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初中生英语学习策略成败归因与学业成就
086初中生英语学习策略、成败归因与学业成就的相关性研究【摘要】根据归因理论、学习策略的论述和阐释,以180名初中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归因量表、学习策略量表等工具,研究不同性别、年级和成绩水平的学生的成败归因倾向与英语学习策略之间的相关性,并适时对学生进行英语学习策略培训以及归因重塑训练,以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并指导初中英语教学实践。【关键词】英语学习策略归因学业成就实验研究一、归因理论与学习策略的研究概述(一)归因理论研究概述社会心理学家Heider是最早提出归因论者,海德归因论中将行为发生解释为情景(或环境)归因和性格归因。罗特(Rotter,1966)提出了控制源概念,其采取内外控的单向度标准去预测学生的学习动机,在理论上存在缺陷。受以上两种理论的影响,美国归因理论家Weiner(1972)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探讨,创立了最系统的归因理论“三维度六因素”,把影响学习者归因的六个因素纳入到三个维度下。三个维度分别是控制源、稳定性和可控性,六个因素分别是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度、身心状况、运气好坏以及外界环境。20世纪80年代,归因研究更成为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课题之一,Graham(1991)指出,归因的动机模式表明了“思考、感受和行动”三者之间错综复杂、相互关联的关系。Doynei(2001)认为,“归因理论”与语言学习研究有关基于两个原因:其一,二语学习过程中失败现象普遍存在,不可避免;其二,人们容易倾向于做出消极的能力归因。近年来,国内对归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归因倾向如何影响学业成绩和归因训练等问题上。孙煜明、韩仁生(1996)的研究指出学习归因会影响学生学习的期望和情感变化,从而影响学习行为;谷生华等(1998)的研究指出学习归因通过学习策略影响学业成绩。无论归因和学习成绩之间的中间变量是什么,归因无疑已被证实是影响学业成就的一个重要变量。(二)学习策略理论研究概述学习策略的研究起源于欧美,学习策略(LearningStrategies)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是布鲁纳(Brunner)于1956年提出“认知策略”概念后逐步形成和确立起来的,但对于什么是学习策略,至今仍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现有的理解大致有以下三种:其一,把学习策略视作学习活动或步骤;其二,将其视作学习的规则、能力或技能;其三,学习策略即为学习计划。学习策略的成分(文秋芳,1996)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动机策略和社会策略等,其中主要成分有:1、认知策略(亦称语言学习策略),与语言学习材料本身有关。指学生懂得如何获取、选择、组织信息,复习所学的内容,将新内容与记忆中的信息发生联系,以及保持和检索不同类型的知识。2、元认知策略(即管理策略),与学习过程有关。是关于如何“学会学习”(1earningtolearn)的高级认知策略,包括检查、监视、规划、预测等认识活动。具备元认知策略的人能够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思维过程和学习活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Naiman(et.al.1978)和WongFillmore(1979)等先后开展了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试图发现语言学习的优秀者的一些共同特征,即力求发现影响语言学习者成功与失败的原因。相对于国外,国内对英语学习策略的研究起步较晚,文秋芳、王立非针对学习者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进行了深刻剖析,他们发现学习者的内部和外部因素都可以影响学习策略的选择和使用。刘志华、郭占基(1993)研究指出,初中生运用学习策略的水平是不相同的,学习策略是导致成绩差异的主要因素。二、问题提出和实验假设由上述对学习归因、学习策略二因素的理论概述和研究现状可见,两者都是影响学生学业成就的重要因素。英语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可见,语言学习策略已经被提升到了突出的地位,其中学习归因的影响作用亦被人们逐渐意识到对其研究的意义。然而,以往的研究大多都限于探讨其中的某一个影响因素,因此所得结论难以比对和综合。本文的研究试图将学习归因、学习策略二因素综合起来考察,探讨它们对初中学生英语学业成就的影响作用和影响路径,并验证以下实验设想,以期为提高初中英语教和学的质量提供思路和理论依据:(一)不同性别、不同年级的初中生在学习归因、英语学习策略上会存在一定的差别。(二)在归因与学习策略的关系上,出现一个明显的趋势,即成功时的内部归因(能力、努力)与各类策略都存在着显著正相关关系,但失败时的内部归因与策略的关系却呈负相关,且未达到显著性水平;成功时的运气归因与各类“认知”策略(认知和元认知策略)呈显著负相关。(三)学习归因、英语学习策略对初中生的学业成就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通过矩阵相关分析和路径分析等方法来探讨它们对初中生英语学业成就的影响权重和影响路径。(四)成功归因通过认知策略产生的作用间接影响学生的英语学业成就。三、研究方法—实验法(一)实验对象和变量分析东莞市水乡片某中学各年级分别随机抽取学生60人,其中男生30名,女生30名,共180名初中生。本项实验学习归因、学习策略作为影响因变量学业成就的自变量,另外“年级”、“性别”也作为实验处理变量和分类变量进行实验设计。(二)研究工具1、归因量表根据Lefcourt(1981)编制的多维度—多归因因果量表修订而成,共24题,分为成功归因和失败归因两个维度,以及能力、努力、任务、身心、运气和外界环境等六个因素。采用记分法对测试者进行测试,该量表的一致性系数为0.66。2、学习策略量表采用北师大发展心理研究所编制的学习策略量表。其中包含四个维度: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动机策略,和社会策略。该量表共20道题,采用五点记分,分数越高,表示策略水平发展越高。量表同质系数为0.95。3、数据收集和分析在期末自查考试前对180名学生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77份;随后收集学生英语成绩。对问卷结果和自查成绩使用统计软件SPSS13.0进行数理统计,并分析比对。四、结果与分析(一)学习归因和英语学习策略的性别、年龄差异为了了解初中生在学习归因、英语学习策略上的性别、年龄差异,对测量结果进行3×2双因素方差分析。表1初中生英语学习策略、归因的性别、年龄双因素方差分析6.939a32.31310.697***10.23933.4132.797*4.27214.27219.756***9.28319.2837.607**1.75311.7538.108**.0011.001.001.980.1201.120.555.4571.20311.203.986.322.1331.133.617.433.0081.008.007.93438.056176.216214.7611761.22091.0001801350.00018044.994179225.000179因变量归因学习策略归因学习策略归因学习策略归因学习策略归因学习策略归因学习策略归因学习策略归因学习策略来源组间截距性别年级性别*年级组内总计校正的总计TypeIIISumofSquares自由度标准差FSig.*表示P0.05,**表示P0.01,***表示P0.001a.从表1可知,初中生的学习归因方式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P0.05),女生较男生更倾向于对学习进行内部归因,尤其在失败情景下,更多地将失败归因于努力、能力等内部因素。然而有趣的是,初中生性别和年龄在英语学习策略的四个维度(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动机策略和社会策略)上(P=0.980,P=0.322),以及性别和年龄在归因方式与学习策略的交互作用(P=0.433,P=0.934)上都不显著。(二)英语学习策略、归因的相关关系根据量表的测量结果,计算归因六因素、英语学习策略四维度之间的相关关系,见表2。运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分析发现,成功时的能力、努力和运气归因对认知策略构成显著回归效应;成功时的能力、努力和运气对元认知策略构成显著回归效应;成功时的能力归因和失败时的运气归因对社会策略构成显著回归效应。其标准回归系数与显著性水平见上表。标准回归系数β有正、负值,当β为正值时,值越大,说明学生越倾向于某种归因时,可预测学生使用的策略越多;反之,学生则越少使用该学习策略。以上的多重回归分析表明,有四种归因可预测学习策略的运用,即成功时的能力、努力和运气归因,以及失败时的运气归因。其中,成功时的能力和努力归因尤为重要,它们可分别预测54种策略的运用。成功时的运气归因可预测3种策略的运用,而将失败作运气归因只能预测社会策略的使用。(江晓红,2003)(三)英语学习策略、归因对学业成就的影响作用为了解英语学习策略各维度及归因因素对初中生学业成就的影响作用,我们对180名学生的期末自查成绩利用策略和归因作为因变量学业成就的自变量进行相关分析:从表3中可见,学习策略各维度对学业成就均构成显著的相关关系,初中生的英语学习策略水平越高,他们的学业成就就越高;然而,成功归因对学业成就的影响不明显,为进一步探讨其间的中间变量,我们再次利用表2及表3的多重回归分析所得到的路径系数、三者矩阵相关数据,建立以下路径模型,如图1:由此可见,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是成功归因影响英语学业成就的中间变量,通过认知策略的中介作用,成功归因间接影响英语学业成就的路径系数β=0.50,p0.05,构成较显著的水平。五、结论与建议(一)实验结论1、初中生英语成绩与学习策略、归因之间存在关联。学习策略是决定英语成绩的关键因素。2、归因与初中生英语学习策略关系密切,成功归因通过认知策略间接影响英语成绩。3、不同性别、不同年级的初中生在学习归因、英语学习策略上会存在一定的差别。不同成绩的初中生均选择内部因素来解释自己的成功或失败。其中,大多数学生选择能力、努力来解释他们在英语学习上取得的成功,而大多数把自己的失败归因于努力不够,较少学生把自己的成功或失败归因于运气。(二)反思与建议1、重视引导和指导,加强对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培训尽管英语学习成绩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但学习者可控因素的重要作用不可忽视,尤其是元认知策略和认知策略对学生外语学习效果的影响。学习者对学习过程所持的观念和学习者自身的态度又影响他们对学习策略的选择。要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教师必须进行适当的引导和指导,必要时还应该进行专门的学习策略训练。如我校英语科组采取的训练方式有:(1)定期组织学生填写英语学习策略、学习观念的调查问卷,提取结果并归档。通过此活动,既能不断加强学生对英语学习方法的自我总结,提高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同时又能及时把相关信息反馈给老师,为其下一步教学工作提供方向。(2)集中训练与分散训练有机结合。集中训练可分多次,宜安排在开学初,期中自查及期末自查前,每次确定培训内容要考虑时间的长短和学生不同学习阶段的主要困难。分散训练相对灵活,可结合课堂教学进行,亦可充分利用第二课堂等进行。如,我们利用学校每年都举行的文化艺术节,组织学生进行了“英语文化周”活动,其中包含有英语词汇速记大赛、英语话剧(小品)大赛、英语故事讲演比赛,还有英语作品DIY、“万圣节”等一系列精彩活动,既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也提高了学生有效学习英语的方法。(3)鼓励学生定期写英语学习日记,积极开展语言本质及语言学习过程的讨论。如:语法、词汇及语言技能之间的相互关系,语言的准确性与流利性之间的关系,语言的输入、输出与语言习得之间的关系等。这些知识是学生反思自己学习过程的基础,也是形成有效学习策略的依据。(4)重视对中层生学习策略的指导,关注后进生的成长情况,积极开展“一带一”帮扶措施。2、指导学生合理归因,加强归因重塑训练研究表明,尽管学习归因没有直接作用于初中生的英语学习成就,但其通过认知策略间接影响学生学业成就的重要意义是我们不能忽视的。因而,这就亟须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指导学生对学习进行合理归因,并注重加强归因重塑训练。(1)重视学生归因倾向
本文标题:初中生英语学习策略成败归因与学业成就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621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