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关于人类生存的可持续发展
关于人类生存的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黄祖洽北京师范大学《21世纪议程》1992年里约地球高峰会议通过的《21世纪议程》,对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明确地阐述为:一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其生态和地理条件下人民和体制的能力。具体地说,能力建设包括一个国家在人力、科学、技术、组织、机构和资源方面的能力的培养和增强。能力建设的基本目标就是提高对政策的发展模式评价和选择的能力,这个能力提高的过程是建立在其国家的人民对环境限制与发展需求之间关系的正确认识的基础上的。所有国家都有必要增强这个意义上的国家能力。2002年是1992年里约地球高峰会议的10周年,联合国决定在南非举行了100多位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出席的纪念大会,总结了10年来世界各国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同时也为新世纪全球走向更加理性的明天提出新的战略设想。关于人类生存的可持续发展1.人类生存发展面临的危机2.关于能源3.人类生存的可持续发展要求4.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五大瓶颈5.中国在可持续发展的国家行动中,进行了7个方面的能力建设6.中国政府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主张7.科学发展观物资匮乏!能源短缺!环境污染!人口贫困!疾病流行!战争威胁!天外横祸!1.人类生存发展面临的危机2.关于能源地球上可利用的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等)热值约100Q。1Q=1.051021J(焦耳)400亿吨优质煤的热值裂变燃料(铀、钍)热值约200Q。水中氘的聚变潜能约1.51015Q。20世纪90年代初,全球每年消耗能量0.25Q。我国的能源结构(%)时间石油及天然气煤炭水力及核能(核电)197015.381.63.119872372.74.3200024705.5(1-2)2020206513(4)2050155030(20)我国能源结构的问题我国大气污染属煤烟型污染,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是形成以城市为中心的大气污染的重要原因。排入大气中90%的SO2,70%的烟尘,85%的CO2来自燃煤。据全国322个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统计结果,大气中的SO2和氮氧化合物含量超过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的城市有233个,大于72%。而且我国剩余可开采储量只有1390亿吨标准煤。按照2003年的开采速度16.67亿吨/年,仅能维持83年。我国石油资源不足,天然气资源也不够丰富。所以,开发新能源是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我国的核能发展计划中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2004年9月在第19届世界能源大会上发言时说,中国目前的核电仅占总电力的1.8%,到2020年将上升到4%。这意味着在未来16年中中国新增核发电量将达3000万千瓦左右。对于我国经济发达地区急遽增长的电能需要,发展核电是近期切实可行的办法。1)核电站的经济性一座1000MW的核电站,每年只需30吨左右的核燃料,而同功率的煤电站,每年需330万吨的煤炭。核电站的建造费较高,约为同规模的煤电站的1.5倍,由于燃料成本是长期起作用的因素,所以核电成本低于煤电(绝大多数发展核电的国家都如此)。2)核电站对改善环境起重要作用一座1000MW的煤电站,一年要向大气排放77万吨的烟尘,6.1万吨CO2,1.3万吨氮氧化物,630公斤强致癌物质3-4苯并芘(每1000m3空气中苯并芘增加1微克,肺癌发病率就增加5-10%)。核电站不排放。由于煤渣及飘尘中含有铀、钍、镭和氡等天然放射性同位素,加上火电厂中煤的吞吐量大,又无防护措施,所以火电厂排放到环境中的放射性,比同规模的核电厂大几倍到几十倍,正常运行下核电厂放射性只有本底放射性的1%,火电厂消耗的煤太多,放射性污染难以控制。3)核电站的安全性核燃料在反应堆中裂变时,产生大量的放射性物质,因此,核电站是一个有很大潜在危险性的能源设施,对它必须处处设防,避免各种可能事故发生。核电站设计的安全标准很高,这是它建设投资成本高的重要原因。压水堆核电站有4道安全屏障:二氧化铀陶瓷块耐高温,燃料组件包壳有很好密封,整个堆芯密封在压力容器(厚20cm的钢)内,有坚固的安全壳;因此安全性能够保证。4)两次严重人为核事故:1979年美国三里岛核电站二回路故障,造成失水,无法导出余热,部分燃料棒熔化、破损,放射性泄漏,但对环境影响不大。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严重事故,是人为造成的:停堆进行电机性能试验,切断安全保护系统,将堆内大部分控制棒迅速拔出,剩下8根时,反应堆功率失控,被切断的安全保护系统无法动作,引起爆炸与燃烧,堆芯熔化,放射性严重泄漏,大范围污染环境和大量人员死伤(31人死亡、203人放射病、400万人低剂量辐射)。发生事故技术上的原因石墨水冷堆是军用生产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安全性低,体积庞大,为节省造价,无安全壳,发生事故时无法挽救。压水堆有多道保护屏障,是安全可靠的!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水电:我国水能资源丰富,可开发量3.78亿千瓦,占世界总量的16.7%。截至2003年底,我国水电装机达9217万千瓦,占发电总装机的24%,总发电量的15%。预计2020年可达到2.7亿千瓦.风能:由于改善环境的需要,近20年来国外风电迅速发展,年增长率超过30%。2003年世界累计风电装机量约4000万千瓦。最多的德国占36.3%。我国仅占1.4%。(57万千瓦)。太阳能:我国政府制定实施了“中国光明工程”计划,到2010年将利用光伏发电技术解决2300万边远地区人口的用电问题。随着光电技术及其应用材料的飞速发展,太阳能发电成本将大幅度下降,为我国大力开发太阳能资源提供了可能。生物质能:据估计,植物每年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太阳能相当于世界主要燃料消耗的10倍。通过生物质能转换技术可以高效地利用来生产各种清洁燃料,既能减少环境污染,又能增加农民收入。世界二氧化碳排放量(1995)国名排放量百万吨人均吨/人百分比美国5228.5219.8823.7中国3006.772.5113.6俄罗斯1547.8910.447.0日本1150.949.175.2德国884.4110.834.0印度803.000.863.6英国564.849.642.6燃煤引起我国的环境污染酸雨、二氧化硫和烟尘危害最为严重,污染程度逐年加重。我国的酸雨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和四川盆地。华中地区酸雨污染最重,其中心区域酸雨年均pH值低于4.0,酸雨出现频率在80%以上;西南地区以南充、宜宾、重庆和遵义等城市为中心的酸雨区,近年来有所缓解,但仅次于华中地区。华南地区的重污染城市降水年均pH值在4.5~5.5之间,中心区域酸雨出现频率在60%~90%范围;广西地区的酸雨污染较普遍,大部分地区酸雨出现频率在30%以上。长江以北地区以二氧化硫和烟尘污染为主。目前酸雨波及的面积达100多万平方公里,年均降水pH值低于5.6的区域占全国面积的40%。长期酸雨导致农业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加速土壤酸化过程。3.人类生存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对自然和社会规律有更深刻的理解寻求和开发更合理的资源利用保持更美好的生活环境推动经济和社会更健康的发展创造更高品位的人类文化国家之间和平共处人和自然保持和谐如何做到这些要求?通过学习和研究,提倡科学思想,加深对科学规律的认识,反对地方保护主义;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发展生产,保护环境;弘扬科学精神,反对迷信和盲从;讲究科学方法,反对主观的蛮干;不同文化价值观取得共识;持续发展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4.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五大瓶颈人口再生产与物质再生产的自由分离自然资源的生产价值与生态价值的急剧背离对环境容量的无偿占有与对环境质量的自觉养护之间的严重失衡追求经济增长的效率与保障社会发展公平之间的失调成本外部化所导致的制度失灵及“绿色GDP”的概念绿色GDP=现行GDP—自然部分扣除—人文部分扣除什么是自然部分扣除?环境污染所造成的环境质量下降自然资源的退化与匹配的不均衡长期生态质量的退化所造成的损失自然灾害所引起的经济损失资源稀缺性所引发的成本物质、能量的不合理利用所导致的支出什么是人文部分扣除?由于疾病和公共卫生条件所导致的支出由于失业所导致的损失由于犯罪所造成的损失由于官吏腐败所造成的损失由于教育水平低下和文盲状况导致的损失由于人口数量失控所导致的损失由于管理不善(及决策失误)所造成的损失资源节约化的经济体系社会公平化的社会体系支撑国家综合实力的经济体系保持自然生产能力的生态体系促进环境质量提高的环境体系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人口体系规范合理行为的政策法规体系5.中国在可持续发展的国家行动中,进行了7个方面的能力建设6.中国政府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主张2002年9月3日,在约翰内斯堡举行的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上,我国总理朱鎔基发言,阐明了中国政府促进可持续发展的5点主张:1)深化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要坚持以各国的多样化发展为基础,通过局部发展促进全球发展,将解决各国面临的问题和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结合起来,努力实现全球的可持续发展。2)实现可持续发展要靠各国共同努力。要以共同发展为目标,建立相互尊重、平等互惠的新型伙伴关系。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联合国应在协调国际环境与发展总体战略以及技术转让、技术咨询、人员培训与援助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3)加强可持续发展中的科技合作。要把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生物等高新技术领域的成果,广泛应用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科学技术的传播不应以国划界。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要采取新的政策和机制,解决知识产权保护与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之间的矛盾,促进国际间技术转让。4)营造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国际经济环境。国际社会应充分理解发展中国家在资金、贸易、债务等方面的困难,采取有力措施,消除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呼吁新一轮全球多边贸易谈判要妥善处理贸易与环境的关系,使两者相互促进。5)推进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世界的和平稳定。和平是人类生存发展最重要的前提条件。各国应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遵循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共同维护地区与世界的和平稳定。一切国际争端和地区冲突都应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反对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近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1.58倍。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控制,自然资源保护和管理得到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步伐加快,部分城市和地区环境质量有较大改善。经过长期探索,我们已经找到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呈现良好的前景。到2005年,生态恶化趋势总体上将得到遏制,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比2000年减少10%。到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将比2000年增长一倍,国民素质不断增强,国土资源开发更趋合理,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将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7.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就是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温家宝的讲话温家宝指出,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把坚持以人为本和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一起来,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阶段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发展,首先要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需要长期保持较快的速度,并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这样才能为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2)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加快社会发展,努力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存在的“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3)坚持城乡协调发展。要站在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高度研究解决“三农”问题,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本文标题:关于人类生存的可持续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749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