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材分析提纲一主要内容及编写特点主要内容:(一)数与代数(三)统计与概率1.分数乘法统计——扇形统计图2.分数除法(四)数学思想方法3.百分数数学广角――鸡兔同笼(二)空间与图形(五)综合应用1.位置1.确定起跑线2.圆2.合理存款编写特点:1.改进分数乘除法的编排,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2.改进百分数的编排,注意知识的迁移和联系实际,加强学生学习能力和应用意识的培养。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4.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逐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动力。与沿海版教材对比:一、分数的乘法和除法: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分数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分数应用题二、百分数: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求百分率三、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四则混合运算、应用题四、圆的周长和面积:圆的认识、轴对称图形、圆的周长、圆的面积、*扇形的认识五、总复习2主要变化:1.多了“位置”与“数学广角”和“统计”三个单元及“确定起跑线”和“合理存款”两个综合应用内容的教学。2.原来“圆的周长和面积”单元选学的“扇形的认识”在实验教材中以“你知道吗”出现。3.分数乘、除法的编排变化较大,充分体现新课程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4.没有独立的分数应用题教学单元,结合计算安排解决问题的内容,突出数学的应用性。5.将原来六年级下册“比和比例”单元分两次教学,在本册分数除法单元增加了“比和比的应用”的知识,六年级下册再教学“比例”相关知识,且比例尺的知识新教材将其划分为“空间与图形”领域中的“图形与位置”。二各单元具体介绍第一单元位置【相关知识介绍】1.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是小学阶段“空间与图形”教学的主要目标。课程标准中“空间与图形”学习领域又被细分为:图形的认识、测量、图形与变换、图形与位置(第一、二学段)。2.本单元属于“图形与位置”学习内容。3.关于“图形与位置”,人教版实验教材的具体编排如下:册数标题具体内容教学目标一下P1第一单元位置上下前后左右位置(用两个条件确定)(如:第几组第几个、第几行第几个、第几排第几号等)1.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了解它们的相对性。2.使学生学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3.使学生能够在具体情景中,根据行、列正确地确定物体的位置。三下P2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八个方向及描述线路图1.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3四下P17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用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位置及描述线路图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2.使学生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并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六上P2第一单元位置坐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2.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六下P32第三单元比例比例尺通过以上表格,我们就很清楚地了解本单元教学的知识基础,第一次教实验教材的教师教学前一定要先了解相关内容。【本单元具体介绍】一、教学内容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二、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2.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三、具体编排本单元是在学生已有基础上,让学生学习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或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已有经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为第三学段学习“图形与坐标”的内容打下基础。本单元共安排了两个例题。例1教学用数对确定教室里的座位的位置。结合生活实例引出数对,使学生体会用数对可以准确、简洁地表示物体的位置。呈现确定多媒体教室中学生的座位这个情景。有两个问题:通过让学生找出哪个是张亮,明确“列”“行”的含义及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一般规则。(先讨论老师是怎样确定张亮同学的位置的,注意引导学生将老师的表述“是第二列、第三行的同学”与操作台上的学生座位图中亮红灯的位置联系起来;再使学生明确:竖排叫列,横排叫行。确定第几列一般是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一般是从前往后数,并让学生体会到正是这些规定和约定,才使人们在确定位置时有一致的结论)给出用数对表示张亮同学位置的方法后,要让学生讨论用了几个数据,每个数字分别表示什么含义,体会可以用有顺序的两个数组成数对表示出一个确定的位置,并明确书写的格式。4通过表示王艳(3,4)、赵强(4,3)的位置,比较有什么不同,强调有序数对中两个数顺序的重要性。教学时,要使学生明确:“列”“行”的含义及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一般规则。(○先说列,再说行;○从左往右数列,从下往上数行。○这样就与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表示一个点的位置是一致的。)例如:如果不约定先表示列,还是先表示行,你能判断(2,3)表示的是哪个座位吗?用数对如何表示位置。两个数的顺序不能随意调换。做一做让学生举出一些生活中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例子,如电影院座位、队列、书架、楼房房间号等等。书上在最后“生活中的数学”介绍了围棋棋盘用19条纵线19条横线确定围棋棋子的位置、用经度和纬度确定地球上某一地点的位置的例子。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用有序数对表示位置的情况很常见。例2教学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一个物体的位置。与例1的区别把具体环境中的物体的位置关系,在方格纸上表示出来,也就是在方格纸上画出物体的平面示意图,这时物体用一个点代替。具体化编排把动物园的各场馆的位置画在方格纸上。两个学生对话给出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下面两个问题从正反两方面掌握在方格纸上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教学建议动物园的各场馆都画成一个点,只反映其位置,不反映其他内容。各场馆位置的点都分散在方格纸竖线和横线的交点上,“0”既是列的起始,也是行的起始。设法促进学生知识与经验的迁移。引导学生将例1中学习的列、行的概念和使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应用到例2中来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加深学生对用数对在方格纸上确定位置的理解。比如:大象馆(1,4)和海洋馆(6,4)的位置的数对,第二个数都是4,说明它们的位置在统一行上?可以提问学生如果两个数对中的第1个数相同,说明它们的位置有什么特点?(图中大门(3,0)和熊猫馆(3,5)),还可以进一步提问:如果用(X,4)表示某场馆的位置,能确定在5哪里吗?明确必须要有两个数才能确定一个位置。要注意把握知识的本质,深刻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及蕴涵的数学思想。练习一第1~3题是配合例1的习题。第1题,按给出的数对在方格图上接着涂色,看涂出的是什么图案(小丑)。既巩固方法,又激发兴趣。这一题只是一个线索,可以灵活,例如,可以利用教材附页反过来,让学生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然后用数对描述各点的位置。也可以同桌、或小组合作学习。第2题,介绍国际象棋棋盘上表示棋子位置的规则,练习用数对确定棋子的位置,这里数对中的一个数是字母,体会用数对确定位置的多样性。第3题,通过呈现地图册中的某一页,说明如何根据地图册中的“重要地名索引”确定一个地点所在的位置。这里是用三个数据来查找某一地点所在的位置,这种方式在地图手册上常见。第一个数据是指该地点所在的页码,后两个数据确定该地点所在的位置。通过做这题应让学生了解地图册中的“重要地名索引”是如何确定一个地点所在的位置的。第4~7题,是配合例2的习题。第4题第(2)小题,注意提醒学生不仅要按ABCDE的顺序连结,还要连成封闭图形,所以还要连结EA。第5题,可以让学生在书后面附上的方格纸上设计。第6题和第7题,综合了以前所学的知识。第6题综合平移知识,让学生在方格纸上把三角形平移,并写出表示平移前后图形顶点位置的数对。发现图形向右平移,改变了顶点所在的列,没有改变顶点所在的行,数对中的第二个数没有变;图形向上平移,改变了顶点所在的行,没有改变顶点所在的列,数对中的第一个数没有变。第7题是联系方位的知识,让学生根据图上的资料描述建筑物的实际方位及行走路线或根据建筑的实际方位在图中标出建筑所在位置。第8题,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一个典型例子。取材于大型的庆祝活动,参与举牌或举花的队员按口令举出不同颜色的牌或花,由此组成绚丽的背景图案。这里反过来,先呈现一个背景图案,让学生思考怎么才能让10×40人的队列组成这样的图案,这里只讨论方法,使学生体会到实际上就是用数对确定点的位置问题。四、教学建议61.注意提升学生已有的确定物体位置的知识经验。2.注意知识的综合性。本单元知识,特别是练习综合了平移、旋转、方位与路线等知识,教学时一定注意知识的综合,不能孤立进行教学,同时本单元还是初中阶段“图形与坐标”学习的基础与渗透。3.准确把握教学要求。本单元只要求学生会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既可以是具体情境中的位置,也可以是方格纸上点的位置。不用区分它们有什么不同。第二单元分数乘法【相关知识介绍】1.计算教学改革理念:(1)不单独教学分数乘、除法的意义(九义教材及沿海版教材都出现文字叙述的乘、除法意义),而是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结合具体情境和计算过程去理解运算意义。(2)将解决问题教学与计算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实际问题引出需要用分数乘、除法计算的问题,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会、理解分数乘、除法的算理和算法,并在学习计算的同时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借助操作与图示,引导学生探索并理解分数乘、除法的算理与算法。(设计涂色、折纸、画线段图等活动,手脑并用、数形结合)(4)不再出现文字叙述式的计算法则,简化了算理推导过程的叙述及解决问题思路的提示。(5)调整了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编排,注重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方面降低了题目中数量关系的复杂性,降低解题的难度;另一方面选取了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达到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实验教材关于“分数”教学的具体编排:册别标题具体内容教学目标三上P91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1.分数的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几分之几,几分之一分数、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2.分数的简单计算(分母不超过10)1.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2.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3.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7五下P60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1.分数的意义、2.分数与除法的关系3.真分数与假分数4.分数的基本性质5.最大公因数与约分6.最小公倍数与通分7.分数与小数的互化1.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2.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知道带分数是一部分假分数的另一种书写形式,能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3.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4.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能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能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5.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五下P104第五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以及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1.理解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出结果。2.理解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分数加法仍然适用,并会运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分数加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简算能力。3.体会分数加减运算在生活、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六上P8第二单元分数乘法3.与沿海版教材的对比:(
本文标题:六上培训提纲修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717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