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青岛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期学备课教学内容本册教学内容共分8个单元,其中数与代数共4个单元:分数乘法,分数除法,比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空间与图形是圆一个单元,统计与概率共三个单元,分别是统计,可能性和百分数;另外还有实践与综合应用两个活动,分别研究美的奥秘和远离肥胖,了解比和分数、统计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目标A、使学生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分数乘除法的计算(对计算简单的能够口算);B、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分数、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C、使学生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D、使学生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工具画圆;掌握圆周长和圆面积的计算公式,能够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E、使学生初步理解对称的意义,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F、使学生能够解答比较容易的一步到三步计算的分数应用题,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够根据应用题的具体情况,灵活地选用算术解法或方程解法;G、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并能够解决一些比较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H、加强学生思想教育。教学重点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等教学难点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等学情分析本班现在55名学生,本班大部分学生热爱学习,成绩较好。因此,本学期的工作需更加努力,在学生的学习能力上多下功夫,力争出佳绩。使学生取得更大的进步课时安排9.1-9.21分数乘法9.22-10.8分数除法10.9-10.23人体的奥妙-比10.24-11.6圆11.7-11.20分数四则混合运算11.21-11.27统计11.28-12.4可能性12.5-12.16百分数12.17以后总复习第一单元单元备课教学目标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2、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3、会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倒数的方法。教学重点一个数和分数相乘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教学难点一个数和分数相乘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单元信息窗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信息窗一。重点难点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知道“求几个几分之几相加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初步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2、使学生在探索分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主动进行探索性思考,并进行分析和归纳。活动一:谈话引入师:同学们,老师学校要举行一次小手艺展示活动,老师班里有一位小强同学也想参加。看,他准备制作一个漂亮的风筝,这个风筝还带有长长的尾巴呢。可就在制作这个风筝尾巴的时候,小强遇到困难了,不知道该用多少材料,咱们都来帮帮他,好吗?师:仔细看图,你了解到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怎样列式?随学生发言依次板书算式。活动二:教学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每一种列式各是怎样想的?怎么知道求6个21相加的和,也可以用乘法计算?小组内说想法。算法交流,分析比较:黑板上有序板书学生的不同做法:1.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了解信息,并让学生把几种典型做法板书在黑板上。2.小组内说想法。3.算法交流,分析比较:黑板上有序板贴学生的不同做法:明确:相同整数连加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那么可以联想到相同分数连加也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联想是一种很有意义的学习方法。活动三:探索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尝试独立计算。谈话:尝试计算21×6,你觉得怎样算好就怎样算,不仅要会算,还要把道理说清楚。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了解信息,并让学生把几种典型做法板书在黑板上。(1)请学生当小老师讲解每种算法的计算道理,鼓励学生互相质疑、答疑。么会想到用这种方法解决问题的?(引导学生体会转化的数学方法)谈话:请同学们认真观察黑板上几种不同的做法,只看结果,判断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老师针对一些重点问题进行提问:21×6=0.5×6=3(米)怎么会想到用这种方法解决问题的?(引导学生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与方法。)21×6和21+2121+2121+21这两部分相等吗?为什么?是怎样得来的?在方法中,为什么分母2不变,单单只把分子1和6相乘呢?(2)课件演示计算方法及计算道理。(3)再回顾不对的方法,指出错误原因。板书设计分数乘整数①21×6=0.5×6=3(米)②21×6=21+21+21+21+21+21==3(米)……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充分挖掘文本资源,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主探索计算方法,极大程度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产生了多种算法,有效地落实“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理念。“为什么分母2不变,单单只用分子1去乘6”,这是理解的难点,在这里,教师要不断地“追问”,看似多用了时间,多费了笔墨,实则提升了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也为后面总结计算方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课的最后,老师不仅与学生一起回顾了本节课学到的数学知识,还要求学生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计算方法,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符号感。信息窗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5页。重点难点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课前准备黑板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知道“求几个几分之几相加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初步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2.使学生在探索分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主动进行探索性思考,并进行分析和归纳。一、通过回忆,梳理知识1.出示信息窗1的情境图,引导学生回忆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上节课我们进行的小手艺展示活动吗?我们一起计算了做这个风筝尾巴一共需要多少米布?你都学会了哪些知识?2.师:“你能举出几个分数乘整数的算式吗?”3.师随学生的口述进行板书并提出要求:“谁能说说这几个算式的意义?”4.师:“在练习本上进行计算,指名学生板演。集体订正,指名学生说说计算方法生1:“209×5用分子和整数的乘积做分子,分母不变,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同时教师适时强调计算的书写格式要规范。二、基本练习,适时拓展订正时让学生说说题意并列算式,说乘法算式的意义并口算出结果。(1)学生独立审题,分析题意并解决实际问题;注意第4题是一道假分数乘整数的乘法,与真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相同。(2)集体订正时可以让学生说说解题时运用了哪些数量关系?如:第5题运用了速度×时间=路程这一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第6题运用的是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1)学生独立审题并直接写出计算结果;三、综合练习,张扬个性1.自主练习3主要让学生练习约分,有一些数比较大的,学生不太好发现,要仔细观察,比如13/49×21、3/14×35,分数的分母和整数的公因数都是7;26×2/13这道题,整数和分数的分母的公因数是13,也可以再给学生补充几道类似的题目,如:5/11×33、2/17×51、5/19×38等。2.自主练习7(1)学生审题,独立列式;(2)集体订正,引导学生说出解题思路。(2)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渗透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不断变化,积也不断变化的道理。3.自主练习11一本100页的故事书,小飞每天看20页,他每天看这本书的几分之几?4天呢?4.自主练习12(1)在解决问题时,可让学生数一数自己每分钟的心跳次数(2)学生根据自己的心跳次数计算自己心脏每分钟排出的血液,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5.自主练习13第13题是一道综合性比较强的题目。第(1)小题要注意一周按七天计算。第(2)小题是部分占整体的几分之几,要利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进行解决。第(3)小题引导学生理解,要求这件作品一共用了多少千克萝卜,就是求50个是多少。6.课后作业:自主练习3、8、9板书设计速度×时间=路程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5/11×33、2/17×51、5/19×38教学反思基本练习是每节练习课最重要的一环,通过不同形式的基本练习,学生可以查漏补缺,解决疑难,使学生不理解的部分得以理解,使基本理解的变为理解清晰。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实际与教学的重点、难点重组教材,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追求实效,精讲多练,激发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综合练习设计力求“趣”、“实”、“活”,有层次、有坡度,逐步深化。既巩固和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学会了运用,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把课堂的知识和生活紧密结合,达到了巩固知识、培养技能、激发兴趣、发展思维的目的。信息窗2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6-7页。重点难点理解分数与分数相乘的意义,掌握一个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课前准备黑板、多媒体、纸条教学目标1、通过例题的直观操作,理解分数与分数相乘的意义,初步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2、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主动进行分析、观察、猜想验证、比较、归纳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初步的演绎推理和合情推理能力。3、使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课件出示一条手织围巾)同学们,天气渐渐凉了,老师想织一条围巾。老师每小时只能织1/4米。根据这个信息,你们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根据条件可能提出整数、分数的不同问题……)师:同学们刚才提了这么多问题。那么老师两小时能织多少米呢?二、提出问题、探索新知1、引出课题师:1/2小时织多少米?谁能列算式解决这个数学问题?引导学生从前面分析过的数量关系的角度加以理解这个乘法算式。(板书课题“一个数乘分数”)2、研究意义(1)初步感知师:你认为1/4×1/2,这个算式应该表示什么呢?对于学生比较贴切的回答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师:看来同学们对这个算式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那这个算式到底表示什么呢?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纸条,请你们小组合作利用这张纸条表示出1/4×1/2教师根据学生的方法以课件演示(动态图示P6图),再次让学生加深印象,虽然折纸的方法有许多,但每一次折的都是1/4的1/2。师:那你们现在明白1/4×1/2表示什么了吗?师小结:1/2小时织的米数就是1小时所织米数的1/2,也就是1/4米的1/2。所以1/4×1/2表示求的是多少。(2)加强理解师:谁来说一下1/4×2/3这个算式的意义是什么?师:你们能用自己的方式验证以下吗?(画线段图、折纸、图色等等)(3)拓展延伸师:1/4×1/3表示什么?并让学生不用动手,想象一下,怎样用直观图表示。(4)归纳总结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分数的意义:一个数和分数相乘,可以看作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3、探究计算方法(1)探究几分之一乘几分之一的算法师:我们明白了1/4×1/2的意义,你们能计算出老师1/2小时到底能织多长的围巾吗?师:他们猜测的结果到底对不对呢?你能想个办法来验证一下吗?学生进行操作验证。全班交流。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法方法一:用分数的意义解释。单位1平均分成4,取其中的1份,再把这1份又平均分成2份,也就是把“1”平均分成了2×4=8份,取了1份,所以是1/8。重点请学生讲讲8是怎么得到的?方法二:化小数验证。如:1/2×1/4=0.5×0.25=0.125=1/8。方法三:画图或折纸。小结:这时教师可小结:从大家的思考交流中我们可以看出,说边板书。1/4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4,取其中的1份,再把这1份又平均分成2份,也就是把“1”平均分成了2×4=8份,取了1份,所以是1/8。然后教师总结:从这个例子推想出来的结论,是否适用于所有的例子呢?这时可称之为猜想。想证明猜想是否正确,我们要再做几道验证一下。(2)探究一个数乘几分之几的计算方法1/4×2/3等于多少呢?这一步以1/4×1/2的活动经验为基础,要求学生独立进行操作。在计算1/4×2/3时,把“1”平均分成4等分。表示出1/4,通过画图(P7图)又把这一份平均分成三份,也就是(4×3
本文标题: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721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