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机械/模具设计 > 初三物理专题功和机械能知识答案
1初三物理专题:功和机械能【本讲主要内容】专题:功和机械能1、理解力臂的概念,正确地在图上画出力臂,或根据题目所给条件判断哪一个是力臂。2、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应用3、定滑轮、动滑轮及滑轮组的作用4、功、功率的概念5、功的原理6、机械效率—知道有用功、额外功、总功和机械效率7、动能、势能的概念及机械能的概念8、动能和势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知识掌握】【知识点精析】一、杠杆:1、定义: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说明:①杠杆可直可曲,形状任意。②有些情况下,可将杠杆实际转一下,来帮助确定支点。如:鱼杆、铁锹。2、五要素——组成杠杆示意图。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字母O表示。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1表示。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2表示。说明:动力、阻力都是杠杆的受力,所以作用点在杠杆上。动力、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但它们使杠杆的转动的方向相反。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1表示。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2表示。画力臂方法:⑴找支点O;⑵画力的作用线(虚线);⑶画力臂(虚线,过支点垂直力的作用线作垂线);⑷标力臂(大括号)。3、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①杠杆平衡是指: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②实验前: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方便的从杠杆上量出力臂。③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或杠杆原理)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写成公式F1l1=F2l2也可写成:F1/F2=l2/l1解题指导:分析解决有关杠杆平衡条件问题,必须要画出杠杆示意图;弄清受力的方向和力臂大小;然后根据具体的情况具体分析,确定如何使用平衡条件解决有关问题。(如:2杠杆转动时施加的动力如何变化,沿什么方向施力最小等。)4、应用:名称结构特征特点应用举例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费距离撬棒、铡刀、动滑轮、轮轴、羊角锤、钢丝钳、手推车、花枝剪刀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费力、省距离缝纫机踏板、起重臂人的前臂、理发剪刀、钓鱼杆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不省力不费距离天平,定滑轮说明:应根据实际来选择杠杆,当需要较大的力才能解决问题时,应选择省力杠杆,当为了使用方便,省距离时,应选费力杠杆。二、滑轮:1、定滑轮:①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②实质: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③特点: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动力的方向。④对理想的定滑轮(不计轮轴间摩擦)F=G,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速度vF)=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速度vG)2、动滑轮:①定义: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可上下移动,也可左右移动)②实质: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③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理想的动滑轮(不计轴间摩擦和动滑轮重力)则:F=21G;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F=21(G物+G动)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vF)=2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vG)。3、滑轮组①定义:定滑轮、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②特点: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动力的方向。③理想的滑轮组(不计轮轴间的摩擦和动滑轮的重力)拉力F=n1G。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F=n1(G物+G动)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vF)=n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3vG)。组装滑轮组方法:首先根据公式n=(G物+G动)/F求出绳子的股数。然后根据“奇动偶定”的原则。结合题目的具体要求组装滑轮。三、功:1、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2、不做功的三种情况:有力无距离、有距离无力、力和距离垂直。3、力学里规定: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公式:W=FS4、功的单位:焦耳,1J=1N·m。把一个鸡蛋举高1m,做的功大约是0.5J。5、应用功的公式注意:①分清哪个力对物体做功,计算时F就是这个力;②公式中S一定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强调对应。③功的单位“焦”(牛·米=焦),不要与力和力臂的乘积(牛·米,不能写成“焦”)单位搞混。四、功的原理:1、内容: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即: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2、说明:(请注意理想情况功的原理可以如何表述?)①功的原理是一个普遍的结论,对于任何机械都适用。②功的原理告诉我们:使用机械要省力必须费距离,要省距离必须费力,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是没有的。③使用机械虽然不能省功,但人类仍然使用,是因为使用机械或者可以省力、或者可以省距离、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给人类工作带来很多方便。④我们做题遇到的多是理想机械(忽略摩擦和机械本身的重力)。理想机械: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FS)=直接用手对重物所做的功(Gh)。3、应用:斜面①理想斜面:斜面光滑;②理想斜面遵从功的原理;③理想斜面公式:FL=Gh其中:F:沿斜面方向的推力;L:斜面长;G:物重;h:斜面高度。如果斜面与物体间的摩擦力为f,则:FL=fL+Gh;这样F做功就大于直接对物体做功Gh。五、机械效率:1、有用功:定义:对人们有用的功。公式:W有用=Gh(提升重物)=W总-W额=ηW总斜面:W有用=Gh2、额外功:定义: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公式:W额=W总-W有用=G动h(忽略轮轴摩擦的动滑轮、滑轮组)。斜面:W额=fL。3、总功:定义:有用功加额外功或动力所做的功。公式:W总=W有用+W额=FS=W有用/η。斜面:W总=fL+Gh=FL。44、机械效率:①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③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通常用百分数表示。某滑轮机械效率为60%表示有用功占总功的60%。④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减小机械自重、减小机件间的摩擦。应测物理量:钩码重力G、钩码提升的高度h、拉力F、绳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器材:除钩码、铁架台、滑轮、细线外还需刻度尺、弹簧测力计。步骤:必须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目的:保证测力计示数大小不变。结论: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①动滑轮越重,个数越多,则额外功相对就多。②提升重物越重,做的有用功相对就多。③摩擦,若各种摩擦越大做的额外功就多。绕线方法和重物提升高度不影响滑轮机械效率。六、功率:1、定义: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2、物理意义: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3、公式:4、单位:主单位W,常用单位kWmW马力换算:1kW=103W1mW=106W1马力=735W某小轿车功率66kW,它表示:小轿车1s内做功66000J。5、机械效率和功率的区别:功率和机械效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即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机械效率表示机械做功的效率,即所做的总功中有多大比例的有用功。七、动能和势能1、能量: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理解:①能量表示物体做功本领大小的物理量;能量可以用能够做功的多少来衡量。②一个物体“能够做功”并不是一定“要做功”也不是“正在做功”或“已经做功”如:山上静止的石头具有能量,但它没有做功,也不一定要做功。52、知识结构:3、探究决定动能大小的因素:物体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速度越大动能越大,质量越大动能也越大。4、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理解:①有动能的物体具有机械能;②有势能的物体具有机械能;③同时具有动能和势能的物体具有机械能。八、动能和势能的转化1、知识结构:2、动能和重力势能间的转化规律:①质量一定的物体,如果加速下降,则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②质量一定的物体,如果减速上升,则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3、动能与弹性势能间的转化规律:①如果一个物体的动能减小,而另一个物体的弹性势能增大,则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②如果一个物体的动能增大,而另一个物体的弹性势能减小,则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4、动能与势能转化问题的分析:⑴首先分析决定动能大小的因素,决定重力势能(或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看动能和重力势能(或弹性势能)如何变化。⑵还要注意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和增大——如果除重力和弹力外没有其他外力做功(即:没有其他形式能量补充或没有能量损失),则动能势能转化过程中机械能不变。⑶题中如果有“在光滑斜面上滑动”则“光滑”表示没有能量损失——机械能守恒;“斜面上匀速下滑”表示有能量损失——机械能不守恒。【解题方法指导】例1.如图1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杠杆上每个小格的长度相等,当两边同时减掉一个质量的钩码后,则A.杠杆仍平衡B.左边钩码向左移一格,杠杆可平衡C.右边钩码向右移,杠杆可平衡D.两边钩码都向支点移动一个格,杠杆可平衡6分析与解:设每个钩码的重力为单位1,每个小格的长度也为单位1,左侧钩码对杠杆的力为动力,右侧钩码对杠杆的力为阻力。因为图示状态已满足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的条件,所以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当两侧同时减去一个钩码后,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则杠杆右端下沉,所以选项A错。无论“左边钩码向左移一格”还是“右边钩码向右移一格”,都不能满足杠杆平衡条件,所以选项BC错误。当两边钩码都向支点移动一格时,不难看出,动力×动力臂=1×3=3,阻力×阻力臂=3×1=3,满足杠杆平衡条件,杠杆可平衡,所以选项D正确。提示:赋值法是解决这类题型的最好方法。通过赋予砝码单位重力和杠杆每小格的单位长度,利用杠杆平衡条件很容易求解。例2.如图2所示,一根轻质杆,在A端细线下挂50N的重物G后,重物G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当在B端加大小为30N、方向竖直向下的力F时,轻质杆恰能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此时细线竖直,已知OA=15cm,OB=5cm,求重物G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分析与解: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OB=F’·OA即30N×5cm=F’×15cm,解之F’=10N因为重物G静止,且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所以支持力N为N=G-F’=50N-10N=40N所以压力为40N。提示:本题为杠杆问题与单个物体的平衡问题相组合的题型。关键是分析结合点处的作用力,用隔离法分别对杠杆和物体受力分析,对杠杆列杠杆平衡方程,对物体列共点力平衡方程联立求解即可。例3.用如图3所示的动滑轮将重为G的物体匀速拉起,不计滑轮的重力和轮与轴间的摩擦,绳的拉力F等于,如果重物上升10cm,则绳子自由端拉动的距离为。由此可以说明,使用动滑轮可以不改变力的,但能改变力的。7分析与解:在分析绳子自由端的拉力大小时,可将动滑轮视为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变形杠杆,所以动滑轮省一半力。也可采用“隔离法”将动滑轮和重物视为一个整体(如图中虚线框所示),这个整体受到两个向上的拉力F和向下的重力G,按照力的平衡原理,有2F=G,所以F=G/2。因为绳子不可伸长,所以绳子自由端拉动的距离为重物上升的2倍。本题正确答案为:G/2、20cm、方向、大小。提示:使用滑轮组提起重物时,若忽略绳重以及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则重物和动滑轮由几段绳子承担,提起重物的力就等于总重的几分之一,即nGGF动滑轮物+,因此判断用力情况的关键是弄清有几段绳子承担动滑轮和重物的总重力。方法如图4所示,采用“隔离法”将动滑轮和重物视为一个“整体”,就很容易弄清有几段绳子作用于这个“整体”上。图中是由四段绳子承担物体和滑轮的总重力,所以拉力4动滑轮物+GGF。例4.小磊同学是班里的“大力士”,一天他放学回家,看到公路上有一块大石头,他担心大石头会妨碍车辆正常通行。于是,他决定把石头推到路边,但是他费了很大的力,累得满头大汗,石头却一点没动,如图5所示。他的同学小颖恰好路过,看到此情景说:“你的行为很值得称赞,但是你对石头并没有做功”。你认为小磊同学对石头做功了吗?为什么?8分析与解:①小磊对石头没有做功。②根据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有力作用在物体上,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③小磊对石头虽然用了力,但石头没有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因此小磊对石头没有做功。提示:回答此类问题时要注意:肯定结论后,首先要回答理论依据,如②,其次说明理由,如③。例5.如图6所示,重为400N的物体A在水平面上匀速移动,它与地面间摩擦力是
本文标题:初三物理专题功和机械能知识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552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