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初中语文教学策略授课人:恩施市一中尹应睿2010年12月名家谈语文我说,语文,是情韵悠长、广博优雅、诗意盎然的……我说,语文,是很本色、很清醇、很生活、很自然、很人性的……我说,语文,是生活的、生命的、生态的……我说,语文,是诗意的、激情的、顾盼的、联想的;它有高山流水样的奔涌、一马平川式的倾诉,午夜黎明式的静寂、狂飙突进式的啸傲……我说,语文,是励志、交锋,感悟、体验,畅谈、浅吟;是抑扬顿挫、回肠荡气、余音绕梁……我说,语文是独立思想的家园,是民族精神的居所……我说,语文,永远是语文……——史绍典语学语文,教语文,研究语文,构成我与语文关系的三部曲。我相信,以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基本价值尺度,语文教学和研究的面貌会焕然一新;我相信,在语文性质的认识上,确定文化性(人文性)为其重要内涵,语文课堂会精彩纷呈;我相信,语文教育需要新课程推动下的全面、认真、负责任的不断反思,语文课程和语文教学方能逐渐走向“自觉”,不断趋向较高的境界;我相信,在语文的平台上,可以而且必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过去忽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独立判断力,因为思维能力是个人素质的第一要素,语文必须而且有能力担当培养的责任;我相信,语文知识应该是动态的、不断生成的,目的全在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不在于形成也形成不了什么体系;我相信,从教师的角度来看,语文教学的根基在从文化的层面上读通文本;我坚信,新课程背景下,做真正合格的语文教师或教研员,务必转变语文教学与研究的思维方式:多一点个性,少一点一般化;多一点归纳,少一点演绎;多一点建构,少一点因袭。——秦训刚语早些年听魏书生老师的报告,他反复讲语文教师要有大胸怀,这真是切中要害。有人说语文教学“少慢差费”,又有人说语文教学“误尽苍生”,若做归因探究,肯定与语文教师“大胸怀”的缺失有关。听于漪老师的报告,听出了什么叫语文教育教学的“无形”,确信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是“化境”。陈钟梁老师给初一学生教学《风筝》,他有“三不讲”:不讲《野草》;不讲本文是对辱没人性的批判;不讲鲁迅的自我解剖精神。由是我有所悟:课程文本是对纯文本的选择,课程文本的教育价值是多样的,阅读教学必须结合学生实际对课程文本的多样性价值进行选择。读李海林老师的系列文章,每次都受益匪浅,更坚信阅读教学要“脚踩大地”,“拓展”不能“夺主”,“创造”不能“根”……——蒋红森语令人忧虑的现状◆误尽苍生是语文◆语文教学改革,无论从时间还是从声势上看,都远远超过其它学科。然而从效果看,却不是令人满意的。吕叔湘先生早就指出语文教学存在“少慢差费”问题,经过十几年的改革,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现状都不乐观!语文目标定位◆培养目标有一定的语文能力:理解别人,表达自己;有一定的人文素养:文学积累;有情感、有思想。◆教学目标不讨厌语文,不害怕语文,部分喜欢语文,个别擅长语文第八次课改提出了三维目标,明确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合作意识、拓展学生的开放视野与语言能力等崭新的语文教学价值走向,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综合性学习形态,强调了实施语文形成性评价的重要性,还表明了师生平等对话和民主教学的立场。初中语文教学策略◆什么是语文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是在特定的教学任务中,为了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在某种教学观念、理念和原则的指导下,根据教学条件的特点,对教学任务的诸要素进行系统的谋划,以及根据谋划在具体执行过程中所采取的具体措施。——李亦菲博士语语文教学策略是语文教师在应对将要进行的语文教学活动时,为了顺利、高效、巧妙地完成语文教学任务,而拟定并最终采用和足以产生实效的一系列语文教学措施或办法。其外在的表现形式是一系列的措施或办法,内在的实质则包含有规律性与科学性,体现的是对实践原理的遵循。——张良田语◆教学策略包含的五个基本因素1、教学的理想,即追求教学的科学化;2、教学的目标,即直接通向教学目标的达成;3、教学原理;即教育思想与理念;4、教学行为,即程序化设计与教学的操作技术;5、教学评价,即在使用中可以检测、调节、校正教学策略的实施效果。◆教学策略特点:指向性、综合性、可操作性、灵活性、层次性◆策略是语文教学理念下的措施传统理念:循序渐进、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熟读精思、读写结合、文道统一、精讲多练、知识与能力结合、课内课外结合、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结合。■现代理念:师生对话、角色平等,自主、合作、探究,创新,过程与方法,形成性评价等。◆合理利用教学资源的策略大体上可分为三类:人的资源:语文教师和学生物的资源:教学设备和教学环境语文教材:课本及教辅资料某老师介绍小动物的写作课第一步:从讲台下拎出黑色袋子给学生看,小动物挣扎;第二步:学生猜测猫的花色、大小、品种;第三步:拿出来看、猜它的喜好、脾气、本领;第四步:写。◆和谐调整教学关系的策略最基本的三个“硬”要素:语文教师、学生、教材最基本的三个“软”要素:教学目的、环境、手段在初中语文教学策略里,教学目的是设定的,为前提;教学环境是一定的,为条件;教材是预定的,为基础;教学手段是选定的,为帮手;学生是特定的,为对象;教师是决策者,是核心。课堂提问策略。◆创新显示初中语文教学风格的技巧每位语文教师创造出来的策略,都会不经意间打上教师个性化的烙印。于漪的情感教学策略是得益于她情感充沛优势与含情说话特长,钱梦龙的趣味教学策略是得益于他幽默的说话特长和风趣的表达优势,魏书生的民主教学策略是得益于他亲切说话特长和微笑表达优势。典型案例《木兰诗》教学设计湖北省枣阳市第三中学黄莉莉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词语,力争熟读成诵。2、分析木兰这个人物形象。3、学习古代劳动人民保家卫国的热情。一、创设情境-----走近木兰她,一个云鬓花黄的青春美少女;她,一名金戈铁马的沙场勇士;她,一位代父从军的巾帼英雄。她是谁?(花木兰)对,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木兰诗》,去认识这位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设计意图:良好的课堂导入不仅能先声夺人,而且能有效地消除其他课程的延续思维,为新课的展开预设良好的教学气氛。一千多年来,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在我国家喻户晓,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所以,导入时我从不同侧面概括木兰的特点,以猜一猜的形式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木兰诗》)二、初读感知-----了解木兰轻松听一听:请同学们听老师朗读课文,听准字音,听清节奏,圈点勾画生字词。(设计意图:语文课堂离不开琅琅书声。“读”既是最根本的教学方法,也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在这个学习板块中,老师以身示范,抑扬顿挫、富有感染力的诵读给学生带来的震撼以及营造出来的氛围,让学生迅速进入美的意境中。这就是以诵读来蕴情、造势、营造氛围,引领学生快速进入文本。此外,老师提出了听读要求,让学生圈点勾画生字词,为整体感知扫除障碍。)2、大胆读一读:下面,请大家像老师这样正确、流畅、放声地自由朗读课文。(在同学们自由朗读时,老师把同学们读错的生字词标注在黑板上,集体纠错。)来,哪位同学大胆地站起来读一读全文?(设计意图:老师在朗读要求中提到:正确、流畅地朗读,通过找学生单独读这个环节,可以检验学习目标是否真正地得以落实。)三、细读品析----感受木兰3、勇敢试一试:同学们,要想把课文读的更顺畅,更明白,我们还得掌握一些字词句的含义,请大家四人一小组,边读边口译课文,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弄懂字词句的含义。哪儿有疑问,做上标记。(小组合作交流,边读边译)同学们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设计意图:这是一首乐府诗,其中有不少难懂的字、词、句。虽然不能像教文言文那样逐句翻译,但也应让学生了解大意,弄懂重要的字、词、句的含义,为后面的品读做铺垫。本环节可以让学生互问互答,也可以由学生问老师答,还可以老师提问学生回答,采用不同的形式落实教学目标。在这个环节中,教师注重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即翻译时可以借助课下注释,这样会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理解了字词句的含义,同学们应该知道本文讲述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来,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设计意图:本文是一篇叙事诗,理清故事情节可以为下面的分析人物形象做铺垫。)4、细细品一品:这是诗中告诉我们的木兰所做的一些事。不过,这样的粗线条还不足以让我们的心跟木兰贴近。这么一位广受爱戴的女英雄,她身上一定有些东西是我们还没有发现的,请从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能够体现木兰性格特点的字、词、句、段,说说喜欢的理由。(设计意图:传统教学中语言的赏析往往显得过于孤立,学生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品评,因缺乏系统性而成为一现的昙花,不能与文本形成有效的联系。基于这种情况,让学生围绕人物主动体验语言表情达意的表现力和生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让学生从文中找到自己最喜欢的能够体现木兰性格特点的字、词、句、段来读,来品,来议。卢梭有这样一句话:“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在本环节中,教师适时引导、点拨,教给学生朗读技巧,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采用示范读、齐读、学生领读、自由读、男女生分组读等多种方式,用“找例句---抓关键词---抓修辞”的方法去欣赏木兰的形象。在诵读、品味、细细咀嚼文中精妙语言、慢慢体味独特情感的过程中,使学生对人物形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情感一步步得到共鸣,课堂教学也在这里达到高潮。)(学生分析木兰的性格特点,教师归纳总结。)5、快乐背一背:作者用民歌体裁,整齐的句式,朗朗上口的语言,塑造了一个勤劳孝顺、爱国爱家、不慕荣利、机智勇敢的英雄形象。这首诗歌中有许多值得我们积累的优美诗句,现在,请大家自由背诵喜欢的句段,比一比,看谁背的又快又准。(设计意图:学习古诗词最重要的是背诵,当堂能背,而且背的准确无误,是本课教学成功的主要标志。因此,我让学生自由赛背喜欢的句段,从而确保学生将凝聚着我们民族文化精华的古诗词当“饭”吃,当“茶”喝。这样,何愁他们再营养不良,面黄肌瘦呢!)四、课堂小结----理解木兰。五、穿越时空----回望木兰这首诗塑造了木兰这一不朽的人物形象,假设前不久,花木兰当选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央视栏目组特邀你为木兰写一段颁奖词。课后请你动手写一写,力争妙笔生花。(设计意图: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设计此环节,既提升了学生写的能力,也可以再次突显木兰的形象,学以致用。)六、结束语同学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古有花木兰临危受命,代父从军。那今天的我们该如何去做呢?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真正把爱国之志向变成报国之行动,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贡献力量!(设计意图:以铿锵有力的话语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突出了教学目标)
本文标题: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636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