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初中二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复习知识要点
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知识要点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辽阔的疆域1.地理位置及优越性: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少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海陆位置——亚欧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半球位置——位于北半球、东半球。洲、洋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优越性:(1)领土南北跨度广,气候差异大,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为发展农业和多种农业经济、旅游业等提供了有利条件;(2)东临太平洋,使我国东部广大地区雨量丰沛,有利农业发展。(3)沿海有很多优良的港湾,便于发展海洋事业(4)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使我国陆上能与中亚、西亚和欧洲直接往来,便于对外交往和合作。2.我国国土面积为960万平方千米,名列俄罗斯和加拿大之后,排名第三。3.我国相邻的国家有14个。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4.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台湾东岸直接濒临太平洋。渤海近岸有我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东海有我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5.识记我国领土的四至点。最东—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主航道交汇处;最西—帕米尔高原最北—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最南—曾母暗沙岛6.造成帕米尔高原和乌苏里江晨昏差异的原因是经度位置,造成海南岛和黑龙江季节差异的原因是纬度位置。7.我国第一大岛—台湾岛;第二大岛—海南岛8.识记省级行政区,名称,简称,行政中心(省会),位置(课本P7、P10)(1)我国行政区域分为省、县、乡三级(2)目前,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3)34个省级行政单位:(以下为简称)(课本P7、P10)23个省:黑、吉、辽;晋、鲁;冀、豫;苏、皖、浙、赣;鄂、湘;闽、粤、琼、台;云、贵、川;陕、甘、青。5个自治区:宁、藏、新、桂、内蒙古4个直辖市:京、津、沪、渝2个特别行政区:港、澳9.①跨经度最广的是内蒙古;②跨纬度最广的是海南;③纬度位置最低的是海南;④最偏北、纬度位置最高、最偏东、最先见到日出的是黑龙江;⑤完全在热带的是海南;⑥北回归线穿过省区自西向东依次是:云南、广西、广东、和台湾。第二节众多的人口1.我国人口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人口分布不均。(2000年,我国总人口为12.95亿,占世界人口1/5以上,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2.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相适应。我国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其基本内容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基本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3.人口分布:我国人口密度135人/平方千米(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省级行政区是西藏)以黑河(黑龙江)——腾冲(云南)线为界,东南部人口密度大、西北部人口密度小。第三节多民族的大家庭1.我国共有56个民族,除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汉族是我国人口最多、分布最广的民族,人数约占全国总人数的92%。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人口在500万以上的少数民族还有满、回、苗、维吾尔、彝、土家、蒙古和藏族等。2.要了解一些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见书P17及练习册)3.各民族分布——总特点:大杂居、小聚居。汉族:遍布全国各地,以东部和中部最为集中。少数民族:主要分布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我国分布民族数目最多的省区——云南省)4.我国民族政策是:各民族无论大小,一律平等。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地势和地形:1.地势总特征: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特点: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由西向东依次是第一级阶梯、第二级阶梯、第三级阶梯)一、二级阶梯的分界山脉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二、三级阶梯的分界山脉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2.主要山脉走向:东西走向:天山―阴山—燕山昆仑山脉――秦岭南岭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脉――-武夷山台湾山脉南北走向:贺兰山——横断山脉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祁连山脉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2.我国主要地形区:(课本P24)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冰川广布、最高、最大)、内蒙古高原(一望无垠、地势平坦)黄土高原(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云贵高原(地形崎岖不平,)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准噶尔盆地——我国第二大盆地柴达木盆地——地势最高的盆地,矿产资源丰富有“聚宝盆”之称四川盆地——“紫色盆地”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3.我国五种地形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山地、高原、盆地、平原、丘陵4.了解我过山脉和主要地形区的相互位置。(参看课本P27活动3)5、我国西部多为山地、高原、盆地;东部则以平原和丘陵为主第二节气候多样季风显著1.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征:南北温差别大,由南至往北,气温依次降低。夏季气温分布特征:南北温差别小、全国普遍高温;但因为海拔的高的关系,青藏高原等地区气温较低。1月0℃等温线大致经过秦岭—淮河一线。2.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的漠河镇,夏季最热的地方是新疆的吐鲁番。号称我国“三大火炉”的是重庆、武汉和南京。3.根据气温的活动积温的差异,我国从北到南划分为五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由北往南气温升高)和一个高原气候区(见课本P33)。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也在秦岭—淮河一线4.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主要影响因素—海陆位置)800mm等降水量线即秦岭—淮河一线。降水最多的地方—台湾火烧寮;降水最少的地方—新疆吐鲁番盆地的托克逊5.根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我国分为四个不同的干湿地区:(见书P36)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它们对应的植被为: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6.我国季风气候特点:雨热同期(或称夏季高温多雨)(成因: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的双重影响,主要是海陆热力差异导致的)名称源地风向性质冬季风西伯利亚和蒙古一带西北、东北风(偏北风)陆地吹向海洋寒冷干燥夏季风太平洋和印度洋东南、西南风(偏南风)海洋吹向陆地温暖湿润7.习惯上,以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为分界线,把我国分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季风区是受夏季风影响的地区,夏季降水丰富,非季风区是不受夏季风影响的地区,受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的制约,夏季风很难达到,降水稀少。8.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类型主要是锋面雨。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初形成梅雨季节,7、8月份,又会出现伏旱。9.季风气候易产生寒潮、干旱、洪涝、台风等灾害性天气。10.我国气候类型主要是五种: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高原山地气候。东部地区主要是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西部地区主要是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地区是高原山地气候。11.我国气候特征是: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第三节河流与湖泊主要河流与湖泊的位置——地图册P20-211.我国河流分为两大类:内流河和外流河最终注入海洋的河流称为外流河,外流河集中的地区称为外流区;没有注入海洋的河流称为内流河,内流河集中的地区称为内流区。我国河流大多分布在外流区;西北内陆的河流水源不丰,沿途多沙漠、戈壁,蒸发和渗透严重,很多河道成为季节性河道。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2.特殊河流:额尔齐斯河是我国唯一一条注入北冰洋的河流(外流河)。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也是最长的内流河。汛期最长的河流是珠江。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是黄河。结冰期最长的河流是黑龙江。3.京杭运河——世界最长、开凿最早的人工河流,全长约1800千米自北向南经过京、津2市和冀、鲁、苏、浙4省贯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及一系列湖泊。(课本P46)4.我国的湖泊:内流湖——多为咸水湖,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湖泊,也是最大的咸水湖。纳木错是我国第二大内流湖外流湖——多为淡水湖,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我国五大淡水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黄河:书P48图或作业中的黄河水系图(重点)1.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呈“几”字形.2.发源——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注入——渤海全长约5500千米,我国第二长河。3.上游、中游分界点——河口(内蒙古)中游、下游分界点——孟津(河南)由西往东依次经过9个省区:青川甘宁内蒙古,晋陕豫鲁由西往东依次经过的地形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利用黄河水修渠灌溉,使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成为“塞上江南”。4.主要支流—湟水、汾河、渭河、洮河的位置;5.主要水电站—龙羊峡、刘家峡、李家峡、三门峡、小浪底6.黄河的忧患与治理:中游的水土保持是治理黄河的根本。参看笔记上游:荒漠化严重、凌汛;中游:水土流失严重;下游:地上河。地上河的形成原因:课本P49长江:课本P53图或作业中的长江水系图(重点)1.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我国第一大河V+W形2.源地——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脉注入——东海3.上游、中游分界点——宜昌(湖北省)中游、下游分界点——湖口(江西省)由西往东依次经过11个省区:青藏川云渝鄂、湘赣皖苏沪由西往东依次经过的地形区:青藏高原、横断山脉、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4.重要支流:干流以北—雅砻江、岷江、嘉陵江、汉江;干流以南—乌江、湘江、赣江5.其他:各主要支流的位置;主要水电站—三峡和葛洲坝位置;下游的淡水湖泊位置;四个沿江城市重庆、武汉、南京、上海的位置;云南虎跳峡的位置6.长江有航运价值高,有“黄金水道”之称。水能资源丰富,被称为“水能宝库”。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包括从源头到宜宾和三峡河段。水能资源蕴藏量居全国的1/3,可利用水能资源约占全国的一半。7.治理川江(滩多流急)与荆江(“九曲回肠”)。8.宜昌以上的干支流、洞庭湖和鄱阳湖两大水系,北面的汉江,是中下游平原地区江水的三个主要来源。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1.我国自然资源的总特征(基本国情):总量丰富,人均不足。我国自然资源不仅总量大,并且种类多,但是由于人口众多,自然资源人均不足,相对短缺,也是我国不可以忽视的方面。2.自然资源可以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4月22日为世界地球日。3.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利用类型为:耕地、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如交通用地等)4.土地不利条件: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小;各类土地所占比例不尽合理。尤其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人与耕地的矛盾尤为突出。5.土地资源的分布: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及低缓的丘陵地区林地——主要分布在山地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气候湿润的东部季风区(90%以上)草地——主要分布在年平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内陆地区(该区还集中了大量的难利用和未利用土地)耕地与水资源南北差异:北方以旱地为主,且耕地资源比例大(60%),但水资源比例仅20%南方以水田为主,且耕地资源比例小(40%),但水资源比例达80%6.当前的土地问题:水土流失;乱占耕地;土地荒漠化。7.土地法:《土地管理法》《草原法》《森林法》全国土地日—6月25日8.我国土地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9.地球上的水,97%是海洋水,而人类所需的淡水资源仅占全球水量的2.5%。地球上的淡水资源,98%是冰川、深层地下水,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仅占全球淡水资源的0.3%。10.水资源现状:水资源总量排世界第六,但人均排名靠后。总量丰富,人均不足;污染、浪费严重——水资源短缺世界水日:3月22日。中国水周:3月22日至28日。10.水资源分布特征:A时间分布:夏秋多,冬春少——解决措施:兴建水库,调控径流和水量的季节变化。B空间分布:东多西少,南丰北缺(华北和西北地区,缺水最为严重)——解决措施:跨流域调水(如引滦入津工程、南水北调工程等)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一节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1.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公路运输、铁路运输、管道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等在各种各种交通运输线中,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纵横交错的铁路线构成全国交通运输网的骨架。人们形象地把交通运输比喻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历史上我国著名的四大“米市”是:长
本文标题:初中二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复习知识要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563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