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畜牧/养殖 > 城乡统筹与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
天津商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城乡统筹与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姓名:赵义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政治经济学指导教师:王树春20090501城乡统筹与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作者:赵义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商业大学相似文献(1条)1.学位论文马英芳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创新模式研究2008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中国开始处于急剧城市化的进程中,围绕农地问题的纠纷冲突此起彼伏,已成为社会稳定的最大挑战。要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促进农业生产,促进社会和谐,改革的关键和突破口在于土地、户口和金融三大方面,而土地制度改革又是重中之重。2008年10月12日闭幕的党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描绘了未来12年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美好前景。全会提出到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消费水平大幅提升,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要想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农村土地制度安排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相关政策,从根本上铲除制约农民收入增长、农业发展的障碍。因此加强对农村土地制度的研究,分析目前我国农地制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下一步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目标、基本思路及其对策建议,并在此基础上系统构建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农地制度创新模式,对加快我国农地经营权的流转,提高农地资源的配置效率,实现农地资源的充分合理有效利用,对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理论研究为主,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相结合,在透彻分析了历史上我国土地制度改革路径的基础上,试图通过对成都具有代表性的三种土地产权制度创新模式系统的比较分析和研究,结合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探讨在城乡一体化大背景下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途径和思路。本文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五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介绍了本论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并阐述了该论题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学术界不仅对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变迁绩效问题的研究从多方面给予了关注,而且针对现行农地产权制度的缺陷,对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同样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构想。然而就研究方向和深度而言,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关于农地产权制度的研究大部分是从效率的角度出发,很少涉及对待农民的公平问题。在我国社会制度下,土地公有、集体所有的底线能否放弃,学界仍没有一个统一的意见。关于如何在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下,进行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研究还很不全面,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通过制度创新以保证农民的土地权益等方面也存在许多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第二部分: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理论。首先从产权基本理论的角度进行了分析,认为产权是一组权利,包括财产的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等,具有收益性、可分性、排他性、可交易性与完整性等特征,相应地它也就具有激励、约束、资源配置和保障功能。其次,分析了土地产权及其权能构成。认为土地产权是以土地所有权为基础,以土地使用权为核心的关于土地财产的一切权利的总和,是由各种权利组成的土地权力束,它包括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土地收益权、土地处置权等基本权能。第三,分析了土地产权制度的概念。认为土地产权制度是关于土地产权的权能分割、界定、归属的经济法律关系的总和。农地产权制度的首要内容是关于农地权利的设置,关键是农地权利的分配,核心是划清权利主体之间的利益界区。第三部分: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历程和绩效评价。分析了自建国以来,中国农地产权制度经历的四次重大变革及其绩效。第一次是由国家政权介入土地产权界定的土地改革,这是一次强制性制度变迁,消灭了封建地主农地所有制,实行农民个人农地所有制。第二次是农业合作化运动建立起的农地产权制度,农民土地私有制逐渐转变为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第三次是以“一大二公”、“政社合一”为特征的人民公社制度,农村的经济社会体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第四次则是开启中国改革开放路程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既是这次改革的突破口,也是这次改革所取得的最为重要的成果。这四次重大变革中,第一次和第四次变革制度绩效显著,而第二次和第三次变革则脱离了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实际,导致了农村经济的长期缓慢发展。第四部分:现阶段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在总结当前土地制度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其存在的缺陷主要表现为:一是土地产权主体虚置;二是土地处置权残缺;三是土地收益权受限;四是缺乏有效的农民组织。接着评价了我国客观存在的五种不同的土地制度安排:均田承包制、两田制、土地规模经营、土地股份合作制、土地承包经营权固化。通过对以上几种模式的考察可看出我国现阶段农地产权制度创新的空间只能沿着这一方向推进:一是在农地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寻求更有效地实现形式;二是在家庭经营不变的基础上探求农地资源有效地配置方式和有利于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农地利用形式。第五部分: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创新思路。这是本文的核心部分。十七届三中全会专题研究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问题,提出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把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成都作为以城乡统筹发展为重点的国家战略层面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其改革经验极具借鉴意义。“五朵金花模式”、“万春镇模式”、“汤营模式”分别代表了成都市主城区、近郊区和远郊区的土地制度创新典型,文章从自然条件和环境差异、创新之处、存在问题等方面对上述三种模式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总结了成都试验区在土地制度安排方面采取的重要举措。提出在新形势和新的政策指导下,通过适当放宽国土资源管理政策,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制度创新渐进推动的原则,大力培育土地流转的中介组织,形成统一规范的土地流转市场,发展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以此理顺构建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创新模式的思路。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是新形式下不断出现新情况并须尽快解决完善的课题,在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对于当前我国农村来说,迫切需要在先前变革的基础上进行农村土地制度的系统变革。本文在广泛搜集资料的基础上,对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基本理论作了规范性研究,对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进程、现行模式和存在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比较了成都市试验区创新实践的三种形态。尽管论文对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问题研究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但由于时间、资料、自身研究水平以及篇幅的限制,不可避免地存在些许不当或谬误之处,对某些问题的理解和思考仍停留在表面,如针对成都市地缘优势建立和完善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和农业合作化模式的论证不够详细和深入,其前景分析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对农村的实证研究也比较缺乏,也使得论文的研究依然是初步的,有许多方面需要进步完善和深化,这些都将是我以后努力研究的方向。本文链接:授权使用:上海海事大学(wflshyxy),授权号:2f127bdd-dd00-41f2-81b5-9dc900fcd9cb下载时间:2010年8月5日
本文标题:城乡统筹与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58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