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六下美术2016单元备课
-1-造型.表现领域教学目标梳理·单元备课学校学科美术年级六任课教师总课时5X1课程目录1《色彩的联想》2《瓶花写生》4《成语故事》●6《综合版画》9《泥塑一古建筑》教材分析1《色彩的联想》色彩能使人们产生许多联想,给人留下深刻的记忆。不同颜色的组合更能激发人们丰富的想象。正是这种联想,使色彩具有了强烈的影响力,左右着人们的心理和情绪。艺术家也正是运用了这种影响力,来创作美术作品。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分析,感受画家是如何利用色彩的象征性,把颜色恰当地组合,来表达自己情感的。在欣赏吴冠中的油画作品《黄河》时,可以利用黄河的视频和图片,与画家的作品比较,从而使学生感受到,作品使用大面积的黄土色表现黄河的无边无际,唯有白色浪花在画面漂流回转,表现了中华民族的博大胸怀与源远流长,从而为学生接下来利用色彩的象征性,把颜色恰当组合,表达自己情感的绘画创作打好基础。2《瓶花写生》引导学生运用色彩的相关知识,初步学习色彩静物写生的方法;了解基本的构图知识,合理地安排画面,对瓶花进行初步的临摹、写生。花卉是画家喜欢表现的题材。品种繁多的花卉,其形状、体态、色彩、香味,能引起人们的寄情和联想。人们常常借用描绘花卉来象征或表达人的气质、品格和情绪。瓶花在生活中散发着大自然的气息,能够营造或宁静朴实或优雅华贵的情调,可以满足学生自我调整、乐观向上的精神需求,开启学生的心灵之窗,让他们感受到美术学习的乐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架构,将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如色彩的冷暖、明暗、色调,以及对色彩的感知和运用等,迁移到本课的学习中。还要注意不能只单纯重视技能、技法的讲授,忽略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观察是色彩写生的第一步,没有观察就没有绘画。因此,教师在本课中一定要重视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一要强调整体观察,二要强调对细节的刻画,帮助学生在整体观察中学会抓住瓶花的姿态特征。4《成语故事》本课作为小学阶段最后一节利用纸雕塑方法制作完成主题创作的课程,旨在引导学生理解成语故事的内涵,从美术的角度结合故事情节设计人物形象,感受不同纸材特性,根据设计意图巧妙选取媒材,综合运用所学技法进行造型表现。本课与“造型•表现”领域的其他课程一样,注重对学生表现能力的培养,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利用纸雕塑表现人物形象的技法。同时以成语故事为载体,使学生在动手实践-2-中感受艺术与文学相结合的独特魅力,感悟我国传统文化浓厚的底蕴,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文化传承的意识。6《综合版画》在小学全套美术教材中,这是“版画”系列课业中的最后一课,也是一节集前面几册教材中《纸版画》《吹塑纸版画》《石膏版画》和《实物版画》所学版画知识技能的综合课业,是将前面所学知识的一种综合运用。综合版画的“综合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材料的综合性;二是技法的综合性。综合版画有着风格多样、技巧灵活的特点,制作方法多样,制版材料丰富,可根据材料的不同进行巧妙的制版组合。本课运用多种材料和工具,综合纸版画、吹塑纸版画、实物版画、活动版画等版画技法,创作形式多样、充满童趣的综合版画作品。把对综合版画作品的欣赏分析作为教学开始的重要内容,通过欣赏评析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认识综合版画的表现方法,感受其中的趣味性。教师要进行较全面的示范,从创作的构思、材料的挑选、方法的运用等方面向学生展示综合版画的独特魅力,启发学生对材料、技法综合运用的巧妙构思,让学生体验到综合版画创作的乐趣。9《泥塑一古建筑》与之前学过的《多姿多彩的塔》《庄严的牌楼》《画牌楼》《北京城楼(一)》《北京城楼(二)》等课有着密切的联系,同属于古建筑系列。这些课为本课的学习作了充足的铺垫。在本册,这节课与前一节《北京的建筑》一课在内容上属于一个单元,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了解北京古代建筑的造型特点,综合运用泥塑成型(泥条、泥板、捏制等)的多种技法表现风格独特的古代建筑造型。重点采用迁移旧知、获取新知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将以往所学的泥塑技法,如三年级下册所学的泥条盘筑成型法、四年级下册所学的泥板成型、五年级下册所学的综合运用泥塑方法(手捏法、泥条盘筑法、泥板成型法)和各种设计城市雕塑的技法等,以及获得的经验运用到本课的泥塑造型当中。在六年级上册《民间泥塑》一课中,学生还学习了民间泥塑造型夸张、色彩对比的特点,用泥塑方法完成一组泥塑作品。而本课除了综合之前所学泥塑表现手法之外,还应引导学生在前一课简要了解古都北京古建筑造型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复习回忆以前学过的北京古建筑的知识,如古塔、牌楼、城楼、古桥等古建筑的造型特点,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和技法,表现出北京古建筑风格独特的造型特点。学情分析1《色彩的联想》学生已经了解了色彩的冷暖、色相、明度、纯度的知识。本课与第2课《瓶花写生》构成^个色彩单元。本课是在学生对色彩初步认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感受、探究,进一步学习色彩知识,对作品中的色彩进行联想,感受色彩赋予我们的不同视觉体验;引导学生用他们喜欢的表现方式,创作一幅体现炎热、温和、甜美、春天、轻柔、清秀、失望、欢乐等任意一个词义的色彩画作品,进一步体验色彩给我们带来的审美感受,培养学生对色彩学习的兴趣。六年级的学生具-3-备了一定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正逐步形成自己的个性,有自己的想法。一般来说,学生都会根据身边的事物、动物和植物进行具体联想。本课教学可采用启发引导、学生小组探究学习的方式,以多媒体为载体,教师充分利用图片,采用欣赏、启发、交流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主动参与新知识的学习。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明白:色彩的象征性与大部分人的经验与联想有关,色彩的概念和联想是人们通过与自然界和社会的接触逐步形成的;不同地域与民族对色彩象征意义的理解有差异。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要能够用色彩语言简单描述自己的情感。2《瓶花写生》以学习知识技法为主。为避免学生被动接受,教师要力争以各种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花卉的喜爱之情和创作热情,让学生在造型表现活动中感受花卉带来的美感。4《成语故事》六年级学生对于成语故事内涵的理解有一定难度,教师可以借助成语故事连环画或图片等资料为学生搭建支架,引导学生细致地阅读成语故事,了解故事内容,抓住典型情节,仔细观察故事中形象的造型、色彩、结构、比例等相关内容,为学生设计形象提供有力的支撑。引导学生对作品表现的成语故事内容、人物形象创造、制作注意事项等进行探究,使学生逐步养成勤于观察、敏于发现、严于计划、善于借鉴、精于制作的学习习惯。6《综合版画》六年级学生通过之前的美术学习,在美术综合素养、动手能力、创作能力上都属于小学最强的阶段,所以能够较好地驾驭综合版画的创作。但学生存在对综合版画的陌生感,因为这方面的学生作品在平时不是很常见,这就需要激发学生对新知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综合版画不仅了解而且喜爱,从而萌发创作欲望。9《泥塑一古建筑》引导学生将以往学过的泥塑技巧综合运用到泥塑古建筑造型当中,可以通过深入分析书中作品、示范等手段达成此目标。如:分析书中作品哪些是采用泥条造型表现的,哪些是利用泥板组合而成,哪些造型是粘上去的,哪些造型是雕刻、掏、挖而成的,这样引导学生在分析探究的过程中,逐渐深入思考如何完成自己想表现的古建筑。泥塑作品从学生以前学过的古塔、牌楼、城楼,到生活中见过的华表、圆明园大水法、九龙壁等,作品涵盖的题材比较广泛。同时,这些作品造型特点鲜明,比例、结构准确,泥造型表现手法多样,有助于学生探究、分析,为艺术实践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本课教材的编写,有利于激发学生用泥塑表现北京传统古建筑的兴趣,以坆热爱我歯'专统建筑艺术的热情,提高学生泥塑造型表现能力、动手能力、分析探究能力、审美能力,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教学目知识目标观察、认识与理解线条、形状、色彩、空间、明暗、肌理等基本造型元素,运对称、均衡、重复、节奏、对比、变化、统一等形式原理进行造型活动,增进想象力和创新意识。-4-标技能目标通过耐各种美术媒材、技巧和制作过程的探索及实验,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敢于创新与表现,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教学重难点运用线条、形状、色彩、肌理和空同等造型元素,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合适的工具、媒材,记录与表现所见所回、所感所想,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表达思想与情感。“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是指运用多种媒材和手段,表达情感和思想,体验造型乐趣,逐步形成基本造型能力的学习领域。造型是具有广泛含义的概念,但在本学习领域中指运用描绘、雕塑、拓印、拼贴等手段和方法创作视觉形象的美术创作活动。表现则是通过多种媒介进行美术创作活动来传达观念、情感的过程。造型与表现是美术创造活动的两个方面,造型是表现的基础,表现是通过造型的过程和结果而实现的。“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不以单纯的知识、技能传授为目的,而要贴近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特征与美术学习的实际水平,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造型表现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主动寻找与尝试不同的材料,探索各种造型表现方法;不仅关注学生美术学习的结果,还要重视学生在活动中参与和探究的过程。章节教学目标监测试题尝试不同的造型表现方法(如写实、夸张、抽象、装饰等),运用造型元素和形式原理,描绘事物,表达思想与情感。学习对比、调和等色彩知识以及简单的绘画构图和透视知识。尝试中国画的表现方法,体验笔墨趣味。运用泥、纸、泡沫塑料等多种媒材,创作动物、人物和景物等立钵谴型作品。学习漫画、动画的表现方祛,并进行制作练习。运用计算机、照相机等进行造型表现活动。尝试多种表现方法,有意识地运用造型元素和形式原理,积极参与造型表现活动。了解基本的构图知识,合理地安拌画面。在绘画作品中表现物体的近大面小的空间关系。运用对比色、邻近色,表现适合的主题。根据不同媒材的特点,结合自己的创作意图,灵活运用所学的方法创作若干件美术作品。用语言或文字评价自己和同学的作品。-5-设计.应用领域教学目标梳理·单元备课学校学科美术年级六任课教师课时2X1课程目录5《动漫形象招贴.》●14《我们的联系卡(选学)》●教材分析5《动漫形象招贴.》动漫形象招贴是以pop广告形式为蓝本,结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将他们喜欢的动漫形象与文字结合,创作出的一种特别的招贴形式。纵观教材,动漫系列课程由浅入深:从设计动漫标志到绘制自己的漫画像,学习简单的漫画人物创作;从设计动漫标志牌到画孙悟空的动漫画,以动漫临创为主;再到本册的《动漫形象招贴》,以动漫临摹、创作、美术字书写及装饰描绘等多项技能为支撑。动漫系列在“造型•表现”与“设计•应用”之间及临习与创作之间转换,结合学生实际生活交替进行,难度逐步增加。漫画、动漫系列课程也成为学生喜爱的课业类型。加强学生的平面设计意识和能力。完整的招贴设计还要有绘画造型技能和美术字的书写与应用能力。本课综合了“造型_表现”和“设计_应用”两个领域的知识技能,课业内容具有一定难度,但本课的题材又充满了趣味性与实用性。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选择自己喜爱并适合的动漫形象,加上自己独创的标题及文字说明完成作品,是比较容易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本课可与学校大的活动紧密结合,如运动会、新年联欢会等,可采用招贴展览的形式,将学生的作品张贴在校园中,形成校园特有的文化景观,让学生体验到动漫招贴的观赏性与实用性。14《我们的联系卡(选学)》与本册《电脑美术——毕业纪念册》(选学)一课形成一个单元。纵观全套教材,又与三年级上册《新年贺卡》、四年级上册《我们的科技小报》《电子贺卡》等课联系紧密,都是以平面设计为主的课程。本课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侧重于通过对联系卡的造型及图文编排形式的设计,逐步提髙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学情分析5《动漫形象招贴.》动漫形象招贴最大的特点是图文结合。其中图案又包括插图和装饰图案。在插图选择上要结合招贴主题,选择健康、美观、符合主题的形象。对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引导其创作或部分创作;绘画能力弱的学生,则可以运用临摹、剪贴等方法完成作业。14《我们的联系卡(选学)》六年
本文标题:六下美术2016单元备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631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