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畜牧/养殖 > 安徽农业大学硕士生入学考试课程大纲
1安徽农业大学硕士生入学考试课程大纲课程名称:《农业生态学》第一章绪论内容:生态学和农业生态学的定义、产生、学科分化与发展背景,农业生态学与科学发展,农业生态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生态学与中国农业发展。系统的概念,基本性质与研究的基本途径;生态系统的定义、基本组分、特点和类型;农业生态系统的定义、基本组分、基本结构、基本功能及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农业生态学的任务、基本研究方法。重点:有关定义、农业生态学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生物组分的构成。难点:生态学、农业生态学的发展阶段与代表人物及贡献,农业生态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第二章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基本生物结构内容:生态因子、自然环境、人工环境的基本概念,最小因子律、耐性定律、生态型和生活型的定义、区别、类型。生态位的概念及应用,生物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生物种群与群落的概念,生物种群的结构征(种群大小、密度、出生率与死亡率、种群年龄与性比结构、生命表与存活曲线、种群的内禀增长率与环境容纳量);生命表与生命曲线、种群的增长模型(种群指数式增长、种群阻滞式增长);种群变动与调节(种群波动、r、k对策生物及种群调节),种群内个体的空间分布,种群和阿利氏原则,隔离与领域性;生物间的正相互作用和负相互作用及高斯原则,次生代谢产物在种间关系上的作用。群落的基本特征、水平结构、垂直结构和时间结构;边缘效应的概念与特点;自然群落演替的概念、类型、过程、原因,顶极群落理论,次生演替的特点。农业群落的人工演替,结构趋同和协同进化。群落的多样性与稳定性。生物多样性及类型,生物多样性指数、生物多样性价值,分子生态学的技术及在农业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农业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中国农业生物多样性的特点、存在问题及保护利用措施。重点:生态因子、自然环境的概念,耐性定律及其应用,生态位理论及其应用。种群和群落的概念及区别,种群年龄结构、内禀增长率,种群增长模型、阿利氏原则,生物间的正、负相互作用,群落演替的过程、原因、类型,边缘效应、协同进化、生物多样性。难点:耐性定律、生态位概念。种群的增长模型,生命表与存活曲线、次生代谢产物在种间关系上的作用,演替与生物多样性,结构趋同与协同进化。第三章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综合结构内容:生态系统结构的概念与内容,景观多样性、生态交替带的类型,自然条件、区位和社会经济条件对农业生态系统水平结构的影响,垂直结构概念,流域位置、地形变化对垂直结构的影响,农田、水体主体模式,农林、养殖业模式;食物链与食物网,食物链类型,食物链加环的作用与类型。农业生态系统的时间结构。重点:垂直结构,食物链概念与类型,食物链加环的作用与类型。难点:地形变化与垂直结构,食链加环类型。第四章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能量流动内容:能量概念,能量守恒定律与能量衰变定律,序、熵和耗散结构,初级生产的能量转化,次级生产的能量转化。辅助能的概念、组成、人工辅助能的作用与存在问题。能源、能流途径、能量的转化效率和生态金字塔,能流符号和能流图解。农业生态系统能流分析方法。重点:1/10定律,生态金字塔,能流符号和能流图解,次级生产的能量转化。难点:熵和耗散结构,能流分析方法。第五章: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物质内容:物质不灭定律和质能转化与守恒定律,有关物质循环的若干概念,物质循环的基本类型,环境库与生物库,水循环和碳、氮、磷、钾、硫循环,水循环与农业关系,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碳循环与全球气候变化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酸雨的形成及危害,农业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一般模式、特点和输入、输出的数量特征,土壤有机质与农田养分环境,农业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调节,有毒污染物质在食物链上的浓缩,主要污染物的危2害及防治。重点:物质循环的相关概念,物质循环的基本类型,水循环与农业关系及调控,碳循环对全球气候及农业生产影响,酸雨形成及危害,物质循环中的环境的问题。第六章农业的资源与效益内容:农业资源的概念与分类,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替代,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保护和增值。资源经济学第一、第二定律,农业生态系统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重点:农业资源的概念和分类,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保护和增值,自有资源和公用资源的生态利用规律,农业生态系统的生态效益。难点:再生资源的保护增值、资源经济学定律、农业经济效益分析。第七章农业生态系统的调节与控制内容:信息系统及其组成,农业生态系统中的自然信息流和人工信息流,农业生态系统中的资金流的基本构成及与能、物流关系,农业生态过程中的经济外部性问题、解决途径和高斯理论,资源环境影响的经济核算,农业生态调控的机制和调控层次,自然控制、人工直接调控和社会间接调控。重点:信息系统及组成,人工信息法,成本外摊和收益外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资产定价方法,农业生态系统调控机制的基本特点。难点:信息的量度和生态系统进化的量度,解决经济外部性的高斯(RonaldCoast)理论,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资产定价。第八章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内容: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由来、基本内涵和基本原则,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行动,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石油农业和各种替代农业,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几种思潮,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内容,可持续农业与SARD,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持系统及其建设。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框架、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体系。重点: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基本内涵和原则,石油农业和替代农业,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可持续农业,SARD的概念、战略目标和指标体系,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体系。难点:国外替代农业发展、可持续发展评价标准与方法,可持续发展的测度方法。第九章中国的生态农业内容:世界农业发展阶段与生态农业兴起,中国农业面临的问题与生态环境危机,中国生态农业的内涵、特点、目标和发展,中国生态农业的模式和技术,中国生态农业建设的组织管理。重点:中国生态农业的内涵、特点、目标和发展,中国生态农业常用的技术体系、农业技术的生态化改造。难点:中国生态农业的特征和认识误区,生态农业模式的适应性和变化规律,农业技术的生态化改造。第十章农业生态工程内容:农业生态系统的诊断和评价,农业生态系统的设计和优化,农业生态系统建设方案的组织实施方法。重点:农业生态系统的诊断与评价,农业生态系统设计的步骤。难点:确定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线性规划模型和系统动力学模型。参考书目:骆世明,农业生态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本文标题:安徽农业大学硕士生入学考试课程大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62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