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新世纪教育徐老师2认识物理一、物理学研究的内容:现象、规律及产生原因。包括:声、光、热、电、力等。分别概括知识点、举例子,并说明中考的重点难点。二、物理学的特点1、有趣2、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3、和现实生活联系最密切的学科三、如何学好物理:1、勤于观察、勤于动手2、勤于思考、重在理解3、联系实际、联系社会第一章声现象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声音的产生⑴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举例:人—声带振动;风—空气振动;下雨刷刷声—液体振动;风吹树叶振动、电线振动发出声音;蚊子翅膀振动;敲鼓—鼓面振动;弹琴—琴弦振动;婵—腹部发生器;鸟—鸣管等等。青蛙的发音器官为声带。有些雄蛙口角的两边还有能鼓起来振动的外声囊,声囊产生共鸣,使蛙的歌声雄伟、洪亮雨后,汇成一片大合唱,有一定规律,有领唱、合唱、齐唱、伴唱等多种形式,能吸引较多的雌蛙前来。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振动而发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其中的“声”分别是由气体、液体和固体的振动而发出的声音⑵声音的产生应注意的几个问题:①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②“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不能叙述为“振动停止,声音也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继续传播并存在。③振动一定发声,但发出的声音人不一定能听到。⑶声音的保存:振动可以发声,如果将发声的振动记录下来,需要时再让物体按照记录下来的振动规律去振动,就会发出和原声相同的声音。声音记录的分类:1、机械振动:唱片(唱针振动)2、磁记录:磁带3、光记录:光盘、DVD二、声音的传播⑴声源:发声的物体叫声源又叫发声体。⑵介质:能传播声音的物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举例子气体、液体、固体作为介质的例子。3①介质分类:气体、液体、固体(固体传声效果好,能量损失少,举例子)②真空不能传声⑶声波:声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介质的振动。三、声速:⑴定义: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表示声音传播的快慢。单位:米每秒、千米每小时1m/s=3.6km/hm·s-1计算公式:v=s/ts=vtt=s/v⑵影响声速大小的因素:①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种类有关:一般情况下,声速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最慢。特殊:软木②声速还受到温度的影响。同种介质中,温度越高,声速越大。(控制变量法)15摄氏度的空气,340m/s0—331,25—346当空气中不同区域的温度有区别时,声音的传播路线总是向着低温方向的,如上面的温度低,声音就向上传播,此时,低处的声音,高出容易听到。四、声音的反射⑴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的现象。山谷回音、回音壁、余音绕梁。⑵听到回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秒以上。s=vt=340m/s*1/2*0.1s=17m⑶回声传播的时间低于0.1s,反射回来的声音只能使原声加强,使得原声听起来更加深厚、有力。这就是所说的“拢音”。⑷回声的应用:“回声测距”、测海底深度、山崖间距离、回声定位。第二节我们怎样听到声音一、听到声音的过程发声体(声源)振动产生声音→介质传播声音→感知声音二、感知声音的方式1、耳传导(1)耳的构造:耳廓—收集声波,鼓膜—引起振动,听小骨—传递振动,4听觉神经—传递信号(2)耳传导的过程:外界声音→鼓膜→听小骨及其它组织→听觉神经→大脑传导性耳聋—可治愈(贝多芬)神经性耳聋—不可治愈(3)耳传导的实质:气体传声2、骨传导(1)骨传导过程:头骨、颌骨→听觉神经→大脑(贝多芬利用骨传导继续创作)(2)实质:固定传声三、双耳效应⑴作用:判定声源的位置⑵产生原因:声源到两耳距离不同,声音到达两耳的时刻、强弱、特征不同。(3)应用:立体声第三节声音的特性一、音调1、物理意义:表示声音的高低。音调高:尖、细、脆;音调低:粗、沉、闷老牛:低沉(音调低、响度大)蚊子:尖细(音调高、响度小)2、音调高低的影响因素:发声体振动的快慢。探究音调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的关系(观察)物理量(改变)影响因素教材演示实验:振动幅度不变,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伸出桌面长,振动慢,音调低;伸出桌边短,振动快,音调高。结论:发声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频率越高3、频率(1)定义:发声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单位:赫兹简称赫HZ1HZ=1次/秒(2)物理意义:表示振动快慢。快→高,慢→低。5(3)比较方法:相同时间,比较振动的次数;振动相同次数,比较时间。(4)人的听觉频率范围:20HZ—20000HZ人的发声频率:85HZ—1100HZ(5)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大象的语言声音、地震、火山喷发、海啸、台风都伴随次声波产生。次声的特点:来源广,传播远,穿透力强,破坏性强。弦的长短4、探究:弦乐器的音调高低的影响因素弦的粗细观察弦的松紧控制变量法弦的材料控制变量:(1)使用条件:一个物理量受多因素影响(2)使用方法:改变要探究的影响因素;控制其他的影响因素;观察物理量的变化。物理学中的研究方法:观察、实验、对比(比较)、转换(转化)→有因果关系、归纳、推理、类比(无因果关系,但有相似性质)、控制变量、(理想)模型、等效替代。科学探究的步骤:提出问题→猜想或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和论证→评估和交流二、响度1、物理意义:表示声音的大小、强弱。2、影响因素:发声体振动幅度(振幅)(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1)探究实验: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教材演示实验结论:发声体的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2)其他影响因素(听者)到发声体的距离减小声音的分散应用:喇叭、听诊器三、音色1、物理意义:声音的特色、品质62、影响因素: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示波器:显示声波振动的特点。四、响度和音调的区别:⑴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它只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响度指声音的大小,它与振幅和距发声体的距离有关。⑵音调和响度是根本不同的两个特征,音调高的声音不一定响度大,反之亦然。如老牛和蚊子发出的声音。思考:用录音机录下自己的声音,自己听起来不像自己的声音,别人听起来和自己说话的声音没什么区别,为什么?提示:因为录音机录下的是说话人通过空气传来的声音,别人平时听到的也是通过空气传来的,所以别人认为是说话人的声音;而我们听自己发出的声音,主要是通过“骨传导”的方式来传递的,由于空气和骨头是不同的介质,两种声音的音色不同,听起来感觉也就不一样了。五、乐器的分类1、打击乐器:鼓、锣(鼓皮紧、音调高,击鼓力量大,响度大。)2、弦乐器:二胡、小提琴、钢琴、吉他等。(材料、长度、松紧、粗心影响音调)3、管乐器:长笛、箫等。(空气柱振动发声,空气柱长短改变音调)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一、噪声的界定①从物理学角度:由发声体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②从环境保护角度: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二、乐音和噪音的区别:(了解)①从物理学角度:乐音即好听、悦耳的声音,是由发声体有规则的振动发出的声音;噪音即嘈杂、刺耳的声音,是由发声体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②通过示波器观察波形:噪声是杂乱无章的无规则的波形,而乐音是规则的波形。③从环境保护角度: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音。三、噪声强弱的等级及危害7⑴等级单位:分贝(符号:dB)0dB: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30~40dB: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70dB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90dB以上:听力受到严重影响,神经衰弱,头疼;150dB:鼓膜会破裂出血,双耳完全失去听力。为了保护听力:不能超过9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不能超过70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不能超过50dB。(2)危害:心理、生理、物理。“隐形杀手”四、减弱噪声的途径:位置:①在声源处减弱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③在人耳处减弱措施:防止噪声的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人耳举例:捂住耳朵、戴防噪声耳罩、关闭门窗、摩托车的消声器(多孔,吸收噪声,声音的反射)、城市道路旁的隔声板、栽花种树、给声源加罩。第五节声的利用一、利用声音传递信息应用:回声定位(声音的反射)、用于医学(B超等)、声呐原理(利用声呐测海深探测鱼群位置)蝙蝠靠超声波探测障碍和发现昆虫二、利用声音传递能量1、利用声波清洗精细机械2、利用声波除掉结石3、超声波加湿器回音壁:声音的反射圜丘:利用回声。8第二章光现象第一节光的传播一、光源1、定义:本身能发光的物体(月亮不是光源,反射的太阳光)(珠宝不是光源)太阳、火把、油灯、蜡烛、电灯、恒星、萤火虫、灯笼鱼、水母2、分类天然光源:太阳、水母、萤火虫、恒星人造光源:蜡烛、霓虹灯、白炽灯、手电筒、电视机屏幕冷光源:物体发光时,温度并不比环境温度高,利用化学能、电能、生物能激发的光源。例:萤火虫、霓虹灯等热光源:利用热能激发的光源。例如:白炽灯在高温时热辐射发光,90%转化为热能,10%转化为光能。注意:不是根据灯具外壳的温度定义冷热光源,外壳温度只能说明散热措施的优劣。二、光的传播1、探究:光的传播是否需要介质。结论:光可在真空和透明的介质中(固液气)传播。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2、探究:光是如何传播的。结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光线发生偏折。3、光线: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径迹和方向。研究方法:理想模型。注意:光线是为了描述光的传播特征而虚拟的,不是实际存在的。4、光学常识:A.看到物体的条件:有来自于被观察物体的光进入观察者的眼中。B.进入观察者眼中的光越多,物体越亮。C.双眼定位:逆着进入眼中的光沿直线看过去。5、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及现象:激光准直、射击瞄准、列队看齐、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坐井观天,所见甚小9A:小孔成像(1)成倒立的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2)小孔成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与物体的形状相似。物体大小(3)探究小孔成像大小的影响因素物体到小孔的距离控制变量改变观察小孔到光屏(像)的距离像的大小与距离有关,光源到小孔的距离一定时,光屏到小孔的距离越大,像越大,反之越小,小孔到光屏的距离一定时,光源到小孔的距离越大,像越小,反之越大;物距大于像距,像比物小,物距小于像距,像比物大。B:影子:光线在传播过程中,在不透明物体后方有一个光线照不到的黑暗区域,叫影子。夜晚,人走向路灯并远离路灯的过程中,影子先变短后变长。影子长度的计算。C:日食:当月球转到地球和太阳之间,并且在同一直线上时,月球就挡住了射向地球的太阳光,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在地球上形成一片阴影的现象。D:月食:当地球转到月球和太阳之间,并且在同一直线上时,地球就挡住了射向月球的太阳光,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在阴影部分的月球则不能反射太阳光,就形成了月食。三、光速1、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在真空中最大。(宇宙中最快的速度)2、在真空中大约是3×108m/s,在水中的速度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的速度约为真空中光速的2/3。3、由于光的速度比声的速度快得多,打雷下雨时,雷声和闪电是同时进行的,但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4、光年:光在一年中所走过的路程。1光年=9.46×1012Km第二节光的反射一、光的反射现象1、定义:光在两种物介的表面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介质中传播的现象。2、现象: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都是光的反射现象。10二、光的反射规律1、反射名词AO:入射光线BO:反射光线O:入射点、反射点法线:过入射点与镜面垂直的线。(ON)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AON)反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BON)2、探究:光反射的规律(1)实验目的:A.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的位置关系;B.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2)光反射规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三线同面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局在法线两侧;法线居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两角相等注意: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光的反射的光路图的画法;旋转问题。3、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三、光的反射的种类1、镜面反射(1)发生条件:表面光
本文标题:初中物理知识点汇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618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