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汽车理论 > 初三模拟历史试题与答案
12012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历史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2008.4题号一二总分21222324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把答案字母代号填写在下表内)题号12345678910得分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1.在某市构建和谐社会座谈会上,有几位专家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孔子,这是基于孔子A.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B.编订中国古代文献C.注重人的全面发展D.提出“仁”的政治主张2.币制改革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事。下列货币在历史上广泛流通的先后顺序是①②③④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③①②④D.③①④②3.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潍坊历史上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农学家是A.晏婴B.贾思勰C.刘墉D.张择端4.2008年3月以来,达赖藏独势力在国内外频繁活动,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西藏正式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个行政区域始于A.唐朝B.宋朝C.元朝D.清朝5.“板桥酒”这一商标的命名,源于潍坊历史名人郑板桥。郑板桥生活的时代是座号得分评卷人2A.明朝初期B.明朝末期C.清朝前期D.清朝后期6.2008年热播的电视连续剧《闯关东》中有一个宣传队到关东村镇宣传并当场为新青年剪辫子的情节。该故事情节发生的历史背景应是A.辛亥革命爆发B.五四运动发生C.新文化运动兴起D.九一八事变发生7.随着第29届奥运会的临近,北京已经成为全世界瞩目的焦点。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北京发生的推动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重大历史事件是①戊戌变法②辛亥革命③新文化运动④五四运动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8.右图是解放战争中某著名战役总前委的合影。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判定,该战役是A.淮海战役B.渡江战役C.平津战役D.辽沈战役9.今年是纪念潍县解放60周年。潍县攻坚战胜利的意义有①使山东解放区连成一片②为解放济南和青岛创造了条件③预示着战略大决战的时机成熟④为以后接管大中城市提供了经验A.①②B.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10.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A.“求同存异”B.“和平共处”C.“改革开放”D.“一国两制”11.周恩来下列外交活动都产生了重大国际影响,其先后顺序是①周恩来在万隆②周恩来在机场迎接③周恩来与印度总理④周恩来接见美国会议上发言来访的尼克松尼赫鲁举行会谈乒乓球代表团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③①②④D.③①④②12.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乡”、今天的“中国印染名城”是A.安丘B.诸城C.临朐D.昌邑13.罗马以军事扩张立国,它与伽太基进行的长达110多年的争霸战争被称为A.布匿战争B.希波战争C.亚历山大东征D.波罗奔尼撒战争14.下列关于世界“之最”的说法,正确的有①文艺复兴发端于意大利②世界上第一部成文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诞生在法国③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④苏联成功地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15.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国家应积极干预经济生活,增加有效需求,以防止新的经济危机的发生。”下列选项与该主张最为贴切的是A.新经济政策B.罗斯福新政C.斯大林模式D.明治维新16.下列关于当前国际形势的表述,正确的是3①同国际恐怖主义斗争是当今世界的主题②霸权主义仍然是世界和平的主要威胁③世界格局多极化顺利发展④经济全球化进程不可阻挡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人类社会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尽管每次科技革命的特点不同,但都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回答第17—19题17.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科技革命,它是用机器生产系统地取代手工劳动的过程。工业革命开始于下列哪个图示的发明ABCD18.空间技术的发明和应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标志之一。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时间及标志是A.1964年10月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B.1967年6月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C.1970年4月成功发射首颗人造地球卫星D.2007年10月成功发射首颗探月卫星19.相对于前两次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最大的一个特点是A.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B.加强了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C.国家之间的发展不平衡性加剧D.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时间大大缩短20.潍坊国际风筝会期间,在寿光同时进行的盛会是A.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B.北方绿化苗木博览会C.鲁台经贸洽谈会D.花卉博览交易会二、非选择题(第21题15分,第22题11分,第23题18分,第24题16分,共60分)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朝统一后,官员王绾等建议说:如今六国刚亡,燕、齐、荆(楚)处于僻远之地,如不分封建国,谁去管理?臣等请陛下分封诸位皇子为王。李斯说:只能建立郡县,而绝对不能封王。至于皇子和众位功臣,国家从赋税中拿出钱财重重给予赏赐就可以了。周青臣说:把诸侯国变成郡县,人人都可安居乐业,避免战争祸患,皇帝的江山可以传之万世。淳于越说:殷、周王国绵延千余年,是因为将王室的子弟和功臣分封为诸侯国作为依靠,若废分封,置郡县,一旦发生大臣篡权之事,将无以自救。最终,秦始皇采纳李斯等人的意见,作出了决策。为了加强思想统治,秦始皇下令烧毁六国的史书和民间收藏的诸子百家著作,百姓只可以保留秦国的史书和医药、占卜、种树之类的书籍;如有人再谈论儒家诗书,就判处死刑。此后,还有一些儒生和方士批评他的治国政策,被他活埋。得分评卷人4(1)下列结论均是正确的。请你仔细阅读材料,如果该结论是从材料一中得出的,请在括号中划上“√”;如果是材料一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中划上“×”。(5分)①秦朝统一后,国家应该实行郡县制还是分封制,人们持不同意见。()②秦始皇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③秦朝建立后,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始皇帝很重视军权集中。()④为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⑤秦始皇好大喜功,穷奢极欲,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为他建造宫殿和陵墓。()材料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诗人李白的诗句)“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诗人胡曾的诗句)(2)材料二中“秦王”、“秦皇”指的都是谁?两位诗人对他的评价情感是否一样?(3分)(3)材料二中“防胡万里城”的诗句反映了哪一史实?(2分)(4)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秦王”为什么能够“扫六合”?“扫六合”有什么历史意义?(5分)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19世纪研究资本主义的思想家中,有两个特殊的德国人,他们不像其他思想家那样研究如何改善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而是研究如何推翻资本主义,使人类进入到一个更高、更理想的社会,他们把这种研究的理论成果称之为“科学社会主义”,并在《共产党宣言》中给予了明确的阐述。他们是时代风云中的两颗巨星,为人类开辟了一个为建立共产主义社会而奋斗的新时代。材料二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近一百六十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同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1)材料一中的“两颗巨星”指的是谁?(2分)得分评卷人5(2)据材料一、二,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最初名称、诞生的标志以及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意义。(5分)(3)据材料二并联系所学知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先后形成了哪些重大思想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什么?(4分)23.下面是一位同学绘制的两个国家的年代尺,读后回答问题。材料一:1868年1894年1931年1937年1945年明治维新无条件投降材料二:1775年1861年1933年1947年独立战争罗斯福新政(1)根据已给出的内容可以判断材料一、二分别是哪国的历史?(2分)这两个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途径有何不同?(4分)(2)将材料一所示年代尺中1894年、1931年和1937年发生的与中国有关的历史事件补充完整。(3分)(3)指出材料二所示年代尺中1861年、1947年发生的重大事件。(2分)(4)假如你生活在19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末去材料一所示的国得分评卷人6家留学。请你写一段文字描述这个国家在你留学期间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上所发生的重大变化,并谈谈对中国的启示。(7分)24.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都是在时代呼唤下的伟大社会实践活动。请结合所学知识,探究回答有关改革的如下问题:(1)下面四位伟大人物,被称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的是。(2分)ABCD(2)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标志事件是;开辟了道路,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之一。(4分)(3)历史上有许多改革不是补偏救弊的局部调整,而是推动社会转型的全面变革,例如世界近代史上的。有些改革同时又是思想解放运动,例如中国近代史上的。(4分)(4)如果你们班准备编辑以“改革与社会发展”为主题的历史手抄报,让你完成其中“感悟改革”的栏目,请结合中外历史上重大改革留给人们的启示,把你感受最深的写出来,完成这一栏目。(要求:不得摘抄本题中已有的结论;感受至少写出两条,不少于40字)(6分)得分评卷人72012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历史题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2008.4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D2.B3.B4.C5.C6.A7.B8.A9.C10.D11.D12.D13.A14.B15.B16.B17.C18.C19.D20.A二、非选择题(第21题15分,第22题11分,第23题18分,第24题16分,共60分)21.答案要点:(1)①√;②√;③×;④√;⑤×。(5分)(2)秦始皇(赢政)。(1分)不一样,李白的情感是褒扬,胡曾的情感却是贬责。(2分)(3)秦朝为了抗御匈奴,修筑“万里长城”。(2分)(4)原因:秦国在商鞅变法后的日益强大;采取了正确的兼并策略;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3分,答出其意即可)意义:结束了长期以来分立混战局面,实现了国家的统一;有利于人民安居乐业和社会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2分,答出一点且符合其意即可)22.答案要点:(1)马克思、恩格斯。(2分)(2)名称:科学社会主义。(1分)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2分)意义:为国际工人运动树立了伟大的战斗旗帜;国际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开辟了一个为建立共产主义社会而奋斗的新时代;开辟了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2分,答出符合其意的一点即可)(3)思想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3分)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分)23.答案要点:(1)分别是日本、美国。(2分)不同途径:日本通过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美国经过两次资产阶级革命。(4分)(2)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7年: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3分)(3)1861年:南北战争(内战)。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或推出“马歇尔计划”,或开始推行“冷战”政策)。(2分)(4)重大变化要结合明治维新的内容来写,四个方面各答出其中一个要点即可。政治上:废藩置县;设立府、道、都、县,由中央政府任免知事;取消武士特权;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上:殖产兴业;引进西方先进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废除封建土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实行滴水8改革,全国统一征收地税。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皇军);建立警察制度。文化上:提倡“文明开化”;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发展现代教育);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4分)启示:顺应历史潮流;向西方学习;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发展现代教育;扶植民族工业;反帝反封建;实行改革开放等。(3分,言之有理,答出两点即可)24.答案要点:(1)C。(2分)(2)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4分)(3)明治维新(或俄国1861年改
本文标题:初三模拟历史试题与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552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