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初一社会期中复习资料
1第五单元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第一课国土与人民一、我国辽阔的疆域1.地理位置:北半球,东半球,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北温带,小部分位于低纬度、热带,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2.国土面积: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几乎与整个欧洲面积相等,居世界第三位。(世界面积前六大国: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3.陆上相邻的14个国家: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印度、尼伯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逆时针方向)隔海相望的6个国家:韩国、日本、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4.疆域四至点:最南端在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最北端在黑龙江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最西端在新疆的帕米尔高原,最东端在黑龙江——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最北、东的省区:黑龙江,最南的省区:海南;最西的省区:新疆)南北差异:冬季温差大(原因:南北纬度跨度大)东西差异:时差(原因:东西经度跨度大;跨度约60度,相差4小时)5.我国的海域:渤海(内海)、黄海、东海、南海(从北到南)两大岛屿:台湾岛(中国第一大岛)、海南岛(中国第二大岛)海岸线:全长约18000千米,北起中朝边境的鸭绿江口,南到中越边境的北仑河口。6.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及其优势特点:中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优势:其东部濒临海洋(太平洋),气候湿润,有利于农业生产;沿海有许多优良港湾,利于与各国海上往来和发展海洋事业。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通过陆上交通可与中亚、西亚、欧洲各国往来。此外,幅员辽阔的国土,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也为中国社会进步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7.从海陆疆域方面来看,中、英、美、蒙古的不同(相同)之处:(1)中美:都海陆兼备。但美国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中国西靠亚欧大陆,东临太平洋;(2)英国:海洋国家;(3)蒙古:内陆国家二、行政区划1.三级行政区划: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市)、乡(镇)2.省级行政单位(34个):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两个特别行政区。4个直辖市:北京、天津、上海、重庆2个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5个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3.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省会)、轮廓、位置(书本P7,图册P4-5)4.我国省级行政区之最:(全品P7课本P7)三、众多的人口1.人口概况: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2010年统计数据已达13.7亿,约占世界人口的20%;是世界上人口密度较高的国家,平均每平方千米的土地上约住着143人,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的三倍。2.人口分布特点:分布很不均匀。3.人口分布地理界线:黑河——腾冲,该线以东人口稠密,该线以西人口稀疏。4.多民族的大家庭(1)组成:中国有56个民族——汉族(占全国人口91.5%)和55个少数民族占全国人口8.5%)(2)各民族分布特点:“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2(汉族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在西南、西北和东北的边疆地区)第二课山川秀美1.我国地形的特点:①地形种类复杂多样;②山区面积广大;③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逐级降低,大致呈三级阶梯。2.我国主要地形:三大平原:东北平原(最大的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大高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特点:书本P12)三大丘陵:山东丘陵,辽东丘陵,东南丘陵(包括江南丘陵,两广丘陵以及浙闽丘陵)四大盆地:柴达木盆地(地势最高);塔里木盆地(面积最大);准葛尔盆地(纬度最高);四川盆地(四大盆地中地势最低)。主要山脉(三纵三横一弧):书本P11,社会图册P10-11)3.三级阶梯:平均海拔地形类型主要地形单元第一级阶梯4000米以上高原、盆地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第二级阶梯1000—2000米高原、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第三级阶梯500米以下平原、丘陵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4.西高东低呈阶梯状的地势特点对我国有什么的影响?有利海洋湿润气流的深入,东部气候湿润宜人;大多数河流自西向东流,方便了东西交通;使我国河流蕴藏的水能资源非常丰富;人口与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地区等。5.我国气候特点: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6.季风气候的特点:雨热同期;不稳定性。7.我国主要气候类型、特点及其分布:见课本P14、全品P168.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气候——季风气候:季风源地风向性质夏季风太平洋印度洋偏南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温暖湿润冬季风西伯利亚蒙古偏北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寒冷干燥9.季风的影响:有利影响:提供了有利于生产和生活的优越条件,雨热同期的特点有利于农业发展。不利影响:季风的不稳定性会造成自然灾害(旱涝灾害);夏季风来得早、退得迟,易形成涝灾;来得迟、退得早,易形成旱灾。注:夏季风强——南旱北涝,夏季风弱——南涝北旱10.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脉311.黄河长江比较项目长江黄河源头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冬雪山巴颜喀拉山北麓入海东海渤海干流长度6300千米第一大河5400千米第二长河流经省区青、川、藏、滇、渝、鄂、湘、赣、皖、苏、沪(11个)青、川、甘、宁、内蒙古、晋、陕、豫、鲁(9个)上、中、下各段划分宜昌(湖北省)湖口(江西省)河口(内蒙古自治区)桃花峪(河南省)水文特征上游:峡谷多,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上游: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中游:河道弯曲,湖泊众多中游:含沙量大下游:江阔水深,航运便利下游:“地上河”主要支流上游: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中游:汉江、湘江、赣江上游:洮河、湟水中游:汾河、渭河主要水利工程上游:三峡工程、葛洲坝都江堰(古代水利工程)上游:龙羊峡、刘家峡、青铜峡中游:三门峡、小浪底流经的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横断山脉、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巫山、长江中下游平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主要景观古代水利工程——都江堰、著名峡谷——虎跳峡、三峡工程“黄河第一坝”——龙羊峡大坝、“塞上江南”——宁夏平原、壶口瀑布、开封附近的“悬河”危害长江流域降水丰沛,干流水量大,容易造成洪涝灾害中游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一条河流;黄河下游“地上河”原因①长江流域降水丰沛,干流水量大,再加上很多地方地势低平,雨季很容易造成洪涝灾害。②人们长期不合理地占用河道、围湖造田,使河流、湖泊的泄洪能力大大降低③中上游乱砍滥伐①黄土高原土质疏松,降水集中在夏季②乱砍滥伐,植被破坏严重,使得水土流失严重③水土流失不仅使土壤失去了大量的养分,而且泥沙淤积在河床,使下游河床不断抬高并高出地面,成为“地上河”。如何治理加固江防大堤;合理兴建水利工程,疏浚河道;中上游禁止乱砍滥伐,保持生态平衡加强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是治理黄河的根本;植树造林,退耕还林,以保持水土,减少水土流失;治沙,加固大堤。历史地位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都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是世界著名的古代文明发祥地。4第三课地域差异显著1.我国四大地理分区: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2.我国南方与北方的范围:东部季风区,以秦岭—淮河为分界线3.南、北方两地的差异:区域内容习惯上以秦岭—淮河为界,大体上将东部季风区划分为北方和南方北方(秦岭—淮河以北)南方(秦岭—淮河以南)生活习惯差异民居特色注重防寒保暖注重通风、散热、防雨饮食习惯喜吃面食喜吃米饭交通工具陆路交通公路、铁路和水运气候差异气温差异气温带温带气候,比较干燥亚热带和热带气候,比较湿润1月均温低于00c(<00c)高于00c(>00c)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冬季气温自南向北降低,南北温差很大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南北温差不大,全国普遍高温降水差异年降水量少于800毫米(<800mm)多于800毫米(>800mm)年降水量分布规律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农业生产差异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玉米水稻主要经济作物花生、大豆、甜菜油菜、甘蔗、橡胶、油棕耕地类型旱地水田耕作制度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一年两熟甚至三熟河流水文及内河航运的差异河流少,水量小,冬季结冰,不利于航运河湖众多,水量大,冬季普遍不结冰,便于航运地形南方地区多丘陵北方地区多平原主要能源资源的差异煤、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水资源短缺煤、石油、天然气资源短缺,水资源丰富4.南北方差异的形成:与所处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其中,气候因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5、东部和西部各自在经济发展方面的优势:东部西部经济发展的优势自然条件优越(平原广阔,气候湿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农业。交通通信教育发达,城市众多,人才资源丰富,为工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草场资源丰富,牧业生产发达;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广袤的土地、壮美的山川、丰富的矿产和能源资源、独特的民族风情、灿烂的历史文化(丰富的旅游资源)经济发展的劣势矿产和能源资源短缺,严重的工业污染困扰着东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和沙漠化严重,大部分地区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较差。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在资金、技术、人才、市场、交通等社会经济条件方面差距较大南北方交流与互补南水北调工程东西部交流与互补西气东输工程、西电东送工程、西煤东运等55、东部和西部的差异:东部西部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以高原、山地和盆地为主自然环境气候比较温暖湿润(季风气候)比较干燥(温带大陆、高原山地气候)河流河流众多河流较少土地利用主要以耕地和林地为主,适合发展种植业和林业主要以草原和荒漠为主,比较适合发展畜牧业交通运输交通线路比较密集,水运、公路、铁路,航空等都非常发达以铁路运输为主,交通线路比较单一人口密度稠密(以汉族为主)稀疏(以少数民族为主)城市分布多且密集少且稀疏第六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第一课北方地区一、红松之乡——小兴安岭1.东北三省:北方地区中北部的三个省(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蕴藏着丰富的森林、农业、矿产和水利等资源,其中以广袤的原始森林资源最为珍贵。2.小兴安岭:位于黑龙江省中北部,是我国著名的林区。这里有亚洲面积最大的红松原始森林。黑龙江省伊春市有“红松故乡”之称。3.小兴安岭地区的地形、气候自然条件与当地植被的关系:(1)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特点是夏季温暖湿润,冬季寒冷蒸发量小,总体比较湿润,适合针叶林生长。(2)地形:山地地形,适宜针叶林的生长。5.北方地区森林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1)面临问题:由于对森林长期过量开采,森林资源集聚减少。加上人们对林下的野生菌和药材进行毁灭性的挖掘,对林区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破坏,可见,东北林区森林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原因造成的。(2)恢复和发展东北林区的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平衡的主要措施和途径有:①寻找新的生产方式,抚育并合理的经营与管理森林,模仿森林的自然发育过程来采伐森林,采伐与培育相结合(木材产品的身份证FSC标志:表明来自经营良好的林区);②实现林业资源经济转型,如开发森林食品,森林旅游和木材深加工等,实现保护森林资源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目标;③设立自然保护区: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等;④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来保护森林资源;6.小兴安岭山区的生产特色:利用丰富的森林资源,发展林业。林区通过铁路、公路及水路将木材运往全国各地,作为我国重要的木材基地,为我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二、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1.地理位置: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脉,西到乌鞘岭,北抵长城,南连秦岭,是世界上黄土覆盖面积最大的高原。2.黄土高原所跨的主要省、自治区: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和河南、河北。3.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沟壑纵横、支离破碎;黄土覆盖面积大,土层深厚4.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湿润炎热),冬季寒冷干燥。【从温度带看,属于北温带;从季风区与非季风区来看,属于季风区。黄土高原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旱涝灾害,造成该灾害的自然原因是季风6的不稳定性(降水随季节变化大,集中于夏季且多暴雨
本文标题:初一社会期中复习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534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