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机械/模具设计 > 制冷系统匹配的工作思路和方法
制冷系统匹配方法研究所内部培训/2003.12培训题目:制冷系统匹配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培训方式: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培训目的:探讨制冷系统匹配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制冷系统匹配方法研究所内部培训/2003.12案例:2003年9月15日,双压缩机柜机(R307项目,型号分别为KF-61W/BN-31UL、KFR-61W/BN-31UL、KF-71W/BN-31UL、KFR-61W/BN-31UL)进行了首次试制,61、71,单冷、冷暖各试制了3台,在生产线上的安全检测过程中,发现71单冷有3台,61单冷有1台安全检测不合格,而两个冷暖机,6台全部合格。制冷系统匹配方法研究所内部培训/2003.12怎么办?请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制冷系统匹配方法研究所内部培训/2003.12第一步?制冷系统匹配方法研究所内部培训/2003.12第一步:弄清楚生产线上的在线安全检测是怎么回事?制冷系统匹配方法研究所内部培训/2003.12在线安全检测是国标GB/T7725—1996规定的检测项目,是确保产品安全性能的必检项目,俗称打耐压或耐压测试,它包括接地电阻、泄漏电流、电气强度和绝缘电阻四项指标;在生产线上为保证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被测机的检测可靠性,设置有两台安检仪器,一台绝缘电阻/电气强度二合一安检仪设置在被测机通电运行之前,以保证通电时操作员的人身安全;另一台四合一安检仪设置在被测机安装完外壳之后,保证被测机整机的安全性能。制冷系统匹配方法研究所内部培训/2003.12第二步?制冷系统匹配方法研究所内部培训/2003.12第二步:看看双压缩机柜机的制冷系统,看它与常规的单压缩机系统有何区别?不同型号之间又有什么差别?制冷系统匹配方法研究所内部培训/2003.12第二步:以下双压缩机柜机的制冷系统(这里只画出了单冷机的制冷系统,冷暖机的区别在于多一个四通阀,不影响本例分析)单冷机媒充注口单冷机媒充注口注:1、与单压缩机系统的区别在于图中虚线部分;单向阀2、61、71,单冷、冷暖的虚线部分相同。61单冷压缩机为:PH180+PH22561冷暖压缩机为:PH200+PH22571单冷压缩机为:PH225+PH24071冷暖压缩机为:PH240+PH260图1、第一次试制时的双压缩机柜机制冷系统图大压机小压机冷凝器蒸发器制冷系统匹配方法研究所内部培训/2003.12第三步?制冷系统匹配方法研究所内部培训/2003.12第三步:请教专家,开研讨会制冷系统匹配方法研究所内部培训/2003.12专家意见:就此问题请教各开发部有经验的制冷系统开发工程师,结果是大都没碰到过这种情况,即使碰到过也说不清个所以然;求证于电控开发工程师,也弄不清楚,但也不承认是电控问题;问工厂,也说遇到的只是个别现象,能过也就过了,没有特别分析。制冷系统匹配方法研究所内部培训/2003.12怎么办?第四步该干什么?制冷系统匹配方法研究所内部培训/2003.12第四步:只好找来压缩机厂,一起分析……制冷系统匹配方法研究所内部培训/2003.12压缩机厂专家的意见:检查制冷系统,发现单冷机和冷暖机的唯一区别在于冷媒充注口不一致,前者在冷凝器入口而后者在冷凝器出口(而美的绝大部分空调的冷媒充注口均在冷凝器出口),即前者离压缩机近而后者远,虽然两者都有单向阀相隔,但想到单向阀是国产货,加上一再降成本,可能会漏。再联系前面安检中冷暖机全部通过,单冷机大部分不通过的事实,压缩机厂专家结合其压缩机在其它厂的匹配经验,认为可能是单冷机的冷媒充注口离压缩机太近,冷媒浸入压缩机,把压缩机内部的接线端子浸住了,导致绝缘性能变低,所以耐压不过。制冷系统匹配方法研究所内部培训/2003.12没有其它好的解释,大家对压缩机厂的意见没有异议。于是,按照压缩机厂的建议,把两个单冷机的冷媒充注口也改在了冷凝器的出口。为了批量验证,于10月16日进行了第二试制,其中单冷61、单冷71各试制了5台,两个冷暖机各试制了3台。制冷系统匹配方法研究所内部培训/2003.12在线测试耐压,还是不合格。这下难办了!制冷系统匹配方法研究所内部培训/2003.12看来还是没有真正找到原因!制冷系统匹配方法研究所内部培训/2003.12问题出在哪里呢?制冷系统匹配方法研究所内部培训/2003.12前面的思路和行动,一步,二步,三步,四步,看起来很清晰,很到位,其实不然!制冷系统匹配方法研究所内部培训/2003.12为什么?请指出不对的地方……制冷系统匹配方法研究所内部培训/2003.12认真思考,至少有这样几个很关键的问题并没有解决:1、究竟是电控问题还是制冷系统问题?2、如果是制冷系统的问题,问题又出在哪里?是整机还是压缩机?3、如果真是压缩机的问题,问题又出在哪里?是不是象压缩机厂讲的那样,是冷媒浸入压缩机的问题?4、如果是,那么浸入多少冷媒才合适呢?制冷系统匹配方法研究所内部培训/2003.12基于以上的思考,重新理出如下思路:第一步:确定到底是电控问题还是制冷系统问题?制冷系统匹配方法研究所内部培训/2003.12解决办法:对试制中处于安全检测工位的机子,先测整机,结果是不通过;再将室外电控中的压缩机连接线拔除并悬空,对电控的火线和地线打耐压,即只测试电控,发现通过。由此,判断出不是电控问题,而是制冷系统问题。制冷系统匹配方法研究所内部培训/2003.12第二步:确定是不是压缩机问题?制冷系统匹配方法研究所内部培训/2003.12解决办法:在完成第一步的动作后,再单独对压缩机测试耐压,发现不通过;至此可以基本确定是压缩机原因;但还不能妄下结论,因为只测了一台,不能说明问题;重测多台,情况一致,至此,可以确定是压缩机问题。制冷系统匹配方法研究所内部培训/2003.12第三步,确定是压缩机的什么问题?有3个疑问要解决:1、是压缩机单体的问题还是装上整机才有的问题?2、是不是如压缩机厂讲的那样,冷媒浸入压缩机引起的问题?3、如果是冷媒浸入压缩机的问题,那么浸入多少冷媒才合适?制冷系统匹配方法研究所内部培训/2003.12解决办法:要求压缩机厂重新送来多台新压缩机,在未拔除保护塞的情况下(里面充有氮气)单独测试耐压,发现都能通过;拔掉压缩机吸排气口保护塞,让其暴露于空气中,测试,还是通过;由此,判断出压缩机单体没有问题。制冷系统匹配方法研究所内部培训/2003.12为了验证是不是冷媒浸入的问题和多少冷媒的问题?我们对压缩机单体抽真空后测试,发现耐压不通过;充入少许冷媒,测试,通过;强制充入大量冷媒(已将压缩机内部接线端子全部浸住),测试,还是通过;多台验证,情况一样;至此,已非常明确,并非冷媒浸入压缩机,把压缩机内部的接线端子浸住了,才导致耐压通不过,即压缩机厂专家的意见并不正确。而恰恰相反,正是由于压缩机内部没有任何冷媒,处于真空状态才通不过耐压测试,压缩机内部只要有气体,无论是氮气、空气还是冷媒,也无论有多少,耐压均可通过。至此,已找到压缩机耐压不过的真正原由。制冷系统匹配方法研究所内部培训/2003.12这样做就足够了吗?制冷系统匹配方法研究所内部培训/2003.12以上还只是压缩机的单体实验,还不能说明整机的问题,尤其不能说明生产线上出现的问题。制冷系统匹配方法研究所内部培训/2003.12为了验证这是不是双压缩机柜机耐压不过的原因?我们对处于试制安检工位的样机的压缩机吸排气管开了小孔,发现压缩机内部确实没有冷媒,处于真空。空气渗入后,测试耐压,通过了;强制让冷媒充入压缩机,测试,也通过。至此,整机也得到验证。制冷系统匹配方法研究所内部培训/2003.12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什么处于安检工位的机子的压缩机里会没有冷媒呢?制冷系统匹配方法研究所内部培训/2003.12这需要再回头审视试制过程:原来在两次试制过程中,处于安检测试工位的样机已在此前完成了抽真空和充冷媒的工作。由于在两台压缩机排气管上均装有单向阀,如图2所示,冷媒不可能从排气管进入压缩机;又由于此时并没有连上室内机,冷媒也不可能从吸气管进入压缩机,冷媒进入压缩机的两条道路都被堵死,因此压缩机处于抽完真空后的真空状态,所以耐压不过。制冷系统匹配方法研究所内部培训/2003.12第一次、第二次试制时冷媒进入压缩机的通路被阻断的情形单冷机和冷暖机媒充注口单向阀图2、第一次、第二次试制时冷媒进入压缩机的通路被阻断的情形(冷媒在X处被阻断)大压机小压机冷凝器蒸发器制冷系统匹配方法研究所内部培训/2003.12原因已经清楚了,怎么办?怎么才能让双压缩机柜机通过耐压测试?制冷系统匹配方法研究所内部培训/2003.12仔细研究双压缩机柜机的制冷系统图单冷机和冷暖机媒充注口单向阀图2、第一次、第二次试制时冷媒进入压缩机的通路被阻断的情形(冷媒在X处被阻断)大压机小压机冷凝器蒸发器制冷系统匹配方法研究所内部培训/2003.12去掉一个单向阀,冷媒就能进入两个压缩机单冷机和冷暖机媒充注口单向阀图3、第三次试制时的制冷系统图按此思路,去掉大压缩机的单向阀(因其它技术原因,小压缩机的单向阀不能去掉),如图3,于11月13日进行了第三次试制。每种型号各做了3台,在线检测,无论整机还是单独测试压缩机,全部通过安检。大压机小压机冷凝器蒸发器制冷系统匹配方法研究所内部培训/2003.12结论:双压缩机柜机试制过程中安全检测不合格的真正原因:并非冷媒浸入压缩机,把压缩机内部的接线端子浸住了,才导致耐压通不过;而恰恰相反,是由于压缩机内部没有任何冷媒,处于真空状态才通不过耐压测试;压缩机内部只要有气体,无论是氮气、空气还是冷媒,也无论有多少,耐压均可通过,就是不能处于真空状态。以上结论不仅适用于本例中的双压缩机柜机,对其它机型同样适用。制冷系统匹配方法研究所内部培训/2003.12有何启示?通过本案例,感觉其中走过不少弯路,也有一些经验值得总结:遇到问题不能过分迷信经验;也不能过分迷信专家;不能人云亦云,盲目而动;在本例中,如果一开始不过分相信压缩机专家的经验和意见,那么第二次试制完全可以避免,不仅节省了宝贵的开发时间,而且节省了许多资源(第二次试制耽误进度一个月,多试制样机16台)。技术问题不能想当然;每一步、每一个疑问都要小心求证;在本例中,如果在第二次试制前,对压缩机厂的建议以压缩机单体单独验证,同样可以避免走弯路,不用第二次试制;思路决定出路;在本例中,最后采取了正确的、严谨的思路,问题很快得到解决。本案例详述求解过程也在于明辨得失,理清思路。
本文标题:制冷系统匹配的工作思路和方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677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