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 初中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戴氏教育集团戴氏教育集团教学课程安排(2003人教版)初中数学课程安排:内容年级主要内容课时安排初一年级上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第1节生活中的图形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第2节图形的展开与折叠主要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第3节不同方向看图形学习从不同方向观察图形第二章有理数及运算第1节数轴、正负数与绝对值主要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第2节有理数的加减、乘方学习有理数的加减运算、乘方运算第3节有理数混合运算学习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第三章字母表示数第1节字目表示数的初步认识拓展学生的世野第2节合并同类项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第3节代数式及代数式求值计算代数式的值第四章平面图形及位置关系第1节线段、直线、射线认识图形并会判定平行与垂直第2节角的度量与表示学会表示角、并会度量角第3节平行与垂直掌握平行、垂直的判定与性质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第1节有理数与方程学习有理数与方程第2节解一元一次方程学会解一元一次方程第3节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学会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题第六章生活中的数据生活中的数据学习生活中的数据戴氏教育集团内容年级主要内容课时安排初一年级下第一章整式的运算第1节整式的加减乘除掌握整式的加减乘除运算第2节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掌握幂的乘方、积的乘方的运算第3节平方差、完全平方公式掌握平方差、完全平方公式第二章平行线与相交线第1节平行线的判定掌握平行线的判定条件第2节平行线的性质掌握平行线的性质第三章生活中的数据生活中的数据了解生活中的数据第四章概率生活中的概率掌握概率的计算第五章三角形第1节认识三角形初步认识三角形,并掌握三角形的角、边的概念第2节图形的全等学习图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第3节全等三角形重点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条件、性质第六章变量之间的关系学习变量之间的关系第七章生活中的轴对称第1节轴对称掌握轴对称图形的判断与性质第2节生活中的轴对称掌握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内容年级主要内容课时安排初二第一章勾股定理第1节探索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的探索并理解勾股定理反映的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第2节能得到直角三角形吗探索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利用它根据边长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第3节蚂蚁怎样走最近讲解勾股定理的应用第二章实数第1节数怎么又不够用了了解实数的意义第2节平方根了解平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平方根戴氏教育集团年级上第3节立方根了解立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立方根第4节公园有多宽利用实数解决实际问题第5节用计算器开方学会用计算器求平方根和立方根第6节实数能对实数按要求进行分类第三章图形的平移及旋转第1节生活中的平移认识平移,理解平移的基本内涵第2节简单的平移作图简单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的作法第3节生活中的旋转认识旋转,理解旋转的基本内涵第4节简单的旋转作图简单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的作法第5节它们是怎样变过来的应用图像的平移与旋转第6节简单的图案设计利用平移和旋转进行图案设计第四章四边形性质探索第1节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认识平行四边形,并探索其性质第2节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探索平行四边形成立的条件第3节菱形认识菱形并探索其成立的条件第4节矩形、正方形认识正方形和矩形并分别探索它们的性质第5节梯形认识梯形并探索梯形的基本性质第6节探索四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根据三角形探索四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第7节平面图形的密铺多边形的利用第8节中心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和性质第五章位置的确定第1节确定位置灵活地运用不同的方式确定物体的位置第2节平面直角坐标系能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由点的位置写出它的坐标第3节变化的鱼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感受图形上点的坐标变化与图形的变化第六章一次函数第1节函数初步掌握函数概念,能判断两个变量间的关系是否可以看成函数第2节一次函数理解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概念第3节一次函数的图象能通过函数图象获取信息,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第4节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经历对正比例函数及一次函数表达式的探求过程,掌握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表达式进一步发展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第5节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使用一次函数的图像解决实际问题戴氏教育集团第七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第1节谁的包裹多了解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等有关概念第2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了解“消元”思想,初步体会数学研究中“化未知为已知”的化归思想第3节鸡兔同笼在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技能第4节增收节支掌握运用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第5节里程碑上的数归纳用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第6节二元一次方程组与一次函数初步理解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关系第八章数据的代表第1节平均数掌握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概念第2节中位数与众数掌握中位数、众数的概念,会求出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与众数第3节利用计算器求平均数初步经历数据的收集、加工与整理的过程,通过自主探索学会利用计算器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初二年级下第一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第1节不等关系介绍不等符号以及不等式第2节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讲解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第3节不等式的解集求不等式的解集的方法与步骤第4节一元一次不等式求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第5节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探索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的关系第6节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方法与步骤第二章分解因式第1节分解因式分解因式的概念第2节提公因式法运用提取公因式的方法来分解因式第3节运用公式法运用公式的逆用的方法来分解因式第三章分式第1节分式分式的概念及性质第2节分式的乘除法分式的乘除法运算第3节分式的加减分式的加减运算第4节分式方程解分式方程的方法与步骤第四章相似图形第1节线段的比线段的比以及性质第2节黄金分割黄金分割的概念以及运用第3节形状相同的图形生活中形状相同的图形第4节相似多边形生活中中相似的多边形戴氏教育集团第5节相似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的概念第6节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条件第7节测量旗杆的高度利用三角形相似来求旗杆的高度第8节相似多边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第9节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生活中的放大与缩小第五章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第1节每天干家务活的时间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第2节数据的收集生活中数据收集的应用第3节频数与频率频数与频率的概念内容年级主要内容(简单讲述一下重点方面)初三年第一章证明(二)第1节你能证明它们吗?证明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以及探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第2节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的公式以及它的逆定理,还有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第3节线段的垂直平分线首先会做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然后再探索它的性质。第4节角平分线角平分线的性质,以及它的一些运用。第2章一元二次方程第1节配方法掌握配方法的基本知识,并且运用它来求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戴氏教育集团级上第2节公式法掌握公式法的基本知识,并且运用它来求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第3节分解因式法掌握分解因式法的基本知识,并且运用它来求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第4节为什么是0.618?主要要了解黄金分割点,并且要学会应用。第3章证明(三)第1节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以及判定。第2节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能掌握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以及定理。第4章视图与投影能正确掌握射影定理,与投影,能用适当方法来计算射影。第5章反比例函数要掌握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k值以及增减性,和所在象限。第6章频率与概率能话统计图,能补充完整,算出频率,话扇形图。内容年级主要内容初三年级下第一章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第1节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冀从梯子的问题引申出解直角三角形的必要性。第2节30º,45º,60º角的三角函数值要掌握30º,45º,60º角的三角函数值。第3节三角函数的有关计算能够运用三角函数来计算一些实际问题。第4节船有触礁的危险吗利用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函数来运算航行问题。,第二章二次函数第1节二次函数所描述的关系最初开始接触二次函数,了解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第2节结识抛物线/M'有二次函数联想到图像,用图像来解答二次函数。第3节刹车距离与二次函数用二次函数来解答刹车等实际问题。戴氏教育集团第4节二次函数的图象运用二次函数图像来判断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的符号以及大小。第5节用三种方式表示二次函数二次函数的不同表示方法。第6节何时获得最大利润用二次函数的最值来求最大利润。第7节最大面积是多少用二次函数的最值来求最大面积。第8节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冀主要探讨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以及根的关系。第三章圆)e$第1节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冀教版,初从实际生活中引申出圆的概念,以及讨论圆的好处。第2节圆的对称性从圆的对称性判断出一些关于圆的变量。第3节圆周角和圆心角的关系首先明白什么是圆周角什么是圆心角,然后知道他们之间的关系。第4节确定圆的条件确定圆的条件,关于半径,周长,面积。第5节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相切,相离,相交。第6节圆和圆的位置关系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相交,相离,相切。第7节弧长及扇形的面积弧长的算法公式,以及扇形的面积公式。
本文标题:初中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595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