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初三年级化学试题及答案(4)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梁丰初级中学寒假作业1班级姓名月日前完成用时分得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A)1.将家庭中常用的四种调味品分别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醋B.蔗糖C.花生油D.食盐B)2.向20℃的饱和澄清石灰水(甲溶液)中投入适量的氧化钙粉末,充分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溶液温度未冷却到20℃时,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B.溶液温度未冷却到20℃时,溶质质量分数比甲溶液大C.溶液温度恢复到20℃时,溶液质量比甲溶液小D.溶液温度恢复到20℃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和甲溶液的相等A)3.下列洗涤方法中,利用乳化原理的是()A.用食醋除水垢B.用稀盐酸除铁锈C.用汽油清洗油渍D.用洗洁精清洗油污B)4.欲将粗盐提纯并用所得粗盐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粗盐过滤时,用玻璃棒搅拌加快过滤的速度B.蒸发滤液时,待蒸发皿中滤液蒸干时停止加热C.配制溶液需要经过计算、称量、溶解、装瓶、贴标签等步骤D.配制溶液时必须使用的仪器有托盘天平、酒精灯、量筒、烧杯、玻璃棒等A)5.下列有关溶液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煮沸的咸汤比煮沸的水温度高B.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C.食盐水能导电是因为食盐水中含有较多能自由移动的离子D.消除路面卜的积雪可撒此盐,使冰雪较怏融化B)6.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蔗糖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B.硝酸钾在20℃时溶解度是31.6g,则100g硝酸钾溶液中含有硝酸钾31.6gC.在鱼池中设立水泵,把水喷向空中可以增加水中氧气的溶解量D.冷却或蒸发溶剂都能使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达到饱和A)7.衣服上沾有碘很难洗净。由下表分析,在家除去碘污渍最好选用()A.水B.苯C.汽油D.碘酒A)8.夏日里想随时喝到凉爽的饮料,可以自制化学“冰箱”,即把一种化学试剂放入一定量的水中,就可以形成一种低温小环境。这种试剂可以是下列物质中的()A.食盐B.蔗糖C.硝酸铵D.熟石灰初二年级数学寒假作业(4)出卷人:沈冬云审核人:赵冬敏家长签名: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梁丰初级中学寒假作业2B)9.(2012.镇江)如图为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30℃时,氯化铵、硫酸钠的溶解度相等B.氯化铵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将60℃的硫酸钠饱和溶液降温至40℃,有晶体析出D.在30~70℃范围内,硫酸钠饱和溶液在40℃时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B)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B.在溶液里进行的化学反应,通常是比较快的C.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气体或液体D.析出晶体后的溶液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B)11.某同学用25℃的水溶解一定量的NaCl,充分搅拌后发现杯底还有部分NaCl晶体没有溶解,然后该同学又用酒精灯加热至60℃,固体全部溶解。那么在加热前后,以下各量没有发生改变的是()A.NaCl的溶解度B.溶质的质量C.溶剂的质量D.溶质的质量分数B)12.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时,不会引起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小的是()A.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B.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的蒸馏水润洗C.氯化钠晶体不纯D.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溅出B)13.向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逐渐加入氯化钠固体,边加边搅拌,下图中关系变化正确的是()C)14.在去瓤的新鲜冬瓜内盛有5%的NaCl溶液,现将一木块放入此溶液中,木块处于漂浮状态,木块露出水面高h(如图),过一天后的h与原来相比(不考虑水的蒸发现象)()A.变大B.变小C.不变D.不能确定C)15.(2012.南京)下表是NaCl、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梁丰初级中学寒假作业3据此数据,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在20~30℃温度范围内会相交B.在60℃时,KNO3的饱和溶液105g加入95g水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7.5%C.在20℃时,NaCl和KNO3固体各35g分别加入两只各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均不能形成饱和溶液D.从含有少量NaCl的KNO3饱和溶液中得到较多的KNO3晶体,通常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填空题(每空2分,共46分)B)16.写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1)一定量的铁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后形成的溶液_______。(2)碘酒_______。(3)一定量的铁放入过量硫酸铜溶液充分反应后形成的溶液_______、。A)17.小丽非常喜欢学习化学,并乐于活用化学知识。请你试着和小丽一起去体会活用化学知识的快乐。(1)小丽放学一进家门就闻到了饭菜的香味,这证实了分子_______的性质。(2)小丽注意到汽水在没有开盖以前几乎看不到气泡,但打开瓶盖之后却有大量气泡冒出,这说明了气体的溶解度_______。(3)小丽经常帮妈妈洗碗,她每次都能很容易地把“油乎乎”的菜盘洗干净,请你猜猜,她可能在水中加了什么?______________。B)18.有以下四种方法:A.加热;B.蒸馏;C.结晶;D.过滤。用序号填空:(1)除去水中混有的少量食盐应采用_____。(2)除去石灰水中混有的碳酸钙沉淀应采用_____。(3)除去硝酸钾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钠应采用_______。(4)除去硫酸钠中混有的碳铵和碘(其中NH4HCO3△NH3↑+H2O+CO2↑,碘易升华)应采用_______。B)19.右图为NaCl、KNO3的溶解度曲线(水的密度约为1g/cm3)。(1)20℃时,KNO3的溶解度是_______g,以下实验中:x、y、z中为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2)若使NaCl溶液由不饱和变为饱和溶液,一般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或_______。(3)除去KNO3固体中混有的少量NaCl,提纯的步骤是:加水溶解、_______、_______,然后过滤、洗涤、干燥。C)20.如图是A、B、C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1)t1℃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_______;(2)t2℃时,将C物质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有_______(填一种);(3)小明同学欲在t1℃时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25%的A溶液,你认为他能否成功?_______。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梁丰初级中学寒假作业4B)21.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_______℃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加水溶解配制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为:甲_______乙(填“”、“”或“=”)。(3)把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下同)。A.溶剂的质量一定变小B.溶质的质量可能不变C.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D.溶液的质量一定变大E.该饱和溶液还可以溶解其他物质(4)通常情况下,在实验室用固体甲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甲溶液,需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带砝码盒)、烧杯和_______。A.酒精灯B.药匙C.玻璃棒D.漏斗E.铁架台F.量筒G.胶头滴管三、实验探究(共10分)C)22.苯甲酸是一种食品防腐剂,它是一种片状晶体,在水中溶解度如下表:某同学为了提取苯甲酸样品(其中含泥沙等难溶于水的杂质),进行了实验:(1)取样品约1g放入烧杯中,加入50mL蒸馏水充分搅拌,发现样品几乎不溶解,原因是_______。(2)将烧杯放在石棉网上加热,待样品充分溶解后,再加少量蒸馏水,然后趁热过滤,趁热过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3)将所得滤液_______,使苯甲酸以晶体形式析出,然后过滤得纯净的苯甲酸晶体。四、分析计算(共14分)C)23.(2012.潍坊)某同学模拟工业炼铁原理,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取8g氧化铁,通入足量一氧化碳,充分反应后,冷却,将玻璃管中的固体移人盛有49g硫酸溶液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1)该同学首先按如图所示装配好仪器,检查了气密性并装好仪器,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只写一步即可)。(2)计算硫酸溶液的质量分数(要求写出计算推理过程)。作业反思:(作业质量总体评价是,错误原因是什么?订正过程中还存在什么困惑?如何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梁丰初级中学寒假作业5初二年级数学寒假作业(4)参考答案1—15CBDCBBCCCACDBBC16.(1)FeCl2(2)I2(3)CuSO4FeSO417.(1)不断运动(2)随压强减小而减小(3)洗洁精(或纯碱等)18.(1)B(2)D(3)C(4)A19.(1)31.6y(2)蒸发溶剂至饱和加氯化钠固体至不再溶解(3)蒸发浓缩降温结晶20.(1)B(2)降温(或加水)(3)不能成功21.(1)t1(2)(3)BE(4)BCFG22.(1)常温下苯甲酸的溶解度太小(2)温度较高时,苯甲酸的溶解度变大,此时苯甲酸全部溶解,若冷却再过滤,会有大量苯甲酸结晶析出,仍然无法与杂质分开(3)降温23.(1)先通一段时间的一氧化碳(2)20%作业反思:(作业质量总体评价是,错误原因是什么?订正过程中还存在什么困惑?如何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本文标题:初三年级化学试题及答案(4)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549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