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初中物理课外活动的研究结题论文
1初中物理课外活动摘要:初中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由于农村中学实验设备短缺,学生课堂上进行实验的机会很少。然而物理课外活动是指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以外,在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安排的各种物理教学活动。中学物理课外活动属于中学物理课程范围之内,是物理课程教学工作计划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教育理论的发展和教学改革放的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了它的重要意义。中学物理课外活动的意义总的讲,就是发展学生的特长,培育人才。因此探究学生课外活动,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是学好物理的关键。关键词:课外活动、兴趣、观察、发现、总结一、通过调查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1、“应试教育”大气候影响,片面追求升学率、题海战术使得教师和学生都忙于应付受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学不是面向全体学生,一切围绕“中招”转,考试评估要求高,而且难度大,“为考试而教、而学”,摧残了不少学生的聪明才智,扼杀了许多学生的创造个性,使学校变成毫无生气的“经院”。诚如郭沫若先生指出的:“书是死的,人是活的。死读书把活人读死,活读书把死书读活。”尤其毕业班的学生,死读书、读死书而读书死的并不少。这样的学习根本谈不上课外活动,严重影响今后的物理学习。2、对素质教育缺乏科学的全面的理解当前,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所产生的认识论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把素质教育理解成为一种取消考试的教育。一般的情况下,考试在教育过程中的主要作用与功能主要是诊断与促进性的,而不是选拔性的。然而,当教育资源产生稀缺的时候,那么考试在教育过程中的主要功能就可能会转化成为选拔性的,而不是促进性的。(2)把素质教育理解成为一种以培养技能为主的才艺教育。(3)把素质教育理解为一种急功近利的工具性教育。素质教育中的“素质”2具有综合性与抽象性的特点,它是在目的层面上应用的一个概念,而不是在目标的层面上。(4)把素质教育理解成为无约束的自由的教育。教育的理想存在状态应该是自由的,无约束的。但是,事实上并非如此。在现实社会中,教育一直生存在各种各样外在条件的约束与控制之中,教育本身自由的实现及其所要实现的关于自由方面的主张,在缺少了外在约束的前提与条件下是很难达到的。3、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和标准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传统的评价以升学率来评先进学校的硬性指标,学校将学生的笔试分数,学业成绩的合格率、优秀率等作为考核教师,评价教师的唯一标准,某班级学生成绩高,就说明该班级教师教学水平高,教学能力强。所以教师也把考试作为自己的法宝,对学生的评价也是“一俊遮百丑”。4、物理学科价值还未真正被广大教师和学生所认识传统教育价值观认为,学校教育追求的是个体智力的优异性和学问的卓越性。通过教师艺术性的传授,使学生获得牢固的知识,并能够熟练、灵活、准确地应用于解题,学生无需了解知识的发生与发展过程。物理课绝对不应该是枯燥乏味的课。物理课本上的语言是极其简洁、严谨的,书也仅仅是白纸黑字加些黑白的图片,对尚未入科学之门的、习惯于接受五光十色的电视屏幕画面的学生未免太“严肃”太“枯燥”了些。5、教法单调死板,缺乏针对性、趣味性和灵活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供详尽的解题示范,学生一步一步地模仿硬套。教师只管教,不管“导”、不管“学”,教学两张皮现象严重。不重视实验教学的研究和实施,即使是演示实验也仅停留在把实验作为知识教学的辅助手段而不是教学目标的简单层面上;不重视概念和规律形成过程的分析,不重视理论联系实际,难以体现物理教学应“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改理念,使本来生动活泼的物理变得“生吞活拨”。物理教学要么有“物”无“理”,要么有“理”无“物”。学生觉得物理真是“无理”,不是听不懂,就是兴趣衰减,或是高分低能。6、学法指导不够,学生学习方法不对头相当多的教师习惯提供详尽的解题示范,课前不布置学生预习教材,上课不3要求学生阅读教材,课后也不布置学生复习教材;习惯于一块黑板、一道例题和演算几道练习题。一部分学生获取物理知识的途径只限于课堂听讲,缺乏对自然科学的探索精神。课后只是为了做题而做题,死记公式,生搬硬套。有些学生惰性大,学习不主动,不预习、不复习、不总结;课内不作笔记,作业不认真,甚至抄袭;学习无计划、无目标、不认真地阅读、钻研教材,不能掌握基本理论,形成基本技能,所学的知识零碎、易忘,不能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结构化。少了求知的热情,成功的喜悦,只靠考试、升学的压力是无法产生浓厚兴趣和学习欲望的,反而会出现惰性心理,完全依赖老师课堂讲解,思维惰性大,思路狭隘,满足于固有的思维模式,受固有的方法框框约束,只能套用知识,不能灵活运用知识。。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本研究目标是积极探索物理课外活动的途径和方法,着重于学生习惯养成方面的探索,形成行之有效的教育模式。物理课外活动不仅起到丰富学生的知识,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而且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活动中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教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新课标要求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学会设计实验、动手实验、描述实验、分析实验,在实验探究中自主获取知识。而在物理、化学、生物等科学科教学中,学生在实验方面的能力普遍薄弱,有些学生根本就不愿动手做实验,到实验室只是敷衍了事、有些学生不会观察实验现象、有些学生不会描述实验现象、很多学生不会处理实验数据、不会分析实验得结论、、设计实验能力较差、创新能力和探究意识比较薄弱。所以我们提出“初中物理课外活动的研究”这个课题,就是为了研究如何来实现教育教学的创新,构建物理、学科的教学模式来充分挖掘学生内在的潜能和创造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通过如何提高学生实验能力,从而带动物理学科的教学,同时也想通过这次课题研究来提高我们教师的教研能力和教学水平。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及阶段划分本课题的研究我们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时间2014年5月—2014年6月)1、课题研究成员的组建、课题研究方案的设计、研究实验班级的选择、有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42、调查报告。通过问卷测试,弄清学生学习的状态。3、全组课题成员一起研究学生的学习心态,对过去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反思、策划实施研究方案的具体方法。4、全组课题成员要更深入地学习新课程改革的教育教学理论,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为课题研究的开展作好充分准备。第二阶段:课题实施和实验阶段(时间2014年7月2015年8月)按照研究方案和研究计划组织教师开展研究和实践:1、课题成员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与学生座谈,端正了学生的学习态度。2、开展学生学习方法的经验交流会,让每个学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3、多与家长联系,争取家长与学校配合,发挥教育的合力作用。4、通过一些实验、简单的实验技能的比赛,增强每个学生学习和自信心。5、开展探究性实验方案设计的比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探险究能力。6、进行个案跟踪与谈话。第三阶段:总结阶段(时间2015年4至5月)课题组成员对专题研究的成果进行分析总结、论证、审阅,提出终结性的修改意见,并撰写结题论文。四、课题研究的成果。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经过一年不继地探索、尝试、分析、调整、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一)知彼知已,百战不殆——深入了解学生的必要性只有零离地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能力,才能充分挖掘学生学习的内在智力、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对他们的薄弱环节对症下药。而零距离了解学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问卷调查”,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所以确定课题、选定实验班后,我们课题成员就着手对实验班的1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的结果如下:5问题答案A答案B答案C121.6%60.7%17.7%215.7%60.7%23.6%315.7%21.6%62.7%441.2%68.8%55.9%15.7%78.4%6011.8%88.2%727.3%25.5%47.2%85.9%29.4%64.7%925.5%41.2%33.3%1017.6%41.2%43.1%1117.5%82.5%1260.7%15.7%23.6%1335.3%19.6%45.1%1421.6%54.9%23.5%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第一项内容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实验感兴趣高达60.7%,他们也有动手做实验的主观意识,如第4题有68.8%的学生在实验课里愿意动手做实验。这为我们提高学生实验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第二项内容调查结果表明:学生能充分认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如第5题,78.4%的同学认为实验是学习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学习的重要的学习手段,第6题有88.2%同学认为实验对他们的学习帮助很大。这为我们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第三项内容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动手做实验的能力较差,如第7题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小组合作实验中,竟有47.2%的学生几乎不做实验,只有27.3%学生每个都动手做,第8题的调查结果显示几乎不能完成实验的学生高达64.7%,能独立完成实验的仅仅有5.9%,这可是一个令人担忧的结果。第四项内容调查结果表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相对的薄弱,对实验现象的描述和记录几乎都不会,第9题有33.3%的学生对老师演示实验产生的现象从来不主动描述;第10题有43.1%的学生在分组实验中产生的实验现象的记录都是抄录其他同学的。6第五项内容调查结果表明,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的能力也不是很乐观。他们未能从多个角度留心地观察实验现象,只是为某个目的去观察实验现象或随意地去看看,如第12题显示,老师的演示实验中有60.7%的学生随意去看看实验现象;第13题显示,在学生分组实验中有45.1%的学生为了某个目的去观察实验现象,只有19.6%学生能从多个角度来观察实验现象。第六项内容调查结果表明,学生主动分析问题的情绪并不高,只占21.6%,但有54.9%的学生有时参与问题的讨论,说明讨论问题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他们讨论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二)称对问卷调查的结果,调整我们的教学方式。这是我们第二阶段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一年以来,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不断地进行理论学习和案例研究,调整我们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在实践中探索、创新,达到了我们研究课题的预期效果。1、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让他们明确学习目标,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从调查结果知道,学生已能充分认识实验在他们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而且也喜欢实验,但在分组实验时却不愿动手做实验,关键的因素是他们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方法不适合。态度决定成败、目标是努力方向、方法是实施手段。称对这种情况,我们课题成员决定通过和学生座谈方式来解决。我们把实验班的学生召集起来带到操场,学生不规则围成圈子坐下,(把学生带出教室的目的是: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让学生畅所欲言:讲童年、谈现在、展未来,说快乐、吐烦恼、泄愤怒,他们交流着学习方法、谈论着奋斗目标,老师充当忠实的听众,久不时纠正他们“读书无用论”的错误认识,分析他们的个性差异和认识水平,就这样让学生在快乐、轻松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有效的学习方法及努力的方向。2、加强实验教学,满足学生内需,保持学生学习兴趣。现在中考越来越朝着能力考核的方向发展,而实验就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很好的方法。调查显示,许多学生对实验是感兴趣,学生是否能保持和发展兴趣,关键在于老师的认识和培养。理学家皮亚杰说过:“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或用眼睛看科学。只有体验和实践,才能有所创新。把我们的感受告诉学生,不如让他们在活动中亲身体验。学生在自己说服自己、自己感受自己、自己战胜自己的活动体验中能更快捷地走向成熟。”在课题研究实施过程中进行了如下的尝试并取得了成功:(1)我们老师千方百计地创造条件,把教材的演示实验最大限度地转化为学生分组实验,尽可能地把教材中的家庭小实验转变为课堂鉴别物质的实验,多给学生亲自动手实验的机会,让学生在实验中得到学习的乐趣,在实验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2)我们老师还尽可能把枯燥的验证实验设计为有活力的探究实验,有了活力,才会有奔头,才能激起和维持学生的兴趣。(3)开放实验室
本文标题:初中物理课外活动的研究结题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615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