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关于呈报《宁条梁镇十一五工作总结暨十二五工作规划》的报告2010年
宁发[2010]78号宁条梁镇党委宁条梁镇人民政府关于呈报《宁条梁镇“十一五”工作总结暨“十二五”工作规划》的报告县委、县政府:现将《宁条梁镇“十一五”工作总结暨“十二五”工作规划》呈报你们,请予审阅。宁条梁镇党委宁条梁镇人民政府二O一0年十二月八日主题词:党政工作总结规划“十一五”“十二五”报告送:本镇各领导发:各支部、各村(居)委、镇属各单位档(二)-1-宁条梁镇“十一五”工作总结暨“十二五”工作规划一、“十一五”工作总结2006年以来,我镇党委、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及上级党委政府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团结带领全镇干部群众,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扣“团结稳定、加快发展”两大主题,按照“围绕一个目标、加强两项建设、打好三个硬仗、做到四个统一、建成五个基地、实现六个突破、办好十五件实事”的工作思路,以实施富民工程和重点项目为契机,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大力发展“粮、菜、畜、草”四大主导产业,使全镇新农村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农业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农业投入大幅增加、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各项事业也呈齐头并进态势,经济、社会正朝着又好又快的方向发展。(一)经济态势发展良好,各项指标圆满完成五年来,全镇国民生产总值由“十五”末7126万元增长至“十一五”末2亿元,同比增长了180.7%;农业-2-总产值由4776万元增长至1.49亿元,同比增长了212%;工业企业增加值由2350万元增长至5100万元,同比增长了117%;固定资产投资由310万元增长至1500万元,同比增长了384%;粮食总产量由11168吨提高到16200吨,同比增长了5032吨;农村信用合作银行存款由850万元增加到了2500万元,同比增长了19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9880元提高到17400元,同比增长了76%;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0元提高到12800元,同比增长了540%,翻了6倍。五年来,我镇在全县年终综合考评中不断争先进位,由2005年第七名进入2009年全县第三名。先后获得第二次农业普查省级先进集体、第二次经济普查省级先进集体、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市级先进集体、纪检监察查办案件工作市级先进集体、基层武装工作市级先进集体、人工影响天气高炮管理市级先进单位、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先进集体、统战工作县级先进集体、共青团工作县级先进集体、妇女工作县级先进集体、产业化建设先进集体、科技示范乡镇、科技进步乡镇、理论学习先进集体、统计工作县级先进集体、实施农民安居工程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同时,在工作中还涌现出了一批被中、省、市、县表彰的先进个人。-3-(二)“三农”工作不断深入,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加强2006年以来,我镇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县有关会议及文件精神,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任务,想方设法增加农民收入。1、不断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五年来,我镇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不断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单产水平,兼顾小杂粮及经济作物种植,积极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提高土地规模效益,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我镇累计争取上级财政投资1200余万元,镇政府投资50万元,群众自筹2000余万元,先后创建了千亩农业优质高产示范园、千亩玉米超吨产示范方、千亩集中连片秋洋芋种植示范基地、百亩科技示范基地、庙畔村“农村百村典型示范村”建设,建成大拱棚49亩,小拱棚4000亩。投资10万元,注册成立了黄蒿塘村金土地蔬菜专业合作社1个,建成了黄蒿塘村蔬菜种植“一村一品”示范村。不断引进新品种,推广地膜玉米种植、测土配方施肥、机械化作业等新技术。通过试验示范,起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辐射带动作用,使全镇农业产业化步伐进一步加快,“一村一品”格局和现-4-代农业增收渠道基本形成。目前,建成了洋芋村2个、蔬菜村2个、温棚养猪村2个、养羊村4个、养牛村1个、沙子村1个,从而形成以辣椒、红萝卜为主的1万亩蔬菜基地,以玉米、洋芋为主的4万亩粮薯基地,以荞麦、豆类为主的1万亩小杂粮基地,以紫花苜蓿和饲草玉米为主的1万亩优质牧草基地,7万头生猪基地、11万只羊子基地。2、畜牧业规模效益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五年来,我镇在畜牧业上因势利导,在稳定数量、提高质量上大做文章,在资金和技术上给予积极的扶持。一是抓示范。突出抓好典型大户、养殖示范基地建设。建成黄蒿塘村白绒山羊规模养殖示范村1个,柳二村温棚养猪“一村一品”示范村1个,黄蒿塘散养鸡示范村、柳三村养牛专业村,老庄、大滩、西园则养羊示范村,庙畔村黑毛猪养殖示范村。目前,全镇羊子饲养量达到了11.3万只,比“十五”末6.2万只增长了82%,其中白绒山羊9.04万只,百只以上养羊大户有150户,200只以上有15户;全镇生猪饲养量达7.2万头,比“十五”末2.7万头增长了167%,新发展温棚养猪户750户,温棚养猪户增加到2700多户,其中50头以上的养殖户达到了400多户,100头以上有50户;发展散养鸡大户-5-4户,共养殖1500只;全镇牛存栏1240头,其中奶牛存栏910头,比“十五”末750头增长了65%。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来源于养殖业的收入占到了30%。二是抓政策扶持。五年来,全镇累计投资82.5万元,引进良种猪1000多头、新品种羊500多只、购买奶牛102头,新建54平方米以上温棚猪圈舍340个、改造羊圈舍200个,建成羊子人工授精配种站一处。新增人工种草面积27000亩,解决了养殖业的后顾之忧。三是抓技术培训。每年都邀请畜牧养殖专家举办科学饲养管理培训班,累计培训农民达4500多人次。2006年,对全镇兽医员全部进行了一次业务培训,率先在全县把兽医员的工资由过去的每年500元提高到现在的每年2000元,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四是抓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发展壮大柳二村德军养猪专业合作社,注册成立了黄蒿塘村白绒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为养殖户提供技术及市场信息服务;建立健全了镇村防疫体系,加强畜牧防疫工作,现在全镇畜禽防疫率达到100%,保证了畜牧事业的健康发展。3、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入大幅增加,农业生产条件达到较大改善五年来,我镇先后投资529万元,实施人畜安全饮-6-水工程20处,目前全镇自来水入户率达到了40%;投资186万元,新打淤地坝3座,维修加固淤地坝4座;累计投资1806万元,实施了30100亩基本农田建设,全镇新打机井300眼,架设高压线18.2公里,低压线75.4公里,购置变压器150台,铺设地下输水管道28.6公里,新发展改造水地3万多亩,新修坝地2000亩,从而使全镇人均水地达到了2亩。协调解决了东坑35千伏变电增容工程;投资221.09万元,架设了定边郝滩110KV变电站出线安伙场线路26公里、庙畔线路26公里;投资1200万元,实施了无电村改造光明工程,架设高压线81.1公里、低压线174.7公里,安装变压器128台。基本解决了全镇照明及农业生产用电困难问题。4、林业工作齐头并进,生态环境建设进展良好认真实施了“三个一百”、“三北”四期防护林工程。五年来,全镇累计人工造林面积2万亩,保存率100%;完成了39.71公里通村油路两侧的绿化工作;实施了2000亩退耕还林山杏高头嫁接大扁杏,提高退耕还林效益;全面完成了全镇10万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任务,已经顺利通过了验收;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5平方公里;目前,全镇林草保留面积22.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1%;-7-同时,镇上成立了封山禁牧工作队,加大封禁工作力度,严查重处偷牧夜牧和破坏林地现象,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5、扶贫攻坚和社会保障工作成效显著,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五年来,我镇不断强化社会保障工作。关注弱势群体,继续抓好五保、低保、孤儿、残疾人、贫困大学生和大病救助工作,坚持原则、规范程序、公开透明,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必助;同时,全镇副科以上领导每年帮扶“三无户”12户,帮扶贫困学生12名,全镇干部向困难群众献爱心募捐2余万元。继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保制度,解决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进一步加强劳务输出工作,五年来,累计组织培训劳务输出10000余人次,其中有序输出4000余人次,确保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6、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镇村面貌发生了较大改观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以来,我镇按照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的总体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制定出台了《宁条梁镇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8-施意见》,召开了由镇、村、组三级300多人参加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动员大会。确立了我镇抓好“一园”、发展“二业”、立足“三基”、推进“五化”的新农村建设发展思路。每年投资50万元,利用三个年度,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了庙畔村市级社会主义新农村示点村各项建设任务。大滩村县级试点村正在实施村委会农民体育健身广场、图书室、老年活动室、文化娱乐室、文昌希望村卫生室建设工程。新确定的西园则村、柳三村,正按照新农村建设规划,因地制宜,稳步推进,通过新农村建设达到促进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的目的。同时,我们还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在全镇范围内认真开展了治理“三乱”(即乱堆、乱放、乱占),清理“三堆”(即土堆、粪堆、柴堆),美化“三口”(即村口、路口、家门口)活动,大力推进了农村“三清一绿”(清洁水源、清洁村庄、清洁生产、绿化造林)工程,大力推行了“四位一体(沼气池、猪舍、厕所、日光温室结合为一体)的生态型家庭能源利用模式,为新农村建设了一个“地绿、天蓝、水清、居佳”的生态环境。目前,全镇建成了“三星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庙畔村1个,“一星级”社会主义新农村柳一村、柳三村、大滩村、黄蒿塘村4个。-9-(二)以立项引资、项目扩张为重点,通过项目支撑,基础设施建设有了较大改善五年来,我镇坚持“项目带动,实干兴镇”的工作思路,采取领导苦抓跑项目、干部苦包搞项目、群众苦干建项目的“三苦”工作措施,围绕群众生产生活的需求,想方设法争投资、上项目,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瓶颈。1、道路建设:累计投资1787万元,其中群众自筹596万元,完成了8条通村油路建设工程,总里程达39.71公里,镇域内骨干道路全部实现了黑色化。大滩村至老庄村12公里村级四级公路改造工程,招投标工作已经完成,等待开工建设。实施了西园则王滩至大滩草山梁15公里、前庄村小组至小西湾村小组到雒瑶村小组12公里、307国道到黄蒿塘柳粑疙坨6公里,共3条村组道路砂石化建设工程。成立了宁条梁镇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所,加大对公路养护工作的宣传,做到了通村公路无障碍、无侵占、无损坏。2、集镇建设:累计投资248.7万元,实施了老街排污、排洪工程,老街道改造和两侧人行道的硬化、亮化工程和农贸市场、医院巷道硬化。自筹资金114万元,改造了农贸市场。通过招商引资,投资1000万元,正在-10-新建宁条梁镇综合贸易市场。同时,镇上成立了环卫所,配专人全天清扫街道,加强集镇管理。3、新能源推广:累计投资376.55万元,实施“一池三改”户945户,安装废弃秸秆气化炉100套,发放太阳能热水灶200套,太阳能发电设备78套。4、蔬菜保鲜库建设:投资135万元,改造庙畔蔬菜保鲜库1座,新建成黄蒿塘村7门蔬菜保鲜库1座。5、重点村建设:投资160万元,完成了庙畔、西园则、老庄、尚德村4个重点村建设。投资8万元,注册成立了大滩村涧地开发合作社;注册资金60万元,成立了大滩、西园则农村互助基金会2个。6、机关建设:投资45.6万元,建成镇计生站办公楼1栋;投资10万元,修建了宁条梁镇司法所;投资20万元,新修了宁条梁镇国土资源所;投资60万元,维修了卫生院门诊楼;宁条梁镇派出所迁址修建工程征地工作已完成,即将开工建设,预计总投资105万元。7、阵地建设:累计投资153.8万元,新修、维修了黄蒿塘村、柳二村、西园则村、庙畔村、尚德村5个村的阵地建设工程。8、移民工程:投资90万元,实施了大
本文标题:关于呈报《宁条梁镇十一五工作总结暨十二五工作规划》的报告2010年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75420 .html