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关于农村税费改革对当地农村生活的影响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税费改革对当地农村生活的影响的调查报告学院名称:电气信息工程学院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班级:09东电子(1)班姓名:徐薇学号:098121232013年2月JIANGSUTEACHERSUNIVERSITYOFTECHNOLOGY关于农村税费改革对当地农村生活的影响的调查报告社会实践的参加者:徐薇实践的主题:农村税费改革对当地农村生活的影响实践的时间:2013年2月16至17日实践的地点:江苏常州市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农村税费改革的提出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召开以来的十年,是农民得到实惠利益最多的十年。十年间,农村税费改革经历了不平凡的历程,农业税全面取消,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密集出台,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农业税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2600年,被称之为“皇粮国税”,曾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2002年,金坛市西岗镇在西岗村开展的定时定点征收农业税活动受到了广大农民朋友的欢迎,来自该镇的其他行政村村民也纷纷前来缴费。新中国成立以来,改革开放让亿万农民告别了贫困、解决了温饱,但沉重的税费负担很快压得农民喘不过气来,造成农村党群、干群关系紧张,挫伤了广大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尤其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出后弊端日益明显。为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规范农村收费行为,中央明确提出了对现行农村税费制度进行改革,并从2001年开始,逐步在部分省市进行试点、推广。其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三取消、两调整、一改革”。“三取消”,是指取消乡统筹和农村教育集资等专门向农民征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集资;取消屠宰税;取消统一规定的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两调整”,是指调整现行农业税政策和调整农业特产税政策。“一改革”,是指改革现行村提留征收使用办法。全面取消农业税,使新中国实施了近50年的农业税条例成为历史档案,延续了2600年的制度从此退出历史舞台,广大农民实现了“零赋税”和“零负担”。以此为标志,农村税费改革取得了重要历史性成效。二、农村税费改革的意义及成果意义1、国家分配领域的重大改革2、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有效举措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4、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成果农村税费改革,事关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党中央、国务院规范农村分配制度、遏制面向农民的乱收费、乱集资、乱罚款和乱摊派,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负担问题的一项重大措施,它对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改善党群关系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在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农村税费改革还推动了各级政府对“三农”投入的大幅增长。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2004年我国开始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政策,每亩补贴20元。虽然钱不多,但却有效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巩固了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就常州市而言,农村税费改革从2003年到2008年的这五年成效显著。一是认真落实落实调整农业特产税征收政策、村内“一事一议”筹资政策。2003年,调整农业税特产税改征农业税,全市共减轻农民负担170.5万元,落实农业税先减后征资金566.4万元,占全部农税减免资金的81%。全面取消农民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调整为“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规定以村为单位全年筹资总额不超过人均25元,向每个劳动力筹劳不得超过5个工日。二是在全省率先全面免征农业税,减轻农民负担。2004年市委市政府决定全面免征农业税,按2003年的计税基数和调整后的4%的税率计算,全市免征农业税及附加6706万元,农户户均减负100多元。对于免征农业税影响财力部分,市财政给予专项补助,2004年起,市财政对金坛、溧阳两市共安排农业税免征补助3189万元。三是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保证基层组织的正常运转。根据省、市的要求,村级组织的运转资金不足6万元的村要补足到6万元。2003年起,对茅山老区村级组织运转资金不足6万元的村及56个经济薄弱村由市财政每年安排补助199万元。2006年省将村级“三项资金”保障水平提高到8万元,市财政决定将每年的补助标准提高到367万元。2006年,全市村级三项资金村均达9万元,高于省标1万元。四是切实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完善涉农补贴机制。2004-2007年累计发放水稻种植补贴11288万元;2006年,发放农资综合补贴2903万元,2007年扩大补贴范围和标准,发放补贴6000多万元,几年来粮食补贴总额超2亿元,户均受益400多元。全市收集整理了近70万户农户基础信息,建立“一折通”平台,建立“常州市财政涉农补贴专用存折”,逐步将粮食直补、综合补贴、计划生育奖励补助、农村低保等各项财政涉农补贴纳入发放范围。五是实施国有农场(林场)税费改革。2006年,继续全面落实取消农业税政策,免除类似农村“乡镇五项统筹”的负担,规范国有农场和职工的利益分配关系以及对国有农场税费改革予以补助等全市共对13个国有农场868名职工进行了补助,共发放补助资金49.52万元,人均年受益571元。六是积极开展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逐步深化乡镇机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乡镇教育体制和乡村债务化解等农村综合改革,探索城乡一体的财政管理模式。自农村税费改革以来,国家不断提高对粮食生产的补贴力度,并逐步扩大补贴品种和范围。目前主要涉农补贴项目有农资综合补贴、水稻、小麦、油菜良种补贴、农机补贴等,补贴资金增加至每亩148.8元,并全部实行“一折通”发放。从2004年至今,常州金坛市各类助农补贴发放金额达两亿八千万元,2012年前三季度共发放各项涉农补贴6030.3万元,农民政策性收入得到了稳步提高,使金坛市的粮食生产保持着相对稳定态势。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十年,是农村税费改革不断深化创新的十年。随着农村税费改革全面整体推进,开启了农民休养生息的新时代。金坛市专门出台了《农民增收行动计划》,提出到2015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万元,年均增幅达到13.6%以上。为此金坛市委市政府设立了专项资金,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从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三、农村税费改革的问题及解决对策问题任何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农村税费改革的巨大成果,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热烈拥护和支持,这是不言而喻的。然而,我们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必须看到税费改革后存在的不容忽视的诸多问题。由于地方经济发展缓慢,财政困难,保稳定与谋发展矛盾突出,同时不少地方和相关部门债务风险意识淡薄,监督不到位,管理混乱,多年来,兴修农田水利、村村通水泥路项目贷款、道路修建养护、农村教育、救济等费用形成了巨额乡村债务。大部分乡村集体财力微薄,乡镇只剩下为数极少的工商税,取消了原先纳入财政预算和财政财务开支的税费项目,乡镇可用财力极少。县对乡镇只能保人员工资发放,对村的转移支付更少。尤其是边远贫困山区,行政成本高,工作条件差,工资补助没保证,干部思想不稳定。税费改革后,由于历史欠账较多,兴办集体公益事业有事难议、难做,税费尾欠难解决,转移支付资金分配使用及跟踪监督不够。农村学校实行了“一费制”,取消了教育集资,使得农村教育基础性工作所需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税费改革后,乡村两级垫付的农业税数额巨大,无力解决。应收未收款项由于逾期时间长,不良债权比较大,没有得力办法消赤减债,导致资产难以盘活,想办的事没法办。[2][4]解决对策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了农民负担,让农民休养生息,对于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对于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精神,“认真研究解决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化解矛盾,完善有关配套政策,确保改革顺利进行”,向纵深发展。1、实行机构改革,严格控制编制深化乡村机构改革,严格核定和控制人员编制数量,实行干部限额制,合理配置人员。2、加大宣传力度,推行“一事一议”制度兴办公益事业要坚持量入为出的原则,严格按规定的程序办事,由村民大会民主讨论决定,严禁“家长制”决策,不得超出“一事一议”的控制标准,不得以兴办公益事业为由发生新的借贷。3、整合教育资源,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对全县农村中小学教职工进行编制核定,合理撤点并校,切实采取“一费制”收费办法,规范支出渠道和程序,有效杜绝违规开支。4、健全规章制度,强化监督管理要建立健全乡村财务管理和民主监督制度,重点是民主管理和财务公开、债权债务管理、资产台账等制度建设。坚持实行村务公开、政务公开、民主理财制度,完善村民议事规则,兴办公益事业、重大财务开支必须经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通过,杜绝少数人说了算的现象发生。要按照财政部2006年7月28日财预字[2006]403号《关于进一步推进乡财县管工作的通知》要求,尽快制定试点方案,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推开“乡财县管”工作,以规范乡镇收支行为,防范和化解乡镇债务风险,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5、狠抓第一要务,加速经济发展一要模拟市场核算,进行结构调整,狠抓发展第一要务。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进行结构调整,把品种调优、规模调大、层次搞活、信息引导、适销对路。走农业科学化、产业化、集约化的路子。二要做到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搞特色,扬长避短,形成一乡一品、一乡一业的地方特色,禁止用长官意志指导市场经济,杜绝“一刀切”、“切一刀”的“一哄而起”、“一哄而散”现象发生。三要发展科技强后劲,吸引人才、重用人才;四要创优发展环境,“种下梧桐树,引上凤凰来”,做好招商引资工作。6、切实严格责任追究,查处违法违纪行为要建立健全新债责任追究和领导干部岗位债务审计制度,对违反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坚决制止发生新的乡村债务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的乡村干部,要切实按有关规定严肃追究责任,查处违纪违法行为,从制度上、机制上使违规违纪违法者不能幸免,以确保农村税费改革顺利推进。[
本文标题:关于农村税费改革对当地农村生活的影响的调查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752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