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初三政治总复习教程(七)
1初三政治总复习教程(七)一、本讲教学内容:第十三课公民在政治生活中享有重要权利第十四课维护祖国统一保卫国家安全二、知识结构(一)公民在政治生活中享有重要权利我国公民依法享有的基本政治自由权利我国公民的政有利于人民充分表达意愿,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治自由权利政治自由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体现有利于公民充分行使监督权有利于民族团结、国家安定公民应依法行使政治自由权利我国公民依法享有选是人民参加国家管理的一项最基本的政治权利举权和被选举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具有平等性、普遍性特点依法行使选举权直接选举的法定程序我国公民的选举国家为选举提供了物质法律保障权和被选举权批评权的含义我国公民依法享有批评权公民批评权的作用建议权的含义我国公民依法享有建议权公民行使建议权的作用(二)维护祖国统一保卫国家安全维护国家主权独立国家主权的含义维护国家统一同侵犯国家主权的行为作斗争公民有维护国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国家领土的含义家统一的义务同侵犯国家领土的行为作斗争完成国家统一大业实现祖国统一是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为实现祖国统一而奋斗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民族平等我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我国保障各民族的合法权益是事业胜利的保证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是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维护民族团结各族人民同心同德才能实现共同进步和中华民族的复兴树立民族团结意识,自学维护民族团结公民有维护国家各民族互助是各民族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落后民族团结的义务共同繁荣的需要少数民族地区域辽阔、资源丰富树立民族互助观念,加强民族交往,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正确处理民族关系问题国际敌对势力的影响及挑唆同破坏民族团结妨害民族团结的因素国内极少数民族分裂分子的破坏活动的行为作斗争民族偏见的存在,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的影响坚决同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行为作斗争它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保证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它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2利益的意义它是热爱祖国的具体表现国家安全的含义维护国家安全国家安全的地位维护国家安全、维护国家安全的措施荣誉和利益国家荣誉的含义维护国家荣誉国家荣誉的地位公民有维护国家安全、维护国家荣誉的措施荣誉和利益的义务国家利益的含义维护国家利益国家利益的地位维护国家利益的措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公民的光荣义务中国人民解放军我国的人民武装力量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民兵是公民的神圣职责我国兵役制度义务兵和志愿兵相结合民兵和预备役相结合保卫国家安全,抵抗外来侵略依法服兵役的意义是保卫祖国、抵抗侵略的实际行动是每个适龄公民应当履行的神圣义务我国《兵役法》对平时征集对象的规定我国《兵役法》对服现役和预备役的规定公民应自觉履行我国《兵役法》对高等院校和高级中学学生进行军事训练服兵役的义务的规定是公民发行服兵役义务的一种形式学生参加军训的增强了随时准备保卫祖国的观念重要意义懂得了一些基本的军事知识,扩大了知识领域增强组织纪律性,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确立报国之志,积极拥军优属三、学习内容及能力要求第十三课公民在政治生活中享有重要权利识记: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的基本政治自由权利理解:⑴简要说明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人民参加国家管理的一项最基本的政治权利。⑵列举实例,表明公民行使批评权和建议权有利于监督国家机关的工作。]]运用:在收集有关资料或调查的基础上,经过讨论,共同草拟一份对有关部门工作的批评或建议。第十四维护祖国统一保卫国家安全(一)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1、维护国家统一识记:⑴维护国家统一是指维护国家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坚持同破坏国家统一的行为作斗争。维护国家统一是公民的基本义务。⑵国家主权是指国家独立自主的处理自己的内外事务,管理自己国家的权力。⑶国家领土是国家和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没有领土国家就不能存在,人民就无法生活。2、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识记: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人国人民的共同心愿,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二)公民有维护国家各民族团结的义务1、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是我们事业胜利的保证3识记:⑴维护民族团结是公民的基本义务。⑵公民有责任维护各民族之间的平等、团结,为各民族的共同繁荣作贡献。理解:维护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2、民族互助是各民族共同繁荣的需要理解:民族互助的重要性。3、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作斗争识记:⑴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正确处理民族关系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⑵坚决同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作斗争。理解:妨害民族团结的因素有哪些?(三)公民有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1、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识记:⑴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公民的基本义务。⑵国家安全的含义:国家安全是指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不受侵犯,国家的机密不被盗窃、泄露和出卖,社会秩序不被破坏。⑶国家秘密的含义:国家秘密是指国家安全和利益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于一定范围的人知悉的事项。⑷《宪法》规定:公民有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⑸国家的荣誉包括国家的尊严不受侵犯,国家的名誉不受侮辱,国家的荣誉不受玷污。⑹国家利益的内容包括政治、经济、安全等各个方面的利益。理解:⑴国家安全的地位。⑵维护国家安全的措施。⑶国家荣誉的地位。⑷维护国家荣誉的措施。⑸国家利益的地位。⑹维护国家利益的措施。2、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每人公民的神圣职责识记:⑴《宪法》规定: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公民的光荣义务。⑵我国人民武装力量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组成的。⑶我国的兵役制度是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⑷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公民的神圣职责。3、公民应自觉履行服兵役的义务识记: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公民的光荣义务。理解:⑴依法服兵役的意义。⑵我国《兵役法》对平时征集对象的规定。⑶我国《兵役法》对服现役和服预备役的规定。⑷学生参加军训的重要意义。运用:根据兵役法的规定,设计并组织一次拥军优属的活动。四、学习方法指导1、对我国《宪法》规定的政治权利和政治自由要有全面认识2、要划清依法先行使政治权利和政治自由与极端民主化、无政府主义界限。3、要全面认识公民应履行的政治义务,包括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4、要了解《兵役法》的有关规定。五、典型例题讲评1、不定项选择题4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B凡是被判刑的犯罪分子,都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C未受过任何文化教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D公民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不受财产状况限制。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对“行使选举权利资格‘掌握的准确程度’”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序、财产状况、居住年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据此,选D舍AC是很明确的,困难在于对B的取舍上,有同学认为,凡是判了刑的一定是被剥夺了政治权利的。因此以为B也应入选。其实,判刑和剥夺政治权利不能完全等同。剥夺政治权利是一种附加刑,对某种犯罪应当或者可以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对某种犯罪则可以不附加。没有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在主刑执行期间是享有政治权利的。因此,认为凡是判了刑的犯罪分子都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错误的。2、判断说明题:言论自由就是自由言论,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分析: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仔细审题,认真思考,领会题意,联系所学知识,弄清命题的实质,作出正确的判断,表明自己的观点,说明命题的观点是正确还是错误的,准确判断是说理的基础,因而,判断正误要慎重。然后是说明理由,如果命题的观点是正确的,要阐述为什么是正确的,它符合什么基本原理等;如果命题的观点是错误的,要分析为什么是错误的,要分析为什么是错误的,违背了什么基本原理等。有时还要指出错误的实质和危害,表明自己的态度。答案:⑴这种观点是错误的。⑵言论自由,是指公民有通过语言表达意思的自由,但言论自由,不是无限制的绝对自由,滥用言论自由损害国家的、社会的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权益,是法律所不能允许的。⑶持这种观点的人,在思想上是危险的,在行动上也是有害的。巩固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在我国,公民参加国家管理的一项最基本的政治权利是()A批评建议权B人身自由权C选举权和被选举权D受教育权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享有的政治自由权利是()①选举的权利②集会游行示威自由③言论出版结社自由④批评建议权A①③B①④C①②D②③3、在我国,民主政治的基础是()A政治自由B言论出版自由C游行示威自由D结社自由4、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因此,我国公民都有()的义务A受教育B依法服兵役C依法纳税D保守国家秘密5、我国兵役法现定,凡当年满()的男性公民都应当在当年的9月30日以前,到所在地的兵役机关进行兵役登记A16周岁B20周岁C18周岁D22周岁6、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许多的政治权利,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享有法律现定的政治权利,其中,下列不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有()A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但是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上的人B不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但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上工作的人C年满18周岁的我国公民5D依法被判处有期徒刑,但是,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7、在一个餐馆,几个就餐的中年人在吃饭的时候,利用等待上饭莱的机会,对刚刚召开的两会展开讨论。他们是在行使()A批评建议的权利B结社自由的权利C集会自由的权利D言论自由的权利8、《宪法》规定的维护祖国统一的义务是指()A公民有责任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B公民要坚决同破坏国家统一的行为作斗争C公民维护国家政权的统一D公民有责任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坚决同破坏国家统一的行为作斗争9、一个国家和人民在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A国家的领土B国家的主权C国家的领空D国家的生态环境10、对国家领土的任何侵犯都是()A对国家荣誉的侵犯B对国家性质的侵犯C对国家统一的侵犯D对国家主权的侵犯11、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和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A民族平等、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B民族压迫和民族剥削的原则C民族歧视和民族同化的原则D民族矛盾和民族分裂的原则12、我国56个民族的总称是()A汉族B中华民族C蒙古族D藏族13、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于一定范围内的人知悉的事项,称为()A国家安全B国家荣誉C国家秘密D国家元首14、我国《兵役法》规定:高等院校和高级中学的学生在就学期必须接受()A基本形体训练B基本军事训练C基本体能训练D基本语言训练15、据有关部门统计,1997年全国有各种协会、研究会、基金会、联合会、联谊会等各种社团两千多个,它们都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自主地开展活动,这一事实表明我国公民享有()A结社自由B集会自由C出版自由D言论自由16、人民代表大会的产生是由()A投的票数多于投票人数当选B选票所选的人数多于规定应选的代表人数当选C侯选人获得参加选举选民过半数选票的当选D侯选人获得参加选举选民多数选票的当选17、全国人民代表的选举,如果遇到不能选举的非常情况,由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多数通过可以推迟选举A三分之二以上B三分之二C二分之一以上D二分之一18、根据我国《选举法》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和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工作由()来主持A同级选举委员会B同级人大常委会C同级人民代表大会D同级人民政协19、国家独立自主地处理自己的内外事务,管理自己国家的权力,称为()A国家地位B国家利益C国家安全D国家主权20、代表着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和长远利益,是全国人民共同利益集中体现的是()A国家经济B国家机关C国家利益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二、不定项选择题1、行使批评权的正确渠道有()6A通过各级政府部门、信访办公室B市长信箱、市长热线C通过人民代表提出批评意见D通过报纸、杂志等新闻媒体来曝光2、我国实行直接选举的范围是()A省、县人大代表B乡、民族乡、镇人大代表C县、不
本文标题:初三政治总复习教程(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549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