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初中语文人教版课内文言文
课内文言文及古诗词阅读专题复习★【课标要求考点分析】根据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于本专题的指导意见,确定以下考试目标:1、能正确理解、运用常用浅易文言文词汇,重点考察教材篇目中实词的理解。2、会默写教材中所有要求背诵的内容。当然课内文言文及古诗词的默写就成为重头戏。3、掌握与教材内容有关的文学常识。自从2011年泰安市初中语文学业水平测试改革以来,以上三点的考查类型大都采用选择题的形式。如:2013年中考试题中的第3个选择题: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考查了“文理劳形次辩”这四个实词的解释;6题:下列诗文默写与原文一致的一项是()ABC三项分别考查到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的一句词、《论语》和《诗经》中的一句诗的正确默写。2011年的古诗词考查还是沿袭默写填空的形式,考查了四句诗文的默写,均是理解感悟型的提示填空。但是随后近两年来这种形式便逐渐推出了历史的舞台,取而代之的却都是选择题,考查与原文是否一致。这种题型还是占上风的。2011年选择题8还考查了陶渊明的朝代和“记”这种文体还有《诗经》的相关知识。2012年选择3仍然考到了实词解释;选择题8设计到“铭”这种文体知识和《史记》的相关文学常识。文言散文的考试目标:1、能够正确翻译句子。2、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故事情节。3、能够分析主要人物的语言及其性格特点。4、能够把握文章的主题与情感。5、能够分析关键语句在表情达意上所起的作用。6、能够感受精彩语句的妙用。这是针对所有的文言文包括课内与课外提出的共同考试目标,具体到课内文言文的考查,大体是考独立的一篇,设计4个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8分。例如2013年的《曹刿论战》共设计了22、23、24、25四个小题分别考查了学生:分析人物性格特点的能力;熟悉故事情节,把握文章内容的能力;从材料的详略安排来把握文章主题的能力;还有感受精彩语句的妙用能力。2011年《三峡》同样设计到了4个小题:断句、重点语句的翻译、分析文章的情感、辨析文章内容。古诗词的考试目标:1、能够感受诗词中人物形象的意义。2、能够感受诗词物象中蕴蓄的情感。3、能够感受诗词的绘画美、结构美与音乐美。4、能够分析寄情于(事、物、景)、托(事、物、景)言志的表达方式。5、能够分析联想与想象在诗词中的作用。6、能够分析关键词句在诗词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古诗词的阅读理解在2012年的中考试题中浓墨出场。阅读《望岳》诗,完成22-25题。题目设计到:“望”的角度、重点诗句的理解、感悟诗词中人物形象的意义、写法(联想与想象的运用、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诗风、作品情感的把握等内容。★【备考策略典例剖析】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交换)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B.今亡(逃走)亦死,举大计亦死(《陈涉世家》)C.则有去国(国家)怀乡,忧谗畏讥。(《岳阳楼记》)D.游人去(离开)而禽鸟乐也。(《醉翁亭记》)【解析】A、中“易”在古代解释为“交换”,而并不是我们现代意义上的“容易”,这个重点实词的理解学生也很容易分辨出来。B、中的“亡”解释为“逃亡”也不是我们现代意义上所理解的“死亡”。C、中的“国”在古代通常是指“国都”并非指“国家”。D、中的“去”古义指“离开”,今意是“到达”从方向上来看,正好相反。因此正确答案选B【备考策略】这类题型中所选择的词语,都是重点篇目中的重点实词,这就需要广大考生们特别注意古今异义词、通假字、词类活用这几种词语,及时进行积累、比较、辨别,以便在考场中练就一双火眼金晶,快速准确的说选出正确答案。本例题中所选的四个词语就是古今异义词,非常典型。【牛刀小试】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吾妻之美(认为……)我者,私我也。(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B、乃丹(用丹砂)书帛曰“陈胜王”。(司马迁《陈涉世家》)C、所识穷乏者得(得到)我与?(孟子《鱼我所欲也》)D、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常常)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正确答案选C,你的答案正确吗?★【备考策略典例剖析】3、下列诗文默写与原文一致的一项是()A、梳洗吧,独倚望江楼。(温庭筠《望江南》)B、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寤寐求之。(《关雎》)C、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D、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生后名。可怜白发生!(《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解析】A中“吧”应为“罢”,明显的字形易错;B、中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相对应的下半句应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C、正确D、中应为“赢得生前身后名”“生”和“身”读音相近,如果只是求音近而不理解意思,这道题的难度较大。【备考策略】2011年的古诗文考题仍是以往填空默写形式,自从2012年以来,中考改革后上述这类题型占据了极大的优势。2013年仍是沿袭这类考题。同学们在做这类题目时,应注重各句中有没有写错的形似字、同声字、词语颠倒、诗词中上下语句不对应……这几类现象。【牛刀小试】4、下列诗文默写与原文一致的是()A、夜栏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B、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C、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栽空悠悠。D、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正确答案选B,你选对了吗?★【备考策略典例剖析】考试题中有时还会设计到一类文学、文化类的选择题,内容包含很广,凡是课本教材中出现过的边边框框,都是选题的内容,比如:名著阅读、综合性学习、书法知识、文学体例、作家、作品等。而在这其中有关课内文言文及古诗词的考查肯定是必不可少的。请看例题5、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A、《三峡》选自《水经注疏》,作者是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B、《陈涉世家》节选自编年体通史《史记》,作者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全书共130篇。C、词又称长短句,句式长短不一。兴盛于宋代,苏轼和辛弃疾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而李清照可以说是婉约派的代表。D、“狼来了”“大人国”“智取生辰纲”“三调芭蕉扇”的故事分别出自《伊索寓言》《格列佛游记》《水浒》《西游记》。【解析】A项设计到了课内文言文的出处、作者、朝代和称号。B、项除作家作品出处之外,重点还考查了《史记》的文体特征,显然,《史记》是纪传体,而并非是编年体。C、考查了词的特征、渊源、类别和代表人物,这类常识性的知识。答案选B【备考策略】这类题型需要老师和广大考生在平时的备考中,夯实基础,注重积累,更要注重拓展,作者(朝代、称号、主要成就)作品(出处、文体特征、语言特色),另外还有诗词曲格式特点及渊源分类,这些都需要强化归类记忆。【牛刀小试】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是()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期到春秋时期五百年间产生的诗歌作品305篇,又称之为“诗三百”。按用途和音乐分为“风、雅、颂”三部分,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B、苏轼,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C、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人称“诗圣”,诗风“沉郁顿挫”。D、《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是道家经典著作之一。答案选D,你选对了吗?★【直击中考沙场点兵】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交换)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B.肉食者鄙(卑鄙,品质低下),未能远谋。(《左传·曹刿论战》)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陶渊明《桃花源记》)D.窈窕(文静美好的样子)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关雎》)——2011年泰安市中考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完成),其文理皆有可观者。(王安石《伤仲永》)B.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平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孟子·告子下》)C.此则岳阳楼之大观(雄伟景象)也,前人之述备矣。(范仲淹《岳阳楼记》D.公输班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抵挡)有余。(《墨子·公输》)——2012年中考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文采和道理)皆有可观者。(王安石《伤仲永》)B.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使身体劳累)。(刘禹锡《陋室铭》)C.又间令吴广之次(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所旁丛祠中。(司马迁《陈涉世家》)D.万钟则不辩(辩论,争论)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鱼我所欲也》——2013中考10.下列诗文默写与原文一致的是()A.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B.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信乎?与朋友交而不忠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C.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之湄。(《诗经•秦风•蒹葭》)D.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何其芳《秋天》)——2013年中考11.下列诗文默写与原文一致的是()(2012年中考)A沉重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B.老夫聊发少年狂,右擎苍,左牵黄,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C.学而不思则殆,思而不学则罔。(《论语》)D.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山间之四时也。(欧阳修《醉翁亭记》)附答案7、C8、B9、D10、D11、A阅读《望岳》诗,完成22-25题。(2012中考)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2.全诗紧扣“望”字来写,“望”的角度是()A.由近望到远望B.由远望到近望C.由俯视到仰视D.由仰视到俯视23.对“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这两句诗对仗工整。B.表达了作者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C.作者睁大眼睛望着归巢的鸟儿隐入山中。D.层云围绕在我的身旁,鸟儿从山中飞出。24.最能体现诗人希望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A.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B.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C.当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5.在我国文学史上,歌咏泰山的作品很多,但杜甫的《望岳》诗被誉为咏泰山的绝唱。下面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诗歌有虚写,有实写,虚实结合,意境高远,气势磅礴。B.写出了泰山的浑厚与苍凉,表达了诗人俯视万物,桀骜不驯的性格特点。C.诗歌能让人浮想联翩,充分感受到泰山的雄伟气势,同时又能让人体会出诗人的情怀。可谓形神兼备。D.诗歌语言精炼传神,如“钟”“割”,充分体现出诗人“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追求。【中考剖析】22题由题目入手,考查学生对诗人所描绘对象的观察角度的把握,很明显,从齐鲁青未了——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这个角度是从远望到近望。23考察对重点语句的理解,实际上考的非常细,归鸟指的是“在外飞倦了,归隐山林的鸟”。24、考查学生把握关键性语句,理解把握作者思想情感,这也是每一篇诗作中都应当重点把握的一项。25、这道题可谓是诗歌赏析的一个大杂烩,设计到诗歌的写法(虚实相生)、诗人的性格特点、和诗歌的语言特色(特别是重点字词的理解)。显然B项中“桀骜不驯”一词用于诗人性格特点把握不准,答案B.【备考策略】这就启示我们今后在学习任何一篇古诗文时,都不仅仅是会背会写就万事大吉了,我们应当学会多角度的进行赏析,包括重点诗句的理解、感悟诗词中人物形象的意义、写法(联想与想象的运用、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虚实相生、动静结合)诗风(语言特色)、作品情感的把握等内容。五、阅读《曹刿论战》,完成22-25题。(2013中考题)曹刿论战《左传》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
本文标题:初中语文人教版课内文言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633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