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东财《公共政策与政策分析》在线作业一一、单选题(共15道试题,共60分。)1.(D)是指影响政策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一切因素的总和。A.社会经济状况B.制度条件C.政治文化D.政策环境2.政策控制最根本的标准是(A)。A.政策目标B.政策方案C.政策绩效D.政策结果3.在我国,(B)是权力机关和立法机关,它是我国政策制定及立法的主要机关,也是政策执行和监控的制约机构。A.国务院B.人民代表大会C.最高人民法院D.中国共产党4.被最广泛地运用于公共政策研究的经济学途径是(A)。A.福利经济学B.公共选择理论C.新制度主义D.新政治经济学5.以政策的重点作为监控的核心的监控方式是(B)。A.目标监控B.关键点监控C.自我监控D.逐级监控6.(D)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带有全局性、根本性,决定社会发展基本方向的政策。A.元政策B.基本政策C.具体政策D.总政策7.关注非预期的、预料之外的政策效果的评估模式是(B)。A.目标达成模式B.附带效果模式C.无目标模式D.综合模式8.政策制定过程中起始阶段的功能活动是(A)。A.设立议程B.方案规划C.方案评估D.方案合法化9.最广泛的非官方政策主体是(B)。A.利益集团B.公民(选民)C.大众传媒D.思想库10.认为“凡是政府决定做的或不做的事情就是公共政策”的是(B)。A.拉斯韦尔B.戴伊C.伊斯顿D.安德森11.(C)将政策的出现看作是一场“科学革命”。A.拉斯韦尔B.威尔逊C.德洛尔D.韦伯12.政策监控主体在政策过程中,为了保证政策的权威性、合法性和政策的有效执行,为达成特定的政策目标而对政策过程尤其是执行过程的偏差的发现与纠正的行为是(B)。A.政策监督B.政策控制C.政策调整D.政策监控13.政策执行研究的兴起以1973年(B)一书的出版为标志。A.《基层官僚与制度创新》B.《执行》C.《政策执行过程》D.《互相调适的政策实施》14.(C)是政策主体中的一种核心力量。A.立法机关B.行政机关C.执政党D.司法机关15.更多依靠民间机构,更少依赖政府来满足公众的需求的政策工具是(A)。A.民营化B.用者付费C.放松管制D.合同外包二、多选题(共10道试题,共40分。)1.做到政策变通正确、合理的途径有(ABC)。A.了解上情B.摸清下情C.上下情有机结合D.上有政策,下有对策2.从评估组织活动形式上看,政策评估可分为(CD)。A.内部评估B.外部评估C.正式评估D.非正式评估3.西方学者们提出的政策执行研究的途径主要有(ABCD)。A.自上而下途径B.自下而上途径C.政策/行动连续统途径D.工具选择途径4.非官方的政策活动者包括(ABCD)。A.利益集团B.公民(选民)C.大众传媒D.思想库5.政策科学的基本特征有(ABCD)。A.是一个综合性跨学科的新研究领域B.是一门以行动为取向的学科C.不仅是一门描述性学科,而且是一门规范性学科D.是软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6.咨询子系统在政策制定活动中的作用有(ABCD)。A.政策问题分析B.政策未来预测C.方案设计及论证D.信息的收集与传递7.政策系统运行包括(ABCD)等环节。A.政策制定B.政策执行C.政策评估D.政策终结8.根据公共决策权力的实际运作,决策权力可以分为(AB)。A.正式决策权力B.非正式决策权力C.横向决策权力D.纵向决策权力9.中国政策科学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ABCD)。A.宣传普及工作不够B.学术研究水平不高C.制度化组织化存在问题D.对现实政策问题的研究不深10.常见的政策评估标准有(ABCD)。A.生产力标准B.效益标准C.效率标准D.公正标准东财《公共政策与政策分析》在线作业二一、单选题(共15道试题,共60分。)1.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属于(C)决策体制的一种。A.首长制B.集权制C.民主集中制D.分权制2.(C)是政策主体中的一种核心力量。A.立法机关B.行政机关C.执政党D.司法机关3.事先制定完整的评估方案,并严格按规定的内容和程序执行,并由确定的评估者进行的评估是(C)。A.内部评估B.外部评估C.正式评估D.非正式评估4.依靠行政组织的权威,采用行政命令、指示、规定及规章制度等行政方式,按照行政系统、行政层次和行政区划来实施政策的方法是(D)。A.法律手段B.经济手段C.政治手段D.行政手段5.政策制定过程中一个最重要的环节是(B)。A.设立议程B.方案规划C.方案评估D.方案合法化6.(C)将政策的出现看作是一场“科学革命”。A.拉斯韦尔B.威尔逊C.德洛尔D.韦伯7.新政策代替旧政策,但所面对的问题不变,所要满足的要求不变的政策终结方式是(B)。A.政策废止B.政策替代C.政策合并D.政策分解8.在政策终结的所有内容中,最难的是(B)。A.机构的终结B.功能的终结C.政策本身的终结D.项目的终结9.既是最重要的政策制定主体,也是最重要的政策监控主体之一的是(A)。A.立法机关B.行政机关C.司法机关D.利益团体10.以下不属于公共决策体制构成因素的是(D)。A.决策权力B.决策程序C.决策规则和方式D.决策人11.(D)是指影响政策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一切因素的总和。A.社会经济状况B.制度条件C.政治文化D.政策环境12.(B)途径将政策看作政府机构或体制的产出。A.精英B.制度C.过程D.团体13.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立法权限和程序,将成熟、稳定而有立法必要的政策转化为法律的过程是(B)。A.政策合法化B.政策法律化C.政策民主化D.政策法规化14.最广泛的非官方政策主体是(B)。A.利益集团B.公民(选民)C.大众传媒D.思想库15.更多依靠民间机构,更少依赖政府来满足公众的需求的政策工具是(A)。A.民营化B.用者付费C.放松管制D.合同外包二、多选题(共10道试题,共40分。)V1.政策科学的基本特征有(ABCD)。A.是一个综合性跨学科的新研究领域B.是一门以行动为取向的学科C.不仅是一门描述性学科,而且是一门规范性学科D.是软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2.政策系统运行包括(ABCD)等环节。A.政策制定B.政策执行C.政策评估D.政策终结3.根据公共决策权力的实际运作,决策权力可以分为(AB)。A.正式决策权力B.非正式决策权力C.横向决策权力D.纵向决策权力4.按照政策监控的层次,政策监控可以分为(ABC)。A.自我监控B.逐级监控C.越级监控D.目标监控5.做到政策变通正确、合理的途径有(ABC)。A.了解上情B.摸清下情C.上下情有机结合D.上有政策,下有对策6.官方的政策活动者包括(ABCD)。A.立法机关B.行政机关C.执政党D.司法机关7.政策工具研究的途径有(ABCD)。A.工具主义B.过程主义C.权变主义D.建构主义8.政策终结的特征有(ABC)。A.强制性B.更替性C.灵活性D.时效性9.常见的市场化工具有(ABCD)。A.民营化B.用者付费C.管制与放松管制D.合同外包10.从评估组织活动形式上看,政策评估可分为(CD)。A.内部评估B.外部评估C.正式评估D.非正式评估东财《公共政策与政策分析》在线作业三一、单选题(共15道试题,共60分。)V1.以政策的重点作为监控的核心的监控方式是(B)。A.目标监控B.关键点监控C.自我监控D.逐级监控2.(D)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带有全局性、根本性,决定社会发展基本方向的政策。A.元政策B.基本政策C.具体政策D.总政策3.采用渐进的方式对政策进行终结,以缓冲政策终结带来的巨大冲击的政策终结方式是(B)。A.政策废止B.政策替代C.政策合并D.政策缩减4.在政策终结的所有内容中,最难的是(B)。A.机构的终结B.功能的终结C.政策本身的终结D.项目的终结5.(D)是一种活动过程,在这种活动过程中,政府对个人和机构提出要求或规定某些活动,并经历一种持续的行政管理过程。A.管理B.分权C.产权交易D.管制6.(B)途径将政策看作政府机构或体制的产出。A.精英B.制度C.过程D.团体7.(A)是形成政策议程的基本条件。A.政治领袖B.政治组织C.行政人员D.专家学者8.政策执行研究的兴起以1973年(B)一书的出版为标志。A.《基层官僚与制度创新》B.《执行》C.《政策执行过程》D.《互相调适的政策实施》9.(C)将政策的出现看作是一场“科学革命”。A.拉斯韦尔B.威尔逊C.德洛尔D.韦伯10.新政策代替旧政策,但所面对的问题不变,所要满足的要求不变的政策终结方式是(B)。A.政策废止B.政策替代C.政策合并D.政策分解11.(C)又称中枢子系统,它由拥有决策权力的高层领导者组成。A.信息子系统B.咨询子系统C.决断子系统D.执行子系统12.既是最重要的政策制定主体,也是最重要的政策监控主体之一的是(A)。A.立法机关B.行政机关C.司法机关D.利益团体13.在政策执行完成以后发生的,最主要的一种评估方式是(D)。A.正式评估B.事前评估C.执行评估D.事后评估14.在西方,有人将(C)称作是与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并列的“第四种权力”。A.利益集团B.公民(选民)C.大众传媒D.思想库15.更多依靠民间机构,更少依赖政府来满足公众的需求的政策工具是(A)。A.民营化B.用者付费C.放松管制D.合同外包二、多选题(共10道试题,共40分。)V1.西方学者们提出的政策执行研究的途径主要有(ABCD)。A.自上而下途径B.自下而上途径C.政策/行动连续统途径D.工具选择途径2.政策工具研究的途径有(ABCD)。A.工具主义B.过程主义C.权变主义D.建构主义3.政策系统运行包括(ABCD)等环节。A.政策制定B.政策执行C.政策评估D.政策终结4.按性质不同,政策控制可以分为(AB)。A.反馈控制B.前馈控制C.直接控制D.间接控制5.按照政策监控的层次,政策监控可以分为(ABC)。A.自我监控B.逐级监控C.越级监控D.目标监控6.政策科学的基本特征有(ABCD)。A.是一个综合性跨学科的新研究领域B.是一门以行动为取向的学科C.不仅是一门描述性学科,而且是一门规范性学科D.是软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7.政策终结的特征有(ABC)。A.强制性B.更替性C.灵活性D.时效性8.做到政策变通正确、合理的途径有(ABC)。A.了解上情B.摸清下情C.上下情有机结合D.上有政策,下有对策9.对政策终结存在抵触心理的人主要有(ABC)。A.政策制定者B.政策执行者C.政策受益者D.政策受损者10.根据公共决策权力的实际运作,决策权力可以分为(AB)。A.正式决策权力B.非正式决策权力C.横向决策权力D.纵向决策权力1、a2、d3、c4、d5、abcd6、bd7、bcd8、abcd9、abcd10、b11、a12、abcd13、abcdef14、abcd15、acd16、abcd17、c18、abcd19、abd20、a21、abcde22、abcd23、a24、b25、abcd26、abcd27、a28、d29、abcd30、abcd31、d32、a33、a34、a35、b36、abcd关闭《公共政策与政策分析》随堂随练第七章1、公共问题源于个人问题,但造成公共问题的直接原因往往来自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A、对B、错2、()问题是个人依据自身的需要,在争取从现实状态向期望状态转化的过程中,因碰到困难和障碍而形成的差距。A、政策问题B、社会问题C、公共问题D、个人问题3、()问题是社会上绝大多数的人或相当一部分人所遇到的共同的问题。A、政策问题B、社会问题C、公共问题D、个人问题4、()问题构成了公共问题的基础。A、政策问题B、社会问题C、公共问题D、个人问题5、下列哪些属于发现问题的主体()。A、国家B、政党C、个人D、利益群体6、发现问题的公开方法包括()。A、领导私访B、领导调研C、民意调查D、统计分析7、非公开方法有()。A、新闻报道B、内参C、国际交流D、民意调查8、领导调研方法的主要优点有()。A、有利于了解社会问题B、有利于增强解决社会问题的紧迫感C、有利于发现问题D、有利于发现解决问题的确定思路和方法9、反映政策问题的具体渠
本文标题:公共政策题和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693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