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六合中学2012高一第一次月考试题
52求学网教育论坛免费学习资料六合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年级语文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无误的是()A、本分.(fēn)高亢.(kàng)一刹.那(shà)前合后偃.(yǎn)B、刽.子手(guì)离间.(jiān)狼居胥.(xū)讣.告(fù)C、埋怨(mán)遥岑.(cén)料峭.(qiào)偌.(ruò)大D、迷惘.(wǎng)重湖叠巘.(yǎn)规矩.(guīju)装模.作样(mó)2.下列各组词语中,错误最多的一项是()A.聆听半饷不共带天躁动不安B.和霭座右铭残羹冷灸大度包含C.竟豪奢错勘战争爆发负曲衔冤D.戕害良辰美景暗渡陈仓沓无音信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那些在青年阶段拒绝学习的人,成年后不仅对社会没有什么贡献,就连自己的生活也毫无质量,这已是无可________的事实。②过去,凡是作弊的行为,都令人_______,可是今天,小到一般的考试作弊,大到学术科研的作弊,有的人竟然_______。③国家广电总局要求坚决查处地方台在转播《新闻联播》过程中_______插播广告的问题。A.置疑不耻/不以为然任意B.置疑不齿/不以为意任意C.质疑不齿/不以为意随意D.质疑不耻/不以为然随意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他经历惊涛骇浪,不仅亲眼目睹了沿途岛屿的奇风异俗,也发现了船上一连串的惊天阴谋。B.嘉祐二年的贡举不但改变了整个宋代文坛的风气,而且奠定了元明清各代乃至宋代文学发展的基础。C.汪精卫早年投身革命,曾有诗“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但他最终变成了奴颜婢膝的日本汉奸。D.史学家要与时代同行,为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中华文化,提高国人的文化素养,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作家大都重视写作前的情感培养:有的借欣赏音乐进入情境;有的面对墙壁久久沉思;有的甚至跳起迪斯科来兴奋自己。B.农历新年的习俗可多啦,贴春联、挂年画、舞龙灯、放花炮、穿新衣……等等,到处呈现祥和、热闹的气氛。C.小李见他笑得有点异样,就问:“怎么了?你。”他回答说:“没什么,别多心。”D.《旧约•创世纪》中说:“神以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应当到过来说才对,即“人以自己的形象创造了神”。6.下列有关作家作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52求学网教育论坛免费学习资料A.纪传体史书《战国策》文辞优美,语言生动,描写了邹忌、荆轲等众多个性鲜明的历史人物,在我国古典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B.《左传》相传为春秋末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主要记载东周前期各国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既是很有价值的历史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C.艾青,现代著名诗人,他在狱中创作的、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的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感情真挚,诗风清新,轰动诗坛。D.徐志摩,现代著名诗人和散文家。其诗歌和散文创作成就最为突出,文笔秀丽、清新,他的《再别康桥》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7——9题人类征服流感之历程从1918年到1919年,甲1型流感几乎传遍了全球,世界人口的一半以上受到了它的袭击,死亡人数比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死在炮火之下的人数还要多。1957年甲2型流感大流行。当年2月流行于中国贵州西部,3月传播全国,4月从香港出境扩散于世界,共死亡几十万人,流行地区发病率约50%。1968年甲3型流感大流行,发病率30%,病死率与1957年相近。在流感的困扰下,各国的工业停滞萧条,商业和交通被迫陷于停顿,到处都可以听到关于死者悲惨命运的故事。2009年墨西哥和美国发生由新型病毒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发的疫情,继而疫情在全球多国爆发。流感病毒分甲、乙、丙三型。甲型常引起世界性大流行;乙型可引起中等流行,多表现为兵营、学校等的“单位内爆发”;丙型多为散发病例,婴幼儿最易感染。目前虽有治疗药物和疫苗,主要是针对丙型感冒,只能降低发病率,而不能控制流行。流感中度流行的年度,世界每年约损失10多亿个工作日,死亡60万人以上。由于人们常将流感与感冒混同,视流感为“小病”,更应引起全人类的重视。流感的产生与人类社会的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环境的破坏已开始危及人类的健康。全球升温将给人口稠密并对疾病毫无准备的富饶地区带来可怕的热带疾病等等。大气层的漏洞导致地球平均气温的上升,也使许多古典传染病“复活”,挪威、加拿大出现疟疾就是明显的例证。细菌在城市密集的人群中繁衍滋生,因为那里的人们经常保持身体的接触,吸入别人的废气。在水、废物、房屋、家具和食物中滋生的细菌,会像一场烈火在烘干的大草原上迅速地蔓延。古人用芳香疗法来医治疾病,绝大多数是采用熏蒸法,燃点乳香、沉香、檀香、玫瑰花等芳香物,用以驱逐秽气、杀虫灭菌,对流感的治疗和防止其蔓延有一定的效果,这与后来的消毒水防治相似。隔离是现代对付流行病的常见办法。比隔离更进一步的是检疫,即预防,防患于未然。许多疾病都会通过唾沫和口痰传播,因此许多城市对随地吐痰都施以重罚。在新加坡,随地吐痰和乱抛口香糖可以处以拘禁等刑罚。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类已采用综合防治法应对流感传播,如消毒、药物治疗、隔离、疫苗防治等。当全球多国爆发甲型H1N1流感疫情之时,回首历史上曾经给人类带来过巨大灾难的传染病,以及人类与疫病抗争的艰苦历程、医学与疾病作斗争的前行足迹,从中可以看到,我们必须承认和正视人类的生存和正常生活正在受到来自大自然的挑战和警告,大到气候、环境、生态,小到我们的日常卫生习惯,都可能是疫病流行的诱因。有这样一句话:“疫病在古代是坟场,在近代是战场,在当代则是考场”,这句话在某种程度上浓缩了人类与疫病较量的变迁。我们在这个“考场”上将交出一份什么样的答卷,这是摆在每一个人面前严峻的问题。52求学网教育论坛免费学习资料7.根据文章内容,对流感产生的原因和防治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环境的破坏已开始危及人类的健康,也使许多古典传染病“复活”,因而甲型H1N1流感病毒能够产生并迅速传播,疫情波及多个国家。B.细菌在城市密集的人群中繁衍滋生,经常存在于人们的各种生活物品中,会像一场烈火在烘干的大草原上迅速地蔓延。C.古人用芳香疗法来防治疾病,这与后来的消毒水防治相似,其对甲型H1N1流感的治疗和防止其蔓延也有一定的效果。D.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人类已采用隔离、消毒、药物治疗、疫苗防治等综合防治法应对流感传播,防范措施更加合理。8.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1型流感、甲2型流感、甲3型流感都是世界性大流行,每次死亡人数都在几十万人以上,其中甲2型流感和甲3型流感的发病率相近。B.目前的治疗药物和疫苗主要是针对丙型感冒,且只能降低发病率,不能控制流行。而对甲、乙型流感病毒没有防控的方法。C.许多城市对随地吐痰都施以重罚,是因为许多疾病都会通过唾沫和口痰传播。不经过一个重罚严打的痛苦过程,就难以达到“不禁而止”。D.回首人类与疫病抗争的历程,在我们正视来自大自然的挑战和警告之时,我们更应该注重日常卫生习惯,减少疫病流行的诱因。9.根据文段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从1918年到现在的近一个世纪,流感给人类造成了巨大损失,人类必须重视这种“小病”,并寻求有效方法,从根源上进行防治。B.流感的产生与人类社会的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应该尽量减少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这是避免流感传播的根本途径。C.甲型H1N1流感疫情成为“摆在每一个人面前严峻的问题”,这表明人类已经十分重视气候、环境、生态给人类带来的影响。D.疫病在当代是考场,面对全球多国爆发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人类最终会彻底消灭流感病毒,在这个“考场”上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冯唐以孝著,为中郎署长,事文帝。上既闻廉颇、李牧为人,良说,而搏髀曰:“嗟乎!吾独不得廉颇、李牧为吾将,吾岂忧匈奴哉!”唐曰:“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上怒,起入禁中。良久,召唐让曰:“公奈何众辱我,独无间处乎?”唐谢曰:“鄙人不知忌讳。”当是之时,匈奴新大入朝那,杀北地都尉卯。上以胡寇为意,乃复问唐曰:“公何以知吾不能用廉颇、李牧也?”唐对曰:“臣闻上古王者之遣将也,跪而推毂①,曰‘阃②以内者,寡人制之;阃以外者,将军制之。军功爵赏皆决于外,归而奏之’。此非虚言也。臣大父言,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赏赐决于外,不从中扰也。委任而责成功,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遣选车千三百乘,彀骑③万三千,百金之士十万,是以北逐单于,破东胡,灭澹林,西抑强秦,南支韩魏。当是之时,赵几霸。其后会赵王迁立,乃用郭开谗,卒诛李牧。是以兵破士北,为秦所禽灭。今臣窃闻魏尚为云中守,其军市租尽以飨士卒,出私养钱,五日一椎牛,飨宾客军吏舍人,是以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虏曾一入,尚率车骑击之,所杀甚众。夫士卒尽家人子,起田中从军,安知尺籍五符。终日力战,斩首捕虏,52求学网教育论坛免费学习资料上功莫府,一言不相应,文吏以法绳之。其赏不行而吏奉法必用。臣愚,以为陛下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且云中守魏尚坐上功首虏差六级。陛下下之吏,削其爵,罚作之。由此言之,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文帝说,是日令冯唐持节赦魏尚,复以为云中守,而拜唐为车骑都尉,主中尉及郡国车士。七年,景帝立,以唐为楚相,免。武帝立,末贤良,举冯唐。唐时年九十余,不能复为官,乃以唐子冯遂为郎。注:①毂:gǔ泛指车②阃:kǔn门槛,这里代指朝廷③彀gòu骑:骑兵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良久,召唐让.曰让:责备B.当是之时,赵几霸.霸:称霸C.且云中守魏尚坐.上功首虏差六级坐:获罪,犯罪D.文吏以法绳.之绳:捆绑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①冯唐以.孝著②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B.①乃.复问唐曰②今其知乃.反不能及C.①臣闻上古王者之.遣将也②臣之.壮也,犹不如人D.①委任而.责成功②蟹六跪而.二螯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冯唐不仅有真知灼见,而且敢于坚持正确的意见,批评最高统治者,是难得的令人折服的杰出之士。B.此文一笔两涉,冯唐之所以能显示自己品格的卓异,是因为遇到了“从善如流”的汉文帝。文章通过对话描写,再现了敢于直谏的良臣和勇于纳谏的贤君形象。C.冯唐虽然杰出,但仕途却大起大落,坎坷不平,最后连一个官职都保不住。唐代王勃也有“冯唐易老,李广准封”之叹。D.这段文字体现了司马迁一贯的风格:全文朴实的叙写,蕴蓄着强烈的爱憎之情;许多生动的细节描写,显示着强烈的文学性。第Ⅱ卷(共114分)注意事项:第Ⅱ卷共3页,须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四、(28分)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1)是以兵破士北,为秦所禽灭。(4分)[来源:学§科§网](2)文帝说,是日令冯唐持节赦魏尚,复以为云中守。(4分)(3)夫士卒尽家人子,起田中从军,安知尺籍五符(4分)14.阅读下面两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寄鉴上人【唐】左偃一从携手阻戈鋋①,屈指如今已十年。长记二林同宿夜,竹斋听雨共忘眠。52求学网教育论坛免费学习资料注释:①指战争。冬夜听雨戏作【宋】陆游绕檐点滴如琴筑,支枕幽斋听始奇。忆在锦城歌吹海,七年夜雨不曾知。(1)这两首诗分别“记”“忆”了诗人什么样的生活情境?(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两首诗所写的“听雨”,在表现手法上有
本文标题:六合中学2012高一第一次月考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719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