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 公共行政学期未复习指导
公共行政学期未复习指导一、名词公共行政学:是研究公共组织依法处理政务的有效性、公平性、民主性的规律的交叉性与综合性学科。公共行政环境:是指直接或间接地作用或影响公共组织、行政心理、行政行为和管理方法与技术的行政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各种要素的总和。一般行政环境:是指公共行政的宏观环境,不仅指一个国家的公共行政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地理环境、政治、文化环境,也包括国际环境。自然地理环境:是指一个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状况。具体环境:是指具体而直接地影响和作用于公共组织、行政行为和组织凝聚力的公共组织的内部和外部环境的总和。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一定的环境中,逐步形成的全体公共组织成员所共同信奉和遵守的价值观,并支配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政府职能:政府职能是指政府在国家和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所应起的作用。市场体制:是不经过中央指令而凭借交易方式的相互作用,实现在全社会范围内对人的行为进行协调的一种制度。市场失效:是指因为市场局限性和缺陷所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或无效率,并且不能解决外部性问题以及社会公平问题。行政体制:指政府系统内部行政权力的划分、政府机构的设置以及运行等各种关系和制度的总和。地方政府体制:是指小于一个国家的州、或省的某个地区的政府,包括县、市、镇政府。地方分权制:是指中央政府将一些行政权授予下级政府,地方政府有较大的自治权和自权的行政体制。行政区划体制:是指根据一定的原则将全国领土划分为若干部分和若干层次的管理区域,并设置相应的行政机关的组织体制。完整制:又叫一元统属制,是指公共组织的同一层级或同一组织内部和各个部门,完全接受一个公共组织或同一位行政首长的领导、指挥和监督的组织类型。分离制:又称多元领导制,是指一个公共组织的同一层级的各个组织部门或同一组织部门,隶属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公共组织或行政首长领导、指挥和监督的组织类型。层级制:又称分级制,是指公共组织在纵向上按照等级划分为不同的上下节制的层级组织结构,不同等级的职能目标和工作性质相同,但管理范围和管理权限却随着等级降低而逐渐变小的组织类型。机能制:又称职能制,是指公共组织在横向上按照不同职能目标划分为不同职能部门的组织类型。公共组织结构:是指公共组织各要素的排列组合方式,是由法律所确认的各种正式关系的模式。管理层次:是指公共组织内部划分管理层级的数额。管理幅度:是指领导机关或领导者直接领导下属的部门或人员的数额。行政领导:所谓行政领导,是指在公共组织中,经选举或任命而享有法定权威的领导个人或领导集体,依法行使权力,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有效地影响部属,以实现行政目标的行为过程。行政领导者:是指在行政系统中有正式权威和正式职位的集体或个人。委任制:亦称任命制,是指由立法机关或其他任免机关经过考察而直接任命产生行政领导者的制度。考任制:是指由专门的机构根据统一的,客观的标准,按照公开考试,择优录取的程序产生行政领导者的制度。行政领导权力:是指行政领导者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利用其合法地位以不同的激励方式和制约方式,引导下属同心协力达成行政目标的影响力。行政领导责任:是指行政领导者违反其法定的义务所引起的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人事行政:是指政府部门中的人事管理既包括一切社会组织中的人与事的管理活动,也包括,也包括政府部门中的人事管理。人事行政机关:所谓人事行政机关,是指根据人事管理职责,按照一定的组织原则建立起来的专门承担人事行业务的组织机构。人力资源:所谓人力资源指在一定范围内能够作为生产性要素投入社会经济活动的全部劳动人口的总和。西方国家公务员:是指通过非选举程序而被任命担任政府职务的国家工作人员中国国家公务员:是指在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行使行政权力,执行国家公务,除工勤人员以处的工作人员。国家公务员的辞职:是指国家公务员按照一定的法定程序,主动地提出解除与其所服务的行政机关工作关系的申请,并经过有关部门批准而辞去所担任的行政职务的制度。机关行政:就是指综合办事机构对机关的日常事务、规章制度和工作秩序等所进行的自身事务管理。公文:公文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活动中产生的,按照严格的、法定的生效程序和规范的格式的具有传递信息和记录作用的载体。行政机关档案:行政机关档案是行政机关在公共行政管理活动中直接形成的,保存备查的文字、图表、音像等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办公自动化:办公自动化系统是指为提高办公效率而建立的,面向特定工作部门,支持其综合办公业务的集成化信息系统。行政决策:行政决策是一种特定形式,但它具有决策的一般特点,如目的性、预见性、选择性、实践性、优化性等。险型决策:风险型决策是指决策者对决策对象的自然状态和客观条件比较清楚,也有比较明确的决策目标,但是实现决策目标必须冒一定风险。程序性决策:程序性决策也叫常规性决策,是指决策者对所要决策的问题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先例可参考的结构性较强,重复性的日常事务所进行的决策。非程序性决策:非程序性决策也叫非常规性决策,是指决策者对所要决策的问题无法可依,无章可循,无先例可供参考的决策,是非重复性的、非结构性的决策。个人决策:在进行行政决策时,由行政领导者一个人所做出的决策,叫做个人决策。经验决策:经验决策是指决策者对象的认识与分析,以及对决策方案的选择,完全凭借决策者在长期工作中所积累的经验和解决问题的惯性思维方式所进行的决策。科学决策:是指决策者凭借科学思维,利用科学手段和科学技术所进行的决策危机决策:是指领导者在自然或人为的突发性事件发生后,迅速启动各种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大胆预测,作出决定的过程。行政决策参与:所谓行政决策参与是指行政领导者个人或集体在行政决策时,专家学者、社会团体、公众等对决策提出意见或建议的活动。行政执行:也称行政实施,是公共行政学发展史上形成最早的概念。行政控制:指行政领导者运用一定的控制手段,按照目标规范衡量行政决策的执行情况,及时纠正和调节执行中的偏差,发确保实现行政目标的活动。正式沟通:是一种通过正式的组织程序和组织所规定的正式渠道进行的沟通,是沟通的一种主要形式。非正式沟通:是一种通过正式规章制度和正式组织程序以外的其他各种渠道进行的沟通。行政协调:是指调整行政系统内各机构之间、人员之间、行政运行各环节之间的关系,以及行政系统与行政环境之间的关系,以提高行政效能,实现行政目标的行为。行政评估:是指对行政执行活动的进展情况和效果进行评价和总结,包括行政执行过程评估和行政执行效果评估两个方面。广义的行政监督:是指政党、立法机关、司法机关、社会组织、社会舆论和公民以及行政系统内部,依法对政府和行政人员的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公平性和有效性的监察和督促的行为。事前监督:所谓事前监督,指的是在某种公共行政管理活动开展之前,监督部门围绕公共行政管理主体的行政行为进行的监督检查。行政监察管辖:是指对某个监督对象确定由哪一级或者哪一个行政监察机关实施监督和哪一级或者哪一个行政监察机关对哪些特定监督事项有权进行管辖的法律制度。法制监督:又称对行政的监督,是指有权国家机关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是否合法正确地行使职权所进行的监督与控制。舆论监督:是指公民或社会组织通过公共论坛批评包括权力腐败在内的不良现象;作为一种功能,它是言论自由权的诸项政治与社会功能之一。公共财政:在资产阶级国家产生以后,国家财政被纳入议会民主决策和监督的范围,财政资金至少从形式上被宣布用于各种公共利益,因而历史地产生了这一概念。国家瞀预算制度:是国家政权内部立法机构与行政机构划分财政权限,并且由立法机构对行政机构的财政行为予以根本约束和决定的一种制度。国家决算:是按照法定程序编制、用以反映国家年度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由决算报表和文字说明两部分构成。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定标准,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而形成的一种特定分配关系。行政道德:是指国家公务员在行使公共权力、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中,处理自身与工作中对象之间、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同事之间以及公私、得失等关系时,所应当遵循的原则规范。行政立法:是指立法机关通过法定形式将某些立法权授予行政机关,行政机关得依据授权法(含宪法)创制行政法规的规章的行为。行政法规:是指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有关行使行政权力,履行行政职责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行政规章:是指特定的行政机关根据法律和法规,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行政复议:所谓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行政主体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依法向法定的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议机关提出复议申请,行政复议机关依法对核具体行政为进行合法性、适当性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行政行为。行政诉讼管辖:是确定各级人民法院之间发及同级人民法院之间的权限划分行政赔偿: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违法侵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害的,国家负责向受害人赔偿的制度。行政方法:是指行政机关和行政工作人员,为了达成行政目标,从公共组织的内处部环境和管理对象的实际情况出发,在一定的公共行政管理思想和管理原则的指导下而采取的各种措施、手段、方法和技术等的总称。目标管理:是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而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战略管理:是指对公共组织在一定时期的全局的、长远的发展方向、目标、任务和政策,以及资源调配作出的决策和管理艺术。标杆管理:是指一个组织瞄准一个比其绩效更高的组织进行比较,以便取得更好的绩效。政府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全员参与的、以各种科学方法改进公共组织的管理与服务的,对公共组织提供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进行全面管理,以获得顾客满意为目标的管理方法、管理理念和制度。行政效率:是指公共组织和行政工作人员从事公共行政管理工作所投入的各种资源与所取得的成果和效益之间的比例关系。公共组织绩效评估:行政改革:是指政府为了适应社会环境,或者高效公平地处理社会公共事务,调内部体制和组织结构,重新进行权力配置,并调整政府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过程。政府再造:是指对公共体制和公共组织绩效根本性的转型,大幅度提高组织效能、效率、适应性以及创新的能力,并通过改革组织目标、组织激励、责任机制、权力结构发及组织文化等来完成这种转型过程。电子政府:是指在政府内部采用电子化和自动化技术的基础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建立起网络化的政府信息系统,并利用这个系统为政府机构、社会组织和公民提供方便、高效的政府服务和政务信息。二、填空1.我国最早出现行政这一概念是在《钢鉴易知录》上。2.在西方,最早提出行政概念的是2000年前的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3.威尔逊在《特政之研究》和古德诺在《政治与行政》都有主张政治与行政二分法。4.中国公共行政的最大特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政府)。5.称之为“人事管理之父”和行为科学的先驱者的是伟大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欧文)。6.发表了公共行政学的开山之作《行政之研究》的作者是(威尔逊)。7.伍德罗·威尔逊在《政治科学季刑》上发表了公共行政学的开山之作《行政之研究》,它标志着公共行政学的产生。8.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的是(韦伯)。9.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是(泰勒)。10.被称为“行政管理之父”的(法约尔)。11.提出管理五项职能和14条管理原则的是(法约尔)。12.提出著名的POSDCRB,即七项管理职能的是(古立克)。13.926年怀特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大学公共行政学教科书:《行政学导论》。14.1876年梁启超在《法译书》中,提出“我国公卿要学习行政学”。15.我国第一部行政学著作《行政学的理论与实际》的作者是(张金鉴)。16.公共行政学研究的第二种取向是(政治取向),它产生于美国罗斯福新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时对公共行政脱离政治的批判。17.直接或间接地作用或影响公共组织、行政心理、行政行为和管理方法与技术的行政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各种要素的总和,称为(公共行政环境)。18.公共行政环境的(特殊性)首先表现在各种公共行政环境之间的差异性上。19.最先提出对公共行政环境问题进行研究的是美
本文标题:公共行政学期未复习指导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696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