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粤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教学设计
第()课时让地理走进生活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习地理的意义过程与方法:意识到地理与日常生活(如衣食住行等方面)、与生产建设、与社会风土人情的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开学第一节课,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地理这门课程,应该抓住学生学习地理的好奇心,以讨论、交流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走进地理的殿堂。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法、探究式、参与法教学过程:一、做自我介绍二、给学生提出一些要求1、课堂纪律2、课堂笔记3、学习方法三、新课学习阶段:(一)引入新课首先请同学们猜个谜:三国时期,有一位能人,是成语“三顾茅庐”的主角,此人地理学得非常好,很厉害,有人说他是上知(),下知(),其势利行,善用水火。‟你们能猜出他是谁吗?诸葛亮初出茅庐第一仗,就在博望坡利用地形放了一把火,烧得曹操十万大军大败,而当时刘备仅为四千兵马,这说明什么呢?地理学得好,在军事上能抵千军万马吧。再拿赤壁之战来说,诸葛亮准确地预报了天气,预报三天内有雾,成功地草船借箭。火烧赤壁时有句话叫“万事俱备,只欠什么啊?”()他又准确的观看天象,借来了东风,一把火,烧得曹操百万雄兵仅余百十人,很厉害吧。这个故事里的地形、东风和天气都是我们地理课要学习的内容。(二)活动与探究活动一:地理课学什么1、请同学们看课本第一页的图片,说说地理课学什么?看本学期课本目录,了解地理课学习的内容学生自由发言,然后师生共同总结。2、什么是地理学?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活动二: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地理1、全班分成衣、食、住、行四个小组讨论:地理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活动注意事项:A.内容:围绕课本2-4页的相关图片、文字进行。B.要求:小组成员人人发言,并由小组长归纳总结大家的发言内容。C.展示:每小组派代表来展示小组讨论成果2、师生共同归纳小结:A、衣服原料和产地B、南方与北方人的传统饮食习惯主食原因北方面食北方纬度较高,年温差大,降水量较少,农作物以小麦、玉米、大豆等为主南方大米南方纬度低,气候温暖湿润,日照多,年积温高,农作物以水稻为主C、几种民居的分布和特点分布地区特点水乡民居浙江一带和珠江三角洲部分地区通风散热、防潮湿、防虫蛇窑洞黄土高原地区防火、防噪音、冬暖夏凉、省才省工客家土楼福建、广东、江西的农村地区冬暖夏凉、防震抗风、防御性强蒙古包西北草原地区易拆易装、便于搬迁、冬暖夏凉D、小区购房的选择因素提示:选择小区要考虑绿化环境;学校、医院的位置;距离商业区、工业区的远近;风向等多种因素。E、说一说:在你一天的生活中,哪些活动要用到地理知识?生活处处有地理:地理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学好地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生活。活动三:怎样学好地理1、学生阅读教材第5—6页,结合自己实际,抽学生回答。2、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最后思考归纳,为学好地理,应做好哪些准备?课前准备:除学习用具、教材外,还需要准备地图册,填充图册。课外准备:注意收集国内外,家乡的有关地理信息材料。四、本课小结地理课学什么?(地球、气候、植被、地形、河流、地貌、资源、人文)。我们的生活中衣食住行等方面离不开地理。学好地理的有效方法:五、课堂反馈1.地理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A.日本人喜欢吃鱼B.新疆人爱吃羊肉抓饭C.南方地区房屋屋顶坡度大D.海南省普及冰上运动2.下列活动中,不必用地理知识的是()A.确认方位B.交通线路的选择C.编制城市规划图D.进行体育锻炼3.阿拉伯人的服饰特点是:穿长袍,戴头巾,以白色为主。与这种服饰有关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地形B.气候C.宗教D.审美观4.下列关于地理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理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B.地理对人们的生活影响不大C.地理只是一门学科,与生活、生产无关D.“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说法不正确六、作业布置预习下一节,地球仪。板书设计:让地理走进生活一、地理课学什么二、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地理(为什么学习地理)三、怎样学好地理第一章认识地球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通过该项内容的学习是学生受到有关的科学史教育。2、知道地球的大小。3、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划分,逐步建立地理空间概念。能力目标:1、会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2、通过自己动手制作地球仪,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造。3、熟练地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情感目标:通过人类逐步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使学生受到科学史教育,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教学重点:人类证明地球形状的证据;描述地球的大小;经度、纬度;南北半球与东西半球的划分;在经纬网上确定位置。教学难点:经度与纬度的大小变化规律以及经纬度的大小与位置关系教学时间:五课时第()课时第一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能够比较详细的描述地球的形状。2、学会运用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来描述地球的大小。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描述地理事物的能力。情感目标:使学生领悟到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是一个孜孜不倦的求索、深化的过程,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领悟追求真理的精神,促进其求真务实科学态度的形成。教学重点:1、认识地球的形状,能够描述地球的形状。2、了解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教学难点:1、科学精神的培养。2、描述比较大的地理事物的能力学情分析:学生对地球的形状基本有所了解,具体描述要注意准确,对于地球的大小一些具体数据要加强记忆。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教学媒体:地球仪、地图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你观察到的太阳、月亮、星星是什么形状的?(可以指定学生回答,也可以大家讨论回答)小结:太阳是圆的,稍加引申,可以得出太阳是球形的的结论;月亮看起来不同时间形状不一样,实际上也是球体,至于为什么不一样,有的学生也许能够说出来,说不出来也不要紧,告诉学生以后我们会研究;星星是点状的,其实也是球形的,只是因为离我们太远,就缩小成点了……你认为地球是什么形状的?你能举出相关事实进行说明吗?二、课堂教学(一)地球是圆的吗(地球的形状)1、古人认识的地球形状盖天说---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浑天说---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活动一:纸船小实验做一只带帆的小纸船,把它分别沿球体和正方体的背面自下而上移动,从上方观察有什么不同,并记录下来:在正方体上,总是先看到小纸船的____,再看到__________;在球体上,总是先看到小纸船的______,再看到_________小结:古时候,人们通过观测海上归来的帆船证明地球是圆的。2、近代开始认识的地球形状活动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首次完成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A、说一说,麦哲伦船队航行证实了地球的形状是什么?B、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你得到什么启示?3、现代认识的地球形状今天人们通过从宇宙空间站或各种宇宙探测器发回的照片,就能看清地球的真实形状。(阿波罗”号拍摄的地球照片---地球卫星图像)师生共同归纳总结:①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A.盖天说-天圆地方B.浑天说C.麦哲伦环球航行D.卫星图像②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但经过科学家的精密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思考:还有哪些事实可以证明地球是个球体呢?(二)地球的大小(给地球量一量“身”)教师问:你怎样用数据描述篮球的大小?地球的大小呢?学生讨论发言师生共同总结: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庐山起义),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假如我们乘坐每小时飞行800千米的飞机,沿着赤道绕地球飞行一周,得用50个小时。地球的表面积是51100万平方千米,这个面积相当于53个我国领土(960万平方千米)那么大。记忆技巧:最大周长=赤道周长教师追问:赤道周长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活动三、“坐地日行八万里”,你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这句诗的意思吗?三、课堂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总结由学生来说,老师最后总结。随歌谣学地理:地球是个圆球体,这个事实人共知。探求地球形状史,伟人献身我辈记。庐山起义是半径,五点一亿表面积。要知赤道有多长,坐地日行八万里。四、课堂反馈1.下列证据中不能确证地球是球体的是()A.海边看船B.环球航行C.地球卫星照片D.观察日月形状推测2.首次证实地球是个球体的航海家是()A.哥伦布B.伽利略C.魏格纳D.麦哲伦3.地球的大小:(1)平均半径为千米(2)赤道周长约为千米(3)表面积约平方千米五、课后作业练习册六、板书设计(一)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二)地球的大小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第二节《地球仪》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掌握经线与纬线的特点和经度与纬度的判读规律。会识别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本初子午线等重要的经线和纬线;掌握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方法和知道低、中、高纬的划分。能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理位置和两地之间的相互方向;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制作“地球仪”。2.过程与方法采用分组观察、比较、讨论、动手制作的方法,让学生在实践观察、探究发现、讨论交流、合作互助中学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活动和动手制作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教学重点1.了解赤道、纬线、经线的定义,能够在地图、地球仪上准确地找出。2.掌握经线和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能够进行对比分析。教学难点1.掌握经线和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2.东西半球的判定。课时安排建议:3课时教学过程:第()课时第二节《地球仪》(第一课时)一、引入新课地球是个球体,可对于生活在地球上的我们来说,地球太大了,为了研究的方便,人们制作了地球的模型,这就是地球仪。二、课堂教学(一)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地球仪是地球的________学生活动:观察手中的地球仪,对地球仪的形状、结构以及球体上的图案、线段、颜色、文字等进行观察,并相互交流,将观察和交流后的结果写下来。根据学生的汇报发言,老师适当总结并简单加以说明。1.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2.地球上的地理事物被化作一定的地理符号(图例)标注在地球仪上,且有文字说明。3.地球仪上有地轴,可以使地球仪转动,但地球上没有。4.地球仪上有经纬线,但地球上却没有。学生思考:1.地球仪是围绕什么转动的?南北极点是如何确定的?2.地球里面是否真正有一根轴?3、在地球仪上我们能够观察到什么?(二)了解经线和纬线思考:我们怎样利用地球仪来确定地球上某一点的具体位置?(在地球仪或地图上标出经线和纬线)1.什么是纬线?a.纬线是否相交?b.纬线是半圆还是整圆?c.纬线的长度是否相等?d.最长的纬线是?e.纬线指示什么方向?2.什么是经线?(经线也称子午线)a.经线在哪里相交?b.经线是半圆还是整圆?c.经线的长度是否相等?d.经线指示什么方向?e.地球仪上有几条经线?学生活动:读图1.10和1.11观察经、纬线各有什么特点,填写下表特点经线纬线定义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形状每条经线只形成____个圆,两条相对应的经线才能组成圆圈,度数之和等于,东西相反。每条纬线都是一个完整的____。长度所有的经线长度都______纬线长度_______,其中________最长,向_______变短,极点最短为0。度数越大,纬线;同纬度的纬线。指示方向经线指示___________方向。(纵向)纬线指示__________方向。(横向)三、课堂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总结由学生来说,老师最后总结四、课堂反馈以下所叙经线的特点,正确的是:①相邻的经线都是相互平行的②经线和纬线都是相互斜交的③所有的经线都是指示南北方向的④所有
本文标题:粤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609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