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即时评价研究讲稿
专题讲座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即时评价研究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尹志锦一、数学课堂教学即时评价的含义课堂教学评价专指对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客体对象所进行的评价活动,其评价范围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其价值在于课堂教学评价是促进学生成长、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由此,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评价也成为现代教学的基本组成部分,它不仅是成功教学的基础,而且是进行各种教育决策的基础。我们这里想谈的数学课堂教学的“即时评价”,是近几年来,广大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以新课改为背景,不断探索、尝试下产生的一种新的教学评价方式,它渗透于课堂教学过程中,是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所表现出的种种信息进行处理的过程和即时的评估,它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一种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的“过程性评价”,是“过程性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课堂上,“即时评价”作为师生之间交流的一种及时、有效的方式而贯穿于数学课堂教学的始终。及时、准确、积极、有效的“即时评价”方式,不仅对数学课堂教学起着重要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同时也对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起着良好的促进作用,更能高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不仅如此,课堂中良好的“即时评价”因增添了许多情感和人文因素,而使得课堂生动、活泼了起来。二、数学课堂教学“即时评价”的目的及意义《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中明确指出: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有效的数学课堂“即时评价”的最大受益者是学生,同时也有利于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发挥和自身业务的提升,还可以改变目前很多教师“一听学生答错就头疼”、“讲了很多遍还不会”的这种心态,扭转“教师辛苦,学生痛苦”的现状,从而形成正确的教学观。美国著名教育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Gardner)的多元智能理论阐述了这样一个观点,一个人同时拥有八种智能。即: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智能。人的八种智能之间并没有优劣之分、轻重之别、好坏之差。它们之间只是领域不同,却各有所长。对于每个学生而言,他们都有各自的特点,都有长处的地方。正是应了咱们古人的那句话,“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因此,数学课堂教学的“即时评价”,对于不同智能的高低表现,不能简单、概括地予以肯定或否定,而是要密切关注非智力因素的发展,给予有针对性的积极的课堂“即时评价”,从而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和自尊心,并促进不同智能级别的学生都能在和谐的课堂环境中,喜欢数学,愉悦地学习,让学生在不同的数学领域里展示自己的优势和成绩,记录下自己的进步,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特别是使学生的心理能够健康发展。在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中,评价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考查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一张试卷解决一切问题。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以往的教学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评价的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评价除了上述目的,还是为了对教学情况进行反馈和分析,及时改进教学方法,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手段,尤其是“即时评价”,重视了对学生在一节课中各个环节的评价。首先,重点关注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是否能与其他同学合作探讨相关的数学问题,是否独立思考并提出与他人不同的见解,等等;其次,选择恰当的语言,适时的时机,评价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对待数学学习的态度;再有,这种评价是把双刃剑,通过“即时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可以及时调整自我的教学行为,这本身也是教师的“学习过程”,在“即时评价”中,“教学相长”,在“即时评价”中,增加师生感情,在“即时评价”中,提升学生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的兴趣和能力,进而在“即时评价”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三、数学课堂教学的“即时评价”的原则(一)观察目前很多的数学课堂,不难发现,教学中的即时评价存在着如下的问题:1.评价形式单一。当前,教育专家、学校领导、老师们都在强调要尊重学生,强调个性发展,不要给学生施加压力,等等,来自社会的舆论也无形中给了教师压力,导致教师在课堂上一味的表扬,不敢或很少对学生进行批评性的评价,对于错误的回答,不做任何评价就让学生坐下。〔课堂实录1〕师:请问生1:师:坐下.指着另一个学生说:“你说.”生2:师:好,请坐.对于学生1,老师的做法是:你答错了,我不批评你,不伤害你,我再叫起另一位学生来回答问题。学生通过老师对待学生2的态度就能看出,学生1实际上是回答错误了,学生兴致勃勃地举手回答了问题,却让坐下,而且还不一定清楚自己错在了哪,学生会觉得很“没面子”,是一种间接的伤害,容易扼杀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意识。另一种情况,满堂只有教师在对学生评价,没有给学生互评、自评的时间和机会;2.为评价而评价。〔课堂实录2〕(背景:已经学习过函数的概念,进一步学习第一个特殊的函数―――一次函数。课题是:“一次函数和它的解析式”,以下是要引出一次函数的概念前的一段师生对话。)师:判断下列问题中的两个变量是否构成函数关系,为什么?并用解析式表示.“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度数α和它的一个底角的度数β对应.”生:是函数关系!解析式为:α=180-2β(0<β<90).因为在角度的变化过程中,变量β的每一个值,变量α都有唯一确定的值和它对应,所以α是β的函数.而且β有取值范围,不能随便取值.师:好,坐下.……在类似这样的课堂中会经常听到“回答正确”、“非常好”、“棒极了”、“大家为他鼓掌”等,成了教师课堂即时评价的流行语,这不能不说是一大进步,但是频繁的使用,使得学生对教师评价语言感受不深,无动于衷,甚至觉得很幼稚和“言不由衷”。为了评价而评价,考虑到学生有怎样的收获了吗?好,好在哪,是否所有的学生都明白?这个学生的回答其实很精彩,因为,他能够根据问题正确列出关系式,并且能够回到函数概念中去寻找答案,给出非常合理的解释。教师要给出你赞美学生的理由,使学生不仅对所学知识更加理解,而且怎么应用,同时知道这类问题是要用概念来回答的,知道学习概念的重要性,也为这节课打下基础。3.评价时机滞后。注意,这不同于“延迟性评价”!评价时机的滞后,容易导致学生缺乏正确的自我认识,而变得无所适从;如上述实例1,学生1的问题可能代表一些人的问题,教师必须对此做出评价!必须追问原因!错误原因可能有多种,一种是马虎,一种是法则记忆不清,反映出学生只是单纯记忆结论,忽视了算理,教师可依此修正自己的教学行为。4.评价内容一维。只关注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忽视甚至遗漏了学生在整个学生过程中,所运用的学习方法和表现出的情感态度。课堂实录3〕证明: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这是第一个性质,还未学等腰梯形对角线相等)生1:(方法一)反向延长BA和CD交于点E,只要证明BE=CE,就有∠B=∠C.师:对吗?能证明吗?生2:不能.师:不能?!怎么办?你再好好想想,请坐下。生2:(方法二)过上底一点A作AE∥DC交BC于点E,则∠AEB=∠C,可以证明四边形AECD是平行四边形,DC=AE,则,AB=AE,即∠B=∠C.师:他做的对不对?生:对!师:还有其他方法吗?生3:(方法三)过等腰梯形的上底作两条高,AE、DF,可以证明△ABE≌△DCF(HL),则∠B=∠C.师:他做的对不对?生:对!师:还有其他方法吗?生:……师:(方法四)大家看看下面的这个方法:过下底一端点C作CE∥AB,交AD延长线于点E,可得:∠BCD=∠CDE,四边形ABCE是平行四边形,AB=CE,∠B=∠E,则有,CD=CE,∠CDE=∠E,即,∠B=∠BCD.对吗?生:对!师:至此,我们就把证明都介绍了,这个性质有三种证明方法,都用到了添加辅助线的方法,目的使等腰梯形含有等腰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矩形、直角三角形、还有用到全等.……分析一下以上的教学过程,可以看出:老师对于证明方法的教学还是全面的,给了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充分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同时,总结了添加辅助线的作用。但是,从评价的角度来看,有如下几点不足;第一,所谓的方法一,老师的评价使得学生1(或许还有其他的学生)很茫然,“你再好好想想,请坐下。”学生想什么?从哪个角度想?教师只关注了知识层面,而忽视了情感层面,学生能在第一时间很勇敢地站出来表达自己的看法,本身就应该得到赞扬,赞扬的同时要诚恳地指明错误所在;第二,方法二之后的点评不到位,欠梳理,不及时,没有将思维提升,为什么要这样添加辅助线,添加的好处或者作用是什么,等等;第三,小结不够细致,没有点出本节课的核心,深度不够,小结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对整堂课进行从概念到应用,从知识的掌握程度到同学们的学习态度等,各个方面进行小结;第四,从上面的课堂实录1来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相当活跃的,正好是老师激励学生,进一步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良好契机,但是老师没有很好的抓住,教师的评价过于平淡、单一、无激情,不仅缺乏知识的提升,更缺乏情感的交流。(二)“即时评价”的原则《标准》中提到:“……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基于这样一个理念,要进行有效的数学课堂“即时评价”,我们就要遵循以下的原则,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几个维度入手,进行全面的“即时评价”。1.激励性《标准》强调:“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引导。”心理学家威廉杰姆士说:“人性最深层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和赞美。”尤其是对一些“弱势群体”的同学,更需要在课堂上毫不吝啬地给予积极的以激励为主的评价,鼓励他们、赏识他们,因为人在激励和鞭策下会不断地获得内驱力,从而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世界上有个著名的“皮格玛利翁效应―――期望激励上进”。这个效应源自一个希腊神话。传说希腊有一个叫皮格玛利翁的王子,他非常擅长雕刻。一次他用象牙精心雕刻一个姑娘,在整个过程中他倾注了满腔的热情和心血。随着那座雕像的日渐成行,他越来越喜欢她,对它产生了深厚的感情。雕刻完成了,皮格玛利翁发现他已离不开这姑娘了。每日每夜,他都守在姑娘身边,凝视它,抚摸她,对她倾诉。终于,上帝被感动了,让雕刻获得了生命。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一个有趣的试验:他对一所小学中的6个班的学生成绩发展预测,并把他认为有发展潜力的学生名单用赞赏的口吻通知学校的校长和有关教师,并再三叮嘱对名单保密。实际上,这些名单是他任意列出的。出乎意料的是,八个月以后竟出现了令人惊喜的奇迹:名单上的学生,个个学习进步、性格开朗活泼、求知欲强、与老师感情甚笃。原来,这些教师得到权威性的预测暗示后,便开始对这些学生投以信任的目光,态度亲切温和,即使他们犯了错误也相信能改正。正是这种暗含的期待和信任使学生增强了进取心,使他们更加自尊、自爱、自信和自强,奋发向上,故而出现了“奇迹”。这种由于教师的期待和爱而产生的效应,罗森塔尔借希腊神话中王子的名字,称为“皮格玛利翁效应。”另外,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理解,分数低,并不意味着失败。反之,如果回避失败,当你得不到高分时,就会失去信心,其次,教师必须向学生证明:勤奋一定会获得成功的。就拿上述的课堂实录1来说,对于生1,教师好的做法应该是:“非常好,你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并且第一个利用添加辅助线给出了一个证明思路,为大家抛砖引玉。只是我们都不是很清楚你是怎么想的?能把你的证明思路详细地说一说吗?”不管这个学生是否能说出他的思路,都会引起其他学生的争论,是对是错很容易看清楚。2.真实性要使评价结果有可信度,教师的评价就必须要真实!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教师们都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非常注意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都知道要在课堂评价中多用激励性的语言,都在避免给学生施加不必要的压力,但是使用不当就会适得其反,矫枉过正了。有些教师激励性的语言夸大其辞,缺乏一定的真实性。在讲有理数混合运算时,一个从未做对过题的学生,5道题全都做对了,教师表扬了
本文标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即时评价研究讲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600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