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20103)
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六年级音乐学科教学案王家庄街道教育管理办公室2010.3教学案课题一、青春放歌序号1授课时间2010年月日课型唱歌课教与学目标一、通过学唱《歌唱祖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通过教唱歌曲、用口风琴吹奏歌曲,培养学生控制力度变化及用气息支持歌唱、演奏的能力。二、通过讲解音乐知识、分析歌曲,让学生初步掌握分析二段体及三段体歌曲的方法。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歌曲的情绪及演奏方法教学难点:对歌曲情绪的处理及对个别节奏的掌握。板书设计一、青春放歌《歌唱祖国》带附点的节奏型音乐知识二段体A+B三段体A+B+A或A+B+C教学策略电子琴多媒体本课主要采用听唱法进行教后反思第1页教与学过程设计授课内容与过程设计备注一、组织教学二、导入新课:(播放《歌唱祖国》),有条件可配合国庆典礼的录象,让学生感受我国繁荣、蒸蒸日上的新面貌,激起学生爱国之情。三、新授教学:1、先请同学演唱该曲。2、完整欣赏歌曲,找出同学演唱所存在的问题:如节奏或情绪等。3、学习歌曲A:师示范演唱歌曲。B:生跟琴视唱歌曲。C:学生完整演唱歌曲。D:师及时纠正(1)这首歌曲中带附点的节奏型(板书),学生容易唱成不带附点的节奏型,这样对歌曲的艺术形象很有影响,因此,引导学生比较两种节奏型在这首歌曲中艺术表现力的优劣是很必要的。(2)歌中一字多音的地方,学生应唱的坚定有力、富有感染力。如:“祖国”“家乡”“人民”。(3)要正确掌握歌曲的速度复习演唱,并练习歌曲中第2页教与学过程设计授课内容与过程设计备注存在的容易出错的附点节奏和休止符节奏,为学习歌曲做铺垫。E:听音乐完整练习演唱歌曲F:处理歌曲的感情:第一乐段同时也是第三乐段:雄壮有力,而且平稳流畅。第二乐段:节奏舒展平稳,旋律优美流畅,形成一种浩浩荡荡、昂首挺胸、阔步前进的气势。4、巩固训练,掌握歌曲分组比赛,看那一组唱的既有感情又准确,看哪一组能较多地、正确的指出其他组的优缺点。四、音乐知识1、二段体A+B2、三段体A+B+A或A+B+C例:《歌唱祖国》A+B+A五、总结下课第3页教学案课题一、青春放歌《拉起手》序号2授课时间2010年月日课型唱歌课教与学目标1、在演唱与欣赏活动中感受、体验青春的气息,激励学生珍惜青春年华。2、能够依据《拉起手》的节奏、旋律特点,理解歌曲的情绪,并用热情、欢快、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难点:学习二声部歌曲。板书设计一、青春放歌《拉起手》少年儿童歌曲连续切分节奏拍手、捻指、跺脚教学策略电子琴多媒体本课主要采用听唱法进行教后反思第4页教与学过程设计授课内容与过程设计备注一、组织教学二、学唱歌曲《拉起手》1、以聆听前奏导入:《拉起手》是一首颇具时代特点和青春朝气的少年儿童歌曲。其歌词非常简洁,鲜明的表达了和平、友谊、团结的主题。2、播放歌曲录音范唱。3、问:歌曲表现了什么内容?4、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5、再次聆听范唱,各个声部的学生分别熟悉各自的旋律。6、学生用口风琴自行学习各自的歌谱:歌曲中出现的连续切分节奏必须让学生掌握准确。7、各声部分别吹奏各自的旋律,之后针对吹奏中所存在的问题,师生进行交流、解决。8、合奏歌曲,依然注意声部间音量的和谐,提醒学生用控制气息的方法来控制音量;其二,带着感情吹奏。第5页教与学过程设计授课内容与过程设计备注9、为歌曲画上换气记号,继续学习有规律、有气息支持的演唱。10、各声部完整清唱歌曲旋律,注意保持正确的演唱方法。11、完整合唱歌曲旋律。12、带入歌词完整演唱:用热情、欢快、有弹性的声音。三、律动表现歌曲从以下节奏中选出适合歌曲情绪的节奏,用拍手、捻指、跺脚等形式为歌曲伴奏:1、2/4x-|x0|x-|x0||2、2/4x-|x-|x-|x-||四、课堂小结五、结束课堂第6页教学案课题一、青春放歌《飞来的花掰》序号3授课时间2010年月日课型听赏课教与学目标1、能表达对老师的尊敬与爱戴之情。2、认真聆听两首欣赏歌曲,比较两首歌曲在演唱力度、速度、情绪、意境等方面的异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从歌曲的学习中能表达对老师的尊敬与爱戴之情。教学难点:旋律中的大跳音程要唱准。板书设计一、青春放歌《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合唱歌曲《飞来的花瓣》力度、速度、情绪、情感教学策略多媒体、电子琴等。本课主要采用听赏法、学唱法进行。教后反思第7页教与学过程设计授课内容与过程设计备注一、组织教学二、导入环节聆听《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体会歌中的情感。三、学唱新歌1、初次聆听作品2、请一名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歌词,要求:从同学的朗读中再次感受作品的情绪。3、带领学生用“MU”哼唱旋律,老师用手势引导学生,注意旋律线的走向及歌曲中大跳的音程演唱。4、随琴轻声视唱旋律。5、在边唱中找出自己感觉较难的地方,师生通过交流讨论一起解决。6、学生完整清唱歌曲。7、随伴奏完整演唱歌曲。8、歌曲处理:注意从情感的启发,渲染去体会作品所赋予的感情。四、拓展活动1、教师:你们知道为什么要为教师规定一个节日?教第8页教与学过程设计授课内容与过程设计备注师节这一天你们准备做点什么?你能为大家讲一个你身边的老师最另你感动的故事吗?你最喜欢什么样的老师?2、学生活动:与同学一起讨论,互相启发、提示,发表见解。3、播放录音:《飞来的花瓣》(合唱),认真聆听,感受作品的意境。4、学生活动:结合个人的生活经历,谈一谈欣赏后的体会。5、师生互动:老师要结合自己的成长过程,向学生讲一个自己当老师的故事、或自己老师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共鸣,深刻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6、学生再次听录音,认真聆听,进一步思考并感受作品的力度、速度、情绪、情感的对比变化。再次感受歌曲的旋律美、歌词美、演唱形式美、风格美。7、生活动:展示才艺,为老师唱一首心中的歌,表达自己对老师的热爱与祝福。五、课堂小结:主要以老师小结为主。六、结束课堂第9页教学案课题一、青春放歌序号4授课时间2010年月日课型听赏课教与学目标1、认知目标:熟悉《行星组曲》旋律及表现的内容,了解其背景及作者。2、情感目标:感受、体验音乐的情感及其鲜明的民族风格。3、能力发展目标:能听辨乐器的音色。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难点熟悉《行星组曲》旋律及表现的内容,了解其背景及作者。感受、体验、判断乐器的音色板书设计一、青春放歌《行星组曲》《木星——欢乐使者》教学策略电子琴、多媒体、本课曲目的音响资料本课主要采用听赏法进行教后反思第10页教与学过程设计授课内容与过程设计备注设计意图:这三首乐曲是《行星组曲》中的三首,很有代表性。无论从作曲技巧还是表现的思想上都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在引导学生欣赏的时候,不仅要让学生认识乐器,更重要的是感受作者在音乐中赋予的思想。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聆听歌曲《行星组曲》1、听乐曲片段,感受乐器音色。2、师介绍乐曲作者。3、播放乐曲,初步感受旋律。4、复听,感受音乐之间的情绪对比。5、重点欣赏《木星——欢乐使者》1、乐曲背景简介。2、聆听乐曲,感受体验乐曲情绪。3、讨论交流。4、师生小结。《行星组曲》是英国作曲家霍尔斯特所作的管旋乐组曲。是一首颇受人们欢迎的通俗名作。三、下课。第11页教学案课题二、亚洲弦歌《邮递马车》序号5授课时间2010年月日课型唱歌课教与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会演唱日本歌曲《邮递马车》,并能够用较快的速度来演唱歌曲。2、情感目标:从演唱活动中,感受与体会歌曲的欢快情绪。3、能力发展目标:能很快把握歌曲的情绪,并通过演唱表现出来。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会演唱日本歌曲《邮递马车》,并能够用较快的速度来演唱歌曲。教学难点能很快把握歌曲的情绪,并通过演唱表现出来。板书设计二、亚洲弦歌《邮递马车》日本歌曲模唱2/4005|3536|565ⅰ|5ⅰ54|242||①传啊传啊传啊传啊传啊传啊传啊传啊②女男女男女男女男教学策略电子琴多媒体本课主要采用听唱法进行教后反思第12页教与学过程设计授课内容与过程设计备注一、出示一封信导入:请学生帮老师来寄信,由此引出课题《邮递马车》,多媒体课件展示很久以前的邮递马车图片,了解邮递马车。二.模唱练习:(传“信”游戏,为学唱歌曲作铺垫)2/4005|3536|565ⅰ|5ⅰ54|242||①传啊传啊传啊传啊传啊传啊传啊传啊②女男女男女男女男第一次跟师模唱要求唱出改变正常节拍的重音,唱准旋律的自由模进。即指导学生掌握和表现好歌曲所采用的音乐要素。第二次跟琴模唱要求分男女声接唱,表现马车奔驰向前的情景。三.歌曲教学:(一)听听说说:首先引导学生欣赏歌曲《邮递马车》,说说感受,试着分析歌曲的音乐要素和表现手法。然后师简介歌曲:这首由日本著名作曲家古关裕而写的歌谣情绪欢快。在期待着好消息的牧场年轻人听来,每天来一趟的邮递马车的马蹄声是多么清脆悦耳,于是充满希望的嘹亮歌声油然而起。歌曲中“啦啦啦”的衬词段落活泼、快乐、象年轻人跳动着的心那样起伏不停。这首歌在日本已传唱三十年,从七十年代起就在我国逐渐传播开来。(二)听听动动:再次播放歌曲《邮递马车》,让生跟着老师随音乐拍节奏律动节奏型设计如下:第13页教与学过程设计授课内容与过程设计备注1.XX|(1-16小节)2.XXXX|XXXX|X.X|X-︰||(17-24小节)3.XXX|(25-31小节)4.XXXX|(32-36小节)5.XXX|(37-48小节)(三)听听唱唱:1.复听歌曲范唱,再次感受歌曲的力度、速度、节奏、旋律。重点引导学生听辩歌曲中的变化音级。2.指导学生用‘LU’来跟琴哼唱旋律,然后指导学生模唱歌曲,师及时纠正咬字与音准。(加强歌曲中的变化音级)3.让学生找难点句,师及时帮助解决难点。(即歌曲中的变化音级的教唱)4.指导学生完整地跟琴声演唱歌曲。(四)、唱唱演演:1.让学生说说怎么来演唱好歌曲,哪些地方需怎样地处理演唱?2.让学生结合歌曲的情绪,理解年轻人远离家乡盼望看到亲人来信的心情,从情感启发学生唱好歌曲。3、如:指导学生简单分乐段,然后区分用怎么样的声音及速度演唱比较合适?请学生开展讨论,得出答案。4、指导学生能音准、清楚、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体验歌词的内容及所表达的欢快情绪。5、引导学生跟着录音伴奏唱一唱。6、指导学生分两组,一组选用适合的打击小乐器表现马蹄声响,并随音乐按节奏敲击伴奏,一组同学演唱歌曲。四、课堂小结。第14页教学案课题二、亚洲弦歌《摇蓝曲》序号6授课时间2010年月日课型听赏课教与学目标1、认知目标:聆听印度歌曲《摇蓝曲》歌曲的民族风格特点。2、情感目标:在欣赏活动中,感受印度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喜爱印度民间音乐,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世界多元音乐文化。3、能力发展目标:培养对印度民族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熟悉歌曲《摇篮曲》的旋律。教学难点了解音乐表现的内容情绪。板书设计二、亚洲弦歌印度影片《两亩地》复杂多变的节奏、节拍,丰富的装饰音教学策略电子琴多媒体本课曲目的音响资料本课主要采用听赏法进行教后反思第15页教与学过程设计授课内容与过程设计备注设计意图:本节课主要通过欣赏了解印度民族音乐的特点,其旋律特色的音响效果,对于歌曲内容的了解比较简单,所以在聆听和模仿上多花点时间。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师弹琴向生问好生听琴向师问好情感交流二、聆听歌曲《摇篮曲》1、师介绍歌曲背景。2、播放歌曲范唱。3、问:音乐的风格特点。4、分段欣赏:第一部分,可视为由A+过门+A+A+B+A,由五个乐句构成。A句(从第1-4小节,歌词为“安睡,宝贝,快快呀安睡。”)。B句(第15-20小节,歌词为“天上小星星,烁烁闪光辉,甜蜜的梦催着你入睡”)也可以把过门前的A句视为歌曲的一个引子。第二部分,可视为结构,第二部分重复一次(反复时省去过门),第16页教与学过程设计授课内容与过程设计备注由四个乐句构成。C句(第26-32小节,歌词为“梦神来回”和“是我心肝”)。B句(第32-37小节,歌词为“花园多宁静”和“你使我快乐”)。A句(第38小节到结束)。由此可见,全曲共九个乐句中,A句共反复了6次,给人以深刻印象。4、师生小结。1、听歌曲背景简介。2、聆听歌曲范唱,感受体验歌曲情绪。3、讨
本文标题: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20103)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725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