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 公安消防队伍灭火救援资格认证考试题
公安消防队伍灭火救援资格认证考试题第一篇消防业务基础知识第一章燃烧一、物质燃烧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氧化剂)、着火源。二、扩散燃烧:扩散燃烧是指可燃气体从喷口(管口或容器泄漏口)喷出,在喷口处与空气中的氧边扩散混合、边燃烧的现象。三、预混燃烧:预混燃烧是指可燃气体与氧在燃烧前混合,并形成一定浓度的可燃混合气体,被火源点燃所引起的燃烧,这类燃烧往往是爆炸式的燃烧,也叫动力燃烧,即通常所说的气体爆炸。四、蒸发燃烧:蒸发燃烧是指熔点较低的可燃固体,受热后熔融,然后像可燃液体一样蒸发成蒸气而燃烧。五、阴燃:阴燃是指某些固体可燃物在空气不流通,加热温度较低或可燃物含水份较多等条件下发生的只冒烟、无火焰的燃烧现象。六、荼和樟脑这类具有升华性质的物质,则在受热后不经熔融,而直接变为可燃性蒸气燃烧。七、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在燃烧反应过程中,如果生成的燃烧产物不能再燃烧,则称为完全燃烧,其燃烧产物为完全燃烧产物。如果生成的燃烧产物还能继续燃烧,则这种燃烧称为不完全燃烧,其燃烧产物为不完全燃烧产物。八、合成高分子材料燃烧产物。合成高分子材料在燃烧中也伴有热裂解,有的还含有氯元素、氮元素,因此,会生成许多有毒或有刺激性的气体,如氯化氢(HCl)、光气(COCl2)、氰化氢(HCN)及氧化氮(NOx)等。九、燃烧产物对灭火工作的影响:1、有利方面:在一定条件下有阻燃作用、为火情侦察提供依据。2、不利方面:引起人员中毒、窒息,使人员受伤,影响视线,成为火势发展蔓延的因素。十、火焰的颜色可燃物的化学组成不同,燃烧供氧条件不同的火焰会发出不同的颜色。乙酸:含碳40%、含氧53.3%、含氢6.7%,火焰特征不显光。十一、闪燃:在一定温度下,易燃、可燃液体(也包括能蒸发出蒸气的少量固体,如萘、樟脑、石蜡等)表面上产生的蒸气,当与空气混合后,一遇着火源,就会产生一闪即灭的燃烧,这种现象叫做闪燃。十二、能溶于水的易燃液体的闪点随含水量的增加而升高。十三、闪点在消防上的作用:1、根据闪电将能燃烧的液体分两类;闪点小于或等于45度称为易燃液体,闪点大于45度的液体称为可燃液体。2、根据闪点可评定液体火灾危险性的大小;闪点越低的液体其火灾危险性就越大。3、根据闪点可确定液体生产、加工、储存的火灾危险性分类,进而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十四、着火:可燃物质与空气氧化剂共存,达到某一温度时与火源接触即发生燃烧,将火源移去后,仍能继续燃烧,直至可燃物燃尽为止,这种持续燃烧的现象叫做着火。十五、液体与空气可燃物自燃点的影响因素:压力、浓度、氧含量、催化剂、容器的材质和内径。十六、引起受热自燃的原因:接触灼热物体、直接用火加热、摩擦生热、化学反应、绝热压缩、热辐射作用。十七、本身自燃:有些可燃物在空气中,在远低于自燃点的温度下自然发热,并且这种热量经长时间的积蓄使物质达到自燃点而燃烧的现象,叫做本身自然。物质本身自燃发热的原因:物质氧化生热、分解生热、吸附生热、聚合生热和发酵生热。十八、影响爆炸极限的因素:温度、压力、含氧量、容器、火源。十九、影响粉尘爆炸的因素:颗粒度、挥发分、水分、灰分、火源强度。第二章火灾一、火灾: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都称为火灾。二、火灾按燃烧对象分为:A类火灾(普通固体可燃物燃烧而引起的火灾);B类火灾(油脂及一切可燃液体燃烧引起的火灾);C类火灾(可燃气体燃烧引起的火灾);D类火灾(可燃金属燃烧引起的火灾,如锂、纳、钾、钙、锶、镁、铝、钛、锆、锌、铪、钚、钍和铀火灾);带电火灾(指带电的电气设备及其他物体燃烧的火灾)。三、按火灾损失严重程度分为:特大火灾、重大火灾、一般火灾。特大火灾:死亡10以上(含10人);重伤20人以上;死亡、重伤20人以上;受灾50户以上;烧毁财物损失100万元以上。重大火灾:死亡3人以上;受伤10人以上;死亡、重伤10人以上;受灾30户以上;烧毁财物操作30万元以上。一般火灾:不具备以上条件的火灾。四、影响热传导的因素:温度差、导热系数、导热物体的厚度(距离)和截面积、时间。五、影响热对流的因素:通风孔洞面积和高度、温度差、通风孔洞所处位置的高度。六、热对流与火灾。热对流是热传递的重要方式,它是影响早期火灾发展的最主要因素。1、高温热气流能加热在它流经途中的可燃物,引起新的燃烧。2、热气流能够往任何方向传递热量,但一般总是向上传播,引起上层楼板、天花板燃烧。3、由起火房间延烧至楼梯间、走廊,主要是热对流的作用。4、通过通风孔口进行热对流,使新鲜空气不断流进燃烧区,供应持续燃烧。第三章危险物品一、爆炸品:爆炸品系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气体和热量,导致周围压力急剧上升,发生爆炸,从而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二、爆炸品的火灾危险性:爆炸性、敏感度、殉爆、毒害性。三、为了方便研究、使用和管理,根据可燃气体在通常条件下的使用形态和危险特征分成以下五种类别:1、可燃气体;2、可燃液化气;3、燃烧液化的蒸气;4、助燃气体;5、分解爆炸气体。四、易燃液体分为甲、乙、丙三类。甲类:指闪点<28℃的液体;乙类:指28℃≤闪点<60℃的液体;丙类:指闪点≥60℃的液体。五、易燃易爆的危险特性:高度的易燃性、蒸气的爆炸性、受热膨胀性、流动性、带电性、毒害性。六、易燃固体的分级分类级别分类举例一级(甲)燃点低、易燃烧、燃烧迅速和猛烈,并放出有毒气体(1)(1)赤磷及含磷化合物赤磷、三硫基萘、硝化棉等(2)硝基化合物二硝基甲苯、二硝基萘、硝化棉等(3)其他闪光粉、氨基化钠、重氮氨基苯等二级(乙)燃点较高、燃烧较慢、燃烧产物毒性也较小(1)硝基化合物硝基芳烃、二硝基丙烷等(2)易燃金属粉铝粉、镁粉、锰粉等(3)萘及其衍生物萘、甲基萘等(4)碱金属氨基化全物氨基化钠、氨基化钙(5)硝化棉制品硝化纤维漆布、赛璐珞板等(6)其他硫磺、生松香、聚甲醛等七、易燃固体的火灾危险性(1)燃点低、易点燃;(2)遇酸、氧化剂易燃易爆;(3)本身或燃烧产物有毒;(4)兼有遇湿易燃性硫的磷化物类;(5)自燃危险性易燃性硫的磷化物类。八、自然物质的危险特性:遇空气自燃性、遇湿易燃危险性、积热自燃性。九、遇火燃烧物质的危险性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遇水或遇酸燃烧性,这是遇水燃烧物质的共同危险性。2、自燃性。3、爆炸性。有些遇水燃烧物质如电石等,由于和水作用生成可燃气体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4、其他。有的遇水燃烧物质遇水作用的生成物(如磷化物)除易燃性外,还有毒性。十、氧化剂的危险性:(1)强烈的氧化性;(2)受热、被撞分解性;(3)可燃性;(4)与可燃液体作用自然性;(5)与酸作用分解性;(6)与水作用分解性;(7)强氧化剂与弱氧化剂作用分解性;(8)腐蚀毒害性。十一、有机过氧化物的危险特性:分解爆炸性、易燃性、伤害性。十二、毒害品的危险性:毒害性、火灾危险性。十三、毒害品的分类标准:毒害品是指口服、吸入或皮肤接触后易导致人体死亡、严重受伤或有损健康的物质。十四、毒害品影响毒害性的因素:溶解性、挥发性、颗粒细度、气温。十五、毒害品的火灾危险性:遇湿易燃性、氧化性、易燃性、易爆性。十六、放射性物品系指放射性比活度大于7.4×104Bg/kg的物质或物品。十七、放射性物品:凡能自发地不断地放出人们感觉器官不能觉察到的射线物品,称为放射性物品。十八、腐蚀品的危险特性:腐蚀性、毒害性、火灾危险性。第二篇消防法规第一章消防法规概述一、消防法规的适用有效性:空间效力、时间效力、对人的效力。二、防行政管理法规按照制定机关的不同,通常分为以下五类:a)消防法律: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由国家主席签署国家主席令公布,如《消防法》是由全国人大党委会通过的。2b)消防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由国务院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如《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森林防火条例》等。c)消防部门规章:由国务院各部、委制定,由部门首长签署命令公布。d)地方性消防法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省会、自治区首府,国务院批准的较大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由当地人大或人大常委会公告予以公布。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主要有大连、苏州、深圳、厦门等一些城市。e)地方政府规章: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省会、自治区首府、国务院批准的较大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由省或者自治区主席或者签署命令予以公布。省级政府规章的地域管辖效力要大于市级地方政府规章的效力。三、消防技术法规通常分为以下三类:1、国家标准;2、行业标准;3、地方标准。第二章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一、“预防为主、防消结合”是在《消防法》中以法律的形式规定的消防工作方针。二、《消防法》是“十五”大提出的依法治国方略和江泽民总书记“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思想的重要体现。三、《消防法》第3条规定了“消防工作由国务院领导”。四、消防法》第32条第4款规定“消防队接到报警后,必须立即赶赴火场,救助遇险人员,排除险情,扑灭火灾。”五、第34条规定:“公安消防队参加火灾以外的其他灾害或者事故的抢险救援工作,在有关地方人民政府的统一指挥下实施。”六、对违反《消防法》规定行为的处罚,除给予拘留的处罚外,由公安消防机构裁决。七、对违反《消防法》规定的行为应给予拘留的处罚,由公安机关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裁决。第三章执勤训练法规体系一、值班人员职责:1、掌握责任区消防安全重点保卫单位、地区的有关情况和灭火作战计划;2、掌握和核查公安消防部队及其他各类专职消防队执勤实力、分布和值班情况,督促部队保持战备状态,并向值班首长报告;3、掌握公安消防部队和本地区消防器材装备和各类灭火剂储备情况,一旦发生火灾,根据需要做好器材装备、燃料和各种作战所需物资的供应等后勤保障工作;4、不值班的驾驶、摄像、卫生、通讯等人员坚守岗位,按各自职责认真做好出动准备,保证随时出赴现场;5、准确受理报警,及时准确的调度出动力量,同时发出信号和语音广播,不间断地保持与灾害现场的联系,机实现向上级机关和领导报告有关情况;6、根据值班首长指示和有关规定每调整执勤力量,及时向灾害现场提供有关资料和作战预案;7、保持与当地供水、供电、供气、电信、医疗、救护、环卫、交通、运输、气象以及驻军、武警部队、交通警察等有关单位的联系,定时与电信部门核查通讯线路状况,遇有大的火灾或者情况严重时,根据需要和现场指挥部的命令,通知有关单位到场协助灭火救援;8、根据值班首长指示,派员出赴灾害现场,协助值班首长指挥,提供各种作战保障。二、值班首长职责:1、熟悉责任区内的有关情况,掌握重点保卫单位灭火救援预案或作战计划内容;2、掌握全队执勤实力,检查战备情况,保证人员、器材装备时刻处于规定的战备状态;3、指挥执勤力量出动,乘首车到现场;4、按上级规定时间上报执勤力量状态。三、组织指挥原则:1、统一指挥的原则;2、逐级指挥原则。四、公安消防部队现场指挥通常分为总队、支队、大队、中队、班五个层次。中队是基本作战单位。五、在受理报警时,应该问清单位的名称、地址、燃烧物性质,由无人员被困和爆炸、毒气、泄漏,火势与灾情的发展情况,报警人的姓名、电话号码等。六、消防车驶离车库时间不得超过一分钟。七、新兵训练时间为3个月。军政时间比例,按有关规定为7︰3。八、总队、支队机关训练共设:总队、支队首长;办公室(司令部);政治部(处);后勤部(处);防火监督部(处);等六个方面的训练内容。九、消防车库的车位数消防站类别普通消防站特勤消防站标准型普通消防站小型普通消防站车辆数4-526-8十、消防站的规划布局:1、标准型普通型消防站不应大于7k㎡。小型普通消防站不应大于4k㎡。2、特勤消防站建有责任区消防任务的,其责任区面积同标准型普通消防站。十一、消防站主体建筑距医院、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影剧院、商场等容纳人员较多的公共建筑的主要疏散出口不应小于50m。十二、消防站的建筑面积指标符合下列规定:标准型普通消防站1600-2300㎡小型普通消防站350-1000㎡特勤消防站2600-3500㎡十三、消防站建设用地:标准型普通消防站2400-4500㎡小型普通消防站400-14
本文标题:公安消防队伍灭火救援资格认证考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710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