样生存下来的?认真思考然后回答,就能归纳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即:鲁滨孙因乘船遭遇暴风失事,漂流到荒岛,一个人在荒芜人烟的小岛上战胜了种种困难,生活了二十多年。(六)概括段落大意。方法:先找中心句,一般会在开头或者结尾,如果开头和结尾都找不到可以概括本段大意的句子时,需要自己概括。怎样找中心句?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中心句:中心句是一篇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篇文章中最重要的句子。其次,了解中心句在文中位置的一般规律:中心句一般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如果在开头它的作用是概括和总述作用(或统领全文,点明中心的作用);如果在结尾它的作用是归纳和总结的作用(或总结全文,点明中心的作用。)(七)读文章后的体会、感想、启示这类题属于现代文阅读中的感悟类开放性试题,方法:先找全文的中心句,多研读几遍中心句,根据对中心句的理解来回答。(八)文章开头一段的某一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中间某段或句的作用,最后一段某句的作用。对于这种题型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回答:内容上和结构上开头或开头某句:从结构上来说,是落笔点题,点明文章的中心,开门见山,总领全文,或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从内容上来说,是为下文作铺垫和衬托,为后面*****内容的描写打下伏笔。中间某段的问题:在结构上是起到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最后一段或某句的作用:总结全文,点明文章主旨,让人回味无穷,并与题目相照应。(九)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这需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回答,常见的有歌颂、赞美、热爱、喜爱、感动、高兴、渴望、震撼、眷念、惆怅、淡淡的忧愁、惋惜、思念(怀念)故乡和亲人、或者是厌倦、憎恶、痛苦、惭愧、内疚、痛恨、伤心、悲痛、遗憾等。一般作者的情感可以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来的,有的也许写得比较含蓄,有的是直抒胸臆。(十)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人物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肖像描写和细节描写描写景物描写:场面描写记叙抒情说明:说明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表达方式——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的形态、动作或景物的状态等具体特征描绘出来。一般分为人物描写或景物描写。如:被暴风雨压弯了腰的花草儿伸着懒腰,宛如风从睡梦中苏醒;偎依在花瓣、绿叶上的水珠,金光闪闪,如同珍珠闪烁着光华。表达方式——记叙把人物的经历、行为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用文字表达出来。如:麦克去看电影,他买了票走进了电影院。可是,过了一会儿,他走出来又重新买了一张票,再走进电影院。过了一分钟,麦克又走了出来,第三次走到售票处,售票小姐很惊讶地问:“你不是已经买过票了吗?为什么还要买啊?”麦克很生气地回答:“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每次走进电影院,就有一个人把我的票撕掉!”表达方式——说明用简洁的文字把事物的特征、形状、性质、用途等情况解说清楚,表达明白。说明的语言一般要求准确、浅显易懂。如:法国首都巴黎,位于法国北部巴黎盆地的中央。市内分为20个区,面积达105平方公里,人口约1000万。表达方式——抒情用饱含情感的语言文字抒发对人或对事的各种感情,作用在于使文章中的事物或人物的形象更鲜明,突出文章的主题。如:冬天,我喜欢你纯净的身躯,喜欢你严厉的性格,我要在你的怀抱中锻炼,奋斗„„你可以和春天的鲜花、夏天的麦浪和秋天的果实媲美!表达方式练习题1.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的最大快乐!(抒情)2.我自1986年到日本访问回来后即因腿伤闭门不出,“行万里路”做不到了,“读万卷书”更是我唯一的消遣。(说明)3.前天同两个女孩到西湖山中游玩(记叙)4.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描写)5.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做的玩意(议论)(十一)文中某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方法:先说是……修辞手法,然后列出体现修辞手法的句子常用的有8种,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比喻的作用:1.是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帮人加深体味;2.是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叫人便于接受;3.是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鲜明的印象。拟人的作用:可以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感受到作者对该事物的强烈感情,运用拟人表现喜爱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栩栩如生,使人倍感亲切自然;表现憎恨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丑态毕露,给人以强烈的厌恶感。夸张的作用:可以深刻地表现作者对事物的鲜明的感情态度,从而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通过对事物的形象渲染,可以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排比的作用:突出文章的中心,表达强烈奔放的情感,增强语言的气势;是提高表达效果的重要环节。还有叠词、短句使用,使文章富有节奏感,具有音韵美,读起来朗朗上口。引用的作用:引用诗句、名人故事、还有名人语言或名人著作中的有关内容,问题会有衬托了主人公的品质,突出了主人公的某种精神”。
本文标题:小学阅读题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520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