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电子设计/PCB > 制造与封装对器件电性的影响
制造与封装对器件电性的影响极管击穿电压和饱和三压降MOSFET的电气特性表面态对器件性能的影响封装对器件电性的影响1、反向击穿电压BVCBO、BVCEO和BVEBO外延片制作的双极晶体管的反向击穿电压VB(一般指BVCEO或BVCBO)既与外延层电阻率ρc有关,结的曲率半径和也与表面状况等因素有关。当高阻集电区厚度Wc小于BVCBO所对应的势垒宽度xmB时,VB还与WC有关。所以提高晶体管反向耐压可采取提高ρc、WC,减小二氧化硅中表面电荷密度,采用圆角基区图形,深结扩散、甚至采用台面结构、扩展电极或加电场限制环等措施。BVCBO是共基晶体管在发射极开路时输出端C—B间的反向击穿电压。BVCEO是共射晶体管在基极开路时输出端C—E间的反向击穿电压。实际测试中的规定为:BVCBO——发射极开路,集电极电流为规定值时,C—B间的反向电压值。BVCEO——基极开路,集电极电流为规定值时,C—E间的反向电压BVEBO——集电极开路,发射极电流为规定值时,E—B间的反向电压值。三极管击穿电压和饱和压降2、饱和压降VCES和正向压降VBESVCES和VBES是功率管的重要参数,对开关管尤其重要。VCES是共射晶体管饱和态时C—E间的压降。VBES是共射晶体管饱和态时B—E间的压降。一般硅管的VBES=0.7~0.8V,锗管的VBES=0.3~0.4V。VCES的大小与衬底材料和测试条件有一定的关系。VBES与芯片表面的铝硅接触情况有关,铝硅合金不好,或光刻引线孔时残留有薄氧化层都会导致VBES过大。反向电流ICBO、ICEO和IEBO晶体管的反向电流ICBO、ICEO和IEBO也叫反向截止电流或反向漏电流。其中ICEO又叫反向穿透电流。反向电流对晶体管的放大作用没有贡献,白白消耗一部分电源功率,影响晶体管工作的稳定性。因此,反向电流愈小愈好。ICBO——发射极开路,C—B间反压为规定值时的反向电流;ICEO——基极开路,C—E间反压为规定值时的反向电流;IEBO——集电极开路,E—B间反压为规定值时的反向电流。3.晶体管特性常见现象及其原因其主要原因:(1)β线性不好β线性不好有以下几方面:①小注入时β过小,图1。此时的特点是小注入时特性曲线密集。它的产生原因是基区表面复合严重、发射结势垒复合较强、发射结表面漏电大。②大注入时β过小,图2。此时的特点是大注入时特性曲线密集。它的产生原因是基区电导调制效应和有效基区扩展效应。(2)特性曲线分散倾斜图3此时的特点是零线较平坦,其它曲线分散倾斜。产生原因是基区掺杂浓度过低,宽度过窄,导致基区宽(调)变效应严重。(3)反向漏电流大反向漏电流大有两方面:①沟道漏电如图4。沟通漏电的特点是起始电流大,零注入曲线升高。它产生的原因是二氧化硅中正电荷密度过大,导致晶体管P区表面反型,出现n型沟道。②反向漏电大图5。反向漏电大的特点是特性曲线全部倾斜。产生的原因是表面吸附有大量杂质离子、原材料缺陷多、势垒区附近有大量杂质沉积和大量重金属杂质沾污。•(4)击穿特性差击穿特性差有如下表现。•①管道型击穿图6。管道型击穿的特点是击穿曲线像折线或近似折线。它产生的原因是形成的基区光刻小岛,有p—n结尖峰、材料中有位错集中点或表面有破坏点等形成的基区局部穿通,硼扩前表面有n型杂质和灰尘沾污形成的基区反型杂质管道等。•②硬低击穿图7。硬低击穿的特点是击空特性硬,击穿电压低。产生的原因与管道型击穿类似。如集电结有缺陷集中点或局部损伤以至断裂;基区大面积穿通或存在大的反型杂质管道。•③软击穿图8。软击穿的特点是反向漏电大,没有明显的击穿点。产生原因与反向漏电大相同。•(5)饱和压降大图9(a)、(b)饱和压降大分两图说明。•图9(a)特点:曲线上升部分不陡或浅饱和区宽。原因:ρc、Wc过大,导致rcs过大或在低压下集电结势垒区载流子达不到极限散射速度;基区掺杂浓度很低时也会导致VCES增大。•图9(b)特点:低电压下曲线上升很缓慢,其它部分较正常,俗称“有小尾巴”。原因:烧结条件掌握不好,管芯与管座接触电阻rcbn过大。图1小注入时特性曲线密集图2大注入时β过小图3基区宽(调)变效应图4沟道漏电图5反向漏电大图6管道型击穿图7硬低击穿图图8软击穿图9(a)饱和压降大图9(b)饱和压降大场效应晶体管(FET)一、场效应晶体管不同于一般的双极晶体管。场效应晶体管是一种电压控制器件。从工作原理看,场效应晶体管与电子管很相似,是通过改变垂直于导电沟道的电场强度去控制沟道的导电能力,因而称为“场效应”晶体管。场效应晶体管的工作电流是半导体中的多数载流子的漂移流,参与导电的只有一种载流子,故又称“单极型”晶体管。通常用“FET”表示。二、场效应晶体管分为结型场效应管(JFET)和绝缘栅型场效应管(MISFET)两大类。目前多数绝缘栅型场效应应为金属-氧化物-半导(MOS)三层结构,缩写为MOSFET。MOSFET的电气特性场效应管按导电沟道和工作类型可分为:耗尽型沟沟增强型耗尽型沟增强型耗尽型沟pnJFETpnMOSFETFET另外,由于场效应管输入阻抗很高,在栅极上感应出来的电荷很难通过输入电阻泄漏掉,电荷积累会造成电位升高。尤其在极间电容较小的情况下,常常在测试中造成MOS管感应击穿,使管子损坏或指标下降。因而在检测MOS管时,应尽量避免栅极悬空,且源极接地要良好.•(1)输出特性与转移特性•输出特性曲线(IDS-VDS)即漏极特性曲线,它与双极管的输出特性曲线相似,如图10-1所示。在曲线中,工作区可分为三部分:I是可调电阻区(或称非饱和区);Ⅱ是饱和区;Ⅲ是击穿区。•转移特性曲线为IDS-VDS之间的关系。转移特性反映场效应管栅极的控制能力。由于结型场效应晶体管都属于耗尽型,且栅源之间相当于一个二极管,所以当栅压正偏(VGS>0)并大于0.5V时,转移特性曲线开始弯曲,如图10-2中正向区域虚线所示。这是由于栅极正偏引起栅电流使输入电阻下降。这时如果外电路无保护措施,易将被测管烧毁,而MOS场效应管因其栅极有SiO2绝缘层,所以即使栅极正偏也不引起栅电流,曲线仍向上升。图10-1n沟耗尽型MOSFET输出特性曲线图10-2n沟耗尽型MOSFET转移特性曲线(2)最大饱和电流(IDSS)当栅源电压VGS=0、漏源电压VDS足够大时所对应的漏源饱和电流为最大饱和电流。它反映场效应管零栅压时原始沟道的导电能力。显然这一参数只对耗尽型管才有意义。对于增强型管,由于VGS=0时尚未开启,当然就不会有饱和电流了。(3)跨导(gm)跨导是漏源电压一定时,栅压微分增量与由此而产生的漏电流微分增量之比,即跨导表征栅电压对漏电流的控制能力,是衡量场效应管放大作用的重要参数,类似于双极管的电流放大系数,测量方法也很相似。跨导常以栅压变化1V时漏电流变化多少微安或毫安表示。它的单位是西门子,用S表示,1S=1A/V。或用欧姆的倒数“姆欧”表示,记作“-1”。(4)夹断电压VP和开启电压VT夹断电压VP是对耗尽型管而言,它表示在一定漏源电压VDS下,漏极电流减小到接近零(或等于某一规定数值,如50μA)时的栅源电压。开启电压VT是对增强型管而言。它表示在一定漏源电压VDS下,开始有漏电流时对应的栅源电压值。MOS管的夹断电压和开启电压又统称阈值电压。(5)击穿电压(BVDS)当栅源电压VGS为一定值时,使漏电流IDS开始急剧增加的漏源电压值,用BVDS表示。注意,当VGS不同时,BVDS亦不同,通常把VGS=0时对应的漏源击穿电压记为BVDS。(6)栅源击穿电压(BVGS)栅源击穿电压是栅源之间所能承受的最高电压。结型场效应管的栅源击穿电压,实际上是单个p—n结的击穿电压,因而测试方法与双极管BVEBO的测试方法相同。对MOS管,由于栅极下面的缘绝层是Si02,击穿是破坏性的.•高低压之间的隔离在高低压兼容CMOS集成电路中,高压之间以及高低压之间的隔离非常重要,否则在高压之间、高压与低压之间的信号就会相互串扰,如果隔离不好高压信号甚至会引起低压CMOS电路的击穿烧毁。下面讨论一下三种常用的隔离方法:PN结隔离、自隔离以及介质隔离。1)PN结隔离即在衬底上进行局部的高浓度P型杂质和高浓度N型杂质深层扩散,高浓度P型杂质层接低电平,高浓度N型杂质层接高电平,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反偏的PN结。因为PN结反偏下有很大的电阻,从而起到隔离作用。低压CMOS器件之间、高低压区间常用PN结来隔离。但这种隔离方法的缺点是在高温下隔离效果变差,使器件及电路的工作性能降低。在图1.2中所示的高低压之间的隔离就是采用这种方法。2)自隔离MOS管具有自隔离特征:因为当MOS管导通时源区、漏区以及源漏区之间的沟道都被耗尽区所包围,而耗尽区与衬底之间形成了高阻区从而形成隔离;当MOS管截止时,漏极与衬底之间的PN结处于反偏,故漏区上的高压又被耗尽区所隔离。在带有漂移区的高压偏置栅MOS管及弱化表面电场结构的LDMOS管常常采用这种方法进行隔但这种自隔离方式存在着以下缺点:•(a)高压管必须设计成环形结构,漏区在中间,并完全被栅区和源区包围。•(b)自隔离可用于集成多个输出MOS管,但必须采用共源连接方式。•因此在LDMOS结构的高压管中通常设计成如图11所示的“跑道型”结构.图11跑道型高压管结构这种结构的优点是:(a)可以增大曲率半径,提高LDMOS的击穿电压.(b)可以使LDMOS自隔离,不影响到其他器件的工作性能。•3)介质隔离•随着高压CMOS集成电路的工作电压、电流的进一步提高,大电流噪声将大大•增加,常常会引起同一块芯片内其他电路的误动作,而此时由于器件的温度较高,•PN结隔离一般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而介质隔离在高温下仍可保持较好的隔离特•性,可以大大改善整个CMOS集成电路的工作性能。介质隔离通常是硅片直接键合•形成介质隔离或采用电解质隔离,这种隔离技术难度大,成本高,在基于SOI材料•制备的CMOS集成电路中,一般采用介质隔离的方法进行隔离。•在高低压兼容的CMOS工艺中,进行版图设计时高压区与低压区应明显隔离开,以免•相互之间的串扰,现在常用而比较有效的方法是在高压区与低压区之间隔开一定的距离并设•计两个保护环:一个为地环,另一个则为电源环,以满足隔离的需要。Si-SiO2系统中的表面态•研究表明在Si-SiO2系统中存在着四种基本形式的电荷或能态,如下图所示:图12Si-SiO2系统中的能态和电荷表面态对器件性能的影响SiO2层中的固定表面电荷•由于在Si-SiO2界面附近存在过剩硅离子从而产生固定表面正电荷,它一般位于Si-SiO2界面20nm以内,并且不容易漂移。•固定电荷密度与氧化层厚度、杂质类型、杂质浓度、表面电势等因素无关,一般不能充放电,不能与Si交换电荷。•固定电荷密度与氧化工艺条件、退火条件以及Si单晶的晶向(晶面)有显著关系。Si-SiO2界面处的界面态•界面处Si晶格中断,使Si-SiO2界面Si禁带中存在许多准连续的表面电子能级。•Si-SiO2界面处的界面态可以迅速地从半导体导带和价带俘获载流子或向导带和价带激发载流子,是“快态”。•界面态分施主型和受主型两种。(4)SiO2中的陷阱电荷•由于X射线、γ射线或电子射线的辐射,在SiO2中激发产生自由电子和空穴,如果同时存在电场,除复合作用外,电子在SiO2中可以运动至SiO2外表面或由Si-SiO2界面向Si中移动,而空穴由于运动困难而被SiO2中原有陷阱俘获,从而在SiO2中留下正的空间电荷。•这种由辐射电离引起的电荷由退火工艺容易予以消除。表面处理(1)Si-SiO2界面处的界面态密度和Si的晶向(晶面)有关,一般(111)面的态密度比(110)面大,而(110)面的态密度又比(100)大,也就是说(100)面的界面态密度最小。•为减少界面态影响,在MOS器件和集成电路生产中常选用(100)晶面。•将Si-SiO2系统在氢或氢和氮的混合气体中进行400-450℃低温退火,使氢与Si形成稳定的H-Si键,可以有
本文标题:制造与封装对器件电性的影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680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