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国内外能源消费模式对比研究(中期成果汇报)
人民币区域化与香港的作用张燕生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外经济研究所北京西城区木樨地北里甲11号,国宏大厦B座911,100038InstituteforInternationalEconomicResearch(IIER),NationalDevelopment&ReformCommission(NDRC),BlockB911,GuohongBuildingJia11,MuxidiBeili,XichengDistrict,Beijing100038,P.R.China一、全球经济失衡与再平衡调整全球经济失衡是这次金融危机爆发的重要根源之一。当前有两套逻辑,一是危机与失衡有关,失衡与中国有关,中国与发展方式有关,中美各应为全球经济失衡承担一半的责任(美提交国会报告,2009);二是全球失衡矛盾的主要方面是美国增长方式与全球治理结构。胡锦涛提出,全球经济失衡根源是南北发展严重不平衡。这次危机与1990-2008年全球失衡有关,是IT革命以来的新经济周期调整的一部分;是新科技革命“创造性毁灭”周期的一部分;也是“全球化失灵”导致的。这次全球经济失衡的实质,是全球金融和资本项目失衡.中国积累的巨额贸易顺差是全球化的必然结果,中国是全球化的收益者的同时,也是全球失衡的受害者。-1,500-1,000-5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单位:亿美元)一般贸易差额加工贸易差额其他贸易差额中国贸易差额结构(单位:亿美元)年份加工贸易顺差进出口贸易总顺差加工贸易顺差/总顺差2002577304190%2003790256309%20041063320332%200514251019140%200618891775106%20072493262295.1%20082788295594.3%200926471961135%外商投资企业出口总值占全国出口总值的比重(%)美对华高技术贸易逆差据美国海关统计,2006年中国对美高技术贸易顺差达490亿美元。顺差超过世界其他地区对美国高技术产品贸易顺差的总和。中国出口结构更像美、日、欧,而不像俄罗斯、巴西、印度(Schott,2006);中国出口已危害到美国商业利益和经济安全(Preeg,2004),中国政府的优惠政策补贴支持了高技术产品出口。OECD数据显示,到2005年底,我国信息与通讯技术产品(ICT)出口已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ICT出口国。美国普查局数据也显示,2005年,美ICT产品进口40%、光电产品进口的22%来自中国。1995至2006年,中国对美高技术产品出口95%是加工贸易方式实现的;90%由外商投资企业完成的。即使同一产品,在美生产与在华外商投资企业生产的单位价值相差几倍甚至几十倍。中国只是承接了低增值生产环节,如高技术产品中的包装、五金配件、塑胶零部件等加工组装工序。2006年美国对华高技术产品贸易逆差在410-490亿美元之间-60,000-50,000-40,000-30,000-20,000-10,000010,00020,00030,00040,000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MillionsUSDollars美国统计与世界的高技术贸易差额美国统计与中国内地和香港的高技术贸易差额中国内地和香港统计与美国高技术贸易差额DataSource:U.S.Census,ChinaandHongKongCustoms二、当前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新趋势我国是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受害国。如2007、2008年和2009年第三季度涉华反倾销案分别为59起、72起和57起,占反倾销案总数的81.9%、71.3%和71.2%。摩擦集中于钢铁、有色、机电、化工等。纺织、箱包、玩具占比仅为7.8%。反补贴调查以美国为主,2007-2009年我国遭受反补贴调查31起,其中美国占71%,“双反”常同时使用。印度是对我国发起特保与保障措施调查最多的国家,共发起特保调查5项,保障措施调查13项。技术贸易壁垒已成为我国所面临的最严重贸易保护措施。2008年受到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我国全年出口贸易直接损失超过了505亿美元。中美贸易摩擦有进一步激化的趋势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递呈美国会的2009年度报告称,美中双边贸易的不平衡是两国争执的关键点之一;人民币低估对欧美是一个极大损害;美国政府发起的大量WTO案件对中国产业政策造成的贸易扭曲无法产生影响,无法消除美中贸易逆差的深层次原因。美国政府必须寻找替代性途径以应付这些问题。中美贸易摩擦涉及贸易、汇率、投资、金融等领域。中美贸易摩擦目前主要是互补型贸易结构的利益冲突,影响的主要是美国全球势力范围。中国减少对美出口,主要受益者是其他发展中国家,而不是美国企业和工人。中美竞争性结构的贸易摩擦还远没有开始,要有长期打算。美国平衡中美贸易差额主要靠农产品,如大豆等,在进一步扩大农产品进口,将严重影响农民生计。美国也需要结构调整.1985—1995年日美贸易摩擦始于纤维产品,逐渐从钢铁、大米等扩展到汽车、航空材料、电信等。美要求日本开放市场、扩大进口、升值货币。虽然日本多管齐下应对,最终贸易战以失败告终。1985年日本和美国GDP占全球份额分别为10.6%和32.7%,1995年日本和美国分别为17.9%和25.0%。2007年分别为8.1%和23.5%。1980年日本人均GDP为9138美元,相当于美国人均GDP的74.6%,1984年相当于美国人均GDP的63.8%,1987年日本人均GDP首次超过美国,1995年日本人均GDP是美国的1.5倍。2000年以后,日本人均GDP大至相当于美国人均GDP的87.2%。2008年按照市场汇率计算我国人均GDP为3267美元,不足美国人均GDP的10%;互补性结构积累大量顺差并发生贸易摩擦;竞争性结构的中美贸易摩擦还远未开始;政治因素是当前中美贸易摩擦的主要原因。日美和中美贸易摩擦的比较日本人均GDP(美元)及相当于美国人均GDP的比重(%)三、国际收支结构调整中国“双顺差”意味着实际资源的净输出以及国民福利的净流出,长期“双顺差”带来诸多能源、资源和环境压力,并使我国面临的贸易保护主义压力不断加大,这一局面已很难持续下去。破解贸易保护主义的重点,是调整国际收支结构,关键是改变我国贸易格局、调整经常项目收支结构,实现国际收支基本平衡。资本再配置的核心,是引导外商直接投资调整行业投向,促进对外直接投资,放松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管制,使“私人资本流出”逐步取代“官方资本流出”成为国家对外投资的主导方式。外汇储备资产的再配置,藏汇于民。防范国际收支变动的拐点,造成收支危机的冲击。中国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及外汇储备变动情况(亿美元)年份经常项目差额资本和金融项目差额外汇储备余额200020519165620011743482122200234532328642003458527403320046871107609920051608630818920062533671066320073718735152822008426119019460051015202530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千亿美元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45005000亿美元我国外汇储备存量当年外汇储备增量(右轴)1994-2009年我国外汇储备变化年份外汇储备(亿美元)增量(亿美元)1994516.201995735.97219.7719961050.29314.3219971398.90348.6119981449.5950.6919991546.7597.1620001655.74108.9920012121.65465.9120022864.07742.4220034032.511168.4420046099.322066.8120058188.322089200610663.402475.08200715282.494619.09200819460.304177.81200924000.004539.7四、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大力发展东亚区内贸易和相互投资,变中国制造为东亚制造。积极开拓新兴市场,探索扩大外需新战略。加快推进商品、资本、货币、银行的区域化、国际化进程。大力发展零部件贸易体系。增强进口拉动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鼓励加工贸易体系向本地增值、本地配套、本地企业为主体的方向转型,使加工贸易生产体系在中国扎下根。建立中国自主的全球生产体系,加快经济国际化和低碳化发展。进一步完善直接投资的存量调整措施。下大气力改善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环境和支撑条件。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年专利申请比重及平均增长率(单位:%),资料来源:《全球经济再平衡与中国经济的外部风险》,雷达等,2010年技术领域占总量的比重(2006年)增长率(1990-2006)增长率(1990-2000)增长率(2000-2006)生物技术1.97-5.157.58-23.10网络与电信21.80-5.546.12-22.19纳米技术0.37-4.3013.79-28.28污染与废物管理1.02-4.766.68-21.17应对气候变迁0.17-5.386.18-21.92人类生活需要10.87-5.116.72-21.99作业与运输1.58-5.237.58-23.28化学与冶金14.31-4.636.24-20.34纺织与造纸9.52-4.717.31-21.83固定建筑物0.41-5.097.46-22.84机械工程与光热1.54-4.326.36-19.78物理2.77-4.726.22-20.50电学7.26-4.656.13-20.23OECD各国制造业平均进口技术构成(资料来源:《全球经济再平衡与中国经济的外部风险》,雷达等,2010年)我国出口市场同比增长情况%200620072008090109030906090909121001比,%欧盟34.819.5-17.5-22.1-24.5-24.1-19.317.720.5美国.14.48.4-9.8-14.8-16.9-16.8-12.58.317.6日本11.313.8-9.0-16.1-20.3-18.7-15.64.48.0东盟32.121.1-22.0-22.2-19.3-15.9-6.852.88.1拉美.43.038.7-18.2-24.7-27.9-27.9-20.251.25.1非洲39.736.36.40.7-5.0-7.9-6.222.13.5香港18.63.5-35.5-24.6-23.1-20.6-12.834.213.4韩26.031.7-29.1-29.4-33.4-34.0-27.418.25.3印度64.831.1-17.7-12.6-16.8-13.2-5.836.52.3俄79.915.9-27.7-43.5-48.0-48.8-47.05.32.2我国出口产品占总出口的比重(%199419961998200020022004200620082008-1994初级产品16.214.611.210.28.76.85.55.4-10.7食品和饮料9.17.76.35.24.83.42.82.4-6.7工业制成品83.885.488.889.891.393.294.594.610.7化学品5.25.95.64.94.74.44.65.60.4塑料制品1.61.82.12.01.91.51.41.1-0.5机械及运输设备18.123.427.433.139.045.247.147.129.0汽车和汽车底盘0.10.10.10.10.10.
本文标题:国内外能源消费模式对比研究(中期成果汇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61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